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6576发布日期:2019-07-27 09:1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



背景技术:

人的四肢表皮出现割裂伤时,若不能及时将伤口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绝,容易造成感染等问题出现,传统的包扎技术对于单人操作来说并不简单,并且包扎的贴合程度不够,细菌往往可以从缝隙处进入,而后感染伤口。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传统的包扎技术单人完成难度高,并且包扎的贴合程度大概率不达标,无法有效保护伤口不受细菌感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本例的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包括包扎平台,所述包扎平台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立柱右端的摇杆,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立柱左端的转箱,所述转箱右端设有中心对称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距离调整装置,通过移动所述距离调整装置,实现设备对不同粗细手臂的紧密贴合,其中,所述距离调整装置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包扎箱,所述包扎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包扎腔,所述包扎腔内转动连接有粘合装置,所述包扎腔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粘合装置逆时针侧的绷带装置,且所述绷带装置受所述粘合装置控制,先通过所述粘合装置对皮肤表面涂抹粘性剂,再由所述绷带装置进行缠绕包扎,所述转箱内设有对所述距离调整装置进行控制的动力切换装置,使设备包扎过程中既可围绕手臂转动,并向右侧移动。

其中,所述距离调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距离调整箱内且开口向左并朝向对称中心的滑槽,所述滑槽内相通设有阵列分布且前后对称的锁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调整块,所述调整块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与所述包扎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调整块内设有解锁腔,所述解锁腔左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滑槽外侧的旋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锁环,所述锁环上设有前后对称的固定梢,所述解锁腔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锁槽抵接且前后对称的解锁腔,所述解锁腔靠近对称中心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梢滑动连接的滑框,利用所述锁槽与所述锁杆之间的抵接关系实现调整块的滑动与锁死状态切换。

其中,所述粘合装置包括与所述包扎腔转动连接的启动杆,所述启动杆与所述包扎腔顶端内壁之间连接有阻力弹簧,所述启动杆竖直端部分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滚轮,所述启动杆竖直端部分设有与所述连接框相通连接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相通设有前后对称的滞留槽,所述滞留槽内滑动连接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下端内设有与所述滚轮抵接的推杆,所述主流道内的液体可增强绷带附着在表皮上。

可优选地,所述活塞的长度小于所述滞留槽的长度,且所述活塞在所述推杆推动上移后,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滞留槽上端内壁的上侧,使得流出所述主流道内的液体为定量值。

可优选地,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为阵列分布且凹凸不平的形状,用于推动所述推杆的滑动。

其中,所述绷带装置包括与所述包扎腔前后端内壁滑动连接的所述卡位块,且所述卡位块与所述启动杆水平端部分抵接,所述卡位块内设有开口朝向顺时针侧的容纳槽,所述卡位块顺时针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纱布桶,所述包扎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同步杆下端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切刀,所述切刀逆时针端设有与所述容纳槽滑动连接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滑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阻力弹簧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滑轨顺时针侧的刀刃,通过所述启动杆启动所述卡位块下移,并通过所述同步杆带动所述纱布桶下移,对伤口进行缠绕包扎。

其中,所述动力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箱内的转化腔,所述转化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轨道齿轮,所述转化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关于所述固定轴上下对称的螺杆,且所述螺杆与所述距离调整箱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距离调整箱左端的起始板,所述起始板与所述距离调整箱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螺杆上设有与所述轨道齿轮啮合连接的齿轮,通过所述转箱带动所述距离调整箱沿着手臂旋转,并且根据所述螺杆的螺纹传动使所述距离调整箱向左同步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单手即可实现的环形缠绕式包扎,并且能够通过粘合和自动裁剪绷带的形式,解决了需要两人才能包扎技术难题,并且能调整贴合程度的结构,保障了包扎的密封形,防止细菌进入。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主要应用于在单人执行表皮伤口包扎的工作中,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包括包扎平台11,所述包扎平台11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上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上设有位于所述立柱12右端的摇杆13,所述旋转轴14上设有位于所述立柱12左端的转箱17,所述转箱17右端设有中心对称的滑杆19,所述滑杆19上滑动连接距离调整装置901,通过移动所述距离调整装置901,实现设备对不同粗细手臂的紧密贴合,其中,所述距离调整装置901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包扎箱23,所述包扎箱23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包扎腔38,所述包扎腔38内转动连接有粘合装置902,所述包扎腔38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粘合装置902逆时针侧的绷带装置903,且所述绷带装置903受所述粘合装置902控制,先通过所述粘合装置902对皮肤表面涂抹粘性剂,再由所述绷带装置903进行缠绕包扎,所述转箱17内设有对所述距离调整装置901进行控制的动力切换装置904,使设备包扎过程中既可围绕手臂转动,并向右侧移动。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距离调整装置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距离调整装置901包括设置于所述距离调整箱20内且开口向左并朝向对称中心的滑槽34,所述滑槽34内相通设有阵列分布且前后对称的锁槽33,所述滑槽34内滑动连接有调整块24,所述调整块24靠近对称中心侧端面与所述包扎箱2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调整块24内设有解锁腔31,所述解锁腔31左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传动轴25,所述传动轴25上设有位于所述滑槽34外侧的旋钮26,所述传动轴25上设有锁环36,所述锁环36上设有前后对称的固定梢37,所述解锁腔31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锁槽33抵接且前后对称的解锁腔31,所述解锁腔31靠近对称中心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梢37滑动连接的滑框29,利用所述锁槽33与所述锁杆32之间的抵接关系实现调整块24的滑动与锁死状态切换。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粘合装置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粘合装置902包括与所述包扎腔38转动连接的启动杆41,所述启动杆41与所述包扎腔38顶端内壁之间连接有阻力弹簧39,所述启动杆41竖直端部分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4,所述连接框54内转动连接有驱动轴55,所述驱动轴55上设有滚轮56,所述启动杆41竖直端部分设有与所述连接框54相通连接的主流道57,所述主流道57内相通设有前后对称的滞留槽59,所述滞留槽59内滑动连接有主流道57,所述主流道57下端内设有与所述滚轮56抵接的推杆60,所述主流道57内的液体可增强绷带附着在表皮上。

有益地,所述活塞58的长度小于所述滞留槽59的长度,且所述活塞58在所述推杆60推动上移后,所述活塞58位于所述滞留槽59上端内壁的上侧,使得流出所述主流道57内的液体为定量值。

有益地,所述滚轮56的外表面为阵列分布且凹凸不平的形状,用于推动所述推杆60的滑动。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绷带装置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绷带装置903包括与所述包扎腔38前后端内壁滑动连接的所述卡位块43,且所述卡位块43与所述启动杆41水平端部分抵接,所述卡位块43内设有开口朝向顺时针侧的容纳槽44,所述卡位块43顺时针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同步杆45,所述同步杆4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纱布桶47,所述包扎腔38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同步杆45下端的滑轨50,所述滑轨50上滑动连接有切刀49,所述切刀49逆时针端设有与所述容纳槽44滑动连接的放置槽52,所述放置槽52与所述滑轨50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1,所述阻力弹簧39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滑轨50顺时针侧的刀刃48,通过所述启动杆41启动所述卡位块43下移,并通过所述同步杆45带动所述纱布桶47下移,对伤口进行缠绕包扎。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动力切换装置904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动力切换装置904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箱17内的转化腔15,所述转化腔15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轴22,所述固定轴22上固定连接有轨道齿轮21,所述转化腔15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关于所述固定轴22上下对称的螺杆18,且所述螺杆18与所述距离调整箱20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8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距离调整箱20左端的起始板27,所述起始板27与所述距离调整箱20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28,所述螺杆18上设有与所述轨道齿轮21啮合连接的齿轮16,通过所述转箱17带动所述距离调整箱20沿着手臂旋转,并且根据所述螺杆18的螺纹传动使所述距离调整箱20向左同步移动。

以下结合图1至图4对本文中的一种用于表皮伤口包扎的医用设备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进行包扎时,将伤口放置于包扎箱23之间,转动旋钮26九十度,通过传动轴25带动锁环36转动,此时,由于固定梢37在滑框29内滑动,水平拉动锁杆32脱离与所述锁槽33的抵接,向对称中心一侧移动调整块24,使滚轮56与表皮抵接,并通过启动杆41的转动,使滚轮56与包扎箱23靠近对称中心端端面相平,此时,启动杆41转动拨动卡位块43向对称中心侧移动,放置槽52在复位弹簧51的弹性恢复下移动至容纳槽44内,此时,切刀49与刀刃48之间的距离增大,纱布桶47在同步杆45的连接下与卡位块43同步下移,绷带可以与表皮接触,反向转动旋钮26九十度,通过上述相同的步骤使包扎箱2锁杆32重新与另一组的锁槽33抵接,此时,逆时针的转动摇杆13通过旋转轴14使转箱17旋转,转箱17利用滑杆19带动距离调整箱20沿着手臂旋转,此时,滚轮56推动推杆60上下移动后,推杆60上移至最高点时,活塞58隔断主流道57与滞留槽59之间的连通,此时,滞留槽59内的液体流至表皮,方便绷带固定在表皮上,推杆60下移至最低点时,活塞58位于滞留槽59底端内壁的下侧,将主流道57封闭,少量投放保障绑带能被固定的前提下,也不会浪费粘合剂,转箱17的转动带动螺杆18沿着轨道齿轮21转动,螺杆18通过齿轮16与轨道齿轮21的啮合传动而转动,并通过螺纹传动带动距离调整箱20向左移动,对伤口附近进行全部缠绕式包扎,保障安全性,通过向远离对称中心一侧移动距离调整装置901,使滚轮56脱离与表皮的抵接,此时,在阻力弹簧39的弹性恢复下启动杆41反向转动,使得放置槽52从容纳槽44内滑出,并推动切刀49与刀刃48抵接,切割绷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单手即可实现的环形缠绕式包扎,并且能够通过粘合和自动裁剪绷带的形式,解决了需要两人才能包扎技术难题,并且能调整贴合程度的结构,保障了包扎的密封形,防止细菌进入。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