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5927发布日期:2020-02-08 05:1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口腔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腔开口器。



背景技术:

口腔医学是一门较为独立的专业科学,需要特定的医疗器材才能较好的开展工作,医务人员在进行口腔治疗过程中,有诸多不利于口腔内部操作的问题,例如,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长时间张口颞下颌关节会非常劳累;医务人员治疗时,患者有可能因疲劳或不适突然闭口,咬伤医务工作者;医务人员操作时,患者舌头在不自觉活动过程中可能被医务人员手中的治疗设备伤及;口腔肿瘤切除过程中,若患者的口腔张不太大,会影响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也极大地影响的手术进程,拖延手术的时间,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危险。特别是当前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的逐渐开展,更需要优良的口腔开口器确保手术顺利,在传统技术中,上述的问题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口腔开口器,其结构简单,在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能够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给术者,有效地避免误伤口腔正常部位,为口腔治疗操作的安全、舒适和便利性提供了保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腔开口器,包括框架体、安装在所述框架体上的颌板及护舌调节组件,所述颌板、护舌调节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体的相对两端;所述护舌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杆、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内的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一固定螺栓及护舌板,所述第一固定螺栓驱动所述伸缩杆及护舌板横向移动。

上述的口腔开口器的结构简单,通过设有框架体、颌板及护舌调节组件,颌板与护舌调节组件配合,在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能够挡住被治疗者的舌部,免误伤,同时可以能够很好地将患者的口腔张开,为口腔治疗操作的安全、舒适和便利性提供了保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舌板与所述伸缩杆之间所形成角度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舌板与所述伸缩杆之间所形成角度为30°-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腔开口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框架体内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调节圈、连接所述调节圈的固定螺母、第一辅助杆及第二辅助杆,所述调节圈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所述固定螺母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舌调节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固定件及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的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护舌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驱动所述护舌板纵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体呈上宽下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体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及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为10cm-15cm,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为8cm-13cm,所述第三连接件的长度为8cm-13cm,所述第四连接件的长度为8cm-12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有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固定螺栓用于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支撑杆与所述伸缩杆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及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口腔开口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调节螺母的侧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口腔开口器在一侧具有放大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口腔开口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口腔开口器100,用于固定患者的口腔,为医务人员做手术提供便利;该口腔开口器100包括框架体10、安装在框架体10上的颌板20及护舌调节组件30,颌板20、护舌调节组件30分别安装在框架体10的相对两端,通过调节该护舌调节组件30与颌板20之间的间距,对患者口腔进行固定。

具体的,框架体10为整个装置提供定位及为医务人员提供医疗入口,该框架体10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及第四连接件14,第一连接件11与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第四连接件14形成一观察口,便于医务人员观察口腔内的情况。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的长度大于第三连接件13的长度,第二连接件12的长度等于第四连接件14的长度,使框架体10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设置,符合人体口腔形状的设置。可选的,第一连接件11的长度为10cm-15cm,第二连接件12的长度为8cm-13cm,第三连接件13的长度为8cm-13cm,第四连接件14的长度为8cm-12cm;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1的长度为13cm,第二连接件12的长度为10cm,第三连接件13的长度为12cm,第四连接件14的长度为10cm。

第一连接件11的中部朝向第三连接件13的方向延伸有凹陷部110,凹陷部110与颌板20焊接,使框架体10形成凹字型设置。

颌板20用于对人体口腔的上颌部进行固定,颌板20大致呈弧形设置,颌板20的弧部背向第三连接件13的方向延伸,便于伸入牙齿内部,对其进行固定。

护舌调节组件30用于对口腔的下颌部进行固定,该护舌调节组件30包括支撑杆31、套设在支撑杆31内的伸缩杆32、连接伸缩杆32的第一固定螺栓33、固定件34、安装在固定件34上的第二固定螺栓35及护舌板36。使用时,第一固定螺栓33驱动伸缩杆32、固定件34及护舌板36横向移动,以调节护舌板36与颌板20之间的间距,第二固定螺栓35驱动护舌板36纵向移动。

具体的,支撑杆31大致呈圆筒形设置,支撑杆31安装在第三连接件13的中部,支撑杆31具有内腔以容置伸缩杆32,伸缩杆32上设有多个横向卡槽320,各横向卡槽320呈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第一固定螺栓33的螺杆上设有与横向卡槽320对应的卡接部330,通过第一固定螺栓33的头部的转动,对伸缩杆32进行微调,使伸缩杆32在支撑杆31内微微地滑动,伸缩杆32调节颌板20与护舌板36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口腔张开的幅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伸缩杆32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件11的连接部与第三连接件13之间的距离,避免伸缩杆32从支撑杆31内脱落。可选的,横向卡槽320的深度为1mm-10mm;各卡接部330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

固定件34安装在伸缩杆32远离支撑杆31的一端,固定件34上设有安装槽以安装护舌板36,第二固定螺栓35穿设于固定件34与护舌板36连接,护舌板36朝向伸缩杆32的一侧上设有多个纵向卡槽360,纵向卡槽360呈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第二固定螺栓35的螺杆上设有与纵向卡槽360对应的卡设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5的头部的转动,对护舌板36进行微调,使护舌板36在固定件34内微微地滑动,以调节护舌板36在口腔内的深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4远离固定件34的一端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多个固定槽340,各固定槽340呈均匀分布,使用时,可通过其他辅助工具,夹持在固定部上,对支撑杆31进行固定,避免其移动。

护舌板36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下颌部进行配搭不同的护舌板36,具体的,护舌板36呈弧形设置,颌板20的弧部背向第一连接件11的方向延伸。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护舌板36与伸缩杆32之间所形成角度为锐角,以便于护舌板36伸入人体的口腔。可选的,护舌板36与伸缩杆32之间所形成角度为30°-80°。进一步的,护舌板36与伸缩杆32之间所形成角度为40°-60°。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螺栓33、第二固定螺栓35的头部均设有防滑槽,以便于手握转动操作。

可选的,第三连接件13上设有第三固定螺栓130,第三固定螺栓130用于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接件12、支撑杆31与伸缩杆32卡接,便于对伸缩杆32进行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口腔开口器100还包括安装在框架体10内的导向组件40,用于将伸缩杆32在移动时辅助其移动,避免伸缩杆32发生偏移,具体的,导向组件40包括调节圈41、连接调节圈41的固定螺母42、第一辅助杆43及第二辅助杆44,调节圈41套设于伸缩杆32上,固定螺母42用于调节调节圈41在伸缩杆32的位置,通过杠杆原理,减轻医务人员的用力;第一辅助杆43的端部嵌于第二连接件12内,第二辅助杆44的端部嵌于第四连接件14内,即第二连接件12内具有第一容置槽,第四连接件14内具有第二容置槽,使辅助杆与连接件形成滑接,以便于伸缩杆32在框架体10内移动。

可选的,如图3,口腔开口器100还包括安装在框架体10一侧的放大组件50,当护舌调节组件30与颌板20将患者口腔张开后,可对患者口腔进行放大观看,具体的,该放大组件50包括放大镜51、连接放大镜51的滑栓52及照明电筒53,滑栓52安装在第二连接件12上,照明电筒53安装在放大镜51的顶部,照明电筒53为手按式照明电筒,使用时,可通过滑栓52将放大镜51移动至框架体10内,不使用时,可将放大镜51移动至框架体10外。

本发明使用时,先选择适合患者的护舌板36,将护舌板36安装在固定件34上,通过第二固定螺栓35调节护舌板36的长度,然后对其进行固定;再将开口器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通过第一固定螺栓33调节护舌板36与颌板20之间的间距,即调节患者口腔的展开大小,以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再旋转第三固定螺栓130,对伸缩杆32进行定位,避免伸缩杆32在支撑杆31内移动,最后用辅助工具,对支撑杆31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口腔开口器100a,该口腔开口器100a包括框架体10a、安装在框架体10a上的颌板20a及护舌调节组件30a,框架体10a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连接件11a、第二连接件12a、第三连接件13a及第四连接件14a,护舌调节组件30a用于对口腔的下颌部进行固定,该护舌调节组件30a包括支撑杆31a、套设在支撑杆31a内的伸缩杆32a、连接伸缩杆32a的第一固定螺栓33a、固定件34a、安装在固定件34a上的第二固定螺栓35a及护舌板36a,与第一实施例的口腔开口器100不同在于,护舌调节组件30a的伸缩杆32a上设有尺寸条329a,尺寸条329a位于横向卡槽320a的一侧,以便于医务人员对伸缩杆32a在支撑杆31a内滑动的距离进行监视;护舌调节组件30a还包括移动件39a,移动件39a穿设于支撑杆31a与伸缩杆32a连接,通过该移动件39a对伸缩杆32a进行移动。

框架体10a的第二连接件12a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1a及第二安装孔122a,第一安装孔121a与第二安装孔122a为错位设置;框架体10a的第四连接件14a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41a及第四安装孔142a,第三安装孔141a与第一安装孔121a相对设置,第四安装孔142a与第二安装孔122a相对设置,各安装孔均用于安装其他配件,如固定框架体10a的支架、固定口腔的两侧的护架等等,以便于适应不同的手术类型。框架体10a还包括抵接件18a,抵接件18a安装在第三连接件13a上,抵接件18a为软塑胶材质制备而成,用于与人体的面部抵接,避免开口器使用时框架体10a的第三连接件13a对人体的下颌部抵接过度而弄伤。

上述的口腔开口器100的结构简单,通过设有框架体10、颌板20及护舌调节组件30,颌板20与护舌调节组件30配合,在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能够挡住被治疗者的舌部,免误伤,同时可以能够很好地将患者的口腔张开,为口腔治疗操作的安全、舒适和便利性提供了保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