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46445发布日期:2019-12-06 20:5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身汤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因起病比较隐蔽,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甚至可自行缓解,因而不被广大患者所认知,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颈肩腰腿痛是十分常见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外伤、劳损、颈、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相邻神经受压迫或刺激,从而产生颈肩腰部及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颈肩腰腿痛是大多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普遍症状。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神经传导而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有时放射到上肢、下肢,直到手或足部,稍微活动或身体姿势变化致疼痛加重。少数患者伴有头晕、项强,甚至晕厥、大小便失禁、双下肢肌肉萎缩及不完全性瘫痪等严重后果。所以,颈肩腰腿痛患者十分痛苦,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工作,给家庭及个人带来了不便和负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物大多为外用膏药剂,橡胶剂、白布膏剂等,制作过程中经过浸泡、油熬加工或单纯提取中药的个别成分,药物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从而降低了疗效,增加了成本,无益于本病的治疗,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药材资源。而其它如火罐、针灸、按摩等疗法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不易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防风5-500g;草本5-500g;白止5-500g;独活5-500g;羌活5-500g;阿黄5-500g;桂枝5-500g;牛夕5-500g;血藤5-500g;归来5-500g;黄芪5-500g;三风5-500g;狗脊5-500g;接骨草5-500g;覆盆子5-500g;细辛5-500g;前胡5-500g;白术5-500g;地老鼠5-500g;乌根5-500g;路路通5-500g;甘草5-500g。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防风260g;草本270g;白止230g;独活260g;羌活240g;阿黄210g;桂枝250g;牛夕260g;血藤245g;归来260g;黄芪240g;三风235g;狗脊260g;接骨草280g;覆盆子290g;细辛210g;前胡200g;白术225g;地老鼠265g;乌根285g;路路通260g;甘草300g。

进一步的,所述覆盆子需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b、将采摘后的覆盆子除去梗、叶后,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后进行干燥,并磨成粉末;

c、将桂枝、细辛以及前胡分别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筛去碎屑,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前胡片内拌匀,润透,至蜜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

d、将白术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用水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将灶心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上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

e、将防风、草本、白止、独活、阿黄、血藤、归来、黄芪、三风、狗脊、白术、地老鼠以及乌根分别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后磨成粉末;

f、将羌活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净羌活片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再次干燥后磨成粉末;

g、将牛夕、接骨草、路路通以及甘草分别净选或切制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气味后,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

h、将磨好的粉末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按照公知工艺进行打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c、d、e和f中,可使用真空干燥箱对药材进行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白术片和灶心土的使用比例为4: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所述黄酒内酒精的度数为12°-1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所述羌活与黄酒的使用比例为5: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g中,在进行打包时,分装规格为5g,其中可将10分装包(或20分装包,或30分装包;或50分装包)打包为一大袋。

进一步的,在进行分袋包装前,需利用高温或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

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功用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草本: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动物实验表明,醇提物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活性成分为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等。水煎剂或流浸膏对大鼠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作用。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光敏、解痉、抗肿瘤、抗菌、促进脂肪分解、兴奋呼吸等作用。

白止: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2、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

《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

《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

《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

《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阿黄: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

《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牛夕: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入肝、肾二经,功用主治:生用散瘀血,消肿通;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血藤:(扁藤、腰带藤、羊带风、扁骨风、铁带藤、大芦藤、过江扁龙、脚白藤、大血藤、岩五加):味性:辛;酸;平;归经:心;肝经;祛风化湿;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中风偏瘫;跌打损伤。

归来:补血活血,化瘀通络。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三风: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止痛。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接骨草:(笔筒草、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锁眉草、节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草麻黄、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接骨筒、麻蒿):味性:甘苦,平;归经:心;肝;胃;膀胱经;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

覆盆子:味甘、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细辛:味辛,温,有毒;入肺、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主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风寒湿痹,寒饮喘咳,鼻渊。

前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肺经。发表镇痛、降气化痰。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用治外感表证、头痛昏眩、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水煎液有镇痛、镇静、解热和抗炎作用。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主要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地老鼠:(白蔹、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八卦牛、白浆罐、狗天天、癞痢茶、兔核、人卦牛、野着薯、母鸡抱蛋):味性:苦,微寒;归经: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乌根: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

路路通:性平,味苦。归肝经、肾经。祛风活络,利水通经。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用治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抗炎;保肝。药理实验表明,有明显促进大鼠“甲醛化”关节炎肿胀消退和治疗蛋清性关节炎的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纯天然绿色养身植物,能够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引发的头痛身痛等症状,也能够治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适用范围广;本发明能够温经通脉、强筋骨,并且能够治疗因长期劳作引起的关节、肌肉劳损,能够从根本上对颈肩腰腿疼痛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防风260g;草本270g;白止230g;独活260g;羌活240g;阿黄210g;桂枝250g;牛夕260g;血藤245g;归来260g;黄芪240g;三风235g;狗脊260g;接骨草280g;覆盆子290g;细辛210g;前胡200g;白术225g;地老鼠265g;乌根285g;路路通260g;甘草300g。

实施例二:

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防风140g;草本130g;白止170g;独活160g;羌活150g;阿黄145g;桂枝125g;牛夕130g;血藤175g;归来140g;黄芪120g;三风110g;狗脊125g;接骨草165g;覆盆子170g;细辛140g;前胡110g;白术120g;地老鼠125g;乌根160g;路路通140;甘草180g。

实施例三:

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防风420g;草本410g;白止460g;独活420g;羌活410g;阿黄420g;桂枝460g;牛夕410g;血藤415g;归来460g;黄芪470g;三风420g;狗脊425g;接骨草435g;覆盆子450g;细辛435g;前胡420g;白术420g;地老鼠460g;乌根450g;路路通455g;甘草480g。

实施例四:

一种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防风5g;草本8g;白止7g;独活9g;羌活6g;阿黄5g;桂枝6g;牛夕7.5g;血藤7g;归来10g;黄芪9g;三风8.5g;狗脊8g;接骨草6g;覆盆子5.5g;细辛7g;前胡6g;白术6g;地老鼠8g;乌根7.5g;路路通8g;甘草10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颈肩腰腿养身汤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b、将采摘后的覆盆子除去梗、叶后,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后进行干燥,并磨成粉末;

c、将桂枝、细辛以及前胡分别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筛去碎屑,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前胡片内拌匀,润透,至蜜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

d、将白术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用水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将灶心土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上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

e、将防风、草本、白止、独活、阿黄、血藤、归来、黄芪、三风、狗脊、白术、地老鼠以及乌根分别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后磨成粉末;

f、将羌活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净羌活片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再次干燥后磨成粉末;

g、将牛夕、接骨草、路路通以及甘草分别净选或切制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气味后,晾凉干燥后磨成粉末;

h、将磨好的粉末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按照公知工艺进行打包。

本发明的用法为:每日1-3袋,泡水当茶饮用即可。

适用人群:颈肩腰腿痛的人群,以及由于颈肩腰腿疼痛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人群。

注:体质虚弱者不宜连续服用。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

忌口常识:不可与白萝卜、绿豆、茶叶、鱼类食品、牛肉类食品以及一切寒性食物一同食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