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5926发布日期:2020-03-27 13:1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昏迷危重病人多,昏迷时间长,因意识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瘫痪行动不便等原因出现尿失禁、小便不能自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直是护理的难点问题,也是导致压疮的一个主要因素。

现有的临床护理用的集尿产品例如:避孕套式假性导尿、假性接尿器和保鲜袋集尿,都存在集尿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渗漏和对身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由于透气效果差致使患者的身体出现湿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通过进尿口的内表面设有防漏环,防漏环外表面设有硅胶贴,集尿透明袋内表面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尿块,出尿块底部设有出尿管,出尿管远离集尿透明袋的一端设有集尿壶,集尿透明袋正面位于出尿块上方位置设有无纺布,防漏环包括橡胶环垫,橡胶环垫内部设有复数个橡胶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包括集尿透明袋,所述集尿透明袋正面中间偏上位置设有进尿口,所述进尿口的内表面设有防漏环,所述防漏环外表面设有硅胶贴,所述集尿透明袋内表面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尿块,所述出尿块底部设有出尿管,所述出尿管远离集尿透明袋的一端设有集尿壶,所述集尿透明袋正面位于出尿块上方位置设有无纺布,所述防漏环包括橡胶环垫,所述橡胶环垫内部设有复数个橡胶环。

进一步的,所述出尿块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倒梯形孔,所述倒梯形孔内表面与集尿透明袋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尿管内表面分别与集尿透明袋和集尿壶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贴顶部片右侧的位置设有便撕耳。

进一步的,所述出尿管外表面位于集尿透明袋与集尿壶之间的位置设有茂菲氏管。

进一步的,所述茂菲氏管内表面与出尿管相连通。

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进尿口的内表面设有防漏环,防漏环外表面设有硅胶贴,集尿透明袋内表面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尿块,出尿块底部设有出尿管,出尿管远离集尿透明袋的一端设有集尿壶,集尿透明袋正面位于出尿块上方位置设有无纺布,防漏环包括橡胶环垫,橡胶环垫内部设有复数个橡胶环;

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阴茎的大小对防漏环进行裁剪,裁剪时沿着防漏环内的橡胶环进行裁剪,然后将硅胶贴,粘贴在患者身体上即可;由于防漏环适应患者阴茎的大小,配合硅胶贴稳固集尿透明袋,避免出现渗漏的问题,同时排出的尿液会经过出尿块、出尿管、茂菲氏管进入集尿壶,避免尿液堆积对身体部位造成二次污染;所述集尿透明袋正面位于出尿块上方位置设有无纺布,提高集尿透明袋与患者身体接触部位的透气程度,避免因为尝试间不透气造成湿疹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漏环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尿透明袋;2、进尿口;3、防漏环;31、橡胶环垫;32、橡胶环;4、硅胶贴;5、出尿块;6、出尿管;7、集尿壶;8、茂菲氏管;9、无纺布;10、倒梯形孔;11、便撕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包括集尿透明袋1,集尿透明袋1正面中间偏上位置设有进尿口2,进尿口2的内表面设有防漏环3,防漏环3外表面设有硅胶贴4,集尿透明袋1内表面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尿块5,出尿块5底部设有出尿管6,出尿管6远离集尿透明袋1的一端设有集尿壶7,集尿透明袋1正面位于出尿块5上方位置设有无纺布9,防漏环3包括橡胶环垫31,橡胶环垫31内部设有复数个橡胶环32。

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护理用的集尿袋,通过进尿口2的内表面设有防漏环3,防漏环3外表面设有硅胶贴4,集尿透明袋1内表面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出尿块5,出尿块5底部设有出尿管6,出尿管6远离集尿透明袋1的一端设有集尿壶7,集尿透明袋1正面位于出尿块5上方位置设有无纺布9,防漏环3包括橡胶环垫31,橡胶环垫31内部设有复数个橡胶环32。

其中,出尿块5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倒梯形孔10,倒梯形孔10内表面与集尿透明袋1相连通,倒梯形孔方便集尿透明袋内的尿液能够及时完全的流入出尿管。

其中,出尿管6内表面分别与集尿透明袋1和集尿壶7相连通,保证尿液能够通过出尿管流入集尿壶中。

其中,硅胶贴4顶部片右侧的位置设有便撕耳11,方便将硅胶贴与患者身体分离。

其中,出尿管6外表面位于集尿透明袋1与集尿壶7之间的位置设有茂菲氏管8,茂菲氏管8内表面与出尿管6相连通,通过挤压茂菲氏管,加速尿液流入到集尿壶中。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