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5407发布日期:2020-06-23 22:19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



背景技术:

二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但是长期服药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而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既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又无毒副作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振腹疗法、推拿、耳穴、针灸、艾灸等。

其中的振腹疗法是一种独特的推拿手法,其方法是用单掌在腹部经络穴位上进行低频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操作为患者仰卧位,医者以手掌置于患者腹部上,掌根置于关元穴(脐下3寸),中指置于中脘穴(脐上4寸),然后以400次/分的频率振动,持续10分钟以上。该法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对组织细胞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手工振腹推拿虽然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手工振腹推拿不仅要求医者有着很高的推拿技术水平,还由于整个推拿过程中医者劳动强度大、易疲惫,导致其治疗效率随时间推移会越来越低。现在市面上虽出现了一些以健身为目的的振腹类设备,但这些产品大都体积较小、重量轻,无法针对振腹达到更深层次的要求,从而无法达到振腹疗法的治疗效果。

此外还有如中国实用新型“振腹按摩器”(专利号:cn201420191908.0)公开了一种振腹按摩器,该实用新型是使用电机带动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带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带动偏心连杆,偏心连杆带动杠杆机构,杠杆机构带动导柱在导套内上下滑动实现往复振动。这种振腹按摩器虽然能提供足够大的振腹推拿力,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噪音大,不易于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解决了现有振腹仪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噪音大,不易实现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电机支座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下端与连接件铰接相接;连接件与平行件一、平行件二、支撑件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下端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振腹仪使用时,患者仰卧,将底座放置于患者腹部上方,并使推拿组件与患者腹部待推拿穴位对齐。启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其端头偏心件做偏心转动。由于偏心件与换向件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下端与连接件铰接相接,且连接件与平行件一、平行件二、支撑件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中支撑件下端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以此能够限制连接件运动方向仅可做与支撑件平行的上下往复移动而不会发生倾斜。所以连接件将亦会被连接件带动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其下端设置的推拿组件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推拿组件不断对患者腹部穴位进行低频振动推拿,达到振腹治疗的目的。同时,还可通过控制直流电机转速,智能调节按摩组件振动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推拿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推拿组件包括按摩块,按摩块上端与连接杆下端连接,连接杆上端与连接轴下端连接,连接轴上端与连接件下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换向件、连接件、平行件一和平行件二均是由铰接片构成,铰接片两端均设有铰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铰接孔内均嵌套有轴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偏心件为偏心轴,偏心轴一端设有轴连接孔与电机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设有偏心孔,偏心孔设置于偏离偏心轴中心轴线的端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底座两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调节底座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杆下端设有支撑座,升降杆杆体一侧设有齿条;底座两侧水平弯折形成安装部,安装部前后两端固定有升降固定块;升降固定块设有竖直通孔和水平通孔,升降杆竖直穿过安装部和竖直通孔,升降固定块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杆,升降驱动杆两端为齿轮状,升降驱动杆两端齿轮状部分伸入水平通孔中并与升降杆侧面所设齿条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底座为拱形,底座上覆盖有拱形上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振腹仪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噪音大,不易实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拿组件包括按摩块,按摩块上端与连接杆下端连接,连接杆上端与连接轴下端连接,连接轴上端与连接件下端连接。按摩块与连接轴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接杆来改变按摩块位置,以适用于不同人群。

(3)本实用新型通过换向件、平行件一和平行件二均是由铰接片构成,铰接片两端均设有铰接孔,换向件、平行件一和平行件二仅仅是铰接片长短不同,标准化的组件方便各部件之间的铰接安装。

(4)本实用新型通过铰接孔内嵌套有轴承,轴承设置于安装孔之内,轴承可使各铰接部相对转动时转动平稳,且可以明显减少转动时产生的噪声。

(5)本实用新型通过偏心件为偏心轴,偏心轴一端设有轴连接孔与电机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设有偏心孔,偏心孔设置于偏离偏心轴中心轴线的端面上。偏心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

(6)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两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调节底座高度,从而调节推拿组件的位置,使推拿组件在面对不同胖瘦人群的时候,都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增加振腹仪的适应性。

(7)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杆和升降驱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齿轮齿条升降机构,转动升降驱动杆便可由升降杆带动升降驱动杆上下活动,从而调整底座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8)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为拱形,拱形结构的底座比起横梁结构承受压力更大,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底座上覆盖有拱形上壳,拱形上壳将振腹仪内部部件包裹在拱形上壳之内,避免内部构件裸露在外出现安全隐患,也增加了仪器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去除拱形上壳)。

图2为平行四边形机构与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摩组件轴测装配图。

图4为升降杆和升降驱动杆配合示意图。

图5为铰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其中,1底座,2支撑件,3平行件一,4电机,5偏心轴,6电机支座,7换向件,8连接件,9平行件二,10连接杆,11按摩块,12升降杆,13升降固定块,14安装部,15支撑座,16升降驱动杆,17连接轴,18铰接片,19轴承,20偏心孔,21轴连接孔,22拱形上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6,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6,电机支座6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8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振腹仪使用时,患者仰卧,将底座1放置于患者腹部上方,并使推拿组件与患者腹部待推拿穴位对齐。启动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其端头偏心件做偏心转动。由于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且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中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以此能够限制连接件8运动方向仅可做与支撑件2平行的上下往复移动而不会发生倾斜。所以连接件8将亦会被连接件8带动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其下端设置的推拿组件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推拿组件不断对患者腹部穴位进行低频振动推拿,达到振腹治疗的目的。同时,还可通过控制直流电机4转速,智能调节按摩组件振动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推拿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1~6,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6,电机支座6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8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

推拿组件包括按摩块11,按摩块11上端与连接杆10下端连接,连接杆10上端与连接轴17下端连接,连接轴17上端与连接件8下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过推拿组件包括按摩块11,按摩块11上端与连接杆10下端连接,连接杆10上端与连接轴17下端连接,连接轴17上端与连接件8下端连接。按摩块11与连接轴17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连接杆10来改变按摩块11位置,以适用于不同人群。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6,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6,电机支座6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8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

换向件7、连接件8、平行件一3和平行件二9均是由铰接片18构成,铰接片18两端均设有铰接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换向件7、平行件一3和平行件二9均是由铰接片18构成,铰接片18两端均设有铰接孔,换向件7、平行件一3和平行件二9仅仅是铰接片18长短不同,标准化的组件方便各部件之间的铰接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铰接孔内均嵌套有轴承19。通过铰接孔内嵌套有轴承19,轴承19设置于安装孔之内,轴承19可使各铰接部相对转动时转动平稳,且可以明显减少转动时产生的噪声。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参见图1~6,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6,电机支座6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8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

偏心件为偏心轴5,偏心轴5一端设有轴连接孔21与电机4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设有偏心孔20,偏心孔20设置于偏离偏心轴5中心轴线的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偏心件为偏心轴5,偏心轴5一端设有轴连接孔21与电机4输出轴相连,另一端设有偏心孔20,偏心孔20设置于偏离偏心轴5中心轴线的端面上。偏心轴5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6,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6,电机支座6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8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

底座1两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调节底座1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两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调节底座1高度,从而调节推拿组件的位置,使推拿组件在面对不同胖瘦人群的时候,都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增加振腹仪的适应性。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12,升降杆12下端设有支撑座15,升降杆12杆体一侧设有齿条;底座1两侧水平弯折形成安装部14,安装部14前后两端固定有升降固定块13;升降固定块13设有竖直通孔和水平通孔,升降杆12竖直穿过安装部14和竖直通孔,升降固定块13之间设有升降驱动杆16,升降驱动杆16两端为齿轮状,升降驱动杆16两端齿轮状部分伸入水平通孔中并与升降杆12侧面所设齿条啮合。

通过升降杆12和升降驱动杆16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齿轮齿条升降机构,转动升降驱动杆16便可由升降杆12带动升降驱动杆16上下活动。由于升降固定块13与安装部14固定,升降驱动杆16便可带动升降固定块13与底座1一起活动。从而调整底座1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参见图1~6,一种中医智能振腹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设有电机支座6,电机支座6上固定设有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端头设有偏心件;偏心件与换向件7上端铰接相连,换向件7下端与连接件8铰接相接;连接件8与平行件一3、平行件二9、支撑件2一起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件8下端设有推拿组件,支撑件2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

底座1为拱形,底座1上覆盖有拱形上壳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为拱形,拱形结构的底座1比起横梁结构承受压力更大,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底座1上覆盖有拱形上壳22,拱形上壳22将振腹仪内部部件包裹在拱形上壳22之内,避免内部构件裸露在外出现安全隐患,也增加了仪器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