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6757发布日期:2020-01-21 22:2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病房开腹手术术后返回病房需切口压迫止血,为防止切口渗血,一般压迫6小时,六小时后系腹带,腹带里面要求继续压迫,指导病人放置实用盐需用毛巾包裹,加上两侧挤压和防止皮肤破损一般需要四条毛巾,这种的操作方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繁琐的,导致了增加护士工作量和家属的经济负担。目前,亟需研制出一种一体式的、使用方便的、能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压迫装置,直接应用于患者术后切口的压迫止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压迫装置为一体式结构,使用方便,能够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布体、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压迫袋,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压迫袋设置于长方形布体上,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设置于压迫袋的两侧;所述的压迫袋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为沙粒或者食用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压迫袋均通过缝线缝合固定连接于长方形布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均为采用毛巾卷曲缝合成的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迫袋上设置有袋体上端开口、袋体下端开口,所述的袋体上端开口、袋体下端开口处均设置有用于封口的封口拉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与压迫袋之间的距离、第二挤压圆柱体与压迫袋之间的距离均为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与压迫袋之间、第二挤压圆柱体与压迫袋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带,第一挤压圆柱体与压迫袋之间的连接带的两端缝合固定连接于第一挤压圆柱体、压迫袋上,第二挤压圆柱体与压迫袋之间的连接带的两端缝合固定连接于第二挤压圆柱体、压迫袋上;连接带将第一挤压圆柱体、压迫袋、第二挤压圆柱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包括长方形布体、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压迫袋,通过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压迫袋固定于长方形布体上并形成一体式结构,在进行切口压迫时能够防止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和压迫袋位置偏移;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第二挤压圆柱体的主要作用是挤压刀口两侧的皮肤,防止患者活动时腹部肌肉及皮肤过度牵拉,张力过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或愈合过慢;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长方形布体、2为第一挤压圆柱体、3为连接带、4为袋体上端开口、5为压迫袋、6为封口拉链、7为第二挤压圆柱体、8为袋体下端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部切口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布体1、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压迫袋5,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压迫袋5设置于长方形布体1上,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设置于压迫袋5的两侧;所述的压迫袋5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为沙粒或者食用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压迫袋5均通过缝线缝合固定连接于长方形布体1上;所述的长方形布体1可防止长期系腹带患者皮肤破损。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的主要作用是挤压刀口两侧的皮肤,防止患者活动时腹部肌肉及皮肤过度牵拉,张力过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或愈合过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均为采用毛巾卷曲缝合成的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迫袋5上设置有袋体上端开口4、袋体下端开口8,所述的袋体上端开口4、袋体下端开口8处均设置有用于封口的封口拉链6;所述的压迫袋5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为沙粒或者食用盐;通过压迫袋5内所设置的沙粒或者食用盐填充物,可很好地用于压迫术后切口。另外,所述的封口拉链6使用隐蔽式的拉链来封压迫袋5的袋体上端开口4、袋体下端开口8,防止拉链患者搁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与压迫袋5之间的距离、第二挤压圆柱体7与压迫袋5之间的距离均为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与压迫袋5之间、第二挤压圆柱体7与压迫袋5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带3,第一挤压圆柱体2与压迫袋5之间的连接带3的两端缝合固定连接于第一挤压圆柱体2、压迫袋5上,第二挤压圆柱体2与压迫袋5之间的连接带3的两端缝合固定连接于第二挤压圆柱体2、压迫袋5上;连接带3将第一挤压圆柱体2、压迫袋5、第二挤压圆柱体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在进行切口压迫时能够防止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2和压迫袋5位置偏移。

具体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腹部切口压迫装置是在术后6小时候进行的继续切口压迫,将本压迫装置的压迫袋5压迫在切口上,压迫袋5两侧的第一挤压圆柱体2、第二挤压圆柱体7用于挤压刀口两侧的皮肤;然后在本压迫装置的长方形布体1外再系上腹带加以固定即可;所述的长方形布体1可防止长期系腹带患者皮肤破损。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