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护套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3372发布日期:2020-06-17 00:2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保护套的针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注射器输液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保护套的针头。



背景技术:

注射器、输液器是医疗器械中常用的产品,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加压的方式将药液输入患者体内。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60318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针头安全保护套结构,装在针头座上,包括一弯折连接机构,包括有一第一弯折件及第二弯折件,第一弯折件连接于针头座,还包括一保护套,保护套具有一套置空间。

上述结构中,针头座与针管是一体设置的,针尖与保护套中的第一弯折件一体设置。在许多医疗场景中,注射器使用时间很短,从需要注射时取出一次性注射器,到抽取药液后注入病人体内,耗时少,并且注射完后立刻丢弃。上述文件中的保护套能够在暂放注射器时对注射器进行保护,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每一个针头上都带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与针头固连的部件相较于针头较大,容易影响注射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保护套的针头,具有适用范围广、不易影响注射工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保护套的针头,包括注射针、能够套设于注射针上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注射针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套、注射针、注射针适配的注射器三者之间相互独立,或保护套、注射针之间相互独立,所述保护套适用于任一种国标注射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将保护套和注射针、注射器连接配合使用,或仅将注射针和注射器配合使用。由于保护套能够适用于市面上国标生产的所有注射器,因此适用范围广,在不需要保护套的工况下,也能够单独使用注射器和注射针。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包括用于容纳注射针的套腔、位于套腔端部与注射针转动相连的连接件,所述注射针与注射器相连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让注射针、注射器和保护套三者之间的配合使用更灵活,在生产过程中,批量生产国标注射器,单独批量生产保护套,再给需要安装保护套的注射器装上保护套。这种可拆卸可适配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批量生产效率,不局限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器,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注射针底部基座套接的连接头、从连接头侧边引出的弹性件,所述套腔与弹性件背离连接头一侧固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保护套的注射器和注射针在给患者扎针时,套腔与注射针之间互不影响,使用完需要将套腔套在注射针上防止二次污染时,对套腔施加外力,此时弹性件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内壁设置为与注射针底部过盈配合的圆弧面,连接头背离注射针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提高密封度的密封螺纹,连接头带有密封螺纹部分的内壁与注射器的出液位置形状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仅采用常规的套接方式连接注射针和注射器,那么注射器内的药液被推出时,所产生的压力容易传递至注射针上,影响套接连接的可靠程度;螺纹连接能够提高连接强度,有效降低注射器轴向作用力对注射针的影响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位于连接头和套腔之间的至少一处弹性片,连接头和套腔之间还设有限位卡组,所述限位卡组包括从连接头侧壁引出的第一卡体、从套腔引出的第二卡体,套腔绕连接头转动过程中,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至少相互抵触一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套腔、令套腔套在注射针上的时,此过程中,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之间相互抵触时,需有外力的作用,才能让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在抵触后继续转动至套腔落在注射针上;若没有外力,则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相互抵触时,套腔的转动受到阻力,不易继续转动,以此降低注射时套腔转动至靠近注射针、影响注射针注射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体与第一卡体相触的面呈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面能够减小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相互抵触时所产生的损伤,若接触位置是尖锐棱角,则有可能在抵触过程中令第一卡体或第二卡体碎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带有密封螺纹的部分与连接头外壁圆弧面部分之间设置为轴肩式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肩式结构中尺寸较大的一部分,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程度,当连接头安装到注射器上后,轴肩处正好能够与注射器的端部相抵触,提高了连接结构的可靠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套腔设置为敞口状,注射针通过敞口部分落入套腔内,所述套腔尺寸靠近注射针针尖处最窄,套腔使用时,其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所在面与输液针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腔套在注射针上后,为的是防止注射针被丢弃后二次污染,所以套上后就不用再取下;而套腔套上后,套腔底部所在面平行于连接头的横截面,相较于这两个平面相互呈夹角设置的结构,具有更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套腔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限位齿,限位齿与套腔侧壁之间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齿用于卡住注射针,阻碍注射针从套腔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套腔的轴向长度适用于任一种符合行业标准的输液针,所述限位齿中背离注射器最远的一组在使用时卡在注射针针尖处,且注射针针尖的斜切口露出该处限位齿之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腔的作用是对注射针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对注射针各部分应当有均匀的限位力施加,限位齿的阵列排布、在注射针的针头或针尾进行限位是有效固定注射针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的注射器的各部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用于体现连接头的结构;

图3是注射针和保护套之间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针;2、保护套;21、套腔;22、连接件;23、密封螺纹;24、限位齿;221、连接头;222、弹性件;222-1、弹性片;222-2、限位卡组;222-21、第一卡体;222-22、第二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带保护套的针头,如图1所示,多用于注射器上,包括注射针1、能够套设于注射针1上的保护套2,注射器和注射针1能够是市面上按照国标生产的任意一种,均能与保护套2配套使用。

保护套2与注射针1之间可拆卸连接,保护套2、注射针1、注射针1适配的注射器三者之间相互独立,例如保护套2、注射针1和注射器来自不同厂家,但只要注射针1和注射器符合国标,那么保护套2就能够在最后一道安装工序上,与装配完成的注射针1、注射器配套使用;或者,保护套2、注射针1之间相互独立,此种情况下,注射器和注射针1能够选用已经装配完成的半成品,再在需要的时候,对这些已经能够满足注射需求的工具加装保护套2。

如图1所示,保护套2包括用于容纳注射针1的套腔21、位于套腔21端部与注射针1转动相连的连接件22,由于注射针1与注射器相连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并且大多是直接套接,因此保护套2的连接件22在安装时,位于注射针1和注射器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注射器的出药液口、注射针1的针座套接。

如图2和3所示,连接件22包括与注射针1底部基座套接的连接头221、从连接头221侧边引出的弹性件222,套腔21与弹性件222背离连接头221一侧固连。其中,连接头221设置为两个大小不一的圆柱形管件,两个圆柱形之间相互连通,内壁均为光滑的圆弧面,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注射针1的针座之间过盈配合,针座落在连接头221内;直径较小的部分内壁为圆弧面,便于与注射器的出液位置的圆柱形管件部分套接,注射器的出液位置落在连接头221内。安装这种结构的保护套2时,只需套接即可。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性,在连接头221的直径较小一端的外圆表面上还设有密封螺纹23,这种密封螺纹23结构适配于带有螺纹口的注射器。螺纹口是指在注射器的常规出液位置同轴处,设有从注射器上引出的、直径大于原出液口的圆柱管,且该圆柱管内壁设有与密封螺纹23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这种结构的保护套2时,注射针1与连接头221之间套接,注射器与连接头221之间螺纹连接。

因此连接头221上,两段直径不一的部分同轴相连,相连处有轴肩结构,安装完成后,轴肩处的平面正好能够与原出液位置处的圆柱管端面抵触。

如图3和4所示,弹性件222包括位于连接头221和套腔21之间的至少一处弹性片222-1,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处弹性片222-1,弹性片222-1设置为从套腔21上引出且与套腔21和连接头221一体设置的薄塑料片,薄塑料片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弯折,并且在不受外力时,不会轻易发生形变。

如图3和4所示,在连接头221和套腔21之间还设有限位卡组222-2,限位卡组222-2位于两个弹性片222-1之间,限位卡组222-2包括从连接头221侧壁引出的第一卡体222-21、从套腔21引出的第二卡体222-22,套腔21绕连接头221转动过程中,第一卡体222-21和第二卡体222-22至少相互抵触一次。第一卡体222-21、第二卡体222-22相抵触的部分设置为圆弧面,当第一卡体222-21和第二卡体222-22相互抵触时,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让套腔21继续转动,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那么套腔21在转动过程中受阻后,又会弹回初始状态,套腔21的初始状态与连接头221的轴线相互垂直,并且套腔21的窜动范围仅在15°~30°之间,以此降低套腔21在注射期间对注射针1的干扰。

套腔21设置为敞口状,套腔21转动至靠近注射针1处时,注射针1通过敞口部分落入套腔21内,套腔21整体呈锥形,套腔21尺寸靠近注射针1针尖处最窄,套腔21内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限位齿24,限位齿24与套腔21侧壁之间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中,限位齿24与其所在的侧壁之间夹角为45°,当注射针1落在限位齿24之间时,由于限位齿24每两个为一组,一组限位齿24相互有交叉位置,也就是说限位齿24背离套腔21侧壁一端会超过套腔21底壁的中间位置,且不与套腔21底壁连接,所以注射针1先抵触到限位齿24,继续向下压,压至限位齿24发生弹性形变,注射针1落到限位齿24面向套腔21底壁一侧,也就是限位齿24和套腔21底壁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中,不易脱出。

套腔21将注射针1限位后,其靠近连接件22的一端所在面与输液针垂直,也就是套腔21尺寸较大一端所在面与注射器的轴向横截面平行。

套腔21的轴向长度适用于任一种符合行业标准的输液针,限位齿24中背离注射器最远的一组在使用时卡在注射针1针尖处,且注射针1针尖的斜切口露出该处限位齿24之外,也就是说,注射针1被套上套腔21后,本实施例中三组线性阵列的限位齿24正好落在注射针1的三等分点附近,且在国标注射针1被限位时,针尖位置能够有限位齿24对其进行限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