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急救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0486发布日期:2020-02-18 13:1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用急救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急救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工作生活、交通、旅游等方面都会有很多的紧急意外发生,如突发的高血压、心脏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如抢救不及时,很可能会造成死亡,对于重大事故及急发病者需要及时进行吸氧治疗来减少人员伤亡,但是,对于一些供氧设备一般不便移动,对于救护车不便到达的野外地区可能会耽误抢救时间;另外在抢救过程和患者转运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氧气袋,但是氧气袋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降压使氧气供应不足,影响患者身体安全,这时需要人为去加压来供应足够的氧气,这样会极为不便,降低了抢救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诊科用急救供氧装置,解决了在抢救过程中供氧装置不便携带且在抢救时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底板,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板,所述压板在底板的上方,且压板和底板之间设有氧气袋,所述箱体内设有注水瓶,所述氧气袋上连接有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连接到注水瓶的水面下方,所述注水瓶上连接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在注水瓶水面的上方,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人工呼吸器。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内螺纹配合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四角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箱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空套,所述空套包括第一空体和第二空体,所述转盘在第一空体内,所述转盘的侧面均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可在第二空体内滑动,且其包括插入头、连接杆和按压头,所述连接杆外套有弹簧,所述空套内设有挡环,所述弹簧在插入头和挡环之间,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设有圆弧块,所述圆弧块和转盘同轴心,所述丝杠可在空套和第一转轴内转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面设有方形架,所述方形架有三面固定设有相同的导杆,所述导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杆上设有相同的导槽,每个所述导槽内设有相同的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人工呼吸器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右端设有t型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箱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圆盘,所述圆盘上设有转动销,所述转动销可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气缸的底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口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口上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接到注水瓶的水面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氧管包括连接头和连接管,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连接到注水瓶的液面下,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贯穿箱体且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管与氧气袋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抢救过程中携带方便,并且,在给患者供氧时可以将氧气袋放到压板和底板之间时刻保证给患者充足供氧,还可解放一个护理人员提高抢救效率;另外人工呼吸器可以配合抢救人员对患者做心力复苏,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还可防止交叉感染;在供氧时,可对氧气进行湿化,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等。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工呼吸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供氧湿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套与第一转轴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板和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拨动杆和转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由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底板2,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板3,所述压板3在底板2的上方,且压板3和底板2之间设有氧气袋4,所述箱体1内设有注水瓶5,所述氧气袋4上连接有第一输氧管6,所述第一输氧管6连接到注水瓶5的水面下方,所述注水瓶5上连接有第二输氧管7,所述第二输氧管7在注水瓶5水面的上方,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人工呼吸器。

箱体1为医用急救箱,箱体1内设有多个区域,设有止血钳、镊子、纱布、酒精棉、吸氧管等,在使用时,将底板2向下调节一定距离后固定,将氧气袋4放入底板2和压板3之间,然后将氧气袋4通过第一输氧管6与注水瓶5连通,第二输氧管7固定在患者的鼻部,箱体1上设有固定架或固定挂钩,可以在转运过程中将箱体1固定在担架或转运车上。

实施例二: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压板3向下按压氧气袋4,所述箱体1内设有可转动的转盘8,所述转盘8内螺纹配合设有丝杠9,所述丝杠9与压板2固定连接,所述压板2的四角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与箱体1固定连接。转盘8和丝杠9构成丝杠螺母结构,转动转盘8,压板2在伸缩杆10导向定位的作用下向下按压。

实施例三: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空套12,所述空套12包括第一空体121和第二空体122,所述转盘8在第一空体121内,所述转盘8的侧面均匀设有多个卡槽13,所述卡槽13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拨动杆14,所述拨动杆14可在第二空体122内滑动,且其包括插入头141、连接杆142和按压头143,所述连接杆142外套有弹簧15,所述空套12内设有挡环16,所述弹簧15在插入头141和挡环16之间,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设有圆弧块17,所述圆弧块17和转盘8同轴心,所述丝杠9可在空套12和第一转轴11内转动。

为了减缓按压速度,在患者吸氧一段时间后,压板3向下按压一点,保证氧气供给的同时,也保证吸氧浓度,防止一直按压使氧浓度过高;第一转轴11的转动带动空套12转动,在空套12转到弧形块17边缘时,弧形块17使拨动杆14向左运动,使插入头141插入到卡槽13内,带动转盘8转动。

实施例四: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使用和收藏,所述箱体1的外侧面设有方形架18,所述方形架18有三面固定设有相同的导杆19,所述导杆19与底板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杆19上设有相同的导槽20,每个所述导槽20内设有相同的调节螺栓21。

实施例五: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些紧急的情况,需要人工呼吸器进行心力复苏,为了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所述人工呼吸器包括气缸22,所述气缸22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右端设有t型的活塞杆23,所述活塞杆23上设有滑槽24,所述箱体1内设有可转动的圆盘25,所述圆盘25上设有转动销26,所述转动销26可在滑槽24内滑动,所述气缸22的底端设有进气口27和出气口28,所述进气口27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口28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出气口28上连接有出气管29,所述出气管29连接到注水瓶5的水面下方。

圆盘25的转动带动转动销26的转动,又因为转动销26在滑槽24内滑动,所以可使活塞杆23左右滑动带动活塞,当活塞向右运动抽气时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当活塞向左运动压气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气体经出气管29输出。

实施例六: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操作,所述第一输氧管6包括连接头601和连接管602,所述连接头601的一端连接到注水瓶2的液面下,所述连接头601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且固定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管602与氧气袋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实用,携带方便和使用,提高了抢救效率,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还可防止交叉感染;在供氧时,可对氧气进行湿化,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