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8896发布日期:2020-06-23 21:5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心内科患者由于心脏不能有力输血和间接性无节奏输血的现象,经常容易产生心律不齐和猝死等现象,在进行心血管患者恢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对患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检测治疗。但是现有的心内科相关监测护理装置使用繁琐,占用空间大,功能单一,患者使用装置自救响应慢等问题,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和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且同时为了考虑成本问题,如何扩展普通病床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功能多样化的心内科监测的护理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223373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护理装置,包括载板、弧形转动杆、多功能监测箱、电机控制箱;载板左右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电机轨,电机控制箱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电机轨上,弧形转动杆两端各通过转动杆电机与电机控制箱连接,多功能监测箱位于弧形转动杆中间位置;载板四角各设有一个固定槽,所述载板中心设有按摩装置;多功能监测箱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呼吸处理装置和制氧器,呼吸处理装置与心电监测接口连接。但是,该专利公开的多功能心内科监测护理装置尽管提供了呼吸处理装置,并且该呼吸处理装置与心电监测接口连接,却还是缺少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监测的有效装置。因为心率过低以及单纯的根据心电图提供的心动曲线,医护人员是无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吸氧以及辅助呼吸,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肺和胸廓的反应等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呼吸处理装置。因此,需要一种不仅能够监测患者心率,还能够监测患者的胸廓反应的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

文献[1]张鹏飞,张华,拜军,李岩峰,荆西京,路国华,王健琪.呼吸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6):365-368.公开了呼吸时呼吸管道和胸、腹腔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检测这种变化的常用方法有压力检测。压力式检测方法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这种周期性形变,进而检测呼吸频率。该传感器可以将其放置在胸部或腹部,如腰带式小儿呼吸监视器就是将压电双晶体传感器固定在带子上,然后把带子捆在小儿腹部。该方法可以将呼吸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放大、检波和a/d转换,或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记录和数据处理。该方法要求传感器紧贴在小儿肚脐上,小儿呼吸时传感器产生压力变化,从而测得小儿的呼吸频率。压力式检测方法对传感器的位置要求较为苛刻,而且需要固定于人体上,会给测试者带来不适。

文献[2]任志斌.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无束缚呼吸检测方法研究[d].记载:检测局部压力的方法,此类方法通常是把装有液体或气体的小垫放在被检测者胸部或腹,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垫内压力变化。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检测呼吸率精度比较高,不受周围振动影响,但受原理和成本限制,不易制作大面积检测传感器,并且不能用于识别胸部运动和腹部运动。

文献[3]vedamss,keallpjkinivr,mostafavih,etal,acquiringafour-dimensionalcomputedtomographydatasetusinganexternalrespiratorysignal[j].physicinmedicine&biology,2003,48(1):45-62.记载了使用圆柱形弹性气囊作为压力传感器绑在人体腹部,吸气和呼气引起腹部扩张和收缩会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通过测量气压变化来表征人体呼吸信号。

例如,公开号为cn105784258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日为2016年7月20日)公开了一种内置气压传感器气囊及制作方法,所述内置气压传感器气囊包括:设有检测孔的气囊本体;以及与检测孔周边的气囊本体的坯布熔接以密封检测孔的注塑件,注塑件内嵌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露出于注塑件并伸入所述检测孔内。该发明通过将气压传感器嵌设于注塑件内,并将所述注塑件与气囊本体上的检测孔周边的坯布熔接,从而密封所述检测孔,达到气囊本体密封性能不受破坏,气压传感器被内置在气囊本体的目的,因为气压传感器在设置在气囊本体内部,气压参数的采集非常精确及时。

例如,公开号为cn21007768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日为2019年2月12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时检测病人屏气幅度的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包括显示设备和屏气检测设备;后者的外壳中内置数字气压传感器和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该仪器还包括一根预充气呼吸胸带,其一端固定在屏气检测设备外壳上并通过气体管路与数字气压传感器相接,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至屏气检测设备外壳;所述显示设备的外壳中内置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屏气检测设备的信号传递。

可以从文献[1]、文献[2]、文献[3]或者其他关于呼吸检测的文献中知悉,气囊需要与患者的胸部相互抵靠,为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气囊对胸部的压力不能太大,同时压力又不能太小,同时需要考虑到呼吸振动以其他因素带来的噪声影响。具体而言,当病人呼吸时,胸部发生形变,对气囊挤压,从而产生压力。如果气囊充气过多,形状较为饱满,那么对患者的胸部产生的压力较大,会给病人的呼吸带来不适。但是如果气囊充气过少,气囊较为柔软,因此对胸部挤压带来的压力变化不敏感,可能得不到气压的变化。同时,如果将气囊内的压力调整对胸部形变较为敏感的话,需要考虑呼吸振动、床体振动等其他微小振动对气囊内压力变化的影响,即考虑噪声带来的影响,根据使用的信号放大器、比较器、滤波器以及a/d转换器的不同,信噪比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信噪比要求至少30db。具体设置的气囊的气压参数需要根据气囊的材质、气囊与患者胸部的初始距离、患者胸部形变的参数设置,该气压参数的要求不是固定的,每次测量前需要根据患者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校。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至少包括多功能监测箱以及与所述多功能监测箱内设备连接的导线。所述多功能监测箱连接有胸腔支架。所述胸腔支架的至少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监测患者胸廓反应的气囊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导引能够监测患者心电图像的所述导线的通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囊连接有用于传感所述气囊内压力的传感单元。在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并与患者的胸腔相互抵靠后,所述传感单元按照能够检测所述气囊随患者胸廓反应而产生的内部压力的变化的方式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功能监测箱内的设备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胸腔支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气囊充气的接口以及与所述接口连通的气道。在所述接口与所述气囊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接口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功能监测箱内的设备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胸腔支架具有开口。所述胸腔支架的开口相邻接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胸腔支架的定位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卡槽和用于锁紧所述卡槽的锁紧螺丝。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胸腔支架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多功能监测箱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通道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按照能够至少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气道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避免所述第一腔体内导线缠绕的理线部件。所述理线部件按照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理线部件设置有至少与所述导线的数量对应的绕线槽。在所述理线部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导线按照能够随所述理线部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转动而伸长/缩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绕线槽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理线部件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理线部件的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连接管的靠外侧。所述把手贯穿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与所述理线部件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通过气囊压力的变化从而监测病人呼吸时的胸廓反应,并结合多功能监测箱内的心电监测等仪器监测的参数,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呼吸处理装置进行急救,能够给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参数来迅速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理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多功能监测箱2:导线3:胸腔支架

4:传感单元5:电磁阀6:定位件

7:连接管31:气囊32:通道

33:接口34:气道61:卡槽

62:锁紧螺丝71:第一腔体72:第二腔体

321:理线部件322:把手3211:绕线槽

3212:转轴3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心内科多功能监测装置,至少包括多功能监测箱1以及与功能监测箱1内设备连接的导线2。多功能监测箱1连接有胸腔支架3。胸腔支架3的至少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监测患者胸廓反应的气囊31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导引能够监测患者心电图像的导线2的通道32。优选地,多功能监测箱1的结构,如图1所示。多功能监测箱1可以容纳多个监测设备,例如,心电图监测仪、血压监测仪、血糖监测仪、呼吸机等设备。优选地,监测设备的导线2通过通道32连接至胸腔支架3的两侧的侧壁。胸腔支架3的两侧的侧壁设置有开孔35。导线2通过开孔35延伸至患者的身体,从而监测患者的生理情况。优选地,胸腔支架3包覆患者的胸部。胸腔支架3的截面呈u型。胸腔支架3正对患者胸部的侧壁与患者的胸部间隔设置,从而能够避免胸腔支架3的侧壁压迫患者的胸部。优选地,胸腔支架3采用医用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等材料制作。优选地,当气囊31充入气体后,气囊31与患者的胸部相互抵靠。通过该设置方式,当患者呼吸产生胸廓反应后,患者的胸部周而复始的起伏,从而挤压气囊31,导致气囊31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观测气囊31的压力变化以及结合患者的心率变化,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呼吸机等急救设备。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气囊31连接有用于传感气囊31内压力的传感单元4。在气囊31充气膨胀并与患者的胸腔相互抵靠后,传感单元4按照能够检测气囊31随患者胸廓反应而产生的内部压力的变化的方式通过通道32与功能监测箱1内的设备电连接。优选地,传感单元4包括为能够测气体压力的传感器和三通头。三通头的其中两端分别与传感器和气囊31的接口气密连接。优选地,传感器可以是型号为hm30的气压传感器,能够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多功能监测箱1内的设备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胸腔支架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向气囊31充气的接口33以及与接口33连通的气道34。在接口33与气囊31之间设置有电磁阀5。电磁阀5与接口33连接。电磁阀5通过通道32与多功能监测箱1内的设备电连接。优选地,气道34与多功能监测箱1内的充气和排气设备连通。例如,充气和排气设备可以是型号为hx03的微型隔膜气泵。优选地,三通头剩下的一端与电磁阀5连接。电磁阀5可以是型号为rssm的微型电磁阀5。通过该设置方式,可以在多功能监测箱1上断开或导通电磁阀5。电磁阀5导通后,电磁阀5处于导通状态,气囊31可以通过充气和排气设备进行充气和排气。电磁阀5断开后,电磁阀5处于断开状态,气囊31无法充气和排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胸腔支架3具有开口。胸腔支架3的开口相邻接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胸腔支架3的定位件6。优选地,胸腔支架3呈u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定位件6包括至少一个卡槽61和用于锁紧卡槽61的锁紧螺丝62。优选地,卡槽61呈u型开口。锁紧螺丝62设置在卡槽61的底部,如图1所示。优选地,卡槽61能够与患者的床体的边沿卡合。通过该设置方式,旋紧锁紧螺丝62,使得锁紧螺丝62与患者的床体抵靠,从而通过卡槽61将胸腔支架3固定在患者床体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胸腔支架3通过连接管7与多功能监测箱1连通。连接管7与通道32连通。优选地,连接管7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正方形或者多边形。连接管7呈中空状。连接管7可以是不锈钢管、衬塑钢管、铜管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连接管7按照能够至少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71和第二腔体72的方式设置。第一腔体71与通道32连通。第二腔体72与气道34连通。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腔体71可以设置为两个。优选地,胸腔支架3的u型开口的两侧侧壁均设置有通道32。优选地,连接管7的中间为第二腔体72。第二腔体72的两侧为第一腔体71。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腔体71内设置避免第一腔体71内导线缠绕的理线部件321。理线部件321按照铰接的方式与第一腔体71连接。优选地,理线部件321通过转轴3212与所述第一腔体71铰接。转轴3212贯穿理线部件321,如图2所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理线部件321设置有至少与导线2的数量对应的绕线槽3211。在理线部件321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导线2按照能够随理线部件321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转动而伸长/缩短的方式设置于绕线槽3211内。绕线槽3211为理线部件321表面的凹槽,其凹槽的宽度与导线的宽度匹配,如图2所示。绕线槽3211能够把导线限制在绕线槽3211内,避免导线相互缠绕打结。优选地,第一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逆时针方向。例如,在理线部件321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导线2由于摩擦力,会随着理线部件321的转动而缠绕在理线部件321上,因此导线2延伸在胸腔支架3外的长度会缩短。在理线部件32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导线2会随着理线部件321的转动而从理线部件321上脱落,因此导线2延伸在胸腔支架3外的长度会伸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理线部件321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理线部件321的把手322。把手322位于连接管7的靠外侧。把手322贯穿连接管7的侧壁与理线部件321连接。优选地,转轴3212的一端贯穿连接管7的侧壁。转轴3212相对理线部件321的一端与把手322枢接。通过该设置方式,转动把手322就能将散落的导线收回至胸腔支架3上的开孔35处。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胸腔支架3上u型开口两侧壁下的卡槽卡入床体,并将胸腔支架3覆盖在患者的胸部。胸腔支架3内的气囊31充气至满足气囊31压力微振动探测的要求后,抵靠在患者的胸部。病人呼吸时的胸廓反应,即胸腔的起伏会使气囊31内部压力变化,从而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对气囊31内压力变化的记录以及结合多功能监测箱1内的心电图仪器等设备监测的参数,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呼吸处理装置进行或其他急救措施。该监测方式不仅能够给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参数来迅速判断病情,还能够及时提醒医生采取急救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