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6107发布日期:2020-03-20 06:2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科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科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使得妇产科经常需要用压迫止血止痛进行止血操作,但是传统的止血装置往往只是采用人工手拿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很容易造成止血过程的不稳定性,不能实现全方位的支撑治疗操作,医生的工作难度很大,治疗过程受到阻碍,降低了止血装置的实用性,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科压迫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绷带,两个所述绷带的外侧一端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支撑座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为中空,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轴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左侧过盈配合有圆板,且圆板的顶端延伸出壳体的上端面,所述圆板的外壁圆周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圆杆的外壁中心位置偏左侧过盈配合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左侧通过扭力弹簧设置有卡杆,且卡杆的后侧延伸进卡孔的内腔,所述卡杆的前侧设置有拉杆,且拉杆的前端延伸出壳体的前侧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的外壁,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轴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支撑板且焊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螺杆的外壁底端螺纹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且设置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卡孔间隙排列在圆板的外壁,且相邻卡孔之间的间距为0.5cm。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拉绳逆时针缠绕于圆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相对螺杆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产科压迫止血装置,通过顺时针旋转圆板,促使圆板带动圆杆、卡孔和第一锥形齿轮顺时针旋转,圆杆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将拉绳缠绕收紧在其外壁,拉绳的底端拉动连接板向上移动拉伸弹簧,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促使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螺杆逆时针旋转,通过螺杆促使矩形块带动连接杆和气囊向下移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并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压迫止血,该装置可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操作,提高装置止血时的稳定性和止血效果,无需人工手拿方式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压迫止血装置的使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板右视图。

图中:1、支撑座,2、绷带,3、第一魔术贴,4、第二魔术贴,5、壳体,6、圆杆,7、圆板,8、卡孔,9、第一锥形齿轮,10、支撑板,11、卡杆,12、拉杆,13、弹簧,14、连接板,15、拉绳,16、螺杆,17、第二锥形齿轮,18、矩形块,19、连接杆,20、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科压迫止血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绷带2,两个绷带2的外侧一端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支撑座1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壳体5,壳体5的内腔为中空,壳体5的内腔顶端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轴接有圆杆6,圆杆6的外壁左侧过盈配合有圆板7,且圆板7的顶端延伸出壳体5的上端面,圆板7的外壁圆周表面开设有卡孔8,通过顺时针旋转圆板7,促使圆板7带动圆杆6、卡孔8和第一锥形齿轮9顺时针旋转,卡孔8旋转的同时促使卡杆11的右侧与卡孔8的内壁接触,并挤压卡杆11通过扭力弹簧向前侧旋转移出卡孔8的内腔,当相邻的卡孔8移动至卡杆11的右侧后,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推动卡杆11卡入进卡孔8的内腔,通过卡杆11与卡孔8相匹配,可以实现对圆板7的固定,防止圆板7逆时针旋转,圆杆6的外壁中心位置偏左侧过盈配合有第一锥形齿轮9,壳体5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顶端左侧通过扭力弹簧设置有卡杆11,且卡杆11的后侧延伸进卡孔8的内腔,卡杆11的前侧设置有拉杆12,通过施加给拉杆12向外侧的外力,促使拉杆12带动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向外侧移动,当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移出后,通过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连接板14和拉绳15向下移动,拉绳15带动圆杆6和第一锥形齿轮9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顺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上移动复位,当弹簧13复位后,撤掉施加给拉杆12的外力,将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分离,将该装置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且拉杆12的前端延伸出壳体5的前侧表面,支撑板10的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弹簧13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弹簧1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顶端设置有拉绳15的一端,通过当需要将该装置取下时,向外侧拉动拉杆12,促使拉杆12带动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向外侧移动,通过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连接板14和拉绳15带动圆杆6和第一锥形齿轮9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顺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上移动复位,将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分离,方便将该装置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拉绳15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6的外壁,壳体5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通过轴承轴接有螺杆16,螺杆16的顶端贯穿支撑板10且焊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9啮合相连的第二锥形齿轮17,螺杆16的外壁底端螺纹连接有矩形块18,矩形块1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连接杆19的一端,通过顺时针旋转圆板7,促使圆板7带动圆杆6、卡孔8和第一锥形齿轮9顺时针旋转,圆杆6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将拉绳15缠绕收紧在其外壁,拉绳15的底端拉动连接板14向上移动拉伸弹簧13,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逆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下移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并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压迫止血,连接杆19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1且设置有气囊20。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孔8间隙排列在圆板7的外壁,且相邻卡孔8之间的间距为0.5cm,通过顺时针旋转圆板7,促使圆板7带动圆杆6、卡孔8和第一锥形齿轮9顺时针旋转,卡孔8旋转的同时促使卡杆11的右侧与卡孔8的内壁接触,并挤压卡杆11通过扭力弹簧向前侧旋转移出卡孔8的内腔,当相邻的卡孔8移动至卡杆11的右侧后,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推动卡杆11卡入进卡孔8的内腔,通过卡杆11与卡孔8的相匹配,可以实现对圆板7的固定,防止圆板7逆时针旋转。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杆12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通过施加给拉杆12向外侧的外力,促使拉杆12带动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向外侧移动,当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移出后,通过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连接板14和拉绳15向下移动,拉绳15带动圆杆6和第一锥形齿轮9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顺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上移动复位,当弹簧13复位后,撤掉施加给拉杆12的外力,将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分离,将该装置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绳15逆时针缠绕于圆杆6的外壁,通过当需要将该装置取下时,向外侧拉动拉杆12,促使拉杆12带动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向外侧移动,通过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连接板14和拉绳15带动圆杆6和第一锥形齿轮9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顺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上移动复位,将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分离,方便将该装置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杆1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19相对螺杆16对称设置,通过顺时针旋转圆板7,促使圆板7带动圆杆6、卡孔8和第一锥形齿轮9顺时针旋转,圆杆6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将拉绳15缠绕收紧在其外壁,拉绳15的底端拉动连接板14向上移动拉伸弹簧13,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逆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下移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并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压迫止血。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止血时,医护人员将两个绷带2从患者的身体两侧绕至背面,并通过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将装置固定于患者的身体上,将气囊20置于需要止血的部位,顺时针旋转圆板7,促使圆板7带动圆杆6、卡孔8和第一锥形齿轮9顺时针旋转,卡孔8旋转的同时促使卡杆11的后侧与卡孔8的内壁接触,并挤压卡杆11通过扭力弹簧向前侧旋转移出卡孔8的内腔,当相邻的卡孔8移动至卡杆11的右侧后,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推动卡杆11卡入进卡孔8的内腔,圆杆6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将拉绳15缠绕收紧在其外壁,拉绳15的底端拉动连接板14向上移动拉伸弹簧13,弹簧13受力形变收紧给连接板14反向的拉力,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与第二锥形齿轮17啮合相连的关系,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逆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与矩形块18螺纹连接的关系,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下移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并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压迫止血,停止旋转圆板7,当止血结束后,施加给拉杆12向外侧的外力,促使拉杆12带动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向外侧移动,当卡杆11从卡孔8的内腔移出后,通过弹簧13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连接板14和拉绳15向下移动,拉绳15带动圆杆6和第一锥形齿轮9逆时针旋转,并释放圆杆6外壁上缠绕的拉绳15,通过第一锥形齿轮9促使第二锥形齿轮17带动螺杆16顺时针旋转,通过螺杆16促使矩形块18带动连接杆19和气囊20向上移动复位,当弹簧13复位后,撤掉施加给拉杆12的外力,将第一魔术贴3和第二魔术贴4分离,将该装置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操作,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