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8991发布日期:2020-07-24 16:5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



背景技术:

药液在寒冷的冬天或刚从冷藏箱拿出时温度较低,若患者需要及时输液,低温药液在输液时会对患者带来冷刺激,因此,会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由此,需要对药液进行加热,加快患者的吸收。

目前主要分为两种药液加热方法,第一种,就是在输液前将药剂袋放到加热设备中加热,加热后拿出来然后再进行对患者的输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药剂袋慢慢会回到室温,在寒冷的环境下仍然会对患者造成冷刺激。而最为常见的另一种输液加热方法就是采用加温设备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其操作方式为将输液管缠绕或卷放在一个加热设备中,通过手动调节加热效率进行对药剂的加热,但这种加热方式传热效果慢、加温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采用该加温系统能够解决以往加温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包括输液加温袋,输液加温袋的顶端部设置有瓶塞穿刺器以及底端部设置有输液加温袋瓶塞或用于连接输液器的外圆锥接头;输液加温袋内部熔接有多个隔离部,多个隔离部共同形成迂回曲折的加温管道,加温管道的上端与瓶塞穿刺器连通,下端与输液管连通;输液加温袋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排放加温管道内气体的气体单向排放装置;气体单向排放装置为仅能将加温管道内气体进行单向往外界排放,外界空气不能通过气体单向排放装置进入加温袋管道内,且不排放袋内液体;输液加温袋的正面和反面均设置有至少一块加热片,其中一块加热片可相对于另外的加热片进行移动以缩小两块加热片之间的距离。

其中,加温管道呈s形状或网状设置。

其中,输液加温袋为方形输液加温袋、棱形输液加温袋或梯形输液加温袋。

其中,气体单向排放装置包括设置于输液加温袋内部的排气管,排气管包括位于输液加温袋顶端部的出气口和与加温管道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与大气连通。

其中,加热片为陶瓷加热片、硅胶片或ptc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其中一块加热片通过齿轮组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驱动加热片朝另外一块加热片移动以缩小两块加热片之间的距离。

其中,输液管设有输液管锁紧装置。

其中,输液加温袋内设有至少三个温度传感器,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加温管道始端、加温管道中部和加温管道末端的温度。

其中,输液加温袋与输液管连接处设有气泡检测装置。

其中,还包括加温盒,加温盒包括左盒体和右盒体,左盒体与右盒体为卡持连接,装配状态下,输液加温袋和加热片均置于加温盒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输液输血加温系统,通过在输液加温袋内熔接多个隔离部,从而使输液加温袋内药液流动的空间转变成迂回曲折的加温管道,使得药液在输液加温袋内流经的路径延长,加热面积增加,达到更均匀更高效更稳定的加温效果,进而使得出液口液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加温效果,通过调节增加或减少加热片之间的距离,来增加或减少输液加温袋中加温管道的流量,增加或减少单位容积液体的加热面积,缩短或延长加热时间,以达到加热速率可调,再加上气体单向排放装置的设置,有效地消除了输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提高安全性,解决了以往加温效率低下、不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输液加温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输液加温袋1、瓶塞穿刺器2、加热片3、左盒体41、右盒体42、隔离部5、电机6、止液阀7、输液管8、加温管道9、储液腔91、斜导引部911、支撑结构10、排气管11、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至图3所示,输液输血加温系统包括包括输液加温袋1、加热片3和加温盒。为了能够使得药液在输液加温袋1内流经的路径延长,加热面积增加,达到更均匀更高效更稳定的加温效果,输液加温袋1内部熔接有多个隔离部5,多个隔离部5共同围成迂回曲折的加温管道9,输液加温袋1与一般的输液袋一样都是由塑胶材料制备而成,其结构一般为中空的塑胶袋,而隔离部5则是将塑胶袋的正面和反面通过熔接的方式黏连在一起,也就是说隔离部5也是由塑胶材料制备而成,是输液加温袋1的一部分,多个隔离部5的间隔设置以使原本输液加温袋1内的储液空间被间隔成迂回曲折的加温管道9,在本实施例中,加温管道9呈s形状设置,能够最大化地延长药液在输液加温袋1内流动的时间。为了方便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使用,输液加温袋1的顶端部设置有瓶塞插头2以及底端部设置有输液加温袋瓶塞或用于连接输液器的外圆锥接头,具体的,输液加温袋瓶塞与瓶塞插头2的结构一样,都是用于刺穿连通输液袋或输液瓶的,而输液器是在注射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注射用具。在本实施例中,输液加温袋1的底端部与输液管8连接,加温管道9的一端与瓶塞插头2连通,另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在需要加热药液的时候,只需要将输液加温袋1顶端部的瓶塞插口插入药剂瓶上,然后启动输液输血加温系统就能够对药液进行加温输液。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输液加温袋1也可以与输液管8一体成型设置,其设计需求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选择即可。

为了防止在输液过程中有空气进入到患者的血管中,输液加温袋1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过滤气泡的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为单向气泡排放,且不能排放液体,具体的,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在本实施例中为设置于输液加温袋1内部的排气管11,排气管11包括位于输液加温袋1顶端部的出气口和与加温管道9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与大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输液加温袋1内设置有一个储液腔91,储液腔91连通设置于加温管道9的底端部,排气管11的进气口与储液腔91的上部连通,在输液过程中,为了能够引导空气流经排气管11顺畅地排放,储液腔91的顶部为朝排气管11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从而形成斜导引部911,这样气体就会沿储液腔91内部的斜导引部911移动至排气管11处,当加温管道9内有空气进入,空气就会顺着加温管道9流至储液腔91的上部并经过排气管11,空气最后进入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将气体排放出去。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为仅能将加温管道内气体进行单向往外界排放,外界空气不能通过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进入加温袋管道内,且不排放袋内液体,保障了病人的输液安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为简易的自动排气阀,其包括浮球、阀杆及阀瓣,当输液管内开始输液时,阀瓣处在开启位置,进行大量排气,当空气排完时,阀内充满药液,浮球上升并带动阀瓣关闭,停止排气,当输液管内药液正常输送时,如有少量空气聚集在阀内到相当程度,阀内水位下降,浮球随之下降,此时空气由小孔排出。气体单向排放装置12只设置有一个,即一个排气管11,当然了,也可以设置两个排气管11分别设置于输液加温袋1的左右两侧,其实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制作。

为了能够保证输液输血加温系统能够稳定、持续、快速地对药液进行加热,输液加温袋1的正面和反面均设置有加热片3,加热片3是可以移动的,即其中正面的加热片3可相对于反面的加热片3进行移动以缩小两块加热片3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可以将其中一个加热片3进行固定安装,另外的加热片3设置成可移动的加热片3,可移动的方式可以采用按压或者电机6控制的方式对加热片3进行移动,按压的方式可以采用具有回弹性能的硅胶材料制备成类似于按钮的结构,通过按压来驱使其中一个加热片3朝另外的加热片3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可移动的方式是采用电机6控制并驱动加热片3进行移动,电机6通过齿轮组与加热片3进行传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圆形齿轮、斜齿轮和齿条作为一个齿轮组是电机6与加热片3进行连接,通过电机6的方式驱动加热片3移动,其传动精度高,调整准确,能够有效地保证加温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通过调节增加或减少加热片3之间的距离,来增加或减少输液加温袋1中加温管道9的流量,增加或减少单位容积液体的加热面积,缩短或延长加热时间,以达到加热速率可调。

为了防止两个加热片3过度地对输液加温袋1进行挤压或输液加温袋1被挤压破损,输液加温袋1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10,支撑结构10在本实施例中为限位柱,限位柱采用带有硬性的材料,如硬塑胶、塑料材料等,其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撑结构10后熔合在输液加温袋1上。当两块加热片3合紧并挤压输液加温袋1到一定程度时,支撑结构10能支撑并保持加热片3之间的最小间距,用以防止或避免加热片3贴得过紧而阻断和限制加温管道9内液体的畅通流动。

为了减少输液加温袋1所占用的体积以及能够使输液加温袋1具备多级加热调节,输液加温袋1的正面或/和反面设置有至少两块间隔设置的加热片3,这样就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对输液加温袋1进行收纳,以减少其所占用的体积,同时,可以选择采用其中一块加热片3加热还是两块加热片3进行加热,来控制加热片3的加温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片3可以为陶瓷加热片3、硅胶片或ptc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选择,电热片加温的方式加温速度稳定,传热效率高,能够稳定、持续地对输液加温袋1进行加热以及保温。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和制作,输液加温袋1为方形输液加温袋1,加温管道9呈s形状设置。

为了便于开、关输液管8,输液管8设有输液管8锁紧装置,具体的,输液管8锁紧装置具体为止液阀7,用于控制输液管8的导通。

为了保证输液输血加温系统在使用时的安全性,输液输血加温系统还包括加温盒,加温盒包括左盒体41和右盒体42,左盒体41与右盒体42为卡持连接,装配状态下,输液加温袋1和加热片3均置于加温盒中。

本实施例的输液输血加温系统,其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气泡检测装置,温度传感器、气泡检测装置、止液阀7和电机6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输液加温袋内设有至少三个温度传感器,三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加温管道9始端、加温管道9中部和加温管道9末端的温度,输液加温袋1与输液管8连接处设有气泡检测装置。控制器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反馈的温度信息来调节加热片3的加热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6来对两个加热片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输液加温袋1内加温管道9的流量;控制器通过输液管8气泡检测装置以检测输液是否输液完毕,然后控制器控制止液阀7来关闭输液管8管路。其工作过程为,输液开始前,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检测加温管道9进口处的液体的温度,确定并显示预加热时间,当加热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提示报警开始输液或输液管8灌注液体;输液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检测输液加温袋1内液体的温度,调节加热片3之间的距离,同时调整加热片3的加热温度,使液体的加温温度满足设定的加温温度要求;通过气泡传感器检测装置检测到出水口输液管8内的气泡,表示输液接近完成,通过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命令下传到出水口的输液管8锁紧装置,锁紧输液管8,切断并停止输液,同时发出报警声,报告输液完成。

实施例2

本申请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用于不同的药液要求,输液加温袋1为棱形输液加温袋1,加温管道9呈网形状设置,网状结构使得药液在输液加温袋1内流经的路径延长,加热面积增加,达到更均匀更高效更稳定的加温效果,进而使得出液口液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加温效果。

实施例3

本申请的一种输液输血加温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三,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用于不同的药液要求,输液加温袋1为梯形输液加温袋1,加温管道9呈网形状设置,隔离部5呈圆形状,网状结构使得药液在输液加温袋1内流经的路径延长,加热面积增加,达到更均匀更高效更稳定的加温效果,进而使得出液口液体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加温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