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6777发布日期:2020-01-21 22:2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股采用血管造影和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具体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面积较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却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当治疗结束以后,需要拔掉导管,然后对创口止血,合理压迫有助于止血,一般采用人工手指、手掌按压手术切口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但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由于较长时间的手指局部按压,使得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增大,稍有疏忽和责任心不强就可能造成压迫点移位,造成止血失败,且容易造成止血部位的交叉感染。目前改进的方式是利用盐袋对该切口位置进行压迫6小时以上,但这种方式,压迫固定效果差,而且,因盐袋制作粗糙,放在穿刺点无法固定,容易滑脱,一般需患者用手长时间扶着盐袋,既麻烦又造成患者胳膊酸痛,同时如果压迫不当还易引起穿刺点出血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增加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压迫止血的装置无法在穿刺点固定且容易脱落的问题,提供了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通过在压迫垫上设置的黏胶带和摩擦圈,实现了不脱落且良好的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包块压迫垫,在所述压迫垫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黏胶带,在所述压迫垫的下底面还分别设置有同圆心的外摩擦环和内摩擦环,所述内摩擦环位于所述外摩擦环所在圆面积内,在外摩擦环和内摩擦环之间设置有环形槽,在压迫垫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形槽内部连通的连通孔,在所述连通孔与环形槽连通处设置有单向抽气阀。

近年来,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采用血管造影和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当治疗结束需要拔掉导管对切口止血,普遍是利用盐袋对该切口位置进行压迫6小时以上,但这种方式,压迫固定效果差,容易滑脱,而且按压时容易由于施力方向不同造成对切口的摩擦,形成二次伤害,并且当患者需要走动时还要用盐袋按住切口,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若是长时间不动反而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通过设置的压迫垫,压迫垫可以对切口进行压迫止血,避免了使用盐袋时破损对伤口造成刺激的情况;压迫垫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黏胶带,黏胶带关于压迫垫的中心线对称,通过将黏胶带粘贴在切口的外围,可将压迫垫固定在切口处,使得压迫垫不容易脱落,当黏胶带至少两片且关于压迫垫的中心线对称,可使压迫在切口处的压迫垫受力均匀,不同方向的黏胶带作用于压迫垫上,在患者发生运动时不至于使压迫垫掉落;压迫垫的下底面还分别设置有同圆心的外摩擦环和内摩擦环,内摩擦环位于所述外摩擦环所在圆面积内,当患者发生运动时,会对压迫垫产生不同方向的力,设置的外摩擦环和内摩擦环由于是环形结构,并且能够产生摩擦阻力,可以对切口的平面产生的平面内各个方向的运动力进行对抗,当患者由于脉搏等原因在切口处发生活动时,在内摩擦环首先发挥作用,抵抗大部分的作用力,使得外摩擦环受力更小,从而保证压迫垫不发生位移;当患者由于活动时压迫垫外侧产生作用力时,外摩擦环就会抵抗大部分的作用力,使得内侧环形摩擦圈受力更小,进一步保证压迫垫不发生位移,有效阻止力压迫垫从切口平面处滑落的情况,避免了压迫垫对切口摩擦造成的二次伤害,而相对于切口平面有夹角的运动力,会使压迫垫向外脱落,通过设置的黏胶带将压迫垫粘贴于切口外围,可以有效阻止压迫垫脱落,通过外摩擦环、内摩擦环和黏胶带的配合,防止了压迫垫在切口处脱落的情况。

通过在外摩擦环和内摩擦环之间设置有环形槽,在压迫垫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形槽内部连通的连通孔,在所述连通孔与环形槽连通处设置有单向抽气阀,可以通过单向抽气阀抽走环形槽内的空气,由于环形槽中空气变得稀薄,使得患者在环形槽下方的皮肤向环形槽中凸起,由于设置的为单向抽气阀,在进行完抽环形槽中的空气后,外界的空气难以进入环形槽中,环形槽中的空气密度小于外界的空气密度,大气压强就会将压迫垫紧压在压迫的切口处,实现了更好的负压止血效果,由于环形槽的下底面为环形结构,使得压迫垫在受力时不容易掉落,配合外摩擦环和内摩擦环,更有效保证了压迫垫不掉落;通过压迫垫对切口进行压迫止血并且保证了压迫垫不脱落,在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的同时能够不限制患者的活动,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共同恢复。

进一步的,单向抽气阀包括阀座、圆台体以及阀杆,所述阀座内开设有圆柱形空腔,在阀座的下端面中央设置有与环形槽连通且与连通孔对中的阀孔,所述圆台体的大直径端与所述阀杆一端连接,沿所述连通孔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挡柱,相邻的两个挡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阀杆为圆柱体,在所述阀杆的圆周壁上设有与挡柱配合的限位环,所述圆台体的小直径端位于阀孔中,所述阀杆的另一端贯穿阀座空腔后且沿连通孔的轴线向外延伸,且在阀杆的延伸段上设有球柄。当对单向抽气阀抽气时,连接气枪在连通孔处,由于连通孔与阀座连通,使得抽气过程中阀座空腔内的空气逐渐减少,阀座中的压强降低,而环形槽中的压强高于阀座中的压强,使得环形槽中的空气有进入阀座中的趋势,通过在阀座的下端面中央设置有与环形槽连通的阀孔,阀孔上有圆台体按压住,由于气压作用,使得环形槽中的空气进入阀孔并推开圆台体从而进入阀座中,由于圆台体大直径端与阀杆一端连接,推开圆台体后使得阀杆和圆台体整体向外运动,由于沿所述连通孔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挡柱,在所述阀杆的圆周壁上设有与挡柱配合的限位环,当阀杆向上运动时,限位环会被挡柱抵挡,从而保证阀杆不飞出连通孔,由于挡柱沿周向分布,多个挡柱之间留有间隙,使得环形槽中的空气进入阀座再进入连通孔中,并被不断抽走;当停止抽气时,外界大气压高于环形槽中气压,使得阀杆下落,圆台体陷入阀孔中,从而保证真空腔的密封,阀杆的顶端设置的球柄,在压迫止血后可通过握住球柄,提拉阀杆,使得外界空气通过开放的阀孔进入真空腔,从而可快速取下压迫垫;整个过程抽气简单,放气容易,患者自助进行操作也毫无障碍。

进一步的,在所述阀座空腔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设置有与阀孔等直径且同轴的中心通孔,所述圆台体的小直径端活动贯穿所述中心通孔后再进入阀孔中。抽气结束后,圆台体首先陷入环形密封垫的中心通孔中,设置的环形密封垫此时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圆台体陷入后包裹住圆台体并对圆台体侧壁产生摩檫力,保证了与圆台体连接的阀杆在密封环形槽后不发生移动,进一步保证了环形槽中密闭空间的稳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带和目字扣,在所述压迫垫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两端开放,使用时,固定带与矩形凹槽接触后将矩形凹槽底面完全覆盖。通过固定带陷入矩形凹槽并缠绕在压迫垫和人体上,再将固定带固定住,可使得矩形凹槽有效限制了压迫垫的脱落,通过拉紧固定带也可使得压迫垫对切口进行更大的施压,对切口处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设置的目字扣可将固定带的两端固定在人体上,由于目字扣设置有三个并列的矩形孔,分别为第一矩形孔、第二矩形孔和第三矩形孔,第二矩形孔可由固定带两端通向穿过,固定带的其中一端相对于穿过第二矩形孔的反方向穿过第一的矩形孔,固定带的另一端相对于穿过第二矩形孔的反方向穿过第三的矩形孔,从而将固定带固定在人体上,固定带长度便能够根据切口处需要围绕的不同人体维度而剪定,灵活性强,保证了压迫垫不脱落,适用于各种体型的患者或各种不同部位的按压止血。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垫的下底面内摩擦环内设置有压迫块。由于皮肤具有弹性,在压迫垫压迫时,皮肤会发生弹性形变,通过设置压迫块并且使得压迫块向外凸出,可在皮肤的弹性下,对切口处进行更平稳的压迫。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垫为透明硅胶制成。硅胶在常温下导热性能高,在对切口处压迫时,在压迫片压迫下的皮肤的热量散失快,从而对切口处产生镇定效果,缓解患者疼痛。透明硅胶方便观察切口情况,便于及时处理突发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黏胶带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带为透明弹性材料制成。弹性的黏胶带可拉伸粘贴在皮肤上,通过张力使得压迫垫对切口的压力更大,切口止血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为透明弹性材料制成,固定带透明,当压迫垫也是透明的,在缠绕固定带后也可对切口处进行观察,固定带有弹性同样通过张力可使得压迫垫对切口的压力更大,实现了对切口止血的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压迫垫和压迫块均为圆柱体。压迫垫设置为圆柱形,圆柱有圆润的轮廓,避免了使用其他形状造成触碰伤害,如矩形有八个棱角,触碰到棱角时,会对接触点造成较大的压强,碰到的人会产生疼痛感,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压迫块也设置为圆柱形,避免了在患者皮肤接触地方的有棱角而刺痛患者的皮肤,压迫垫和压迫块均设置为圆柱形使得患者佩戴时更舒适,而且受力均匀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压迫垫上设置的黏胶带、外摩擦环、内摩擦环和环形槽,避免摩擦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同时避免患者改变位置造成滑落;

2、在压迫垫上设置的简单的单向抽气阀,抽气简单,放气容易;

3、通过对压迫垫设置成透明硅胶,并且能降低温度,减缓疼痛,实时观察切口处情况,便于及时处理危机;

4、设置的固定带可根据所需长度进行剪裁,配合目字扣将压迫垫固定于人体上,有效保证了压迫垫不滑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迫垫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目字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与目字扣的结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压迫垫、2-黏胶带、301-外摩擦环、302-内摩擦环、4-环形槽、5-连通孔、6-盖片、7-单向抽气阀、701-阀孔、702-环形密封垫、703-圆台体、704-限位环、705-挡柱、706-阀杆、8-固定带、9-目字扣、901-第一矩形孔、902-第二矩形孔、903-第三矩形孔、10-矩形凹槽、11-压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包块压迫垫1,在所述压迫垫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黏胶带2,在所述压迫垫1的下底面还分别设置有同圆心的外摩擦环301和内摩擦环302,所述内摩擦环302位于所述外摩擦环301所在圆面积内,在外摩擦环301和内摩擦环302之间设置有环形槽4,在压迫垫1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形槽4内部连通的连通孔5,在所述连通孔5与环形槽4连通处设置有单向抽气阀7;所述黏胶带2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压迫垫1的下底面内摩擦环302内设置有压迫块11;有效防止了压迫垫1的脱落,且保证压迫垫1紧紧压在切口处,避免了摩擦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不限制患者的活动,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共同恢复。

单向抽气阀7包括阀座、圆台体703以及阀杆706,所述阀座内开设有圆柱形空腔,在阀座的下端面中央设置有与环形槽4连通且与连通孔5对中的阀孔701,所述圆台体703的大直径端与所述阀杆706一端连接,沿所述连通孔5的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挡柱705,相邻的两个挡柱70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阀杆706为圆柱体,在所述阀杆706的圆周壁上设有与挡柱705配合的限位环704,所述圆台体703的小直径端位于阀孔701中,所述阀杆706的另一端贯穿阀座空腔后且沿连通孔5的轴线向外延伸,且在阀杆706的延伸段上设有球柄;设置简单的单向抽气阀7抽气简单,放气容易,患者自助操作毫无障碍。

在所述阀座空腔内设置有环形密封垫702,所述环形密封垫702设置有与阀孔701等直径且同轴的中心通孔,所述圆台体703的小直径端活动贯穿所述中心通孔后再进入阀孔701中;使得单行抽气阀7气密性更佳,整个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的效果有效提升。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黏胶带2设置为两片,这两片黏胶带2关于压迫垫的中心对称分布,保证了压迫垫1不脱落的情况,而且尽可能减少了粘贴的区域,也减少了在取下黏胶带2时对皮肤所产生的拉伤的情况;所述的外摩擦环301设置在压迫垫1下表面的最外侧,在最外侧设置的外摩擦环301,作用力的面积最大,尽可能地减小了压迫垫1发生滑落的概率;所述挡柱为4个,空气流通顺畅,有效抵抗了来自阀杆706上限位环704的力,使得单向抽气阀7更稳定;在所述连通孔5在压迫垫1处还设置有盖片6,在抽气时打开盖片6抽气,抽气完成后使盖片6盖住连通孔5,避免了抽气完成后由于操作不当碰到阀杆706而导致环形槽4内漏气的情况。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介入手术后用的防脱落压迫止血器,还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带8和目字扣9,矩形凹槽10两端开放,固定带8与矩形凹槽10连接后完全覆盖矩形凹槽10,所述目字扣9包括一块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宽度与固定带8宽度相同,矩形板上设置有三个并列的矩形孔,第一矩形孔901和第三矩形孔903宽度相同,第二矩形孔902的宽度为第一矩形孔901或第三矩形孔903的2倍,所述第一矩形孔901的宽度大于固定带8的厚度,固定带8的其中一端相对于穿过第二矩形孔902的反方向穿过第一的矩形孔901,固定带8的另一端相对于穿过第二矩形孔902的反方向穿过第三的矩形孔903,从而将固定带8固定在人体上;设置的目字扣9能保证固定带8两端有效固定住,从而保证当固定带8固定压迫垫1时能不脱落,并且固定带8可根据所需长度进行剪裁,节省成本;所述压迫垫1和压迫块11均为圆柱体,使得患者佩戴时更舒适,而且受力均匀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所述压迫垫1为透明硅胶制成,所述固定带8为透明弹性材料制成,用固定带8固定压迫垫1后,由于固定带8和压迫垫1均为透明材料,使得能够直接观察到切口处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