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2194发布日期:2020-05-12 18:2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来讲是一种帮助伤口愈合的辅助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手臂或腿部有时会因各种意外而导致受伤,然而一旦出现伤口后通常由医生即时对其进行缝合,缝合后通常会采用相关的用于帮助伤口愈合的辅助器具来加快伤口的愈合,因此,目前出现了许多医用伤口愈合器具。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420350331.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伤口愈合用绷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绷带体上设置电热丝、以及与电热丝配合使用的导热块,实现对绷带体的药物均匀、快速加热。且在绷带体上设置伤口贴合部,伤口贴合部内具有一个由拦截件和腔体构成的药物存储部,实现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伤口大小添加药物。

专利号cn201520613979.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型伤口愈合器,涉及急诊外科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它包括有张紧带、贴合带、两个平行设置的定型杆;张紧带与贴合带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定型杆连接;每个定型杆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安装有钩针,两个定型杆上的钩针相向弯曲,张紧带和贴合带之间放置有张紧杆。

专利号cn200820209909.8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愈合固定带,包括保护带体和设置在保护带体两侧的弹性带,其中,任意一侧的弹性带端部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3-6个固定孔,另一侧的弹性带的端部设置有与固定孔配合使用的挂钩。

经过分析发现,大多数伤口属于直线伤口,对于此类型伤口而言,如果伤口的愈合处理不好,这样就不仅给伤者带来痛苦,严重时会出现二次甚至多次的伤害;然而,对于现有伤口愈合器具而言,通常会存在以下不足;其一,现有伤口愈合器具自身结构复杂,体积大,因而在实际使用中不易操作;其二,在对直线型伤口愈合过程中,对伤口的拉紧力不够或者无法保持持久,因而对伤口愈合的帮助程度不高;其三,现有的伤口愈合器在贴附和拆取时显得不便,有时候难以保证伤口不被裂开;其四,现有的一些伤口愈合器应用面较窄,有的仅仅用于腿部,有的仅仅由于背部或腹部,因而通用性较差;

故需要加以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适用于人体多部位的伤口愈合辅助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本专利改进后包括第一粘接块、缝合拉线、拉合体、第二粘接块;本专利组件少整体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直接将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均匀的贴合在已由医生处理好(缝合好)的伤口两侧,然后再将缝合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合体对应的通孔,由于缝合拉线的表面具有拉合卡齿,因此利用缝合拉线能轻松实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之间的拉合。

另一方面,在对直线型伤口愈合过程中,缝合拉线能始终保持对伤口的拉紧力,因而对伤口愈合的帮助程度较高;而且本专利适合腿部、背部或腹部等多个部位的伤口愈合,因而通用性明显较好。当拆除时,直接用剪刀剪断缝合拉线即可,通过本专利能够起到加快伤口愈合,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防止伤口二次裂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粘接块、缝合拉线、拉合体、第二粘接块;

所述拉合体与第一粘接块连接,拉合体上具有多个通孔;缝合拉线尾端与第二粘接块连接,缝合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合体对应的通孔,缝合拉线的表面具有拉合卡齿,缝合拉线实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拉合。

本专利经过上述改进之后,本专利改进后包括第一粘接块、缝合拉线、拉合体、第二粘接块;本专利组件少整体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直接将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均匀的贴合在已由医生处理好(缝合好)的伤口两侧,然后再将缝合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合体对应的通孔,由于缝合拉线的表面具有拉合卡齿,因此利用缝合拉线能轻松实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之间的拉合。

另外,在对直线型伤口愈合过程中,缝合拉线能始终保持对伤口的拉紧力,因而对伤口愈合的帮助程度较高;而且本专利适合腿部、背部或腹部等多个部位的伤口愈合,因而通用性明显较好。当拆除时,直接用剪刀剪断缝合拉线即可,通过本专利能够起到加快伤口愈合,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防止伤口二次裂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金属块;金属块可以为铝箔薄片,设置金属块的好处是用于增强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前端的整体强度,防止因缝合拉线张力过紧而导致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前端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底部设置有泡沫层;当与皮肤贴合时,由泡沫层与皮肤表面接触,也便于后期撕开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分别为胶布;即便于实施又符合医用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通孔与拉合体之间注塑成为一个整体,使其通孔与拉合体之间能整体受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尾部分别具有易撕部;通过增加易撕部便于后期对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拆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前端内分别横向包裹有均匀牵引受力件;均匀牵引受力件能够与金属块一同包裹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对应的前端,当经缝合拉线拉紧时,可保证拉合过程中的受力均匀,防止斑痕增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与现有同类型器具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优点1:本专利包括第一粘接块、缝合拉线、拉合体、第二粘接块;本专利组件少整体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直接将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均匀的贴合在已由医生处理好(缝合好)的伤口两侧,然后再将缝合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拉合体对应的通孔,由于缝合拉线的表面具有拉合卡齿,因此利用缝合拉线能轻松实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之间的拉合。

优点2:在对直线型伤口愈合过程中,缝合拉线能始终保持对伤口的拉紧力,因而对伤口愈合的帮助程度较高;而且本专利适合腿部、背部或腹部等多个部位的伤口愈合,因而通用性明显较好。当拆除时,直接用剪刀剪断缝合拉线即可,通过本专利能够起到加快伤口愈合,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防止伤口二次裂开。

优点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另一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金属块;金属块可以为铝箔薄片,设置金属块的好处是用于增强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前端的整体强度,防止因缝合拉线张力过紧而导致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前端损坏。

优点4: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另一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底部设置有泡沫层;当与皮肤贴合时,由泡沫层与皮肤表面接触,也便于后期撕开脱离。

优点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来讲,实施时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可分别为胶布,即便于实施又符合医用要求。

优点6: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另一改进在于,通孔3与拉合体之间注塑成为一个整体;使其通孔与拉合体之间能整体受力。

优点7: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另一改进在于,在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尾部分别具有易撕部,通过增加易撕部便于后期对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拆换。

优点8:另一方面,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的前端内分别横向包裹有均匀牵引受力件,均匀牵引受力件能够与金属块一同包裹第一粘接块和第二粘接块对应的前端,当经缝合拉线拉紧时,可保证拉合过程中的受力均匀,防止斑痕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粘接块1,缝合拉线2,通孔3,拉合卡齿4,拉合体5,第二粘接块6,金属块7,均匀牵引受力件8,泡沫层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如图1-图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粘接块1、缝合拉线2、拉合体5、第二粘接块6;

其中,所述拉合体5与第一粘接块1连接,拉合体5上具有多个通孔3;缝合拉线2尾端与第二粘接块6连接,缝合拉线2的另一端穿过拉合体5对应的通孔3,缝合拉线2的表面具有拉合卡齿4,缝合拉线2实现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的拉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专利包括第一粘接块1、缝合拉线2、拉合体5、第二粘接块6,整体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时,直接将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均匀的贴合在已由医生处理好(缝合好)的伤口两侧,然后再将缝合拉线2的另一端穿过拉合体5对应的通孔3,由于缝合拉线2的表面具有拉合卡齿4,因此利用缝合拉线2能轻松实现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之间的拉合;与此同时,在对直线型伤口愈合过程中,缝合拉线2能始终保持对伤口的拉紧力,因而对伤口愈合的帮助程度较高;而且本专利适合腿部、背部或腹部等多个部位的伤口愈合,因而通用性明显较好。当拆除时,直接用剪刀剪断缝合拉线2即可,通过本专利能够起到加快伤口愈合,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可防止伤口二次裂开。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而言,另一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金属块7;金属块7可以为铝箔薄片,设置金属块7的好处是用于增强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前端的整体强度,防止因缝合拉线2张力过紧而导致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前端损坏。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而言,另一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的底部设置有泡沫层9;当与皮肤贴合时,由泡沫层9与皮肤表面接触,也便于后期撕开脱离。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来讲而言,实施时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可分别为胶布,即便于实施又符合医用要求。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而言,另一改进在于,通孔3与拉合体5之间注塑成为一个整体;使其通孔3与拉合体5之间能整体受力。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伤口愈合辅助器具而言,另一改进在于,在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的尾部分别具有易撕部9,通过增加易撕部9便于后期对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的拆换。

另一方面,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的前端内分别横向包裹有均匀牵引受力件8,均匀牵引受力件8能够与金属块7一同包裹第一粘接块1和第二粘接块6对应的前端,当经缝合拉线2拉紧时,可保证拉合过程中的受力均匀,防止斑痕增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