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583发布日期:2020-03-17 14:5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牙科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矫正装置,尤指一种可兼顾滑盖组件的动作流畅度及固定强度、降低活动导引件与定位槽的磨耗、稳定提供重复启闭的功能、并具有高度组装便利性的牙科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牙齿矫正器,又称齿列矫正器或俗称的牙套、牙箍,是齿列矫正所使用的一种装置,用来矫正牙齿至适当的咬合位置。矫正器通常被用来改善的咬合不良,包括戽斗、暴牙、前后牙错咬、开咬、牙齿不整齐或其他各式各样的齿列缺陷等等。

将具有弹性的牙弓线弯曲、扭转并与牙齿矫正器结合之后,再将牙齿矫正器固定于病人的牙齿,以将牙弓线的力量传到病人牙齿,借此形成一机械力系统,进而依序施加力量于病人的牙齿,以将病人的牙齿导向正确的位置。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常常将牙弓线自矫正器取下来,以便弯曲或重新安置,而这重复性极高的结扎动作,经常会造成牙齿矫正器滑盖与本体间的磨损,且牙齿矫正器经常一用就是一两年,故容易因为磨损造成对牙弓线的固定效果降低,而拉长疗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兼顾滑盖组件的动作流畅度及固定强度、降低活动导引件与定位槽的磨耗、稳定提供重复启闭的功能、并具有高度组装便利性的牙科矫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阻尼件提供定位槽变形的活动空间,以有效降低定位槽与活动导引件的相对磨耗行为,并兼顾滑盖组件的动作流畅度及固定强度,避免因滑盖组件的磨损而降低对牙弓线的固定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一供结合于一牙面上的结合座体,该结合座体上形成有一牙弓线槽、及一位于该牙弓线槽一侧的穿孔部,且该结合座体上滑动设置有一供封闭该牙弓线槽的开口的滑盖组件,该滑盖组件内侧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则包括有一滑移部、及至少一形成于该滑移部端处的定位凹部,而该滑盖组件内界定有至少一位于该定位槽一侧的阻尼件,并于该穿孔部及该定位槽上活动设置有一活动导引件,及于该结合座体底部设有一封闭件,供封闭该穿孔部。

俾当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牙齿矫正时,将结合座体底面黏固于患者牙面上,而利用牙弓线槽卡固矫正用牙弓线,并以滑盖组件封闭牙弓线槽即完成固定,后续疗程欲进行牙弓线的调整时,只要再次开启滑盖组件便能轻松调整。其中滑盖组件的固定系透过活动导引件与定位槽的配合来完成,而活动导引件则可透过阻尼件的形变效果,移动于滑移部及定位凹部之间,同时可减缓活动导引件与定位槽间的磨损问题,而有利于滑盖组件的重复启闭,且利用封闭件的固定方式,使结合座体适用于不同材质,且具有容易组装的便利性。

采用上述技术后,可针对现有的牙齿矫正器所存在的不耐磨损而导致疗程延长、及容易因雷射焊接或树脂封堵的动作,影响弹性组件的功效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封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滑盖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滑盖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增加定位柱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封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结合座体、1、1a、1b,牙弓线槽、11、11b,穿孔部、12、12a、12b,容置部、13a,对接部、14b,限位柱、15,滑盖组件、2、2a,凹槽、21a,限位槽、22,定位槽、3、3a,滑移部、31、31a,定位凹部、32、32a,阻尼件、33、33a,活动导引件、4、4a、4b,封闭件、5、5a、5b,结合部、51b,固定件、6a、6b,环形支撑部、61b,贯穿部、62b,限位件、63b,牙面、7,牙弓线、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借助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能够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结合座体1,供结合于一牙面上;

一形成于该结合座体1上的牙弓线槽11;

一形成于该结合座体1上且位于该牙弓线槽11一侧的穿孔部12;

一滑动设置于该结合座体1上的滑盖组件2,供封闭该牙弓线槽11的开口;

一设于该滑盖组件2内侧的定位槽3,该定位槽3包括一滑移部31、及至少一形成于该滑移部31端的定位凹部32;

至少一界定于该滑盖组件2内且位于该定位槽3一侧的阻尼件33;

一活动设置于该穿孔部12及该定位槽3上的活动导引件4;及

一设于该结合座体1底部的封闭件5,供封闭该穿孔部12。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还可兼顾滑盖组件2的动作流畅度及固定强度、降低活动导引件4与定位槽3的磨耗、稳定提供重复启闭的功能、并具有高度组装便利性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8所示,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与一般的牙齿矫正器雷同,但提供滑盖组件2弹力的组件改由活动导引件4、阻尼件33(本实施例的阻尼件33一体成型于该定位槽3一侧)、及封闭件5联合达成,且上述组件的组装方式非常简单快速,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结合座体1为金属材质,故结合座体1、牙弓线槽11、穿孔部12皆一体成型而成,组装时只要从结合座体1底部的穿孔部12,装入活动导引件4(本实施例中活动导引件4以球状作为举例)及封闭件5,最后利用雷射焊接的方式将结合座体1与封闭件5固定,即可封堵该穿孔部12而完成组装动作。

实际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各结合座体1底部分别黏固于患者的每颗牙齿表面(即牙面7),再将牙弓线71放入牙弓线槽11内,而经由使用者调整完牙弓线71后,即施力于滑盖组件2一侧,使其向牙弓线槽11的开口处位移,以封闭牙弓线槽11的开口,借此固定牙弓线71。

具体而言,如图6及7所示,滑盖组件2的封闭动作,乃由开启状态移动至封闭状态。滑盖组件2在开启状态时,活动导引件4位于定位槽3的滑移部31中,该滑移部31为一深度较浅的一个平滑面或圆弧面,除了可提供活动导引件4滑顺的位移(与滑盖组件2相对位移)功效外,也因其深度同时对阻尼件33产生一向下挤压的压力,此时阻尼件33即因为其本身的挠性产生明显的形变,而使阻尼件33蓄积一定程度的弹力。当活动导引件4移动至定位槽3的定位凹部32时,滑盖组件2即呈现封闭状态,因定位凹部32的深度乃大于滑移部31的深度,且定位凹部32的形状大致上与活动导引件4表面吻合,故可借由定位凹部32与活动导引件4的密合效果,再配合阻尼件33释放前述蓄积的弹力,以对活动导引件4进行顶推,而确实将活动导引件4固定于定位凹部32内,完成滑盖组件2的限位目的(请同参图2)。

如此一来,即使牙齿矫正疗程较长,重复启闭次数较多,也可透过阻尼件33的设计,减缓活动导引件4与定位槽3间的磨损问题。

另外,如图8所示,由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槽3只有一个定位凹部32,故当滑盖组件2在开启状态时,若操作不慎会有脱离结合座体1的风险,故于结合座体1上穿设有一限位柱15,以抵持于滑盖组件2的限位槽22(该限位槽22系形成于该定位槽3一侧)中,利用限位柱15与限位槽22的配合,达到避免滑盖组件2脱离的目的。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至11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将该阻尼件33a另外放置于滑盖组件2a的凹槽21a内,故滑盖组件2a或定位槽3a乃选用金属材质、高分子材质或陶瓷材质其中之一,使其本身不具有变形能力,而仰赖该阻尼件33a形变。借此,同样可配合设于活动导引件4a下方的封闭件5a支撑限位,让上方的阻尼件33a进行收缩变形,以增加滑盖组件2a的抗磨损能力。或如图9所示,使该封闭件5a具有至少一设于该穿孔部12a内且位于该活动导引件4a背离该滑盖组件2a一侧的固定件6a,而提供另一种支撑活动导引件4a的形式。

另于该结合座体1a底部形成有至少一容置部13a,让结合座体1a在黏固于患者牙面时所涂布的胶体,能够更大面积的接触结合座体1a,而增加结合座体1a的黏固强度。此外,本实施例同时将定位凹部32a数量增加为二,并将两定位凹部32a分别形成于滑移部31a的两端,故不论滑盖组件2a在开启状态或封闭状态,皆可使活动导引件4a固定于定位凹部32a内。

又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2至1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将结合座体1b的材质变更为陶瓷材质,且本实施例的固定件6b包括一环形支撑部61b、一形成于该环形支撑部61b中央的贯穿部62b、及一设于该环形支撑部61b背离该活动导引件4b一端的限位件63b。组装时,因结合座体1b、牙弓线槽11b、穿孔部12b仍为一体成型而成,只要从结合座体1b底部的穿孔部12b,依序装入活动导引件4b、环形支撑部61b及限位件63b,最后利用光固化树脂(即封闭件5b)涂布于限位件63b一侧,并封堵该穿孔部12b即完成组装动作,如图14所示,配合球状的限位件63b则可在提供活动导引件4b定位效果的同时,利用较大的球面面积,增加封闭件5b的封胶效果。

其中,因环形支撑部61b设置于活动导引件4b与限位件63b之间,故可不受封闭件5b的影响,正常提供活动导引件4b支撑限位的效果,且此时,活动导引件4b系局部设置于贯穿部62b中,而可利用环形支撑部61b的中空状,获得较稳定的支撑力及限位效果。

再于该封闭件5b一侧具有至少一结合部51b,且该结合座体1b底部具有至少一与该结合部51b对应结合的对接部14b。因此,在组装时,同样依序将活动导引件4b、固定件6b、及限位件63b置入穿孔部12b中,再将封闭件5b封盖于结合座体1b底部,而封闭件5b与结合座体1b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利用大量的凹凸卡固结构进行固定,以提供封闭件5b与结合座体1b稳固的结合力,或可将结合部51b设计为卡勾状、将对接部14b设计为卡槽型,并将结合部51b及对接部14b分别置于封闭件5b及结合座体1b的侧缘,以从外侧缘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