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1659发布日期:2020-06-09 20:1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



背景技术:

随着影像设备和介入器械的快速更新,以及诊治经验和病例的逐步增加,介入医学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方面,均得到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也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由于医务人员(尤其是血管内介入操作人员)在射线下的操作时间长,接受放射剂量大,目前主流的医疗防辐射产品如防护屏风、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均以保护操作人员为主。但对于介入操作,患者距离球管近,射线剂量大,操作时间长,而对患者的防护却非常有限。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射线对患者健康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射线敏感的生殖系统,也查询到针对性腺保护的若干专利设计。这些性腺防护件均参考成人内裤而设计为包裹式,并在设计时考虑到穿脱的方便、清洁和舒适,非常适合于ct、pet等放射学检查和伽玛刀、射波刀等放射线治疗场景。然而对于血管内介入诊断及手术场景(动脉瘤栓塞、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这些专利设计因为没有考虑到无菌理念和操作,以及导尿管的留置和更换等问题,并未能在该场景应用。

对于全身麻醉的血管内介入手术,首先要进行导尿管留置,而目前可见的类似专利均在裆部进行了缝合,无法进行局部消毒和置管,也未为导尿管预设外接的空间通道。随后是局部消毒和铺巾,对于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道,腹股沟局部的消毒是严格且广泛的,但类似专利产品无论是在消毒前还是消毒后进行穿戴,均不符合无菌原则,所以在血管内介入手术中无法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和更换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不进行裆部包裹,在手术时不会影响导尿管留置和外接;此外,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灭菌用品,在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和局部消毒后将本实用新型性腺防护件粘贴在消毒后的皮肤上,符合无菌理念及操作规范,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腹部横向条带、连接在所述腹部横向条带下方的用于遮盖性腺的纵向条带、分别连接在所述纵向条带底部两侧的腿部横向条带;

所述腹部横向条带、腿部横向条带的一侧表面上分别粘连有覆有粘纸膜的粘纸;

所述性腺防护件还包括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设置于所述纵向条带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条带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层的形状与所述纵向条带的形状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条带为双层结构,在所述纵向条带的夹层内缝入有所述防辐射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条带的一侧表面设有带有开口的口袋,所述防辐射层放置于所述口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层为铅片或钽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铅片为铅橡胶材质,其铅含量为0.25~1.5mmp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腹部横向条带、纵向条带、腿部横向条带由医用级无纺布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腹部横向条带、腿部横向条带上设置粘纸,在腹部横向条带下方设计纵向条带,在纵向条带内部设置防辐射层,从而将整个防护件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对患者的性腺进行遮挡、保护患者性腺不受辐射影响;整个性腺防护件的结构简单、只需撕下粘纸上的粘纸膜就能固定在皮肤上,使用和更换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不进行裆部包裹,在手术时不会影响导尿管留置和外接;

3、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灭菌用品,在使用之前只需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和局部消毒,随后将本实用新型性腺防护件粘贴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比起现有的一些在手术局部消毒后无法进行穿戴的防护件来说,显然更符合无菌理念及操作规范,并且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x轴”“y轴”“z轴”“垂直”“平行”“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性腺防护件,如图1所示,该性腺防护件包括:腹部横向条带1、连接在腹部横向条带1下方的纵向条带3、分别连接在纵向条带3底部相对两侧的腿部横向条带5;腹部横向条带1、腿部横向条带5的一侧表面上分别粘连有覆有粘纸膜的粘纸2;该性腺防护件还包括防辐射层4,防辐射层4设置在纵向条带3内部。

其中,为了最大程度与人体皮肤贴合、节省材料,腹部横向条带1、腿部横向条带5都为矩形,并且,设于腹部横向条带1、腿部横向条带5表面的粘纸2为长条形。

当使用时,在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及局部消毒后,撕去粘纸2上的粘纸膜,将腹部横向条带1粘贴在患者下腹部消毒区域内,将两个腿部横向条带5粘贴在患者双下肢消毒区域内,确保患者性腺被防辐射层4遮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腹部横向条带1、腿部横向条带5上设置粘纸2,在腹部横向条带1下方设计纵向条带3,在纵向条带3内部设置防辐射层4,从而可以很方便、快速地将整个性腺防护件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地对患者的性腺进行遮挡、保护患者性腺不受辐射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不进行裆部包裹,在手术时不会影响导尿管留置和外接;此外,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灭菌用品,在对患者皮肤进行导尿操作和局部消毒后将本实用新型性腺防护件粘贴在消毒后的皮肤上,符合无菌理念及操作规范,并且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纵向条带3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窄。

将纵向条带3的宽度设计成上至下逐渐变窄,可以有效遮挡患者的性腺,并且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防辐射层4的形状与纵向条带3的形状相同。

由于防辐射层4是设于纵向条带3内部的,因此相对应的,将防辐射层4的形状与纵向条带3的形状设计成相同,可以使得防辐射层4在最大程度上与纵向条带3进行贴合,并同样可以有效有效保护患者性腺、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纵向条带3为双层结构,其夹层内缝入上述防辐射层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纵向条带3的一侧表面设有带有开口的口袋,上述防辐射层4放置于口袋内部。

其中,将纵向条带3设计为双层结构,将防辐射层4缝入夹层内部或者在纵向条带3的表面设计口袋,将防辐射层放置在口袋内这两种实现方式,都可以使得防辐射层4在纵向条带3内部不随意移动、不易脱落;并且,将防辐射层4设计在纵向条带3内部,符合无菌理念和操作规范,不会遮挡尿管,使用和更换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防辐射层4为铅片或钽片。

其中,铅和钽都是本领域比较常规的防辐射材料,铅片价格低但是重量较大,钽片价格高但是重量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选择。进一步地,当防辐射层4为铅片时,其材质为铅橡胶材质,其中的铅含量为0.25~1.5mmpb,可以有效进行防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腹部横向条带1、纵向条带3、腿部横向条带5由医用级无纺布材料制成。

将腹部横向条带1、纵向条带3、腿部横向条带5都使用医用级无纺布材料,满足了无菌要求、并且透气性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