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3052发布日期:2020-06-09 20:1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不消除将会导致股骨头结构发生改变,例如股骨头塌陷、变形,从而会导致关节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的功能障碍。

现有技术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但由于年轻患者活动量大,术后生活时间较长,而人工关节的寿命有限,因此年轻患者手术以后可能不得不面临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关节翻修手术的可能,所以对于年轻患者来说,采用人工髋关节手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股骨头坏死所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用具,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中,包括:

储藏盒,所述储藏盒包括若干个容纳腔;

切削装置,包括:

第一杆部;

切削部,所述切削部与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清创装置,包括:

第二杆部;

刮匙部,所述刮匙部与所述第二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研磨装置,包括:

第三杆部;

研磨部,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第三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施压装置,包括:

第四杆部;

施压部,所述施压部与所述第四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在未使用时,所述切削装置、所述清创装置、所述研磨装置、所述施压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切削部包括:刃部,所述刃部设置在所述切削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切削部与所述第一杆部呈钝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清创装置的所述第二杆部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研磨部包括:若干个研磨刀片,若干所述研磨刀片以所述第二杆部的轴向为中心环绕所述第二杆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研磨刀片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研磨部呈圆锥台形,所述研磨部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研磨部的第二端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所述施压部为一锥体,所述锥体的下表面与四周连接处为弧形。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自体肋软骨移植术中采用切削装置、清创装置、研磨装置、施压装置进行肋软骨移植以修复股骨头,保证了手术的准确方便,不会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也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储藏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切削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切削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清创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一种研磨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二种研磨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第三种研磨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研磨装置底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施压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用具,其中,包括,

储藏盒5,储藏盒包括若干个容纳腔;

切削装置1,包括:

第一杆部11;

切削部12,切削部与第一杆部11的第一端连接;

清创装置2,包括:

第二杆部21;

刮匙部22,刮匙部22与第二杆部21的第一端连接

研磨装置3,包括:

第三杆部31;

研磨部32,研磨部32与第三杆部31的第一端连接;

施压装置4,包括:

第四杆部41;

施压部42,施压部42与第四杆部41的第一端连接;

在未使用时,切削装置1、清创装置2、研磨装置3、施压装置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容纳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切削部12包括:刃部121,刃部121设置在切削部12的两侧。优选地,切削部12设置有与股骨头契合的曲度以方便切削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切削部12与第一杆部11呈钝角设置。优选的钝角角度范围为120°~1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清创装置2的第二杆部21呈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研磨部32包括:若干个研磨刀片321,若干研磨刀片321以第二杆部21的轴向为中心环绕第二杆部21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杆部31的直径可以为3mm或4mm或5mm,研磨部32的高为0.9cm或1.0cm或1.1cm,上表面和下表面直径分别为宽为1cm和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研磨刀片321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研磨部32呈圆锥台形,研磨部32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研磨部32的第二端的直径,或者研磨部32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研磨部32的第一端的直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研磨部32还可以为一上下等长的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施压部4为一锥体,锥体的下表面与四周连接处为弧形,锥体下表面直径可以为1cm。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清创装置2对股骨头上的坏死骨进行潜行清除,然后再使用研磨装置3对股骨头上的软骨骨床进行研磨修整,在肋软骨移植完成后使用施压装置4(打压植骨器)使移植而来的肋软骨和股骨头软骨平整,最后使用切削装置1对肋软骨和股骨头软骨进行表面修整,保证了手术的准确方便,不会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也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藏盒,所述储藏盒包括若干个容纳腔;

切削装置,包括:

第一杆部;

切削部,所述切削部与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清创装置,包括:

第二杆部;

刮匙部,所述刮匙部与所述第二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研磨装置,包括:

第三杆部;

研磨部,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第三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施压装置,包括:

第四杆部;

施压部,所述施压部与所述第四杆部的第一端连接;

在未使用时,所述切削装置、所述清创装置、所述研磨装置、所述施压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包括:刃部,所述刃部设置在所述切削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与所述第一杆部呈钝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创装置的所述第二杆部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部包括:若干个研磨刀片,若干所述研磨刀片以所述第二杆部的轴向为中心环绕所述第二杆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刀片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部呈圆锥台形,所述研磨部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研磨部的第二端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为一锥体,所述锥体的下表面与四周连接处为弧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体肋软骨移植术用具,包括:储藏盒,所述储藏盒包括若干个容纳腔;切削装置,包括:第一杆部;切削部,所述切削部与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一端连接;清创装置,包括:第二杆部;刮匙部,所述刮匙部与所述第二杆部的第一端连接研磨装置,包括:第三杆部;研磨部,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第三杆部的第一端连接;施压装置,包括:第四杆部;施压部,所述施压部与所述第四杆部的第一端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在自体肋软骨移植术中采用切削、清创、研磨、施压装置进行肋软骨移植以修复股骨头,保证了手术的准确方便,不会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也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青;杜大江;郑铭豪;徐佩君;黄轶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