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学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3787发布日期:2020-06-26 2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学步车,包括学步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学步车架体包括底部环形架体(101)、中部环形架体(102)及上部环形架体(103),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设置在所述底部环形架体(101)的上侧,所述底部环形架体(101)与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件(105),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与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件(106),所述底部环形架体(10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的上侧可拆卸的设置有椅座(3),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的第一侧设置有开口部,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弹性拉绳(4),所述第一弹性拉绳(4)的外端连接有手环(5),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拉绳(4)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的下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弹性拉绳(6),所述第二弹性拉绳(6)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脚环(7),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件(106)之间设置有腰部弹性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与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的直径相等,所述底部环形架体(101)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部环形架体(10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件(106)设置为可伸缩杆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件(106)包括气动升降总成(1061)及设置在所述气动升降总成(1061)驱动端的气动升降杆(1062),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上设置有驱动按钮(8),用于控制所述气动升降总成(10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设置为空心环体,所述开口部的第一端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开口部相适配的锁环(9),用于封闭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所述锁环(9)与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环形架体(101)的第一侧设置有底侧开口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3)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件(106)相适配的缺口部(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环形架体(103)、所述手环(5)及所述脚环(7)的表面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学步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万向轮(2)上分别设置有锁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学步车;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学步车架体,所述学步车架体包括底部环形架体、中部环形架体及上部环形架体,所述中部环形架体设置在所述底部环形架体的上侧,所述底部环形架体与所述中部环形架体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件,所述中部环形架体与所述上部环形架体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件,所述底部环形架体的下部均匀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中部环形架体的上侧可拆卸的设置有椅座,所述上部环形架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开口部,所述上部环形架体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弹性拉绳,所述第一弹性拉绳的外端连接有手环,所述中部环形架体的下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弹性拉绳,所述第二弹性拉绳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脚环。

技术研发人员:鲍志野;何秀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