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处置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9635发布日期:2020-04-21 17:5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处置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面对面进行操作,消毒方便,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无菌效果佳,垃圾处置方便,安全性好,操作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多功能处置台。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内用来进行药品摆放、核对的加药处置工作台的结构简单,只能够单纯地进行物品放置、擦拭消毒和收纳工作,功能单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实用性差。并且,操作过后的废弃垃圾等物品,还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地往返于专用垃圾桶、来进行倾倒,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外,现有的加药处置工作台只能在一侧进行操作,在多人同时操作的过程中,只能错开走位,容易造成药品的错放和交叉污染,甚至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加药处置用的工作台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面对面进行操作,消毒方便,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无菌效果佳,垃圾处置方便,安全性好,操作效率高,实用性强的多功能处置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处置台包括下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下层操作台,下层操作台上方的外部罩设有上部弧形罩,上部弧形罩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操作开口,两侧的操作开口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前侧弧形门和后侧弧形门;所述下层操作台的上方、上部弧形罩的内侧,设置有上层操作台;上层操作台的上方、上部弧形罩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且上层操作台台面一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进行药品处置核实的扫码器,上层操作台台面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时间的消毒灯计时器;同时,所述下层操作台的中部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挡板;下层操作台垃圾投放口的下方、下部壳体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垃圾箱和后侧垃圾箱。

所述分别设置在上部弧形罩两侧的前侧弧形门和后侧弧形门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均由弧形玻璃门体构成,弧形玻璃门体上设置有门体把手,弧形玻璃门体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导向豁口,弧形玻璃门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横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弧形罩连接板与上部弧形罩的内侧顶部固定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朝向弧形罩内部延伸的纵向导向杆;所述前侧弧形门和后侧弧形门的弧形玻璃门体,分别上下滑动设置在相应的横向支撑杆上,且横向支撑杆中部的纵向导向杆穿过弧形玻璃门体的导向豁口。以利用门体把手拉动前侧弧形门和后侧弧形门沿着纵向导向杆的导向,在相应的横向支撑杆上往复升降,进而实现上部弧形罩两侧操作开口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下层操作台上方设置的上层操作台由水平布置的操作台板构成,操作台板的两端分别与上部弧形罩内部的两侧可拆卸式连接,且操作台板上设置有若干组沿台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间隔板。以便于上层操作台台面上物品的分类摆放,方便操作和使用。

所述下层操作台的垃圾投放口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左侧投放口设置有带孔转动板,右侧投放口设置有平面转动板;所述平面转动板和带孔转动板,分别通过挡板转轴与垃圾投放口侧部的轴承座转动相连,且带孔转动板和平面转动板与挡板转轴之间分别设置有回位卡簧;同时,所述下部壳体内设置的前侧垃圾箱和后侧垃圾箱也相应地分为左右两部分。以利用带孔转动板上的通孔,将针管针头等锐器进行分离处理,进而便于锐器垃圾和普通医用垃圾的分类投放。

所述下部壳体内设置的前侧垃圾箱和后侧垃圾箱的下部,分别通过滑动块与下部壳体底板上设置的导向滑道滑动相连。以通过导向滑道将前侧垃圾箱或后侧垃圾箱拉出,方便倾倒垃圾箱内的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设置有下层操作台的下部壳体,下层操作台上方的外部罩设有上部弧形罩,上部弧形罩两侧的操作开口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前侧弧形门和后侧弧形门;下层操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上层操作台,上部弧形罩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且上层操作台台面一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扫码器,上层操作台台面另一端设置有消毒灯计时器;下层操作台中部的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挡板,下部壳体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前侧垃圾箱和后侧垃圾箱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上部弧形罩可降低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随时进行消毒,有效减少细菌的滋生,无菌效果好;可实现多人面对面双向同时操作、效率高,垃圾处置方便,作业安全性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移除上部弧形罩后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后侧弧形门(前侧弧形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上层操作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下层操作台和下部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下部壳体、2上部弧形罩、3操作开口、4前侧弧形门、5后侧弧形门、6对开门、7冷藏药物冰箱、8紫外线消毒灯、9上层操作台、10下层操作台、11垃圾投放口、12转动挡板、13前侧垃圾箱、14后侧垃圾箱、15横向支撑杆、16扫码器、17消毒灯计时器、18弧形玻璃门体、19导向豁口、20纵向导向杆、21弧形罩连接板、22门体把手、23操作台板、24间隔板、25带孔转动板、26挡板转轴、27平面转动板、28导向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6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多功能处置台包括上部设置有下层操作台10的下部壳体1,下层操作台10上方的外部,罩设有用于降低外界环境影响的上部弧形罩2。上部弧形罩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操作开口3,两侧的操作开口3上分别活动设置有前侧弧形门4和后侧弧形门5,前侧弧形门4和后侧弧形门5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结构相同的前侧弧形门4和后侧弧形门5均由弧形玻璃门体18构成,弧形玻璃门体18上设置有门体把手22,弧形玻璃门体18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导向豁口19。

前侧弧形门4和后侧弧形门5的弧形玻璃门体18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横向支撑杆15;横向支撑杆15的两端分别通过弧形罩连接板21与上部弧形罩2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且横向支撑杆15的中部设置有朝向弧形罩内部延伸的纵向导向杆20,纵向导向杆20沿与横向支撑杆15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布置。前侧弧形门4和后侧弧形门5的弧形玻璃门体18,分别上下滑动设置在相应的横向支撑杆15上,且横向支撑杆15中部的纵向导向杆20穿过弧形玻璃门体18的导向豁口19。进而利用门体把手22拉动前侧弧形门4和后侧弧形门5沿着纵向导向杆20的导向,在相应的横向支撑杆15上往复升降,以实现上部弧形罩2两侧操作开口3的开启和关闭,便于医护人员在上部弧形罩2内进行操作。

下层操作台10的上方、上部弧形罩2的内侧,设置有上层操作台9。上层操作台9由水平布置的操作台板23构成,操作台板23的两端分别与上部弧形罩2内部的两侧可拆卸式连接,且操作台板23上设置有若干组沿台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间隔板24;从而便于上层操作台9台面上物品的分类摆放,方便操作和使用。上层操作台9的上方、上部弧形罩2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8;上层操作台9台面一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进行药品处置核实的pda扫码器16(例如:可以采用联新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nr510型医疗专用pda),上层操作台9台面的另外一端,则设置有用于控制紫外线消毒灯8照射时间的消毒灯计时器17(例如:可以采用郑州普晶微电子开发有限公司的tb-12型定时开关)。

下层操作台10的中部设置有垃圾投放口11,垃圾投放口11的下方、下部壳体1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侧垃圾箱13和后侧垃圾箱14;前侧垃圾箱13和后侧垃圾箱14的下部,分别通过滑动块与下部壳体1底板上设置的导向滑道28滑动相连,以通过导向滑道28将前侧垃圾箱13或后侧垃圾箱14拉出,方便倾倒垃圾箱内的垃圾。下层操作台10中部的垃圾投放口11分为左、右两部分(即:锐器垃圾投放口和普通医用垃圾投放口),其中左侧的锐器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带孔转动板25,右侧的普通医用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平面转动板27。平面转动板27和带孔转动板25,分别通过挡板转轴26与垃圾投放口11侧部的转动轴承座转动连接,且带孔转动板25和平面转动板27与挡板转轴26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垃圾投放后、转动板复位回水平初始位置的回位卡簧。同时,下部壳体1内设置的前侧垃圾箱13和后侧垃圾箱14,也相应地分为左、右两部分(即:锐器垃圾箱和普通医用垃圾箱);以利用带孔转动板25上的通孔,将针管针头等锐器进行分离处理,进而便于锐器垃圾和普通医用垃圾的分类投放。能够理解的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下部壳体1上、前侧垃圾箱13和后侧垃圾箱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对开门6;且下部壳体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冷藏药物冰箱7。

该多功能处置台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利用门体把手22拉动其所在一侧的前侧弧形门4或后侧弧形门5,沿着纵向导向杆20的导向、在横向支撑杆15上升起,进而实现操作开口3的开启;然后,医护人员在上部弧形罩2内的上层操作台9和下层操作台10上分别进行加药处置的相关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上层操作台9台面一端设置的pda扫码器16,可以用来进行药品处置的核实;上层操作台9台面另外一端设置的消毒灯计时器17,能够用于控制紫外线消毒灯8的照射时间。并且,医护人员利用下层操作台10上设置的带孔转动板25上的通孔,可将针管针头等锐器进行分离处理,以便于锐器垃圾和普通医用垃圾的分类投放。该多功能处置台可实现多人面对面双向同时操作,消毒方便,受外界环境影响小,无菌效果佳,且垃圾处置方便,操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