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测试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526发布日期:2020-11-06 13:1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血糖测试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血糖测试机装置,尤其是提供非侵入的接触方式初步检测并显示使用者的血糖值,不仅整体构造简单而不需配置其他的装置或导线,使用上非常便利,而且还非常具有实用性,可辅助使用者量测血糖,避免太过频繁的扎破手指以取出血液,进而防止任何潜在的细菌感染的风险,并可随时快速的进行量测以及长时间监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一般而言,食物消化后的葡萄糖是由小肠进入血液,并被运输到机体中的各个细胞,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关系到细胞吸收代谢的活性。人体中血糖的浓度通常是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比如800-1200毫克/升。

血糖浓度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比如持续血糖浓度过高的高血糖和过低的低血糖。通常,持续性的高血糖就会引发糖尿病,这也是与血糖浓度相关的最显著的疾病,而低血糖则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休克等症状。

对于糖尿病患者,必需经常注意血糖值,并注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避免血糖过高而影响身体的重要器官的健康状态。

传统上,血糖值的量测方式是直接利用取样器扎破手指采血,再藉适当药剂或检测仪器而检测出其中的血糖值。很明显,扎破手指后产生的伤口会有遭到细菌感染的风险,而且在经常扎破手指下,身体免疫力也会受影响,进而降低伤口的愈合速度。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创新的血糖测试机装置,藉非侵入的接触方式而初步检测并显示使用者的血糖值,藉以解决上述习用技术的所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糖测试机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按键单元、输入电极单元、讯号滤波器、讯号转换器、控制处理器、讯号放大器、输出电极单元、驱动器、显示单元以及电池单元,用以藉非侵入的接触方式而初步检测并显示使用者的血糖值(glu)。

具体而言,壳体具电气绝缘性及防水功能,并具有容置空间,而控制按键单元用以供使用者操作而控制非侵入性血糖测试机系统的整体运作。

此外,输入电极单元包含至少二输入电极,是由导电材料构成,并具薄片状,用以接触使用者而接收类比的输入讯号。讯号滤波器电气连接至至少二输入电极,用以接收输入讯号,并经滤波处理后产生及输出滤波讯号,而讯号转换器电气连接至讯号滤波器,用以接收滤波讯号并经类比至数位转换处理后产生及输出数位的转换讯号。

再者,控制处理器电气连接至讯号转换器,用以接收转换讯号,并经血糖运算处理后产生及输出血糖资讯,同时,执行主动式激发操作而产生及输出激发讯号,尤其,至少二输入电极的输入讯号是对应于激发驱动讯号而产生,其中激发讯号为方波讯号,且方波讯号的频率是在100及500hz之间。

另外,讯号放大器电气连接至控制处理器,用以接收激发讯号,并经放大处理后产生及输出激发放大讯号。输出电极单元包含至少二输出电极,用以接触使用者,是由导电材料构成,并具薄片状,而且进一步电气连接至讯号放大器而接收激发放大讯号,藉以产生并输出激发驱动讯号而传送至使用者。

上述的驱动器电气连接至控制处理器,用以接收血糖资讯,并产生及输出显示驱动讯号,且显示单元电气连接至驱动器,用以接收显示驱动讯号,并显示相对应的血糖资讯。此外,电池单元可包含至少一电池,用以提供电力给控制处理器以及显示单元而运作。

进一步,壳体的容置空间可容置控制按键单元、至少二输入电极、至少二输出电极、控制处理器、讯号放大器、讯号滤波器、讯号转换器、驱动器、显示单元以及电池单元,而且控制按键单元、输入电极单元、输出电极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是部份外露于壳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尤其,控制处理器、讯号放大器、讯号滤波器、讯号转换器、驱动器以及电池单元是被壳体包覆而与壳体的外部隔离,藉以获得隔绝保护。

再者,控制处理器电气连接至控制按键单元,用以依据使用者操作控制按键单元而选取操作模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血糖测试机装置提供非侵入的接触方式而初步检测并显示使用者的血糖值,不仅本实用新型非侵入性血糖测试机系统的整体构造简单,不需配置其他的装置或导线,使用上非常便利,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可辅助使用者量测血糖,避免太过频繁的扎破手指以取出血液,进而防止任何潜在的细菌感染的风险,尤其可随时快速的进行量测,并能长时间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血糖测试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血糖测试机装置的上视图。

图3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血糖测试机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壳体

20控制按键单元

30输入电极单元

31第一输入电极

32第二输入电极

40讯号滤波器

50讯号转换器

60控制处理器

70讯号放大器

80输出电极单元

81第一输出电极

82第二输出电极

90驱动器

100显示单元

bu电池单元

bt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示及元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同时参考图1、图2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血糖测试机装置的示意图、上视图及侧视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血糖测试机装置包括壳体10、控制按键单元20、输入电极单元30、讯号滤波器40、讯号转换器50、控制处理器60、讯号放大器70、输出电极单元80、驱动器90、显示单元100以及电池单元bu,用以藉非侵入的接触方式而初步检测并显示使用者的血糖值(glu)。

具体而言,壳体10具电气绝缘性及防水功能,并具有容置空间,用以容置控制按键单元20、输入电极单元30、讯号滤波器40、讯号转换器50、控制处理器60、讯号放大器70、输出电极单元80、驱动器90、显示单元100以及电池单元bu,尤其,控制按键单元20、输入电极单元30、输出电极单元80以及显示单元100是部份外露于壳体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且控制按键单元20、讯号滤波器40、讯号转换器50、控制处理器60、讯号放大器70、驱动器90以及电池单元bu是被壳体10包覆而与壳体10的外部隔离。

此外,控制按键单元20是用以供使用者操作而控制本实用新型非侵入性血糖测试机系统的运作。输入电极单元30包含至少二输入电极,比如第一输入电极31及第二输入电极32,是由导电材料构成,并具薄片状,用以接触使用者而接收类比的输入讯号。讯号滤波器40电气连接至输入电极单元30,用以接收输入讯号,并经滤波处理后产生及输出滤波讯号,而讯号转换器50电气连接至讯号滤波器40,用以接收滤波讯号并经类比至数位转换处理(analog-to-digitalconversion,adc)后产生及输出数位的转换讯号。

再者,控制处理器60电气连接至讯号转换器50,用以接收转换讯号,并经血糖运算处理后产生及输出血糖资讯,同时执行主动式激发操作而产生及输出激发讯号,且输入电极单元30接收来自使用者的输入讯号是对应于激发驱动讯号而产生,其中激发讯号为方波讯号,而且方波讯号的频率是在100及500hz之间。

此外,讯号放大器70电气连接至控制处理器60,用以接收激发讯号,并经放大处理后产生及输出激发放大讯号,而输出电极单元80包含至少二输出电极,比如第一输出电极81及第二输出电极82,是用以接触使用者,是由导电材料构成,并具薄片状,且电气连接至讯号放大器70而接收激发放大讯号以产生并输出激发驱动讯号而传送至使用者。

另外,驱动器90电气连接至控制处理器60,用以接收血糖资讯,并产生及输出显示驱动讯号,而显示单元100电气连接至驱动器90,接收显示驱动讯号,并显示血糖资讯。进一步,电池单元bu包含至少一电池bt,用以提供电力给控制处理器60以及显示单元100而运作。

再者,控制处理器60是电气连接至控制按键单元20,用以依据使用者操作控制按键单元20而选取相对应的操作模式。

上述的控制按键单元20至少包含电源按键21、上移模式选取按键22、下移模式选取按键23以及确认键24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电源按键21用以打开或关闭电池单元bu的电源而供应电力或停止供应电力,上移模式选取按键22、下移模式选取按键23用以向上、向下选取所需的操作模式,而确认键24用以供使用者确认。再者,操作模式可包含空腹模式、饭后模式、正常模式、糖尿病前期模式以及糖尿病模式。

进一步,输出电极单元80的第一输出电极81具中空环形状,而第二输入电极82具半月状,且位于第一输出电极81的中空环形状内。此外,输入电极单元30的第一输入电极31具半月状,且位于第一输出电极81的中空环形状内,且不接触第二输入电极32,其中第二输入电极32具有中空环形状、右半月状以及左半月状,且右半月状以及左半月状是位于第二输入电极32的中空环形状。

此外,第一输出电极31的中空环形状的尺寸大小以及第二输入电极32的中空环形状的尺寸大小是等于或大于使用者的手指头接触到输入电极单元30或输出电极单元80的接触面积。

如图3所示,输入出电极单元30以及输出电极单元80可配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举例而言,使用者是以双手的拇指、食指按住本实用新型非侵入性血糖测试机系统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因而同时接触到输入出电极单元30以及输出电极单元8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血糖测试机装置很容易操作使用,只要使用者利用手指接触到输入出电极单元30以及输出电极单元80后,控制处理器60即可主动进行血糖值检测,同时显示血糖值。再者,本实用新型非侵入性血糖测试机系统的整体构造简单,本质上是矩形盒子,不需配置其他的装置或导线,使用上非常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