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1041发布日期:2020-09-29 09:2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镜手术器械,特别是用于腔镜手术中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流手术是指用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人流手术方式通常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等方式,用吸管将子宫内的胚胎组织吸出或用卵圆钳等手术器械将子宫内的胚胎组织取出,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因此,人流手术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胚胎组织需要清除干净,防止人流不全;二是防止手术过程中对子宫造成意外伤害,如造成子宫意外穿孔等。

由于人流手术需要在子宫内进行操作,传统的人流手术经常依靠于医生的经验和感觉,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在腔镜手术下完成,其中人流手术也开始逐步在腔镜直视下进行。

现有技术的直视人流装置,操作端通常设定成一定的弧度,但这种弧度是固定,而每个人的子宫形状及与阴道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因此临床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由于子宫形状及位置的差异造成直视人流装置无法顺利地进入子宫,达到子宫的各个角落,需要医护任何另外改变子宫的角度和位置才能实现人流操作,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子宫或者特殊位置的子宫,有时医护人员即使改变子宫的角度和位置也无法实现人流操作。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直视人流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以保证直视人流装置的操作端能够适应各种子宫形状及位置,保证人流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及系统,通过塑形机构的设计,可对刮宫机构的角度和弧度进行调整、塑形,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形状及与阴道的不同位置,保证人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含刮宫机构1、观察机构2、电路3、负压吸引机构4、操作杆5及塑形机构9;

a、所述刮宫机构1上含至少1个诊刮器11,所述诊刮器11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

b、所述观察机构2含照明模块21、镜头模组22及信号处理模块23;所述镜头模组22所观察到的图像和视频经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3处理后,由所述电路3输出;

c、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含吸引入口41、吸引出口42及吸引通道43;所述吸引入口41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后端,所述吸引通道43设在所述操作杆5内;

d、所述操作杆5的后端5-2设有手柄52,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设有刮宫机构1及观察机构2;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内含有所述电路3及负压吸引机构4;

e、所述塑形机构9设置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所述塑形机构9可以调整所述刮宫机构1的角度。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设计的所述塑形机构9能调整所述刮宫机构1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形状的子宫,方便所述刮宫机构1能到达子宫的各个部位,保证人流手术无残留,手术过程更加方便、安全。

所述镜头模组22的摄像头22-1设置在所述诊刮器11的后端,所述诊刮器11位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视野内。

所述摄像头22-1后置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所述诊刮器11完全处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视野范围内,而且由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角度是面向手术区域前方,因此,在所述过程中不会存在观察盲区,因此,不会产生由于没有及时观察清楚而造成的子宫及附件的意外损伤。同时,由于所述诊刮器11是处于所述摄像头22-1的前方,因此,所述诊刮器11不会由于所述镜头模组22本身的高度产生的遮挡而存在操作死角,胚胎组织在子宫的任何位置着床都能够完全清除,尤其是对于输卵管口附近,即子宫底的着床位,所述诊刮器11也能轻松地对胚胎组织进行清除,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人流不全的情况,而且由于是完成直视下进行清除,因此,不会由于手术动作过大而造成子宫底的意外损伤,可以非常好地避免对子宫底造成损伤,不会出现子宫穿孔等严重医疗事故。因此,摄像头后置的技术方案,使得人流的临床手术过程更加安全,更加有效。

所述摄像头22-1在所述照明模块21的光场内。所述摄像头22-1在所述照明模块21的光场内,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保证良好的照明效果,观察效果更好。

所述塑形机构9是塑形杆91;所述塑形杆9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吸引通道43内。所述塑形机构9的塑形杆91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吸引通道43内,当需要进行塑形时,将所述塑形杆91插入所述吸引通道,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塑形杆91发生变形,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随之发生变形,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形状。到达胚胎着床位置后,可以拔出所述塑形杆91,所述吸引通道43恢复负压吸引作用。这种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简化结构,而且多次使用后,如所述塑形杆91发生剧烈变形,可以更换所述塑形杆91,使用过程非常方便。当然,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能将所述塑形杆91不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操作杆5内,对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进行变形操作,申请人在此不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塑形机构9是可塑形管92。所述塑形机构9还可以是可塑形管92,所述可塑形管92可以将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直接由可塑形的弹性材料制成来实现,也可以是由设置在所述操作杆5前端的蛇形套管来实现。或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设计成其它结构的可塑形管,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还含冲洗机构6;所述冲洗机构6的出水口61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口62在所述操作杆5的后端,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管道63在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内。所述冲洗机构6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子宫内部进行冲洗,可以及时将所述摄像头22-1前端的血水及时冲洗干净,保证观察视野保持清洁。同时所述冲洗机构6还能及时对诊刮器11和子宫壁进行冲洗,尤其是可以及时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从而及时观察胚胎组织是否已经被完全从着床位被清除,保证人流手术过程胚胎组织的完全,有效避免人流不全的情况发生,临床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是双腔管;一个腔管内设置有所述电路3,另一个腔管构成或设有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通道43。双腔通道的设计,可以将所述电路3和手术中可能产生的血水、组织液等液体隔离,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避免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是三腔管;第1个腔管内设置有所述电路3,第2个腔管构成或设有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通道43,第3个构成或设有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管道63。三腔通道的设计,在保证所述电路3被隔离保护的同时,可以将冲洗通道和吸引通道分离,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在冲洗的过程中不会有吸出的组织或液体回到子宫内,使用过程更加高效、安全。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冲洗机构6的出水口61中至少有1个出水口61喷出的水能冲洗和清洁所述观察机构2的防护罩20。所述冲洗机构6能及时对所述观察机构2的防护罩20进行冲洗,从而保证所述观察机构2的观察效果。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冲洗机构6设有控制冲洗水流的冲水开关64。所述冲水开关64可以开启和关闭所述冲洗机构6,并可以控制冲洗水流的水量大小和冲洗压力。临床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手术过程的实际需要开启或关闭所述冲洗机构6,同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冲洗水流的大小和压力,临床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所述冲水开关64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手柄52上。所述冲水开关64设置在所述手柄52上,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设有能控制负压状态的负压控制开关44。所述负压控制开关44能开启或关闭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并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被剥离组织和血水、组织液的多少来调节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负压吸引力。临床使用时,医生可以方便地调整自己需要的负压吸引力,从而避免负压吸引力太小无法及时吸出剥离的组织,又能避免负压太大造成子宫内膜等组织的意外损伤。

所述负压控制开关44设所述操作杆5的手柄52上。所述负压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手柄52上,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是刮勺11-1。

所述刮勺11-1前端为钝头,所述刮勺11-1的刮钩11-11向内弯曲。钝头的设计,可以使得所述刮勺11-1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所述刮勺11-1前端的组织造成意外扎伤,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向内弯曲的所述刮钩11-1可以很方便地将着床的胚胎组织刮除。

所述刮勺11-1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造。透明的材质,可以保证所述刮勺11-1不会阻挡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路径,从而保证所述刮勺11-1前端的组织也能被所述观察机构2观察到,保证手术过程的全程、全区域观察。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是刮杯11-2。

所述刮杯11-2的前端是钝头,四周至少含一个诊刮条11-21。钝头的设计,可以保证所述刮杯11-2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所述刮杯11-2前端的组织造成意外扎伤,临床使用中,所述诊刮条11-21可以方便地将着床的胚胎组织从子宫上刮除。

所述刮杯11-2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造。透明的材质,可以保证所述刮杯11-2不会阻挡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路径,从而保证所述刮杯11-2前端的组织也能被所述观察机构2观察到,保证手术过程的全程、全区域观察。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是刮网11-3。所述摄像头22-1可以直接从网状空隙中观察所述刮网11-3后面的情况,即使所述刮网11-3不是透明材料制成也可以实现手术过程的全程观察和手术区域的全景观察。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的刮网11-3能压缩在所述外鞘管5-0内。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的刮网11-3能压缩在所述外鞘管5-0内,当向后撤除所述外鞘管5-0的约束后,所述刮网11-3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压缩前的形状。临床使用时,可以将所述刮网11-3收拢至所述外鞘管5-0内,经宫颈进入子宫后,后退所述外鞘管5-0释放所述刮网11-3,所述刮网11-3展开,即可对胚胎组织进行清除。

所述刮网11-3至少含一个诊刮丝11-31。所述刮网11-3可以是1根所述诊刮丝11-31缠绕而成也可以是多跟所述诊刮丝11-31缠绕后叠加组合而成,而且所述刮网11-3可以制造成任何形状,申请人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是丝材制造的编织网。柔软的编织网设计,着床胚胎刮除过程中施加的力更加轻柔、均匀,对子宫是伤害更小。

所述刮网11-3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造。所述刮网11-3可以在保证刮除效果的同时,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医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所述刮网11-3不会由于运动速度过快而对子宫造成意外伤害。

所述刮网11-3采用医用弹性不锈钢或医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两种医用弹性材料,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医用弹性材料制造,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刮网11-3采用医用透明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所述刮网11-3还可以采用医用透明的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在保证弹性缓冲的同时,可以完全不遮挡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路径,观察效果更好。

所述观察机构2的防护罩20上设有涂层。涂层可以选择疏水涂层,这样血水等液体可以快速地在所述防护罩20上凝成水滴后滑落,也可以选择亲水涂层,这样血水等液体可以快速地在所述防护罩20表面形成透明的水膜,不会遮挡所述摄像头。

所述电路3设有与主机相连接的电接口31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还含标识系统8。所述标识系统8可以提示所述操作杆5进入人体的深度。所述标识系统8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操作杆5外部的刻度尺81,也可以是其它的标识方法,申请人在此不一一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及电源系统104;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所述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及所述电源系统104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及所述电源系统104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医院的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的负压管连接。

临床使用时,将所述吸引出口42与医院的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的负压管连接,开启所述电源系统104,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开始工作,所述观察机构2启动,所述观察机构2采集的视频信号经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处理后可经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所述显示系统102并在所述显示系统102上进行显示。调整所述塑形机构9,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的角度和方向,在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下,将所述直视人流刮宫工作100沿阴道,经宫颈口进入子宫内,找到着床的胚胎组织,然后用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将着床的胚胎组织从子宫上剥离,打开所述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剥离的胚胎组织和伴随产生的血水经所述吸引出口42被吸引排出体外,直至胚胎组织被完全剥离并被吸引排出体外即可完成人流手术。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电源系统104及负压吸引器105;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及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及所述负压吸引器105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所述负压吸引器105连接。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内直接含有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就可以不需要依靠外部负压源,直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进行直视人流手术的操作,不受外部负压源的限制,应用场景更广。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电源系统104、及冲洗系统106;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及所述冲洗系统106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及所述冲洗系统106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医院的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的负压管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进水口106-1通过水管106-4与输液瓶或袋7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出水口106-2通过水管106-4与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冲洗机构6的进水口62相连接。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有冲洗系统106,所述冲洗系统106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对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和周边组织进行冲洗,保证观察视野保持清洁的同时可以及时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从而及时观察胚胎组织是否已经被完全从着床位被清除,保证人流手术过程胚胎组织的完全,有效避免人流不全的情况发生,临床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电源系统104、负压吸引器105、及冲洗系统106;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及所述冲洗系统106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及所述冲洗系统106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所述负压吸引器105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进水口106-1通过管道7-1与输液瓶或袋7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出水口106-2通过管道7-1与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口62相连接。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自身含有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和冲洗系统106,可以一台设备完成直视人流的全手术过程,不需要依赖外部负压源和外部冲洗系统,大大减少了外部环境对手术过程的限制和影响。

所述冲洗系统106采用蠕动泵106-3驱动。所述蠕动泵106-3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进水的流量和速度。当然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取不同的驱动装置来驱动所述冲洗系统106,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含刮宫机构1、观察机构2、电路3、负压吸引机构4、操作杆5及塑形机构9。所述塑形机构9能调整所述操作杆5前端的角度和方向,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形状和位置。同时所述摄像头22-1后置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所述诊刮器11完全处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视野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可以全程可视,不会存在观察盲区。同时,所述诊刮器11不会由于所述镜头模组22本身的高度产生的遮挡而存在操作死角,胚胎组织在子宫的任何位置着床都能够完全清除,尤其是对于输卵管口附近,即子宫底的着床位,所述诊刮器11也能轻松地对胚胎组织进行清除,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高效。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含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可以在显示系统的实时显示下进行手术操作,人流手术过程非常精准、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刮勺的塑形管型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b处放大图。

图1-4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

图1-5是塑形后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刮杯的塑形管型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1的c-c剖视图。

图2-3是图2-2的d处放大图。

图3是带刮网的塑形杆型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e处放大图。

图3-2是图3的主视图。

图3-3是图3-2的f-f剖视图。

图3-4是塑形后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4的g处放大图。

图3-6是图3-5的塑形杆撤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带可撕外套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含冲洗系统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含负压吸引器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

100为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900为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

101为壳体,102为显示系统,103为图像处理系统,104为电源系统,105为负压吸引器,106为冲洗系统。

1为刮宫机构,2为观察机构,3为电路,4为负压吸引机构,5为操作杆,6为冲洗机构,7为输液瓶或袋,8为标识系统,9为塑形机构。

11为诊刮器;11-1为刮勺,11-11为刮钩;11-2为刮杯,11-21为诊刮条,11-22为通孔,11-23为刮台;11-3为刮网,11-31为诊刮丝。

20为防护罩,21为照明模块,22为镜头模组,23为信号处理模块;22-1为摄像头。

31为电路接口。

41为吸引入口,42为吸引出口,43吸引通道,44为负压控制开关。

5-0为外鞘管,5-1为前端,5-2为后端,5-3为管体,5-4为外套;52为手柄。

61为出水口,62为进水口,63为进水管道,64冲水开关。

7-1为管道,81为刻度尺,91为塑形杆,92为塑形管。

106-1为冲洗进水口,106-2为冲洗出水口,106-3为蠕动泵,106-4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带刮勺的塑形管型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

参考图1至图1-5,本实施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含刮宫机构1、观察机构2、电路3、负压吸引机构4、操作杆5及塑形机构9。

所述刮宫机构1上含至少1个诊刮器11,所述诊刮器11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而且在所述观察机构2的视野内。

所述观察机构2含照明模块21、镜头模组22及信号处理模块23;在所述照明模块21的光场内所述镜头模组22所观察到的图像和视频经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3处理后,由所述电路3输出。

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含吸引入口41、吸引出口42及吸引通道43;所述引入口41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后端,所述吸引通道43设在所述操作杆5内。

所述操作杆5的后端5-2设有手柄52,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设有刮宫机构1及观察机构2;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内含有所述电路3及负压吸引机构4。

参考图1至图1-5,本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机构9是塑形管92。所述塑形管92由设置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的蛇形管构成。所述塑形管92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形,并且在外力卸除后仍然能够维持变形后的状态。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的角度和方向,从而保证所述诊刮器11能适应不同形状的子宫和不同的阴道位置,并到达子宫的各个位置。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诊刮器11是刮勺11-1。所述刮勺11-1前端为钝头,所述刮勺11-1的刮钩11-11向内弯曲。钝头的设计,可以使得所述刮勺11-1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所述刮勺11-1前端的组织造成意外扎伤,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向内弯曲的所述刮钩11-1可以很方便地将着床的胚胎组织刮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勺11-1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造。透明的材质,可以保证所述刮勺11-1不会阻挡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路径,从而保证所述刮勺11-1前端的组织也能被所述观察机构2观察到,保证手术过程的全程、全区域观察。

参考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22含摄像头22-1,所述摄像头22-1设置在所述诊刮器11的后端。所述照明系统21是设置在所述摄像头22-1周围的led灯。所述诊刮器11位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视野内。

所述观察机构2还含防护罩20,所述防护罩20可以防止液体造成所述观察机构2短路等意外。所述观察机构2的防护罩20上设有涂层。涂层可以选择疏水涂层,这样血水等液体可以快速地在所述防护罩20上凝成水滴后滑落,也可以选择亲水涂层,这样血水等液体可以快速地在所述防护罩20表面形成透明的水膜,不会遮挡所述摄像头。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还含冲洗机构6;所述冲洗机构6的出水口61在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口62在所述操作杆5的后端,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管道63在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内。所述冲洗机构6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子宫内部进行冲洗,可以及时将所述摄像头22-1前端的血水及时冲洗干净,保证观察视野保持清洁。同时所述冲洗机构6还能及时对诊刮器11和子宫壁进行冲洗,尤其是可以及时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从而及时观察胚胎组织是否已经被完全从着床位被清除,保证人流手术过程胚胎组织的完全,有效避免人流不全的情况发生,临床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因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还含冲洗机构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是三腔管;第1个腔管内设置有所述电路3,第2个腔管构成或设有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通道43,第3个构成或设有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管道63。三腔通道的设计,在保证所述电路3被隔离保护的同时,可以将冲洗通道和吸引通道分离,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在冲洗的过程中不会有吸出的组织或液体回到子宫内,使用过程更加高效、安全。

实际应用中,当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不含冲洗机构6时,可以将所述操作杆5的管体5-3设计成双腔管;一个腔管内设置有所述电路3,另一个腔管构成或设有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通道43。双腔通道的设计,保证避免短路、漏电等意外的同时,结构更加简单。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冲洗机构6的出水口61中至少有1个出水口61喷出的水能冲洗和清洁所述观察机构2的防护罩20,保证所述观察机构2的观察效果。参考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洗机构6含3个出水口61。第1个所述出水口61设于靠近所述防护罩20处,对所述防护罩20尽心冲洗,保证所述观察机构2的观察效果;第2个所述出水口61设于靠近所述刮勺11-1的刮钩11-11的底部,可以对所述刮钩11-11的刮除面进行冲洗,保证所述刮钩11-11的内表面的清洁;第3个所述出水口61设于所述刮勺11-1的前端,对所述刮勺11-1的外表面和周边手术区域进行冲洗,及时观察胚胎组织是否已经被完全从着床位被清除,保证人流手术过程胚胎组织的完全,有效避免人流不全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洗机构6设有控制冲洗水流的冲水开关64。所述冲水开关64可以开启和关闭所述冲洗机构6,并可以控制冲洗水流的水量大小和冲洗压力。临床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手术过程的实际需要开启或关闭所述冲洗机构6,同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冲洗水流的大小和压力,临床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所述冲水开关64设在所述操作杆5的手柄52上。所述冲水开关64设置在所述手柄52上,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设有能控制负压状态的负压控制开关44。所述负压控制开关44能开启或关闭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并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被剥离组织和血水、组织液的多少来调节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负压吸引力。临床使用时,医生可以方便地调整自己需要的负压吸引力,从而避免负压吸引力太小无法及时吸出剥离的组织,又能避免负压太大造成子宫内膜等组织的意外损伤。

所述负压控制开关44设所述操作杆5的手柄52上。所述负压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手柄52上,临床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参考图1-4,所述电路3设有与主机相连接的电接口31

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还含标识系统8。所述标识系统8可以提示所述操作杆5进入人体的深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系统8是设置在所述操作杆5外部的刻度尺81。当然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所述标识系统8设计成其它的标识方法,申请人在此不一一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临床手术时,调整所述塑形机构9,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的角度和方向,握住所述手柄52,在直视的情况下将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经阴道后由宫颈口进入子宫内,通过所述摄像头22-1找到胚胎组织的着床位,然后用所述刮勺11-1的刮钩11-11将胚胎组织从子宫壁上刮除。被刮除的胚胎组织在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负压吸引作用下从所述吸引入口41被吸入,经所述吸引通道43后从所述吸引出口42被排出体外,吸引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刮除组织的大小和血水的多少,通过设置在所述手柄52上的控制开关44调节负压吸引力的大小。在手术过程中,可通过所述冲洗机构6进行冲洗,一方面可以及时对所述观察机构2的防护罩20进行冲洗,保持所述观察机构2的实时观察效果的良好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刮勺11-1和手术区域进行冲洗,从而及时观察胚胎组织是否已经被完全从着床位被清除,保证人流手术过程胚胎组织的完全,有效避免人流不全的情况发生,临床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机构9能调整所述操作杆5前端的角度和方向,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形状,保证所述诊刮器11能到达子宫的各个位置。同时,所述摄像头22-1后置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所述诊刮器11完全处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视野范围内,而且由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角度是面向手术区域前方,在所述过程中不会存在观察盲区,因此,不会产生由于没有及时观察清楚而造成的子宫及附件的意外损伤。同时,由于所述诊刮器11处于所述摄像头22-1的前方,因此,所述诊刮器11不会由于所述镜头模组22本身的高度产生的遮挡而存在操作死角,胚胎组织在子宫的任何位置着床都能够完全清除,尤其是对于输卵管口附近,即子宫底的着床位,所述诊刮器11也能轻松地对胚胎组织进行清除,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人流不全的情况,而且由于是完成直视下进行清除,因此,不会由于手术动作过大而造成子宫底的意外损伤,可以非常好地避免对子宫底造成损伤,不会出现子宫穿孔等严重医疗事故。临床手术过程非常安全、有效。

实施例2:带刮杯的塑形管型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

参考图2至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诊刮器11是刮杯11-2。

所述刮杯11-2的前端是钝头,四周至少含一个诊刮条11-21。钝头的设计,可以保证所述刮杯11-2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所述刮杯11-2前端的组织造成意外扎伤,临床使用中,所述诊刮条11-21可以方便地将着床的胚胎组织从子宫上刮除。

参考图2-2和图2-3,本实施例中,所述刮杯11-2的前端是设有通孔11-22的刮台11-23,临床手术中,尤其是当胚胎组织的着床位位于子宫底时,只要旋转所述刮杯11-2,所述刮台11-23也随之发生旋转,即可将胚胎组织从子宫底上刮除,临床使用中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胚胎着床位置。

所述刮杯11-2采用透明医用材料制造。透明的材质,可以保证所述刮杯11-2不会阻挡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路径,从而保证所述刮杯11-2前端的组织也能被所述观察机构2观察到,保证手术过程的全程、全区域观察。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诊刮器11采用的是所述刮杯11-2,所述刮杯11-2的底部可以形成刮台11-23,所述刮台11-23因为位于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最前端,因此,所述刮台11-23可以贴合着子宫进行胚胎组织的刮除,即使是子宫底的着床位也可以很方便地将胚胎组织完全清除。

实施例3:带刮网的塑形杆型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

参考图3至图3-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诊刮器11是刮网11-3。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是刮网11-3。所述摄像头22-1可以直接从网状空隙中观察所述刮网11-3后面的情况,即使所述刮网11-3不是透明材料制成也可以实现手术过程的全程观察和手术区域的全景观察。

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的刮网11-3能压缩在所述外鞘管5-0内,当向后撤除所述外鞘管5-0的约束后,所述刮网11-3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压缩前的形状。

参考图3-1,所述刮网11-3至少含一个诊刮丝11-31。本实施例中,所述刮网11-3是由2根诊刮丝11-31缠绕组合而成,呈十字形状,且在顶端由所述诊刮丝11-31缠绕呈环形平台。这种十字形的结构设计,只要轻微旋转所述

实际应用中,所述刮网11-3可以是1根所述诊刮丝11-31缠绕而成也可以是多跟所述诊刮丝11-31缠绕后叠加组合而成,而且所述刮网11-3可以制造成任何形状,申请人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还可以是丝材制造的编织网。柔软的编织网设计,着床胚胎刮除过程中施加的力更加轻柔、均匀,对子宫是伤害更小。

所述刮网11-3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造。所述刮网11-3可以在保证刮除效果的同时,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医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所述刮网11-3不会由于运动速度过快而对子宫造成意外伤害。

所述刮网11-3采用医用弹性不锈钢或医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两种医用金属弹性材料,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医用弹性材料制造,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所述刮网11-3采用医用透明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所述刮网11-3还可以采用医用透明的弹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在保证弹性缓冲的同时,可以完全不遮挡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路径,观察效果更好。

为保证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采取一次性使用设计。一次性使用的实现可以通过控制程序设计,如设定使用时间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来实现。参考图3-7,例如,可以在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外侧设有可撕裂的外套5-4,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进入子宫后,需要撕开所述外套5-4,释放所述刮网11-3,手术完毕后,将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撤出体外时,由于所述刮网11-3已经释放,因此无法再次进入体内重复使用,从而实现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一次性使用。

参考图3-3、图3-4和图3-6,本实施例中,所述塑形机构9是塑形杆91。所述塑形杆9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引通道43内,当需要进行塑形时,将所述塑形杆91插入所述吸引通道43,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塑形杆91发生变形,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5-1随之发生变形,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形状和位置。到达胚胎着床位置后,可以拔出所述塑形杆91,所述吸引通道43恢复负压吸引作用。这种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简化结构,而且多次使用后,如所述塑形杆91发生剧烈变形,可以更换所述塑形杆91,使用过程非常方便。

实际应用中,所述塑形杆91也可以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杆5上,对所述操作杆5的前端进行塑形,调整所述刮宫机构1的角度和弧度,申请人在此不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刮网11-3采用了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刮网11-3可以在保证刮除效果的同时,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医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所述刮网11-3不会由于运动速度过快而对子宫造成意外伤害,使用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

参考图4,本实施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含实施例3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及电源系统104;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所述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及所述电源系统104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及所述电源系统104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医院的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的负压管连接。

临床使用时,将所述吸引出口42与医院的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的负压管连接,开启所述电源系统104,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开始工作,所述观察机构2启动,所述观察机构2采集的视频信号经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处理后可经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所述显示系统102并在所述显示系统102上进行显示。在所述摄像头22-1的观察下,将所述直视人流刮宫工作100沿阴道,经宫颈口进入子宫内,找到着床的胚胎组织,然后用所述刮宫机构1的诊刮器11将着床的胚胎组织从子宫上剥离,打开所述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剥离的胚胎组织和伴随产生的血水经所述吸引出口42被吸引排出体外,直至胚胎组织被完全剥离并被吸引排出体外即可完成人流手术。

本实施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可以在所述显示系统102上直观地显示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进入子宫以及胚胎组织刮除的全过程,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人流不全的情况,而且由于是完全直视下进行清除,因此,不会由于手术动作过大而造成子宫底的意外损伤,可以非常好地避免对子宫底造成损伤,不会出现子宫穿孔等严重医疗事故。所述塑形机构9能及时调整所述操作杆5前端的角度和方向,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形状,保证所述诊刮器11能到达子宫的各个位置。临床手术过程非常安全、有效。

实施例5:含冲洗系统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

参考图4-1,本实施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与实施例4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还含冲洗系统106。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电源系统104、及冲洗系统106;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及所述冲洗系统106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及所述冲洗系统106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医院的负压吸引器或医用专用负压源的负压管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进水口106-1通过水管106-4与输液瓶或袋7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出水口106-2通过水管106-4与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冲洗机构6的进水口6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洗系统106采用蠕动泵106-3驱动。所述蠕动泵106-3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进水的流量和速度。当然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取不同的驱动装置来驱动所述冲洗系统106,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由于含有冲洗系统106,所述冲洗系统106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对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和周边组织进行冲洗,保证观察视野保持清洁的同时可以及时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从而及时观察胚胎组织是否已经被完全从着床位被清除,保证人流手术过程胚胎组织的完全,有效避免人流不全的情况发生,临床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实施例6:含负压源的本实用新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

参考他4-2,本实施例之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与实施例5的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还含负压吸引器105。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含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壳体101、显示系统102、图像处理系统103、电源系统104、负压吸引器105、及冲洗系统106;所述显示系统102放置在壳体101上;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及所述冲洗系统106安装所述壳体101内;所述显示系统102、所述图像处理系统103、所述电源系统104、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及所述冲洗系统106通过所述电路3连接在一起;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装置100的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与所述负压吸引器105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进水口106-1通过管道7-1与输液瓶或袋7连接,所述冲洗系统106的冲洗出水口106-2通过管道7-1与所述冲洗机构6的进水口6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塑形的直视人流刮宫系统900自身含有所述负压吸引器105和冲洗系统106,将负压吸引功能和冲洗功能整合到一台设备上,只要一台设备就能完成直视人流的全手术过程,不需要依赖外部负压源和外部冲洗系统,大大减少了外部环境对手术过程的限制和影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应该注意,本文中公开和说明的结构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结构代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实施例并非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唯一结构。虽然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绍和说明,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都清楚知道这些实施例不过是举例说明而己,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无数的变化、改进和代替,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因此,应按照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来的界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