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1545发布日期:2020-09-08 15:1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瓶是一种将瓶内液体以极细微的水粒喷射出来的容器,由于其可达到喷雾给液的效果,在医疗、农业或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具体的有药液喷雾式包装瓶、香水喷雾式包装瓶和手持式农药喷雾器等。无论是上述哪种领域或哪种结构的喷雾瓶,其通常包括有瓶体、与瓶体连接的喷头和设置在瓶体内并用于喷头吸液的吸液机构,还包括直接设置在喷头上的喷嘴,液体自喷嘴内喷出形成雾状,当需要使用时,按压喷头即可自喷嘴内喷出雾状液体。

但是,无论是哪种结构的喷雾瓶,起喷头都限制在瓶身上,若是需要喷施的部位位于后背或人手无法直接碰触的部位,则难以一个人完成喷药工作,对单独居住的患者来说较为不方便。因此,目前本领域缺乏一种能够独立完成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患者无法独立完成背部喷雾给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包括瓶体1和喷头2,所述喷头2设置在瓶体1上,所述喷头2包括压杆3、按压头4、可变形软管5和喷雾口6;

所述压杆3一端连接在瓶体1上,另一端与按压头4内的t型空心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头4能相对于瓶体1方向运动;

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一端与按压头4连接,另一端与喷雾口6连接;

所述可变形软管5外包裹有一层金属外管,用于维持可变形软管的形状,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管体内部刻有螺旋状纹路,使药液加速。

优选的,所述可变形软管5外的金属外管为金属丝螺旋缠绕而成。

优选的,所述金属选自铝、铜、锡合金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长度大于20cm。

优选的,所述按压头4上还设置有一个与喷雾口6直径相等的凹槽7,不使用时将喷雾口6插入凹槽7中。

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还包括盖体8,一端开口,并能盖合在瓶体1上,以保护喷头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变形软管延长了喷雾口,实现患者独自背部给药;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变形软管的管体内部刻画螺旋状纹路,使进入可变形软管的药液加速,无需多余设置二次加压装置,即可实现延长给药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变形软管的外部设置金属外管,使得可变形软管的形状能够暂时维持,便于患者固定给药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装置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装置收束后的示意图;

其中,1为瓶体,2为喷头,3为压杆,4为按压头,5为可变形软管,6为喷雾头,7为凹槽,8为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包括瓶体1和喷头2,所述喷头2设置在瓶体1上,所述喷头2包括压杆3、按压头4、可变形软管5和喷雾口6;

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一端与按压头4连接,另一端与喷雾口6连接;

所述压杆3一端连接在瓶体1上,另一端与按压头4内的t型空心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头4能相对于瓶体1方向运动;

所述可变形软管5外包裹有一层金属外管,用于维持可变形软管的形状,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管体内部刻有螺旋状纹路,使药液加速。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头2优选的可分离的设置在瓶体1上;所述喷头2优选的通过螺纹或者卡扣可分离的设置在瓶体1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杆3连接在瓶体1上,所述按压头4内包括一个“t”型空心管,空心管的一端与压杆3可拆卸连接,所述空心管与压杆3垂直的一端与可变形软管5连接。所述按压头4可相对于瓶体1运动,按下按压头4,挤压与按压头4连接的压杆3,瓶体1内的药液从压杆3内喷出,进入“t”型空心管内,进而进入可变形软管5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变形软管5外的金属外管优选为金属丝螺旋缠绕而成,所述金属外管用于支撑可变形软管5的形状暂时固定,方便患者将喷雾头固定在需要喷施的部位。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铝、铜、锡合金或铝合金。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长度优选的大于20cm,所述长度更有选为25~35cm。可变形软管5的长度过短则难以达到患者独立背部施药的效果,可变形软管5的长度过长则药液难以喷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按压头4上优选的还设置有一个与喷雾口6直径相等的凹槽7,不使用时将喷雾口6插入凹槽7中。将所述喷雾口插入凹槽中,能够有效避免喷雾口被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雾装置优选的还包括盖体8,一端开口,并能盖合在瓶体1上,以保护喷头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雾装置不使用时,将可变形软管5盘绕在按压头4周围,并将喷雾口6插入凹槽中,再用盖体8盖合,防止喷头污染,便于携带。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装置时,患者首先需要以手或者镜子确定待喷药的大致部位,以待喷药的部位在后背左肩胛骨下方2cm处为例,则患者先以手确定待喷药的大致部位,再将喷雾装置的盖体8打开,从凹槽中拔出喷雾口6。患者一手将瓶体1握在身前,另一手则调整可变形软管5的形状,使喷雾口6对准待喷药的左肩胛骨下方,可变形软管5中的金属外管能够支持其形状暂时固定,因此患者调整可变形软管5的形状后即可保证喷雾口6的大致位置。调整完成后,患者在身前按下按压头4,瓶体1内的药液经由压杆喷入可变形软管5中,并从喷雾口6经雾化后喷出。若患者担忧喷雾口6的喷施位置不够准确,可在身前对瓶体1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从而带动喷雾口6的移动,进而达到患者独自完成背后患处喷药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包括瓶体(1)和喷头(2),所述喷头(2)设置在瓶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包括压杆(3)、按压头(4)、可变形软管(5)和喷雾口(6);

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一端与按压头(4)连接,另一端与喷雾口(6)连接;

所述压杆(3)一端连接在瓶体(1)上,另一端与按压头(4)内的t型空心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头(4)能相对于瓶体(1)方向运动;

所述可变形软管(5)外包裹有一层金属外管,用于维持可变形软管的形状,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管体内部刻有螺旋状纹路,使药液加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软管(5)外的金属外管为金属丝螺旋缠绕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铝、铜、锡合金或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软管(5)的长度大于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4)上还设置有一个与喷雾口(6)直径相等的凹槽(7),不使用时将喷雾口(6)插入凹槽(7)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还包括盖体(8),一端开口,并能盖合在瓶体(1)上,以保护喷头(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背部给药的喷雾装置,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瓶体和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瓶体上,所述喷头包括压杆、按压头、可变形软管和喷雾口;所述可变形软管的一端与按压头连接,另一端与喷雾口连接;所述可变形软管外包裹有一层金属外管,用于维持可变形软管的形状,所述可变形软管的管体内部刻有螺旋状纹路,使药液加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雾装置可以解决患者无法独自对背部患处进行施药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