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0773发布日期:2020-07-14 17:1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



背景技术:

中药原材料应用于中药制作时,其中许多颗粒状中药材(如车前子、颗粒状中药材等)需要经过炒制,才能达到或符合中药所要求的功效。而这些较为细小的药材炒制不同于普通食材,普通食材的炒制可由机械炒制,以人工观察即可,而药材的炒制温度较低,色泽、气味的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且一般的炒制设备在翻炒过程中不能使锅铲贴合锅底,常常造成原料的翻炒不均匀,使得加工出的熟化产品在口感和功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目前对大多数颗粒状中药材的炒制仍普遍以人工为主,且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炒制加工的效率很低。

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提高颗粒状中药材的炒制效率,我们自行研制了颗粒状中药材炒制设备,在该设备实际应用中,为了使颗粒状中药材最大限度的翻炒均匀,要求旋转的铲板在转至最低处时,铲板端部应能无限接近炒锅锅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锅底与铲板发生剧烈摩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可在旋转的铲板接触锅底时,锅底能够上下浮动,避免过度摩擦造成锅底过早损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包括锅体、过渡部、浮动部、固定部、定位板、安装部和支撑杆,所述的锅体整体为截面为u型的横筒型结构,其上部设有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矩形开口,其两端分别通过过渡部与浮动部固为一体且相连通,所述的浮动部通过定位板和弹簧可浮动的安装在固定部内,固定部通过安装部设置在支撑杆顶端;所述的浮动部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中部设置有与过渡部相连通的开口槽ⅰ,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传动轴,其底部设有导杆,导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固定部整体也为长方体,其上部设有与浮动部间隙配合的开口槽ⅱ,开口槽ⅱ底壁设有与浮动部底部导杆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杆插入导向孔后,导杆上的弹簧上端面与浮动部底面相接触,弹簧下端面与固定部开口槽ⅱ的底壁相接触,所述的固定部其开口槽ⅱ上端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用于定位并压紧浮动部开口槽ⅰ的两侧壁。

所述的安装部整体也为长方体结构,其下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的顶部固连,其上部设有与固定部间隙配合的开口槽ⅲ,开口槽ⅲ的两侧壁上端设置有斜面。

所述的过渡部整体为上部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其一端与锅体固为一体并连通,另一端与浮动部的开口槽ⅰ侧端面固为一体且与浮动部的开口槽ⅰ连通。

所述的锅体其两侧面的外部均设置有用以加固锅体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锅体两端的浮动部固连。

所述的炒锅其一侧的安装部外侧设置有双耳板,与该安装部同侧的固定部外侧下部设有固为一体的凸台,所述凸台通过销轴与安装部外侧的双耳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浮动式的锅体,可在旋转的铲板接触锅底时,锅底能够上下浮动,避免过度摩擦造成锅底过早损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浮动部、固定部、定位板、安装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浮动部、固定部、定位板、安装部的分散示意图。

图5为过渡部的立体简图。

图6为锅体一端铰接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锅体,101、矩形开口,2、过渡部,201、开口,3、浮动部,301、开口槽ⅰ,302、导杆,4、固定部,401、开口槽ⅱ,402、导向孔,403、凸台,5、定位板,6、安装部,601、开口槽ⅲ,602、耳板,7、支撑杆,8、固定杆,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包括锅体1、过渡部2、浮动部3、固定部4、定位板5、安装部6和支撑杆7,所述的锅体1整体为截面为u型的横筒型结构,其上部设有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矩形开口,其两端分别通过过渡部2与浮动部3固为一体且相连通,所述的浮动部3通过定位板5和弹簧9可浮动的安装在固定部4内,固定部4通过安装部6设置在支撑杆7顶端;所述的浮动部3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中部设置有与过渡部相连通的开口槽ⅰ301,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传动轴,其底部设有导杆302,导杆302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的固定部4整体也为长方体,其上部设有与浮动部3间隙配合的开口槽ⅱ401,开口槽ⅱ401底壁设有与浮动部3底部导杆302相配合的导向孔402,所述导杆302插入导向孔402后,导杆302上的弹簧9上端面与浮动部3底面相接触,弹簧9下端面与固定部开口槽ⅱ401的底壁相接触,所述的固定部4其开口槽ⅱ401上端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5,用于定位并压紧浮动部开口槽ⅰ301的两侧壁。

如图3、4,所示,所述的安装部6整体也为长方体结构,其下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杆7的顶部固连,其上部设有与固定部4间隙配合的开口槽ⅲ601,开口槽ⅲ603的两侧壁上端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便于锅体1落下时,固定部4可以准确的落入开口槽ⅲ601中。

如图5所示,所述的过渡部2整体为上部设有开口201的空腔结构,其一端与锅体1固为一体并连通,另一端与浮动部的开口槽ⅰ301侧端面固为一体且与浮动部的开口槽ⅰ301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的锅体1其两侧面的外部均设置有用以加固锅体1的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与锅体1两端的浮动部3固连。

如图6所示,所述的炒锅其一侧的安装部6外侧设置有双耳板602,与该安装部6同侧的固定部4外侧下部设有固为一体的凸台403,所述凸台403通过销轴与安装部外侧的双耳板601铰接。这种铰接的结构可进一步定位,并有利于颗粒状中药材的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当旋转的铲板逐渐接触并压紧锅体底部时,锅体受压,浮动部在固定部内浮动,从而避免硬摩擦,保护设备,同时也有利锅体安装后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包括锅体(1)、过渡部(2)、浮动部(3)、固定部(4)、定位板(5)、安装部(6)和支撑杆(7),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1)整体为截面为u型的横筒型结构,其上部设有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矩形开口(101),其两端分别通过过渡部(2)与浮动部(3)固为一体且相连通,所述的浮动部(3)通过定位板(5)和弹簧(9)可浮动的安装在固定部(4)内,固定部(4)通过安装部(6)设置在支撑杆(7)顶端;所述的浮动部(3)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中部设置有与过渡部(2)相连通的开口槽ⅰ(301),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传动轴,其底部设有导杆(302),导杆(302)上套设有弹簧(9);所述的固定部(4)整体也为长方体,其上部设有与浮动部(3)间隙配合的开口槽ⅱ(401),开口槽ⅱ(401)底壁设有与浮动部(3)底部导杆(302)相配合的导向孔(402),所述导杆(302)插入导向孔(402)后,导杆(302)上的弹簧(9)上端面与浮动部(3)底面相接触,弹簧(9)下端面与固定部开口槽ⅱ(401)的底壁相接触,所述的固定部(4)其开口槽ⅱ(401)上端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板(5),用于定位并压紧浮动部开口槽ⅰ(301)的两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部(6)整体也为长方体结构,其下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杆(7)的顶部固连,其上部设有与固定部(4)间隙配合的开口槽ⅲ(601),开口槽ⅲ(601)的两侧壁上端设置有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的过渡部(2)整体为上部设有开口(201)的空腔结构,其一端与锅体(1)固为一体并连通,另一端与浮动部(3)的开口槽ⅰ(301)侧端面固为一体且与浮动部的开口槽ⅰ(30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1)其两侧面的外部均设置有用以加固锅体(1)的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与锅体(1)两端的浮动部(3)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炒锅其一侧的安装部(6)外侧设置有双耳板(602),与该安装部(6)同侧的固定部(4)外侧下部设有固为一体的凸台(403),所述凸台(403)通过销轴与安装部外侧的双耳板(602)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式颗粒状中药材炒锅,包括锅体(1)、过渡部(2)、浮动部(3)、固定部(4)、定位板(5)、安装部(6)和支撑杆(7),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1)整体为截面为U型的横筒型结构,其上部设有用以容纳旋转铲板的矩形开口(101),其两端分别通过过渡部(2)与浮动部(3)固为一体且相连通,所述的浮动部(3)通过定位板(5)和弹簧(9)可浮动的安装在固定部(4)内,固定部(4)通过安装部(6)设置在支撑杆(7)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浮动式的锅体,可在旋转的铲板接触锅底时,锅底能够上下浮动,避免过度摩擦造成锅底过早损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博;王新胜;崔新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采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