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8344发布日期:2020-09-25 18:2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气床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充气床垫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是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可起背的充气床垫适用于老人及行动不便的长久卧床的人,便于其起背,方便定时活动身体和吃饭、看电视等活动的进行。

然而,当可起背的床垫对卧床人员进行起背操作时,床垫表面与人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会使病人感到不适,同时市场上具有起背功能的床垫一般只有一个起背气囊,不便于调节起背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背过程中病人感受舒适且方便调节起背角度的可起背的充气床垫。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包括若干圆柱形的气囊,若干所述气囊依次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床垫基层,所述气囊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床垫基层的下方放置有若干起背气囊,若干所述起背气囊依次叠摞固定在一起,所述起背气囊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出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所述起背气囊充气后的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起背气囊的底面和斜面均为硬质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垫基层的中上部可滑动安装有上床套,所述床垫基层的中下部套装有下床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床垫基层中部的两个所述气囊的连接处的中间留有缝隙,所述上床套为环形封闭且两端开口结构,所述床套通过所述缝隙封闭包裹所述床垫基层的上半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床套的内表面为光滑材料,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起背气囊的斜面为光滑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背气囊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起背气囊的底边与斜边的夹角不大于4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多个竖直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起背气囊,使其可以调节起背的角度,使卧床患者有不同的起背角度可以调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上床套可滑动的安装在床垫上,在起背的过程中,上床套由于受到卧床患者的静摩擦力而相对气囊滑动,降低了卧床患者的背部受到的摩擦力,使患者感受更舒适;上床套的内表面为光滑材料,降低了上床套与气囊之间的摩擦力,使上床套更容易滑动;位于最上方的起背气囊的斜面为光滑材料,降低了起背气囊与上床套之间的摩擦力,也使上床套更容易滑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未起背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的起背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的起背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的起背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囊,2、进气出气管,3、起背气囊,4、上床套,5、下床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包括若干圆柱形的气囊1,若干所述气囊1依次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床垫基层,所述气囊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出气孔内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气囊1的进气出气口的开/闭;所述第一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2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充气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进气出气管2为所述气囊1充气/放气;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充气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所述床垫基层的下方放置有三个起背气囊3,三个所述起背气囊3依次叠摞固定在一起,所述起背气囊3用于起背;所述起背气囊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出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出气孔内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气出气孔的开/闭;所述第二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2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充气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充气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如图2-图4所示,所述起背气囊3充气后的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起背气囊3的底面和斜面均为硬质材料,使用硬质材料的目的在于是所述起背气囊6在充气的过程中不会由于卧床患者的压迫而导致所述起背气囊3凹陷或偏斜;所述起背气囊3的底面与斜面的夹角为30°,则三个所述起背气囊3使得起背的总角度为90°。

如图1-图5所示,所述床垫基层的中上部可滑动安装有上床套4,所述床垫基层的中下部套装有下床套5;位于所述床垫基层中部的两个所述气囊1的连接处的中间留有缝隙,所述上床套4为环形封闭且两端开口结构,所述床套4通过所述缝隙封闭包裹所述床垫基层的上半部分;所述上床套4的内表面为光滑材料,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起背气囊3的斜面为光滑材料,当起背时,由于卧床患者与所述上床套4之间有静摩擦力,使得所述上床套4滑动,降低了卧床患者与所述上床套4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患者感受更舒适。

上述中的光滑材料有多种可以选择,比如水洗布、蚕丝布、丝光棉等布料,将这些光滑材料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床套4的内侧面和所述起背气囊3的斜面,即可达到降低其最大静摩擦力的作用。

显而易见的,在本实施例中的起背气囊3的数量可以为任意个,所有的所述起背气囊3均充满气后,其支撑的床垫整体为l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包括若干圆柱形的气囊(1),若干所述气囊(1)依次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床垫基层,所述气囊(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2)与充气装置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基层的下方放置有若干起背气囊(3),若干所述起背气囊(3)依次叠摞固定在一起,所述起背气囊(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出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2)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所述起背气囊(3)充气后的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起背气囊(3)的底面和斜面均为硬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基层的中上部可滑动安装有上床套(4),所述床垫基层的中下部套装有下床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床垫基层中部的两个所述气囊(1)的连接处的中间留有缝隙,所述上床套(4)为环形封闭且两端开口结构,所述床套(4)通过所述缝隙封闭包裹所述床垫基层的上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套(4)的内表面为光滑材料,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起背气囊(3)的斜面为光滑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背气囊(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起背气囊(3)的底边与斜边的夹角不大于4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起背的充气床垫,其包括若干圆柱形的气囊,若干气囊依次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床垫基层,气囊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气出气孔,第一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床垫基层的下方放置有若干起背气囊,若干起背气囊依次叠摞固定在一起,起背气囊的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气出气孔,第二进气出气孔通过进气出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起背气囊充气后的竖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起背气囊的底面和斜面均为硬质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调节起背的角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降低了卧床患者的背部受到的摩擦力,使患者感受更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桥;张耀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大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