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5878发布日期:2020-09-15 19:2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植入物植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



背景技术:

双动杯髋关节是由法国bousquet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款具有双关节面的仿生假体。双动杯需借助夹持器械夹持并送入人体,然后再借助另外的击打器械敲击双动杯使其固定在植入部位。请参考图8,现有的夹持器械的作用部位在双动杯杯口的内侧,夹持器械对双动杯施加向外扩张的作用力(如图8中的箭头所示),为了能够把持双动杯,必须将双动杯杯口的内侧做成直线状,但会导致安装衬垫后双动杯内壁与衬垫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本公开的植入器的其他优点可以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获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包括:

底座;

夹爪,夹爪安装在底座上,夹爪包括能够活动的活动件和均布在活动件周围的至少两个夹臂,夹臂的两端之间具有支点,夹臂的一端向活动件延伸,另一端背向活动件延伸且该端具有爪头,活动件推动夹臂绕支点转动夹持双动杯,活动件上设有沿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

杆套,杆套一端能够与底座连接;以及

内杆,内杆插入杆套,内杆被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上不能运动,内杆能够绕其中轴线转动,内杆的端部具有外螺纹并伸出杆套,在杆套与底座装配状态下,内杆的端部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公开的夹爪从双动杯的外侧施加夹持力,不需要将双动杯杯口内侧做成直线状,避免了双动杯与衬垫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磨损;本公开的植入器能够牢固地夹持双动杯,医生可手持杆套将双动杯送入人体;本公开的的杆套和内杆还能传递击打力量,即本公开的植入器兼具了夹持和击打的功能;本公开的植入器夹持牢固,击打过程中双动杯不易从夹爪上脱落;通过转动内杆使活动件推动夹臂转动,从而使爪头夹紧双动杯,夹紧双动杯的操作省力、便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上具有容置活动件的容置腔和与容置腔相连并向侧向延伸的通道,夹臂通过圆柱销铰接在通道中,铰接点为支点。其有益效果是实现夹臂绕支点的转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底部设有第一凸台,第二部分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凸台相适配的第二凹槽,第一凸台与第二凹槽过盈配合。其有有益效果是底座分成两部分有利底座的成型,便于两部分选用不同材质,例如第二部分可采用塑料,在击打时可起到缓冲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呈十字状,其中该十字状的两个相对的臂用于安装夹臂,另外两个相对的臂末端均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用于与双动杯杯口的形状形成定位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定位柱用于与双动杯杯口的形状形成定位结构,使爪头与双动杯快速定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的底面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周围形成受力面。其有益效果是在击打时,通过受力面将击打力量传递给双动杯,使双动杯嵌入植入部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活动件的侧面设有与夹臂对应的第一凹槽,夹臂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其有益效果是当活动件运动时,能够推动夹臂转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活动件的侧面设有第三凹槽,底座上设有侧向的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销的端部伸入第三凹槽。其有益效果是限定了活动件的活动行程,防止活动件运动过度导致双动杯被夹变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内杆的两端伸出杆套的两端,内杆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另一端具有手柄,手柄或内杆的外周设有环形槽,杆套上设有向杆套的管腔侧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销伸入环形槽。其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内杆可以转动但不能沿长度方向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上设有与容置腔相连并沿活动件的活动方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杆套的端部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杆套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杆套端部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孔可以设计成统一的规格,多种规格的底座和夹爪可配置一根杆套与内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杆套外套有橡胶套或硅胶套。其有益效果是便于医生在转动内杆时握持杆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底座与夹爪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底座与夹爪装配体沿第二限位销中轴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底座爆炸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杆套与内杆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圆圈位置的放大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夹持的双动杯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双动杯植入器的夹持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双动杯植入器,请参考图1,其包括底座100、夹爪200、杆套300和内杆400。夹爪200安装在底座100上,利用杆套300与内杆400驱动夹爪200牢固地夹持双动杯,医生可手持杆套300将双动杯送入人体,而且本公开的的杆套300和内杆400还能传递击打力量,使双动杯能够固定在植入部位,即本公开的植入器兼具了夹持和传递击打力量的功能。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底座100与夹爪200的装配体半剖视图。请参考图2,夹爪200安装在底座100上,夹爪200包括能够活动的活动件201和均布在活动件201周围的至少两个夹臂202,活动件201上设有沿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206。夹臂202的两端之间具有支点203,夹臂202的一端向活动件201延伸,另一端背向活动件201延伸且该端具有爪头204。夹臂202环周向均匀布置在活动件201的周围,夹臂202可以为两个,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夹臂202,该两个夹臂对称地设置在活动件201两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夹臂202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四个。夹臂202形成一种杠杆结构,当活动件201沿着其轴向运动时,活动件201能够推动夹臂202绕着支点203转动,从而使爪头204夹持或释放双动杯。优选地,支点203靠近爪头204,夹持双动杯时更加省力,夹紧力更大。举例而言,在活动件201的侧面设有与夹臂202对应的第一凹槽205,夹臂202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205,当活动件201运动时,第一凹槽205的内侧壁推动夹臂202转动。当活动件201向着杆套300方向方向运动时,爪头204将双动杯夹紧,当活动件201远离杆套300方向运动时,爪头204释放双动杯。

请继续参考图2,底座100上具有容置活动件201的容置腔101、与容置腔101相连并沿活动件201的活动方向开设的第二螺纹孔102以及与容置腔101相连并侧向延伸的通道103,夹臂202通过圆柱销铰接在通道103中,铰接点即为支点203。举例而言,容置腔101自底座100的内部延伸至底座100的底部,并在底座100的底面形成开口,可从该开口中放入活动件201。活动件201在容置腔101内可沿着容置腔101延伸方向活动。第二螺纹孔102自容置腔101延伸到底座100的上端。通道103与夹臂202相对应,每个通道103自容置腔101沿着径向延伸至底座100的边缘,铰接夹臂202的圆柱销固定在通道103的侧壁。为了防止双动杯被夹持过度而导致双动杯变形,需要限定固定活动件201的活动行程。具体而言,请参考图3,在活动件201的侧面设有第三凹槽207,底座100上设有侧向的第一限位销112,第一限位销112的端部伸入第三凹槽207。第三凹槽207在活动件201的活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该长度即为活动件201的活动行程。

请参考图4,底座100包括第一部分105和与第一部分105相适配的第二部分106,第一部分105的底部设有第一凸台107,第二部分106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凸台107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08,第一凸台107与第二凹槽108过盈配合,使第一部分105与第二部分106固定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05采用金属材质,第二部分106可采用塑料。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5呈十字状,其中该十字状的两个相对的臂用于安装夹臂202,另外两个相对的臂末端均设有定位柱109,该定位柱109用于与双动杯杯口的形状相配合形成定位结构。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06的底面设有第二凸台110,第二凸台110的周围形成受力面111,在夹持双动杯时,第二凸台110伸入双动杯的杯口,受力面111与双动杯的边缘接触。在击打时,受力面111承受双动杯的反作用力。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106可采用塑料材质,在击打时,可起到缓冲作用。

请参考图5,杆套300呈套管状,其一端能够与底座100连接。优选地,杆套300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在杆套30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该端与第二螺纹孔102螺纹连接。因为双动杯的尺寸规格有多种,因此夹取双动杯的底座100和夹爪200也应该具有多种规格。杆套300端部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孔102可以设计成统一的规格,多种规格的底座100和夹爪200可配备同一根杆套300与内杆40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杆套300外套有橡胶套或硅胶套,便于医生在转动内杆400时握持杆套300。

请参考图5所示,内杆400插入杆套300的管腔。内杆400的一端具有外螺纹,另一端具有手柄401,内杆400的两端分别伸出杆套300的两端。内杆400被配置为在长度方向上不能运动,内杆400能够绕其中轴线转动。具体而言,请参考图6,手柄401的外周设有环形槽402,杆套300上设有向杆套300的管腔侧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销301,第二限位销301伸入环形槽402,第二限位销301限制了内杆400长度方向上的运动,但不影响内杆400的转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环形槽402还可以设置在内杆400的外周。在杆套300与底座100装配的状态下,内杆400的端部与第一螺纹孔206螺纹连接。具体而言,杆套300的端部连接到第二螺纹孔102中,当向转动内杆400时,由于内杆400不能沿其长度方向运动,且活动件201是可活动的,因此活动件201会在内杆400的端部外螺纹上运动。

以图7所示的双动杯为例说明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双动杯500的杯口外缘具有夹持和定位的缺口501,例如图7中的双动杯500的杯口外缘均匀分布有四个缺口501,缺口501为半圆柱形。优选地,定位柱109和爪头204设计成与缺口501相适配的形状,例如均设计成半圆柱形。在植入该双动杯500时,首先将定位柱109放置到其中两个相对的缺口501中,此时两个爪头204恰好与另外两个缺口501相对应,使植入器与双动杯500之间快速准确定位,便于后续夹持双动杯。然后医生一只手握紧杆套300,另一只手转动内杆400,例如通过手柄401可以省力地转动内杆400,使活动件201向着手柄401方向运动,活动件201推动夹臂202转动,使两个爪头204相对收拢,使双动杯500被牢固地夹紧。本公开的植入器从双动杯500的外侧对其施加夹持力,不需要将双动杯杯口内侧做成直线状,避免了双动杯与衬垫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磨损。另外,夹持双动杯的操作非常省力便捷。双动杯500被夹紧后,医生手持杆套300将双动杯500送入植入部位,再击打内杆400的手柄401端,通过杆套300和内杆400传递击打力量,使双动杯500嵌入植入部位。本公开的植入器夹持牢固,可防止击打过程中双动杯由于振动而从夹爪上脱离。当植入完成后,医生一只手握紧杆套300,另一只手反向转动内杆400,使活动件201远离手柄401端运动,爪头204逐渐释放双动杯。由于杆套300不动,因此在松开双动杯的过程中,双动杯不会受到扭矩。当爪头204完全释放双动杯后,整体取出植入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