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3724发布日期:2020-09-23 01: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会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施针,从而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单纯的施针有时候并不能够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施针的同时往往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施加一定的辅助治疗,增加对穴位的刺激,中药熏蒸是现有技术中经常会使用的辅助治疗方式;

现代医学认为,熏蒸疗法通过薰、蒸将药力和热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皮肤和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强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和体内废物的排泄,有利于组织间液的回流吸收,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调节神经体液,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配合中医针灸用的熏蒸装置,而普通的熏蒸机配合针灸使用时较为不方便,结构也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普通的熏蒸机内一般设有一个蒸汽发生装置,但蒸汽发生装置配合熏蒸机只能够进行单一艾叶熏蒸,不能够增加其它辅助药草,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以熏蒸治疗的方式辅助患者的针灸治疗,提高了疗效,具有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包括底座、竖板、升降装置、支撑件、导向件、熬药锅、双轴电机、连接件、搅拌杆、扇叶、蒸汽输入管、鼓风机、进气管、第一分气件、第二分气件、混合气体输出管、软管、气体混合箱和固定件;

竖板设置在底座两侧,支撑件水平设置并位于两竖板之间,升降装置竖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支撑件连接;导向件水平设置在支撑件上并与竖板滑动连接;固定件水平设置并连接两竖板,且固定件位于支撑件的正上方,固定件和支撑件夹紧熬药锅;支撑件上还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熬药锅接触;

双轴电机设置在固定件上,且一端竖直设有第一转动件,另一端竖直设置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延伸入熬药锅内,连接件水平设置在第一转动件上,搅拌杆竖直设置在连接件上;气体混合箱设置在固定件上,第二转动件延伸入气体混合箱内;扇叶在第二转动件上设有多组,且每组围绕第二转动件呈环形阵列分布;

蒸汽输入管竖直设置在固定件上并连通熬药锅和气体混合箱;第一分气件设置在气体混合箱内,且第一分气件上均匀设置排气孔;鼓风机设置在竖板上,进气管设置在鼓风机上并与第一分气件连通;

第二分气件设置在气体混合箱上并与其连通,混合气体输出管设置在第二分气件上并与其连通,且混合气体输出管上设有控制阀;软管与混合气体输出管连接,且末端设有熏蒸罩。

优选的,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筒、螺纹杆和调节件;

固定筒竖直设置在底座上,且固定筒的开口朝上;螺纹杆竖直设置在支撑件上并插入固定筒内,调节件转动设置在固定筒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杆;

调节杆的数目为多组并水平设置在调节件上。

优选的,螺纹杆上倾斜设置多个加强杆,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支撑件连接。

优选的,支撑件上设置开口朝上的放置槽,加热装置位于放置槽内,熬药锅的底部插入放置槽内并压在加热装置上。

优选的,固定件上设置开口朝下的环形密封槽,熬药锅的顶部插入环形密封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环;

密封环设置在固定件上并位于环形密封槽内,且密封环压紧熬药锅。

优选的,熬药锅上设有保温隔热层和木质把手。

优选的,蒸汽输入管上设有单向阀,蒸汽由熬药锅进入气体混合箱内。

优选的,导向件上设置滑动件,竖板上竖直设置限位导向槽,滑动件位于限位导向槽内并与竖板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升降装置对熬药锅进行升降,支撑件和固定件夹住熬药锅,方便固定和取下熬药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熏蒸罩罩住人体针灸部位,加热装置对熬药锅进行加热,蒸汽通过蒸汽输入管进入气体混合箱内;鼓风机将空气鼓入第一分气件内,第一分气件将空气均匀喷入气体混合箱内,蒸汽和空气混合并进入第二分气件内,第二分气件将混合气体输入到各混合气体输出管中,混合气体再通过软管进入熏蒸罩内,实现对针灸部位的熏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第一转动件带动连接件和搅拌杆转动,对熬药锅内进行搅拌,有利于蒸汽的产生,第二转动件带动各扇叶进行转动,有利于蒸汽和空气的混合,也有利于混合气体的输出,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竖板;3、升降装置;4、加强杆;5、支撑件;6、导向件;7、熬药锅;8、放置槽;9、加热装置;10、双轴电机;11、第一转动件;12、连接件;13、搅拌杆;14、第二转动件;15、扇叶;16、蒸汽输入管;17、鼓风机;18、进气管;19、第一分气件;20、第二分气件;21、混合气体输出管;22、软管;23、熏蒸罩;24、气体混合箱;25、固定件;26、固定筒;27、螺纹杆;28、调节件;29、调节杆;30、滑动件;31、限位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熏蒸装置,包括底座1、竖板2、升降装置3、支撑件5、导向件6、熬药锅7、双轴电机10、连接件12、搅拌杆13、扇叶15、蒸汽输入管16、鼓风机17、进气管18、第一分气件19、第二分气件20、混合气体输出管21、软管22、气体混合箱24和固定件25;

竖板2设置在底座1两侧,支撑件5水平设置并位于两竖板2之间,升降装置3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支撑件5连接;导向件6水平设置在支撑件5上并与竖板2滑动连接;固定件25水平设置并连接两竖板2,且固定件25位于支撑件5的正上方,固定件25和支撑件5夹紧熬药锅7;支撑件5上还设有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与熬药锅7接触;

双轴电机10设置在固定件25上,且一端竖直设有第一转动件11,另一端竖直设置第二转动件14;第一转动件11延伸入熬药锅7内,连接件12水平设置在第一转动件11上,搅拌杆13竖直设置在连接件12上;气体混合箱24设置在固定件25上,第二转动件14延伸入气体混合箱24内;扇叶15在第二转动件14上设有多组,且每组围绕第二转动件14呈环形阵列分布;

蒸汽输入管16竖直设置在固定件25上并连通熬药锅7和气体混合箱24;第一分气件19设置在气体混合箱24内,且第一分气件19上均匀设置排气孔;鼓风机17设置在竖板2上,进气管18设置在鼓风机17上并与第一分气件19连通;

第二分气件20设置在气体混合箱24上并与其连通,混合气体输出管21设置在第二分气件20上并与其连通,且混合气体输出管21上设有控制阀;软管22与混合气体输出管21连接,且末端设有熏蒸罩23;熏蒸罩23上设有供蒸汽排出的通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筒26、螺纹杆27和调节件28;固定筒26竖直设置在底座上,且固定筒26的开口朝上;螺纹杆27竖直设置在支撑件5上并插入固定筒26内,调节件28转动设置在固定筒26上并与螺纹杆27螺纹连接。工作中,转动调节件28,螺纹杆27在支撑件5的导向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熬药锅7进行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杆29;调节杆29的数目为多组并水平设置在调节件28上。通过对调节杆29施加力的作用使调节件28进行转动,较为省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螺纹杆27上倾斜设置多个加强杆4,加强杆4的另一端与支撑件5连接,有助于提高对支撑件5的支撑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5上设置开口朝上的放置槽8,加热装置9位于放置槽8内,熬药锅7的底部插入放置槽8内并压在加热装置9上,进一步提高对熬药锅7的固定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件25上设置开口朝下的环形密封槽,熬药锅7的顶部插入环形密封槽内;密封环设置在固定件25上并位于环形密封槽内,且密封环压紧熬药锅7,对熬药锅7的密封效果较好,有效防止蒸汽泄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熬药锅7上设有保温隔热层和木质把手。保温隔热层起到保温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热量散失,降低能耗,通过设置木质把手,方便取下熬药锅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蒸汽输入管16上设有单向阀,蒸汽由熬药锅7进入气体混合箱24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件6上设置滑动件30,竖板2上竖直设置限位导向槽31,滑动件30位于限位导向槽31内并与竖板2滑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软管22上设置外螺纹,混合气体输出管21上对应设置内螺纹,软管22与混合气体输出管21螺纹连接,方便对软管22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利于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熬药锅7上设有透明窗,用于观察熬药锅7内液位状况。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根据要求将熏蒸用中药材和水加入熬药锅7内,之后通过升降装置3将熬药锅7升上去,支撑件5和固定件25夹住熬药锅7,实现对熬药锅7的固定,方便固定和取下熬药锅7,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使用时,将熏蒸罩23罩住人体针灸部位,加热装置9对熬药锅7进行加热,蒸汽通过蒸汽输入管16进入气体混合箱24内;鼓风机17将空气鼓入第一分气件19内,第一分气件19将空气均匀喷入气体混合箱24内,蒸汽和空气混合并进入第二分气件20内,第二分气件20将混合气体输入到各混合气体输出管21中,混合气体再通过软管22进入熏蒸罩23内,实现对针灸部位的熏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并且双轴电机10使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4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第一转动件11带动连接件12和搅拌杆13转动,对熬药锅7内进行搅拌,有利于蒸汽的产生,第二转动件14带动各扇叶15进行转动,有利于蒸汽和空气的混合,也有利于混合气体的输出,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