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护理用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5050发布日期:2020-07-29 02:4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外科护理用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护理用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长时间坐姿不正确,人体的脊柱往往会出现变形弯曲等现象,严重者会压迫人体内脏和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脊柱的矫正治疗通常分为内部矫正治疗和外部矫正治疗,内部矫正治疗通常需要手术,而外部矫正治疗一般使用矫正装置。

目前,矫正装置大多结构为座椅式或床式,实现定点矫正;但是采用座椅式或床式矫正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无法随身携带,且价格昂贵,一般家庭的患者只能去医院进行定点定时矫正,无法随时随地进行矫正,进而造成使用的不便,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外科护理用矫正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采用座椅式或床式矫正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无法随身携带,且价格昂贵,一般家庭的患者只能去医院进行定点定时矫正,无法随时随地进行矫正,进而造成使用的不便,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脊柱外科护理用矫正装置,包括上部脊柱机构和下部腰部机构,所述上部脊柱机构和下部腰部机构均包括若干组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有通过韧性板和设置在韧性板两侧的柔性橡胶板,若干组韧性板之间均通过铰接件相互连接,韧性板中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贯穿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前端通过球铰接转动连接有弧形块,弧形块后侧左右部均设置有导杆,所述韧性板左右部均开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导孔,上部脊柱机构的所述韧性板左右侧设置有固定带组件,下部腰部机构的所述韧性板左右侧设置有魔术贴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后端均设置有带有防滑纹的旋钮件,便于通过旋钮件转动螺纹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脊柱机构的所述柔性橡胶板尺寸大于下部腰部机构的柔性橡胶板尺寸,且柔性橡胶板前侧均设置有若干组按摩块,贴合人体设计,提高该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背带和相互配合的书包子扣与书包母扣,背带上端与下端分别与上部脊柱机构的最上侧一组柔性橡胶板和上部脊柱机构的最下侧一组柔性橡胶板胶接,书包子扣和书包母扣均通过伸缩带连接有集中带,上部脊柱机构的左右部所述柔性橡胶板的边侧均通过上部连接带与其同侧的集中带连接,通过上部连接带与集中带的相互配合,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减少勒横感,患者可先通过背带佩戴在上身上,再通过书包子扣与书包母扣的配合,将两侧的集中带相互连接,实现将上部脊柱机构固定在上身脊柱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魔术贴组件包括宽型魔术贴毛面带和与之配合的宽型魔术贴钩面带,下部腰部机构的左侧所述柔性橡胶板边侧均通过下部连接带与宽型魔术贴毛面带连接,下部腰部机构的右侧所述柔性橡胶板边侧均通过下部连接带与宽型魔术贴钩面带连接,通过宽型魔术贴毛面带与宽型魔术贴钩面带的设计,避免使用细小型连接带带来的勒横感,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随身佩戴,可随时随地对脊柱进行矫正,且其价格比座椅式或床式矫正装置低,市场竞争力高,同时通过铰接件使得相邻两组韧性板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提高该装置佩戴的贴合性,避免整体硬性佩戴,提高其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角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韧性板;2-柔性橡胶板;3-铰接件;4-螺纹孔;5-螺纹杆;6-弧形块;7-导杆;8-导孔;9-旋钮件;10-按摩块;11-背带;12-书包子扣;13-书包母扣;14-伸缩带;15-集中带;16-上部连接带;17-宽型魔术贴毛面带;18-宽型魔术贴钩面带;19-下部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护理用矫正装置,参照图1-4:包括上部脊柱机构和下部腰部机构,上部脊柱机构和下部腰部机构均包括若干组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有通过韧性板1和设置在韧性板1两侧的柔性橡胶板2,若干组韧性板1之间均通过铰接件3相互连接,韧性板1中部开设有螺纹孔4,螺纹孔4内螺纹贯穿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前端通过球铰接转动连接有弧形块6,弧形块6后侧左右部均设置有导杆7,韧性板1左右部均开设有与导杆7间隙配合的导孔8,上部脊柱机构的韧性板1左右侧设置有固定带组件,下部腰部机构的韧性板1左右侧设置有魔术贴组件。

其中,螺纹杆5后端均设置有带有防滑纹的旋钮件9;上部脊柱机构的柔性橡胶板2尺寸大于下部腰部机构的柔性橡胶板2尺寸,且柔性橡胶板2前侧均设置有若干组按摩块10;固定带组件包括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背带11和相互配合的书包子扣12与书包母扣13,背带11上端与下端分别与上部脊柱机构的最上侧一组柔性橡胶板2和上部脊柱机构的最下侧一组柔性橡胶板2胶接,书包子扣12和书包母扣13均通过伸缩带14连接有集中带15,上部脊柱机构的左右部柔性橡胶板2的边侧均通过上部连接带16与其同侧的集中带15连接;魔术贴组件包括宽型魔术贴毛面带17和与之配合的宽型魔术贴钩面带18,下部腰部机构的左侧柔性橡胶板2边侧均通过下部连接带19与宽型魔术贴毛面带17连接,下部腰部机构的右侧柔性橡胶板2边侧均通过下部连接带19与宽型魔术贴钩面带18连接。

使用时,先通过固定带组件将上部脊柱机构固定连接在上身脊柱部,即先通过两组背带11背在上身部,再通过拉动左右侧的伸缩带14带动上部连接带16相互拉动,使得上部脊柱机构左右侧的柔性橡胶板2贴合在患者脊柱部,再通过书包子扣12与书包母扣13的配合,将左右的的伸缩带14固定连接,从而将上部脊柱机构固定在脊柱部并贴合患者身体,提高矫正效果,并使得上部脊柱机构的韧性板1紧紧的与上身贴合;之后通过魔术贴组件,将下部腰部机构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即通过拉动宽型魔术贴毛面带17和宽型魔术贴钩面带18带动下部连接带19的相互拉动,使得下部腰部机构左右侧的柔性橡胶板2贴合在患者腰部两侧,再通过宽型魔术贴毛面带17和宽型魔术贴钩面带18配合,实现宽型魔术贴毛面带17和宽型魔术贴钩面带18的固定连接,从而将下部腰部机构固定在腰部并贴合患者身体,并使得下部腰部机构的韧性板1紧紧的与腰部贴合;通过螺纹杆5与弧形块6的球铰接,以及通过导杆7与导孔8的限定配合,实现对弧形块6的旋转限定,当医护人员转动螺纹杆5,实现调节弧形块6对患者脊柱的挤压,并可根据患者的反馈以及医生对患者脊柱矫正治疗的进度,调节弧形块6对患者脊柱挤压程度,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随身佩戴,可随时随地对脊柱进行矫正,且其价格比座椅式或床式矫正装置低,市场竞争力高,同时通过铰接件3使得相邻两组韧性板1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提高该装置佩戴的贴合性,避免整体硬性佩戴,提高其佩戴的舒适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