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8199发布日期:2021-01-15 12:3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使用广泛,经国内外研究,使用pvc静脉给药占70%-80%,它能够减轻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能够较长时间维持静脉通路,减轻患者痛苦,特别在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固外周静脉留置针对经静脉治疗的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果留置针固定不佳,或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比如婴幼儿好动、易出汗,昏迷患者无意识、躁动),易导致留置针敷贴松动、软管脱出、静脉炎、外渗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由留置针固定不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本案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留置针固定,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加固贴,所述加固贴包括由无纺布敷料贴裁剪形成的保护部和固定带,所述保护部对应于穿刺部位开设有用于观察穿刺部位情况的观察孔,所述固定带包括用于绑固留置针延长管的第一固定带,以及用于绑固留置针正压接头的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保护部,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

优选地,所述观察孔为心形孔,该心形孔的尺寸为30*40mm。

优选地,所述观察孔为心形孔、水滴形孔或者圆形孔。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敷料贴为医用透气无纺布胶带。

优选地,所述加固贴适用于留置于手背或足背的留置针,所述保护部为方形块,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方形块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保护部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围合形成u型缺口,所述保护部于所述u型缺口与所述观察孔之间形成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宽度大于30mm。

优选地,所述方块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80mm,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20mm,所述第二固定带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20mm。

优选地,所述加固贴适用于留置于除手背或足背的其他肢体的留置针,所述加固贴呈方块状,所述加固贴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80mm,所述加固贴的一端部沿所述加固贴的长度方向裁剪,形成第一缝隙,并且所述加固贴于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20mm,所述第一缝隙贯穿于所述加固贴的一端沿;

所述加固贴的一端部沿所述加固贴的长度方向裁剪,形成第二缝隙,并且所述加固贴于所述第二缝隙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长度为60mm,宽度为20mm,所述第二缝隙贯穿于所述加固贴的一端沿,并且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贯穿于所述加固贴的同一侧端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固贴在使用时,观察孔对准于穿刺部位,然后利用第一固定带将留置针的延长管夹固于保护部与第一固定带之间。然后利用第二固定带将留置针的正压接头夹固于保护部与第二固定带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可根据个人及留置部位不同灵活应用。加强了留置针的固定,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避免因活动造成针管的脱出、减少穿刺次数、降低静脉炎、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即预防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还可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因普通医用胶布加固缠绕,导致血运不畅及相应的皮肤过敏。避免3m敷贴的浪费。固定操作简单,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使用无纺布敷料贴,透气性好,使用舒适度佳。

优选地,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肢体固定架,所述肢体固定架包括带有透气孔的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以及设置于所述聚已内酯定位膜周沿的支撑沿,所述肢体固定架形成有与肢体相匹配的凹位,所述肢体固定架还设有调节固定带,所述肢体置于所述凹位内,并且限位于所述肢体固定架与所述调节固定带之间。

优选地,所述肢体固定架为上肢固定架,所述上肢固定架相应的手指、腕部和前臂分别设有所述调节固定带,或者所述肢体固定架为上肢固定架,所述下肢固定架相应的足背、踝上和小腿分别设有所述调节固定带。

优选地,所述调节固定带为粘扣带,所述肢体固定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粘扣带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利用魔术贴实现粘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将加固贴和肢体固定架结合使用,增加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的降低静脉炎、液体渗出、外渗、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肢体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肢体固定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贴与肢体固定架配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加固贴-a;肢体固定架-b;

正压接头-a;延长管-b;

保护部-1;观察孔-11;

支撑部-12;固定带-2;

第一固定带-21;第二固定带-22;

u型缺口-3;第一缝隙-41;

第二缝隙-42;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5;

透气孔-51;支撑沿-6;

调节固定带-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加固贴a,所述加固贴a包括由无纺布敷料贴裁剪形成的保护部1和固定带2,保护部1对应于穿刺部位开设有用于观察穿刺部位情况的观察孔11,固定带2包括用于绑固留置针延长管的第一固定带21,以及用于绑固留置针正压接头的第二固定带22。第一固定带2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带2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保护部1,第一固定带2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带22的另一端分别为自由端,观察孔11相对位于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观察孔11为心形孔,采用该形状的观察孔,不仅方便观察,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因拉扯受力而变形等。该心形孔的尺寸为30*40mm。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观察孔11为心形孔、水滴形孔或者圆形孔,通常情况下,观察孔11的最大孔径为40mm。采用该形状的观察孔,不仅方便观察,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因拉扯受力而变形等。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无纺布敷料贴为医用透气无纺布胶带,透气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加固贴适用于留置于手背或足背的留置针,参考图1所示,保护部1为方形块,以图1所示方位为参考方式,第一固定带2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带22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方形块(即保护部1)的右侧,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22相平行设置,第一固定带21、保护部1和第二固定带22围合形成u型缺口3,保护部1于u型缺口3与观察孔11之间形成有支撑部12,支撑部12的宽度大于30mm,支撑部12不仅对穿刺部位具有保护作用,还对后续固定带的粘固起支撑作用,保证粘固的稳定性,防止留置针脱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贴结构简单,可根据患者所需自行裁剪,易操作且操作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方形块(即保护部1)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80mm,第一固定带21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20mm,第二固定带22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20mm。该尺寸设计不仅达到加强留置针固定的预期效果,还可最大程度的节省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加固贴适用于留置于除手背或足背的其他肢体的留置针,所述加固贴呈方块状,所述加固贴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80mm,以图3所示的方位为参考方式,所述加固贴的左上端部沿所述加固贴的长度方向裁剪,形成第一缝隙41,并且所述加固贴于所述第一缝隙41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固定带21,第一固定带21的长度为60mm,宽度为20mm,第一缝隙41贯穿于所述加固贴的左侧端沿,第一固定带21的左侧端为自由端;

所述加固贴的左下端部沿所述加固贴的长度方向裁剪,形成第二缝隙42,并且所述加固贴于第二缝隙42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二固定带22,第二固定带22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20mm,第二缝隙42贯穿于所述加固贴的左侧端沿,即第一缝隙41与第二缝隙42均贯穿于所述加固贴的左侧端沿,第二固定带22的左侧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贴结构简单,可根据患者所需自行裁剪,易操作且操作效率高。

常规的y型静脉留置针包括正压接头a、钢针组件和连接于正压接头a和钢针组件之间的延长管b。使用时,观察孔11对准于穿刺部位,即钢针组件,然后利用第一固定带21将延长管b夹固于保护部1与第一固定带21之间。然后利用第二固定带21将正压接头a夹固于保护部1与第二固定带22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适用于患儿手部、足部等部位静脉输液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可根据个人及留置部位不同灵活应用。加强了留置针的固定,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避免因活动造成针管的脱出、减少穿刺次数、降低静脉炎、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即预防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还可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因普通医用胶布加固缠绕,导致血运不畅及相应的皮肤过敏。避免3m敷贴的浪费。固定操作简单,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使用无纺布敷料贴,透气性好,使用舒适度佳。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6所示,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肢体固定架b,肢体固定架b包括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5,以及设置于聚已内酯定位膜周沿的支撑沿6,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5带有透气孔51,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5由医用聚已内酯薄膜裁剪成所需形状而制成,而医用聚已内酯薄膜具有自适应能力,使用肢体固定架b时,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5可塑性性好,可自适应肢体的形状和大小,因此,肢体固定架b可形成有与肢体相匹配的凹位,与肢体的贴合性较好。肢体固定架b还设有调节固定带7,肢体置于凹位内,并且限位于肢体固定架b与所述调节固定带7之间,防止肢体乱动。此外,聚已内酯自适应定位膜5可经过浸泡消毒反复使用,降低医疗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考图4所示,肢体固定架b为上肢固定架,所述上肢固定架对应于手指、腕部和前臂设置,所述上肢固定架覆盖相应肢体的1/3~1/2肢体面积,顶部为敞开口,便于患者穿套,调节固定带对应于敞开口设置。所述上肢固定架相应的手指、腕部和前臂分别设有调节固定带7,即具有三条调节固定带7,针对不同部位设置调节固定带,固定效果好,且采用可调节固定带,适应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考图5所示,肢体固定架b为下肢固定架,所述下肢固定架对应于手指、腕部和前臂设置,所述上肢固定架覆盖相应肢体的1/3~1/2肢体面积,顶部为敞开口,便于患者穿套,调节固定带7对应于敞开口设置。所述下肢固定架相应的足背、踝上和小腿分别设有调节固定带7,即具有三条调节固定带7,针对不同部位设置调节固定带7,固定效果好,且采用可调节固定带,适应性好。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调节固定带7为粘扣带,肢体固定架b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粘扣带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并利用魔术贴反向(与穿孔方向相反的方向)粘合,粘扣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加固装置,可将加固贴a和肢体固定架b结合使用,增加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的稳定性,进而有效的降低静脉炎、液体渗出、外渗、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