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194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为保留患者的输液通道,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通常采用给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方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要用敷贴将其固定在皮肤上,以防脱落或移位。现有的静脉留置针敷贴有多种形式,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使用敷贴固定贴合留置针时,留置针尾端和敷贴之间会形成较大的空隙,灰尘等杂质容易跑入密闭区域,使该区域受到污染,从而引发穿刺部位感染。
[0003]除此之外,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感染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容易引起静脉炎症反应,包括化学性、机械性、血栓性、细菌性及拔针后静脉炎等几种类型。现有的静脉留置针敷贴只起到固定留针的作用,抑菌性能较差,没有达到预防静脉炎和治疗静脉炎的效果,并且容易浸湿,致使更换敷贴的频率较高,造成医用成本过高。
[0004]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贴合度更好、抑菌效果更好、能起到吸湿和消炎作用的静脉留置针敷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敷贴固定留置针时,敷贴和留置针之间空隙较大而造成留置针密闭区域易产生污染的问题,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抑菌效果和吸湿效果较好,可以起到预防静脉炎和治疗静脉炎的作用。
[0006]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边缘中部设有缺口 2,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
[0008]进一步地,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8cm-12cm,宽度为7cm_9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敷贴主体I的规格为8cmX 10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缺口 2的形状为半圆形,直径为0.5cm-0.6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部位3为2cmX2cm的方形区域。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I)由于本发明设有半圆形缺口,更契合静脉留置针的圆形尾端,使本发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时达到最大密合度,避免形成空隙而造成穿刺部位受到污染的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
[0014](2)附着的藻酸盐成分具有抑菌性的功能,减少细菌与创面接触的机会,保持穿刺部位无菌、清洁,还可促进穿刺点局部炎症吸收,达到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效果。
[0015](3)附着的藻酸盐成分具有高吸湿性和止血性的功能,可吸收穿刺部位的渗液、渗血以及皮肤分泌的汗液等,使本发明敷贴在使用时不容易浸湿,减少更换频次和护士的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7]图中,1、敷贴主体,2、缺口,3、中间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
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8cm,宽度为7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5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12cm,宽度为7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5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23]实施例3
[0024]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12cm,宽度为9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5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25]实施例4
[0026]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8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5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27]实施例5
[0028]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8cm,宽度为7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6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29]实施例6
[0030]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12cm,宽度为7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6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31]实施例7
[0032]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12cm,宽度为9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6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33]实施例8
[0034]如图1所示,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8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的直径为0.6cm。在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所述中间部位3的范围是2cmX2cm的方形区域。在使用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时,在穿刺部位静脉留针后,将附着有藻酸盐成分的部位3置于穿刺点上,再将缺口 2跨过留置针尾端,按压、塑性,然后把整个敷贴黏贴在皮肤上。
[0035]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变型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I)的一侧长边边缘中部设有缺口(2),所述敷贴主体(I)的中间部位(3)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I)的长度为 8cm_12c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I)的宽度为 7cm_9cm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I)的规格为 8cmX 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的形状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的直径为0.5cm-0.6cm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位(3)为2cmX 2cm的方形区域。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包括长方形的透明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的一侧长边的边缘中部设有缺口,所述敷贴主体的中间部位与皮肤接触的一面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本发明产品在固定静脉留置针时可以达到最大密合度,避免穿刺部位受到感染。由于附着有藻酸盐成分,本发明产品抑菌效果和吸湿效果好,可以保持穿刺部位无菌、清洁,并促进穿刺点局部炎症吸收,达到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效果。
【IPC分类】A61M5-158, A61L15-44, A61F13-15, A61L15-28
【公开号】CN104771808
【申请号】CN201510127559
【发明人】应燕萍, 李宏, 黄惠桥, 黄金姣, 杨丽, 陈务贤
【申请人】李宏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