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4160发布日期:2020-09-18 20:0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椅。



背景技术:

按摩椅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对于人流量大的高铁站、火车站、候机室等公共场合更为常见;按摩椅中的按摩板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对人体进行按摩,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肌放松肉、消除疲劳等目的,因此对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以及长途奔波劳累的人来说,按摩椅则更加重要。

普通的按摩椅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按摩椅的按摩板一般设置在椅子内部,而在按摩板需要检修时,拆卸较为不便;因此一些厂家对此进行了改进,将按摩椅的按摩板与座椅的椅背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例如:专利号为cn209135863u公开了“一种办公按摩椅”,该专利的按摩椅包括坐板、靠背、扶手等,在靠背中间设有上下宽中间较窄的葫芦形状凹槽,凹槽上方设有方便拆卸的浅凹槽,凹槽周围铺设有弹性材料,凹槽嵌入有按摩板,按摩板嵌入后受弹性材料回弹挤压增加摩擦力固定在靠背上。

这种虽然能够实现将按摩板与靠背可拆卸设置,方便按摩板的检修,但是在按摩板工作时,按摩板内的按摩机芯在来回运动,而仅仅依靠弹力及摩擦力将按摩板固定在靠背上的方式则不够保险,而且弹性材料在多次使用后弹力逐渐消减,因此对按摩板的固定效果也变差。

再有,该专利的弹性材料在弹力消减后不方便更换,并且更换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按摩椅,所述按摩椅的按摩板与椅背为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在椅背中部的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魔术贴,所述按摩板外套有与魔术贴相粘接的布套。

当按摩椅在正常工作时,所述按摩板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且与凹槽粘接固定;当按摩椅的按摩板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用力将所述按摩板取出即可,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按摩椅,包括椅座、椅背以及扶手,所述椅背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魔术贴;还包括放置于凹槽内的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外面套设有布套,当按摩板嵌入凹槽内时,所述布套与魔术贴粘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椅,所述按摩椅的按摩板与椅背为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在椅背中部的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魔术贴,所述按摩板外套有与魔术贴相粘接的布套。

当按摩椅在正常工作时,所述按摩板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且与凹槽粘接固定;当按摩椅的按摩板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用力将所述按摩板取出即可,较为方便。

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设计方便按摩板的检修与拆卸,且所述的按摩椅结构更加简单,更重要的是在魔术贴粘接效果不理想时,方便更换魔术贴,并且更换魔术贴的成本较低。

一种按摩椅,包括椅座、椅背以及扶手,所述椅背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还包括放置于凹槽内的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外面套设有布套;所述布套、凹槽相互贴合的两个面上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一对公、母魔术贴,当按摩板嵌入凹槽内时,所述公、母魔术贴贴合。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椅背中部的凹槽或按摩椅的布套中的一个上设置至少一个公魔术贴,椅背中部的凹槽或按摩椅的布套中的另一个上设置至少一个母魔术贴;当按摩椅在正常工作时,所述按摩板嵌入所述凹槽内,公、母魔术贴贴合使得按摩椅与椅背固定;当按摩椅的按摩板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用力将所述按摩板取出即可,较为方便。

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设计方便按摩板的检修与拆卸,且所述的按摩椅结构更加简单,更重要的是在公、母魔术贴的粘接效果不理想时,方便更换公、母魔术贴,并且更换公、母魔术贴的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还包括柔性遮挡垫,所述的柔性遮挡垫与椅背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柔性遮挡垫可前后翻转;当柔性遮挡垫向前翻转至椅背前时,按摩板被遮挡,当柔性遮挡垫向后翻转至椅背后时,按摩板露出。所述柔性遮挡垫在向前翻转至椅背前时,不仅能够起到遮挡、保护按摩板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使得按摩板与人体背部之间不直接接触,能够舒缓按摩板的按摩效果,使得按摩板对人体背部按摩的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的魔术贴与凹槽内表面缝合。缝合的方式方便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的公、母魔术贴与凹槽或布套的外表面缝合。缝合的方式方便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板与凹槽的大小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遮挡垫与椅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通过拉链连接。拉链的方式方便柔性遮挡垫与椅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椅背为包括背架,所述背架为框架结构,所述背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支撑杆、左支撑杆、下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所述的下支撑杆后方设有第一阻挡杆,所述的左、右支撑杆之间横向设有至少一根第二阻挡杆;所述第一、二阻挡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一、二阻挡杆的中部向后弯折形成容纳槽;所述的按摩板放入所述容纳槽内并背靠于第二阻挡杆上,按摩板下端处于第一阻挡杆与下支撑杆之间。为了配合按摩板更好的放入到椅背内,所述椅背的背架设计为框架结构,并且在背架上设有用于按摩板背面抵靠的第二阻挡杆,并且按摩板放入第二阻挡杆形成的容纳槽内,使得按摩板不会发生移动。

作为优选,在背架上套有蒙布,在蒙布前表面铺设有靠垫,靠垫中部镂空形成凹槽,靠垫下端形成横跨过第一阻挡杆与下支撑杆的承托部,按摩板装入凹槽内,按摩板下端被承托部所承托。所述按摩板的下端面抵靠在靠垫的承托部上,更好的使得按摩板不会发生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杆与左、右支撑杆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二阻挡杆与下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且第一、二阻挡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杆焊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按摩椅,所述按摩椅的按摩板与椅背为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在椅背中部的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魔术贴,所述按摩板外套有与魔术贴相粘接的布套。当按摩椅在正常工作时,所述按摩板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且与凹槽粘接固定;当按摩椅的按摩板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用力将所述按摩板取出即可,较为方便。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椅背中部的凹槽或按摩椅的布套中的一个上设置至少一个公魔术贴,椅背中部的凹槽或按摩椅的布套中的另一个上设置至少一个母魔术贴。

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设计方便按摩板的检修与拆卸,且所述的按摩椅结构更加简单,更重要的是在魔术贴粘接效果不理想时,方便更换魔术贴,并且更换魔术贴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按摩板即将放入凹槽内时按摩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按摩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按摩板未放入凹槽内时按摩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按摩板放入凹槽内时按摩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按摩板放入凹槽内、柔性遮挡垫向前翻转至椅背前按摩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摩板放入凹槽内、柔性遮挡垫向前翻转至椅背前按摩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柔性遮挡垫向后翻转至椅背后按摩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各附图标记为:椅座1;椅背2;扶手3;拉链4;柔性遮挡垫5;背架6;上支撑杆7;左支撑杆8;下支撑杆9;右支撑杆10;第一阻挡杆11;第二阻挡杆12;容纳槽13;蒙布14;靠垫15;承托部16;凹槽17;魔术贴18;按摩板19;布套20;公魔术贴21;母魔术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椅,包括椅座1、椅背2以及扶手3,还包括与椅背2通过拉链4连接的柔性遮挡垫5,所述的柔性遮挡垫5可相对于椅背2前后翻转。

如图8、9所示,所述椅背2包括框架结构的背架6,所述背架6包括上支撑杆7、左支撑杆8、下支撑杆9以及右支撑杆10,所述上支撑杆7与左、右支撑杆9、10为一体成型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杆7左端向下连接有左支撑杆8,上支撑杆7右端向下连接有右支撑杆10,下支撑杆9的两端与左、右支撑杆9、10的下端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下支撑杆9后方设有与下支撑杆9平行的第一阻挡杆11,所述第一阻挡杆11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杆9、10的下端焊接在一起,所述的左、右支撑杆9、10中部以及中上部横向焊接有三根与下支撑杆9平行的第二阻挡杆12,所述第一、二阻挡杆11、12的中部都向后弯折形成容纳槽13。

如图1、3所示,在背架6上套有蒙布14,在蒙布14前表面铺设有靠垫15,靠垫15下端形成横跨过第一阻挡杆11与下支撑杆9的承托部16;靠垫15中部镂空形成大小与容纳槽13相匹配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内表面缝有三个魔术贴18。

如图1、2、4所示,还包括具有按摩功能的按摩板19,在按摩板19上集成有按摩机芯;所述按摩板19的大小与凹槽17相匹配,并且所述按摩板19外面套设有布套20。

图1为按摩板还未放入凹槽17内时的示意图,图4为按摩板放入凹槽17内后的示意图;具体来说,当按摩椅在正常工作时,所述按摩板19放入所述凹槽17内,按摩板19背面的布套20与三个魔术贴18粘接配合,按摩板19的下端被承托部16所承托,使得按摩板19不会发生移动。如图4-7所示,在按摩椅使用时,将所述柔性遮挡垫5向前翻转至椅背2前,使得按摩板19与人体背部之间不直接接触,能够舒缓按摩板19的按摩效果,使得按摩板19对人体背部按摩的更加舒适;其中图4、7为柔性遮挡垫5还未向前翻转至椅背2前时的示意图,图5、6为柔性遮挡垫5向前翻转至椅背2前时的示意图。

当按摩椅的按摩板19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或者不需要使用按摩板19时,先将所述柔性遮挡垫5向后翻转至椅背2后,如图4所示,然后用力将所述按摩板19取出即可将按摩板19与按摩椅的椅背2分离开来,较为方便。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与上述不同点在于,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在靠垫15中部的凹槽17上缝制三个公魔术贴21,在按摩椅的布套20上对应缝制三个母魔术贴22;当所述按摩板19嵌入所述凹槽17内时,公、母魔术贴21、22贴合使得按摩板19与椅背2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