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姿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9617发布日期:2021-01-05 18:0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矫姿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姿带,涉及日常保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矫姿带,用于矫正人体姿态,特别是矫正背部肩部姿态,使人显得直立挺拔。

申请人已提交的实用新型申请第2019303086830号公开了一种矫姿带,如图2所示,其包括:后背部分10、肩带20、腰带部分30和腋下牵引带部分31,所述肩带20的一端固定于后背部分的顶端,所述后背部分10的下端形成人字形分支11,所述肩带2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后背部分的人字形分支11上,所述腰带部分30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人字形分支11上并延伸,所述腰带部分30的另一端与腋下牵引带部分31的一端固定,并设置固定部分,所述腋下牵引带部分31的另一端固定于对应的肩带20上。所述腰带部分30与腋下牵引带部分31为一体形成,在所述固定部分成角度地折返。

上述申请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矫姿带整体结构的复杂度,使得穿着矫姿带的使用者可以方便穿戴且隐形不外露。但这种矫姿带可以调节的部分较少,使用者只能通过腰带的松紧度来调节整个矫姿带的松紧度,对于身材不同的使用者的适用性存在欠缺,特别是肩带两端均固定在后背部分上不能调节,仅通过引带牵引在调节腰带松紧时有细微的调节,在尺码不合适或使用者肩背比较单薄的情况下,肩带张力不足,起不到约束作用,调整体态的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矫姿带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矫姿带,其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且易于调节,符合人体三维结构,穿戴方便、舒适,并可以进行良好的姿势和体态的塑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矫姿带,其包括:后背部分;两个肩带;与所述后背部分形成人字形的两个腰带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的第一端固定在一个腰带部分的一侧,所述肩带的第二端能移动地设置在另一个腰带部分的端部,两个肩带分别在后背部分和腰带部分交叉。

所述矫姿带还包括两个引带,所述引带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肩带的第一端呈角度固定,所述引带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腰带部分上。

所述肩带的第二端从所述引带和所述肩带的固定点以及所述肩带的第一端和所述腰带部分的固定点之间穿过,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腰带部分的端部。

所述后背部分的中央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后背部分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两个肩带从所述限位环交叉穿过。

所述肩带的第二端及所述两个腰带部分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肩带的第二端能与所述腰带部分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两个腰带部分的端部之间能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为魔术贴材料制成。

所述肩带上设置有肩垫。

所述肩带和所述引带使用尼龙、胶丝的高弹松紧带制成。

所述后背部分采用成分为锦纶和氨纶的四面弹力、带孔眼的弹力面料制成。

所述后背部分的人字形结构具有弹力强,透气性较好的特点,配合中央设置的支撑板可以有效地推按脊椎。

所述肩带的一端可以自由调节,从而实现打开双肩、抬头挺胸的效果。

设置于腋下的引带,将腋下的肩带拉向前方,可以防止和减少对使用者腋下的压迫,并同时可以对女性使用者起到托胸的效果。

肩带、腰带部分的连接装置可以根据胸围、腰围的大小,进行松紧度的调整,从而实现良好的矫姿、正形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矫姿带,其具有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且易于调节的特点,符合人体三维结构,具备穿戴方便、舒适,并可以进行良好的姿势和体态的塑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矫姿带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矫姿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声明的是,附图中所示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为示例性而非限定性。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矫姿带示意图,该图为从矫姿带平放时从后侧观看,即该图为矫姿带的后背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矫姿带100,其包括:后背部分10,所述后背部分10的中央设置有支撑板12,在使用时,该支撑板支撑使用者后背的脊柱部分,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矫姿带100还包括两个腰带部分30,31,从所述后背部分10向侧下方延伸,两个腰带部分30,31与所述后背部分10形成人字形。所述后背部分10和所述腰带部分可以一体形成,采用成分为锦纶和氨纶的四面弹力、带孔眼的弹力面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者穿着后在弹性作用下裹胁使用者的后背和腰部(胸部下方)。

所述两个腰带部分30,31各自的端部40,41设置有连接装置,可以将两个腰带部分的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围住使用者的腰部(胸部下方)。所述连接装置为魔术贴材料制成。

所述矫姿带100还包括两个肩带20,其中第一肩带的第一端21固定在第一腰带部分31的一侧。第二肩带的第一端22固定在与第一腰带部分31以后背部分10对称的第二腰带部分30的一侧。第一肩带的第二端23能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腰带部分30的端部40。第二肩带的第二端24能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腰带部分31的端部41。两个肩带分别在后背部分和腰带部分交叉。

在所述后背部分10的上部设置有限位环11,所述两个肩带20从所述限位环11内交叉穿过,从而限制肩带的相对位置,方便使用者穿戴矫姿带。该限位环11设置在后背部分10的上部后侧的中央位置。

所述肩带20的第二端23,24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使得所述肩带20的第二端23,24能与所述腰带部分的端部40,41上设置的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为魔术贴材料制成。使用者在穿戴好矫姿带并将两个腰部部分的端部固定后,能够通过移动所述肩带20的第二端23,24在所述腰带部分的端部40,41上的位置,调整肩带20的张力和位置,使得穿戴更舒适,更符合塑型的要求。

所述矫姿带还包括两个引带23,当使用者穿戴好矫姿带后,两个引带分别位于使用者的两个腋下的位置。所述引带的第一端分别在所述肩带20的第一端附近呈角度固定,或者说呈人字形设置,所述引带的第二端朝向腰带部分的端部方向,分别固定在两个腰带部分上。所述引带和所述肩带的第一端分别位于相应的腰带部分的两侧。由于引带的设置,当使用者拉动腰带并固定时,引带可以将腋下部分的肩带拉向前方,防止和减少对腋下的压迫,并起到托胸(女性)的作用。

所述引带和所述肩带的固定点与所述肩带的第一端和所述腰带部分的固定点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肩带20的第二端从所述限位空间穿过,并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腰带部分的端部。该限位空间限制了肩带第二端的不经意的展开,更方便使用者的穿戴。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肩带第二端的位置来调整肩带的张力和位置,使得穿着更舒适并符合塑型要求。

为了使穿戴更舒适,在所述肩带20上设置有肩垫24,肩垫为套设在肩带上的具有较大展开面积的垫片,可以分担缓解肩带对肩部直接的压力。

所述肩带20和所述引带23使用尼龙、胶丝的高弹松紧带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矫姿带,其具有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符合人体三维结构的特点,且穿戴方便,可以实现调整姿势和体态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变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