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9044发布日期:2020-09-23 01:2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临床手术来说,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手术后,需要对手术器械上的血污、体液进行擦拭,然后再进行集中消毒,而现有的操作大部分都是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一只手握器械,另一只手拿纱布进行擦拭,这样的操作存在一个缺陷,由于手术器械都比较锋利、有的手术刀和剪子也比较尖锐,在擦拭的过程中很容易划伤手指,造成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或者是损害,给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现有技术中,针对病人手术后的医疗用具不方便擦洗的问题,常采用医疗用具清洗钳。例如,专利号为cn2055187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手术器械的医疗用具清洗钳,包括钳头和钳柄组成的钳体,所述钳体交叉处通过轴连接,所述钳头位于钳体前端,钳柄位于钳体后端,所述钳头为相对设置的矩形片,所述每个矩形片相对的两个边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夹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避免划伤手指,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然而该装置仅通过夹持无菌纱布对医疗器械进行擦拭,在针对一些携带凝固血液及人体组织时,常存在擦拭不彻底的情况;同时,由于无菌纱布仅通过夹持进行固定,在擦拭的过程中常出现脱落的情况,影响医疗器械的清洗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在一种具备良好夹持功能且易于更换清洗部件的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至少包括:清洗头以及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通过销钉铰接,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一端和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清洗头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端设有多个指环孔,所述指环孔沿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的轴线上并列排布,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上平行设置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为突出于所述夹持部侧边的楔形卡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一端部的多个对称布置的条型齿,所述条型齿设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还包括位于靠近操作者近侧方向上的阶梯部,所述阶梯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相对侧边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头包括设于第二表面内的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为矩形孔,所述夹持孔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夹持部所能张开的最大距离,所述夹持孔的深度小于所述清洗头的纵向尺寸。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孔内设有圈层布置的齿形部,所述齿形部为楔形齿,所述齿形部由所述卡头的形状限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头的圆周侧面对称均布设有若干个刷条,所述刷条垂直于所述清洗头的圆周侧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头的第一表面与其圆周侧面间设有第一圆弧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端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形状由手部握持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端时所限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钳的第二端相互平行,且其间设有交替布置的相对应的凸部和凹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至少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更换的清洗头,可稳定且有效地对手术器械表面进行刷洗,可快速地对使用后的清洗头进行更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部的条型齿,在夹取冲洗后的手术器械时方便快捷,有效的防止冲洗后的手术器械打滑导致跌落,间接的对冲洗的手术器械进行保护;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洗头上的第一圆弧部,使其更好地贴合手术器械的弧面,对手术器械的进行全方位的擦拭、冲洗,保证手术器械清洗洁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头的仰视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清洗头2:销钉3:第一夹钳

4:第二夹钳5:弹簧6:指环孔

7:齿形部8:刷条9:第一圆弧部

10:夹持孔11:卡头12:条型齿

13:阶梯部14:握持部15:凸部

16: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至少包括:清洗头1以及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第一夹钳3和第二夹钳4,所述第一夹钳3和所述第二夹钳4通过销钉2铰接,所述第一夹钳3的第一端和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清洗头1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夹钳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二端设有多个指环孔6,所述指环孔6沿所述第一夹钳3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轴线上并列排布,所述第一夹钳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二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优选地,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优选地,所述弹簧可由抵接的卡簧替换。

在使用该装置进行手术器械的清洗时,首先通过按压指环孔内侧以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沿销钉转动,夹持部之间的间距因此减小。当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清洗头夹持孔之间的最大尺寸时,将夹持部伸入清洗头内部,然后松开指环孔,此时,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初始状态回复,以此来实现对清洗头的夹持操作。接着通过手持夹持有清洗头的清洗钳对医疗器械进行刷洗,清洗过程中可随时根据需要对清洗头进行更换,以达到规定的医疗器械清洗标准。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钳3和所述第二夹钳4上平行设置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卡头11,所述卡头11为突出于所述夹持部侧边的楔形卡头。通过设置包含相互平行的夹持组件的夹持部,可使夹持时的作用面更加贴合于所夹持物,以得到更好的夹持效果,同时也便于夹持部深入清洗组件内部。优选地,所述卡头在截面上为倒楔形,倒楔形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卡头勾住清洗头,防止清洗头在刷洗过程中脱落。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4所示,所述夹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钳3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一端部的多个对称布置的条型齿12,所述条型齿12设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通过设置条型齿,以增大夹持部与医疗器械之间的摩擦力,可有助于清洗钳夹取冲洗后的手术器械,有效的防止冲洗后的手术器械打滑导致跌落,间接的对冲洗的手术器械进行保护。优选地,所述条型齿为防滑橡胶材料制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部还包括位于靠近操作者近侧方向上的阶梯部13,所述阶梯部1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钳3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相对侧边上。通过设置阶梯部,可使清洗钳夹持的清洗头抵靠在阶梯部上,以此增大清洗头的夹持稳定性;此外,通过设置的阶梯部,可为清洗钳在夹持清洗头时提供限位,以此实现夹持的一步到位,提高清洗头更换及安装的效率。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3所示,所述清洗头1包括设于第二表面内的夹持孔10,所述夹持孔10为矩形孔,所述夹持孔10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夹持部所能张开的最大距离,所述夹持孔10的深度小于所述清洗头1的纵向尺寸。由于夹持部的夹合运行轨迹为矩形,因此通过设置矩形夹持孔便于夹持部的伸入,同时限制夹持部在夹合运行轨迹之外的运动,提高清洗头夹持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夹持孔的宽度等于所述夹持部的宽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孔10内设有圈层布置的齿形部7,所述齿形部7为楔形齿,所述齿形部7由所述卡头11的形状限定。通过设置由卡头形状限定的齿形部,可提高清洗头夹持时的稳定性,有利于医疗器械清洗过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3所示,所述清洗头1的圆周侧面对称均布设有若干个刷条8,所述刷条8垂直于所述清洗头1的圆周侧面。通过在清洗头圆周侧面设置刷条,可实现对医疗器械的卡合、凹槽或铰接等局部进行刷洗,以防止血液或组织堆积难以清洗的情况发生,提高清洗钳的清洗效果和效率。优选地,所述刷条为聚氨酯刷毛。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头1的第一表面与其圆周侧面间设有第一圆弧部9。通过设置圆弧部,可使其更好地贴合手术器械的弧面,对手术器械的进行全方位的擦拭、冲洗,保证手术器械清洗洁净。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夹钳3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二端设有握持部14,所述握持部14的形状由手部握持所述第一夹钳3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二端时所限定。通过设置由手部握持所限定的握持部,可提高使用者操作时的舒适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夹钳3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钳4的第二端相互平行,且其间设有交替布置的相对应的凸部15和凹部16。通过设置相对应的凹部和凸部结构,可使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之间紧密贴合,防止因指环孔的圆弧面的限制而无法使两夹钳贴合的情况发生。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手术器械清洗钳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清洗钳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时,首先通过按压指环孔内侧以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沿销钉转动,夹持部之间的间距因此减小。当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清洗头夹持孔之间的最大尺寸时,将夹持部伸入清洗头内部直至夹持部一端到达清洗头内部端面,然后松开指环孔,此时,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初始状态回复,夹持部中的卡头逐渐向清洗头内侧壁上的齿形部靠近,直至抵靠在齿形部上,以此来实现对清洗头的夹持操作。接着通过手持夹持有清洗头的清洗钳对医疗器械进行刷洗,清洗过程中可随时根据需要对清洗头进行更换,以达到规定的医疗器械清洗标准。当需要更换清洗头时,通过手部按压指环孔内侧以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沿销钉转动,夹持部之间的间距因此减小,夹持部中的卡头逐渐脱离齿形部,待卡头完全脱离齿形部后,夹持部与清洗头之间失去固定作用,从而使夹持部可轻易地从夹持孔内取出,以此实现清洗头的取出。随后进行新清洗头的更换即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更换清洗头,满足高标准的医疗器械清洗使用需求,同时可对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进行取放,防止手术器械因意外而伤人的情况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