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保温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6968发布日期:2020-12-01 11:3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医用保温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医用保温毯。



背景技术:

随着外科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长时间危重手术得以开展,而术中体温的维持更是逐步凸显出其重要性。术中低体温会严重损害病人身体,严重的会诱发心脏病;同时低体温会导致药物代谢时间延长,造成婴幼儿及高龄病人麻醉苏醒延迟等不良后果。在高级生命支持复苏时却又亟需低温降低机体氧耗,因此需要在不同阶段严格控制温度。而医用变温毯能够严格控制体温,它推广使用降低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得舒适化医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临床应用的一次性变温毯均为一片式,不能变形,且只能选择覆盖或衬垫于患者体表,降低了变温效果,不能使其功效发挥到最大,如四肢等末端肢体更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变温保护。

因此,当下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且能适应不同身体部位、且能够实现变温保护的保温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保温毯,包括:通气孔、上单面、下单面、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通气孔固定绳,其中通气孔设置在上单面上,通气孔设置有进气阀,上单面与下单面在保温毯四周及隔档条处密封连接,中间形成变温腔,变温腔室被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分隔,相邻的虚线划痕易撕口之间仍有气流通过,其中通气口固定绳用于固定通气孔与充气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单面内层材质均为塑料薄膜,接触患者侧为外层,外层材料为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虚线划痕易撕口分成若干组,每一组虚线划痕易撕口均以恒定间距平行分布。

与现有医用变温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虚线易撕口增加了变温毯形状的可变性,能够适用于不同体位及不同部位手术操作的体温维持,弥补了单一覆盖或衬垫式变温毯缺乏变形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变温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变温毯充入气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变温毯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变温毯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变温毯充气时上下单面示意图。

1-通气孔,2-通气孔固定绳,3-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4-上单面无纺布,5-上单面塑料薄膜,6-下单面无纺布,7-单面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变温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包括:通气孔1、上单面、下单面、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3、通气孔固定绳2,其中通气孔设置在上单面上,通气孔设置有进气阀,上单面与下单面四周密封连接,中间形成变温腔,变温腔室被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分隔,相邻的虚线划痕易撕口之间仍有气流通过,其中通气口固定绳用于固定通气孔与充气设备。上下单面内层材质均为塑料薄膜,接触患者侧为外层,外层材料为无纺布,具体的如图5所示,充气时从上之下依次为:上单面无纺布4、上单面塑料薄膜5、变温腔、下单面无纺布6、单面塑料薄膜7。

如图1-5所示,图2为当医用变温毯充气鼓起时状态,图3示出了气体流动方向,当在临床上应用时适应不同体位患者降温的需求时,通过将相应的身体部位穿过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3能够满足不同降温部位的需求。

与现有医用变温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虚线易撕口增加了变温毯形状的可变性,能够适用于不同体位及不同部位手术操作的体温维持,弥补了单一覆盖或衬垫式变温毯缺乏变形性的弊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医用保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孔、上单面、下单面、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通气孔固定绳,其中通气孔设置在上单面上,通气孔设置有进气阀,上单面与下单面四周密封连接,中间形成变温腔,变温腔室被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分隔,相邻的虚线划痕易撕口之间仍有气流通过,其中通气口固定绳用于固定通气孔与充气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线划痕易撕口分成若干组,每一组虚线划痕易撕口均以恒定间距平行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保温毯,包括:通气孔、上单面、下单面、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通气孔固定绳,变温腔室被若干虚线划痕易撕口隔档条分隔,相邻的虚线划痕易撕口之间仍有气流通过。与现有医用变温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虚线易撕口增加了变温毯形状的可变性,能够适用于不同体位及不同部位手术操作的体温维持,弥补了单一覆盖或衬垫式变温毯缺乏变形性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