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试验神经刺激的神经刺激引线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7967发布日期:2020-10-02 1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刺激引线,包括:

至少一个线圈导体,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导体从所述神经刺激引线的近侧部分延伸到在所述神经刺激引线的远侧部分上的远侧电极;

近侧接触连接器,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导体的近侧部分电耦合,并且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被配置用于将所述引线电连接到脉冲发生器或中间电缆,

其中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包括远侧保持凸缘和在所述远侧保持凸缘的近侧的减小轮廓的耦合部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导体的一个或多个线圈沿所述耦合部分定位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耦合部分,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保持凸缘的面向近侧的表面接合,以便抵抗所述线圈引线内的张力并维持所述线圈导体和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的完整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缘包括面向远侧的斜坡表面,所述面向远侧的斜坡表面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圆周延伸,以促进所述线圈导体与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组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缘包括开放凹口部分,所述开放凹口部分与所述凸缘的其余部分相比具有减小的半径,以便允许所述线圈导体经过所述凸缘被拧到所述耦合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凹口部分围绕所述保持凸缘的圆周在90度到160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缘的所述斜坡表面以30度到60度之间的角度倾斜。

6.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缘的所述面向近侧的保持表面基本垂直于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纵轴延伸。

7.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通过钎焊或激光焊接被固定地附接到并且电耦合到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所述耦合部分。

8.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包括近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是细长的以促进所述引线到脉冲发生器的连接,并且所述近侧部分包括近侧开口以促进通过所述引线的开放管腔引入管丝。

9.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缘配置成承受至少5n的拉力。

10.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凸缘配置成承受10-12n的最小拉力。

11.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进一步包括:

外部绝缘体涂层,所述外部绝缘体涂层沿至少在所述近侧部分和所述远侧电极之间的所述神经刺激引线的中间部分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导体上,其中所述远侧电极由所述线圈导体的没有所述外部绝缘体涂层的暴露部分定义。

12.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引线具有沿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导体和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基本上相同的外径,以促进所述引线通过孔针。

13.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中的大部分以第一节距闭合缠绕。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线圈导体包括以第二节距缠绕的一个或多个开放线圈部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线圈部分定位在距离所述远侧电极一定距离处,所述距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孔针的长度。

15.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电极具有在约0.01平方英寸到0.1平方英寸范围内的表面积。

16.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引线被配置用于骶神经刺激。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引线被配置作为用于经皮神经评估的试验刺激引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电极的长度或表面积对应于要在经皮神经评估之后放置的可植入神经刺激引线的电极部分的尺寸。

19.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进一步包括:

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导体,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导体从所述神经刺激引线的所述近侧部分延伸到沿所述神经刺激引线的所述远侧部分的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电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线圈导体被电耦合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所述耦合部分,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线圈导体中的每一个的一个或多个线圈被放置在所述保持凸缘的近侧。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导体由多带导体定义。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导体由围绕具有中心管腔的管缠绕的多个绝缘导体定义。

23.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的涂层包括配置成沿至少一个或多个保持特征提供改善的保持的纹理化表面。

24.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的外部涂层包括具有取向为阻止所述神经刺激引线的移动的多个倒钩的倒钩表面。

25.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导体包括沿所述引线的可植入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的开放线圈节距,以便抵抗所述引线的迁移。

26.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进一步包括:

可伸缩的锚定特征,所述可伸缩的锚定特征位于所述引线的远端,所述锚定特征附接到延伸通过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细长构件,使得所述细长构件的缩回使所述远侧锚缩回到所述线圈导体的中心管腔中。

27.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进一步包括:

生物可吸收的锚,所述生物可吸收的锚设置在所述引线的远端处或邻近所述远侧电极,所述锚被配置成在所述试验期期满之后吸收,以允许准备好移除所述引线。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吸收的锚包括不透射线的标记,所述不透射线的标记在所述锚吸收之后保留在身体内以允许将永久植入的引线的电极定位在与所述引线的所述远侧电极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

29.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进一步包括:

螺旋尖齿形锚,所述螺旋尖齿形锚配置成附接到所述线圈导体。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尖齿形锚以与所述锚附接到的所述导体的一部分的节距相同的节距缠绕。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尖齿形锚由聚合物形成。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尖齿形锚配置成沿所述远侧电极或邻近所述远侧电极附接到所述引线的闭合缠绕部分的外表面。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进一步包括:

螺旋尖齿形锚,所述螺旋尖齿形锚配置成附接到所述线圈导体的开放线圈节距部分的内部部分,使得尖齿从所述引线向外延伸。

34.如权利要求29到32中任一项所述的神经刺激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尖齿形锚进一步配置成附接到所述引线的远端,并且所述螺旋尖齿形锚包括远侧防损伤尖端以提供用于插入所述线圈导体内的管丝的端止动器。

35.一种组装神经刺激引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近侧接触连接器的远侧保持凸缘上馈送至少一个线圈导体,以便沿所述远侧保持凸缘的近侧的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减小轮廓的耦合部分定位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导体的一个或多个线圈;

通过钎焊或焊接将所述线圈导体电耦合并固定地附接到所述耦合部分;以及

将所述远侧保持凸缘的面向近侧的表面与设置在所述保持凸缘的近侧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线圈的一部分接合,以便承受由所述引线中的张力施加的拉力,由此维持所述线圈导体和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之间电连接的完整性。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线圈导体和所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接口上推进覆盖物或热缩管。

37.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附接一个或多个锚定特征,所述一个或多个锚定特征包括沿所述引线的闭合缠绕部分的外表面设置的螺旋形锚、设置在所述引线的开放线圈节距部分内的螺旋形锚、缩回到所述引线的中心管腔中的可伸缩锚、在试验期的持续时间之后吸收的生物可吸收的锚、具有在所述锚被溶解之后保留在身体内的不透辐射的标记的生物可吸收的引线中的任一者。

38.一种引线延伸件,包括:

远侧连接器,所述远侧连接器被配置用于与完全植入的引线电耦合;

近侧连接器,所述近侧连接器配置用于与外部脉冲发生器或介入连接件耦合,其中所述近侧连接器被尺寸设计成通过从患者的身体的第一切口区域隧穿的工具或套管并通过第二切口以离开所述患者的身体;

延伸电缆,所述延伸电缆将所述远侧连接器与所述近侧连接器电耦合;以及

逆行止动器,所述逆行止动器设置在所述近侧连接器和所述远侧连接器之间的所述延伸电缆上,并且所述逆行止动器配置成防止所述引线延伸件通过所述第二切口逆行进入所述患者的身体,其中所述逆行止动器被尺寸设计成与所述近侧连接器一起通过所述工具或套管。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引线延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行止动器具有面向远侧的表面,所述面向远侧的表面基本垂直于所述延伸电缆的纵轴,以便与所述患者的皮肤或所述患者的皮肤上的相关联的垫或纱布相接,以便阻止所述引线通过所述第二切口逆行。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引线延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行止动器的形状基本上为圆柱形。

41.一种使用引线延伸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患者的身体中植入神经刺激引线,使得所述引线的近端被设置在第一切口区域处;

从所述第一切口区域隧穿到第二切口;

在所述第一切口区域处将所述引线延伸件的远侧连接器与所述神经刺激引线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切口区域处植入所述远侧连接器,所述远侧连接器经由包括沿其中间部分的逆行止动器的延伸电缆与所述引线延伸件的近侧连接器电耦合;

使所述近侧连接器和所述逆行止动器通过从所述第一切口隧穿的工具或套管并通过所述第二切口以离开患者的身体;

移除所述工具或套管;以及

用所述逆行止动器接合所述患者的外部皮肤或设置在所述患者的外部皮肤上的垫或纱布,以便阻止在试验期期间或在所述引线延伸件的移出期间所述引线逆行进入所述患者。


技术总结
本文提供了用于向患者提供神经刺激的设备和方法,特别是在评估永久性植入式神经刺激的适用性的试验系统中。在一个方面,试验神经刺激引线包括耦合到近侧接触连接器的线圈导体,该近侧接触连接器具有承受来自引线中的张力的拉力的保持凸缘,以便在试验期期间维持电连接。在另一方面,试验神经刺激系统包括引线延伸件,该引线延伸件包括在植入的远侧连接器和设置在体外的近侧引线之间的逆行止动器,以防止引线通过第二切口逆行,由此防止感染并促进系统的移出。本文详述了组装和利用此类引线和系统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H·李;D·马维新;T·戴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克索尼克斯调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1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