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98271发布日期:2020-06-05 22:2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产品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即是由外因如沸水(油)、火、光电、放射线或化学物质而引起的损伤,包括皮肤粘膜损伤,严重者可能伤及皮下组织,常发生在战场、消防、矿山、工厂及各种自然灾害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最常见且极其复杂的外伤疾病之一。若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不良后果。

烧烫伤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据烧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烧烫伤的深浅度来判断,按烧烫伤深度,一般分为三度:

一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疼痛感较强,但无水泡出现;

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剧烈疼痛有明显水泡;

三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脂肪、骨及肌肉都受到伤害,皮肤焦黑、坏死,因损伤了神经,疼痛并不剧烈。

目前,治疗烧汤伤的药物很多,亦有很多专利和文献,一类是以西医为主的治疗烧烫伤的药和治疗措施,西医治疗要将创面经过清洗(即清创)再对伤口进行坏死肌肉组织处理和消毒后,然后包扎。西医不主张创面上药,主要以内用药为主(如消炎止痛药),这种方法看似科学,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花费昂贵。而我国中医药外治烧烫伤的理论文献及专利大量公开及发表,新的剂型不断出现,如:油剂“龙虎烧伤油”;浓悬及液体剂“金榆散溶剂”、“虎仗烫伤液”等,膏剂“黄莲膏”;酊剂“肤奇平酊”;散剂“溃疡散”;膜剂“复方大黄烧伤药膜”。(见:郭静等外用中医药制剂治疗烧伤的进展,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8月份第13卷第4期)。这些药物都不同程度存在治愈时间长,而且价格贵,治愈后会留下疤痕。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5110884.0的“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是采用蜈蚣、生蝎、天蓝星、白芷、黄连等十多种中草药配置而成的粉末,但使用程序复杂,对患者如果配置不当很难达到最佳效果,使用起来麻烦,疗效不佳,治疗时间长,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对烧烫伤创面快速止痛,并且能消炎抑菌,快速有效修复创面肌肤,短时间愈合,愈合后不留疤痕,性价比高的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修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修复制剂,该创面修复制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1-10份、薄荷油1-6份、稀释剂300-1400份和溶剂10-50份;

优选地,创面修复制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3-8份、薄荷油2-5份、稀释剂500-1100份和溶剂20-35份。

优选地,创面修复制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5份、薄荷油3份、稀释剂700份和溶剂28份。

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phycosaccharideai),能够促进egf与其受体egfr发结合,从而增强表皮成体干细胞的活力,改善老化表皮成体干细胞不断衰老的动员能力,具有激活表皮干细胞功能,对皮肤创面有修复重建、抗炎舒缓、快速愈合的功效。

薄荷油(menthaarbensisoil),为无色或者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具有清凉镇痛,消炎灭菌作用,尤其对皮肤创面有特殊的消炎镇痛作用,薄荷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够促使使用使用机体的痛感消失。

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通过将各种具有消炎镇痛及对皮肤创面具有修复功能的来源丰富的材料进行混合制备得到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为外用制剂,当其与皮肤创面接触时,能够得到迅速冷冻表面神经,以达到镇痛的效果,配以其他具有抑菌、消毒作用的各种原材料经过相互作用及良好的融合,同时又在对皮肤创面具有极强修复能力的原料的协同作用下,以实现对皮肤创面进行修复重建、舒缓及快速愈合的功能。

优选地,稀释剂包括纯水,

优选地,纯水包括蒸馏水,

进一步优选地,蒸馏水包括重蒸水和/或三蒸水。

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中选用一次蒸馏水和多次蒸馏水作为稀释剂,是由于在医药行业中,蒸馏水的作用是因为低渗作用。利用蒸馏水冲洗伤口,能够是创面可能残留的肿瘤等细胞吸水膨胀、破裂、坏死,失去活性,进而避免肿瘤等细胞在创面的持续生长。

优选地,溶剂包括水溶性溶剂,

优选地,水溶性溶剂包括乙醇,

进一步优选地,乙醇体积浓度为70%-95%,优选为75%-90%。

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中选用一定浓度提及的乙醇作为溶剂,是由于70%-75%体积比的酒精常用于消毒,其中浓度过高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过低时,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优选地,创面修复制剂为外用制剂。

优选地,外用制剂包括凝胶剂、喷雾剂和气雾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通过外用的方式对皮肤创面进行治疗,将修复制剂直接与创面进行接触,减少了治疗时长,提高了治愈效率,高效、安全,进而保证皮肤创面不会结痂,也不会留有愈后疤痕。

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和溶剂进行搅拌,加入相应比例的稀释剂拌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拌匀后,得到成品。

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在通过精细地选材后最大限度地将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之间进行融合并进行良好的保存的基础上,操作过程简捷,操作设备少,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且成本适中,安全可靠。

优选地,在选取薄荷油和溶剂进行搅拌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优选地,搅拌时长为8-25分钟,优选为10-22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5分钟;

优选地,搅拌温度为20-35摄氏度,优选为22-30摄氏度,进一步优选为25摄氏度。

优选地,加入相应比例的稀释剂拌匀时长为5-20分钟,优选为8-16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分钟;

优选地,加入相应比例的稀释剂拌匀温度为20-35摄氏度,优选为22-30摄氏度,进一步优选为25摄氏度。

优选地,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拌匀时长为7-25分钟,优选为9-18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2分钟;

优选地,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拌匀温度为20-35摄氏度,优选为22-30摄氏度,进一步优选为25摄氏度。

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中对搅拌的时间和温度进行设定,是用于在各种原材料在有限地时间内,在最大限度上将溶剂与药材中的药用成分之间达到饱和状态,同时在溶剂与所有药材的总质量的配比下,能够保证溶剂与所选中药材之间充分作用,从而促进有效成分的高效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该修复制剂是通过将各种具有消炎镇痛及对皮肤创面具有修复功能的来源丰富的材料进行混合制备得到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为外用制剂,当其与皮肤创面接触时,能够得到迅速冷冻表面神经,以达到镇痛的效果,配以其他具有抑菌、消毒作用的各种原材料经过相互作用及良好的融合,同时又在对皮肤创面具有极强修复能力的原料的协同作用下,以实现对皮肤创面进行修复重建、舒缓及快速愈合的功能。该修复制剂通过外用的方式对皮肤创面进行治疗,将修复制剂直接与创面进行接触,减少了治疗时长,提高了治愈效率,高效、安全,进而保证皮肤创面不会结痂,也不会留有愈后疤痕。该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在通过精细地选材后最大限度地将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之间进行融合并进行良好的保存的基础上,操作过程简捷,操作设备少,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且成本适中,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10克和70%乙醇200克,在20-22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8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蒸馏水3000克,在20-22摄氏度下搅拌5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10克,在20-22摄氏度下搅拌7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2: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10克和70%乙醇200克,在33-3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25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蒸馏水3000克,在33-35摄氏度下搅拌20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10克,在33-35摄氏度下搅拌25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3: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60克和70%乙醇500克,在20-22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8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重蒸水14000克,在20-22摄氏度下搅拌5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100克,在20-22摄氏度下搅拌7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4: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60克和70%乙醇500克,在33-3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25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重蒸水14000克,在33-35摄氏度下搅拌20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100克,在33-35摄氏度下搅拌25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5: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20克和75%乙醇200克,在22-2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0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三蒸水500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8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3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9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6: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20克和75%乙醇200克,在28-3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22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三蒸水500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6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3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8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7: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50克和75%乙醇350克,在22-2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0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三蒸水1100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8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8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9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8: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50克和75%乙醇350克,在28-3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22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三蒸水1100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6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8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8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9: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50克和90%乙醇350克,在22-2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0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重蒸水1100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8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8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9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0: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50克和90%乙醇350克,在28-3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22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重蒸水1100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6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8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8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1: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50克和95%乙醇350克,在22-2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0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超纯水1100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8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80克,在22-25摄氏度下搅拌9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2: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50克和95%乙醇350克,在28-3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22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超纯水1100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6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80克,在28-30摄氏度下搅拌18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3: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30克和95%乙醇280克,在25-26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5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重蒸水700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0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5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2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4: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30克和90%乙醇280克,在25-26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5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重蒸水700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0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5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2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5: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30克和70%乙醇280克,在25-26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5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三蒸水700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0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5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2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16:

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油30克和75%乙醇280克,在25-26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搅拌15分钟,加入相应比例的超纯水700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0分钟至均匀,加入相应比例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50克,在25-26摄氏度下搅拌12分钟至均匀后,得到成品。

上述提供的薄荷油,选自的是江西雪松天然药用油公司生产的制剂。

上述提供的乙醇,选自的是广东东莞市斯巴达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制剂,之后经过化学配比得到的各类乙醇含量不同的适用乙醇。

上述提供的蒸馏水、重蒸水、三蒸水及超纯水等,选自的是四川成都品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制剂。

上述提供的表皮干细胞赋活因子,选自的是广东科索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制剂。

上述提供的通过利用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产品为基础产品,在基础产品经过胶凝作用得到凝胶剂,涂抹在皮肤创面可直接使用;将上述基础产品置入到能够促使内部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的机械设备均可运用;将上述基础产品置入到喷雾瓶中进行运用。

保存方式:在干燥通风处保存。

使用方式:使用上述提供的修复制剂清理创面,止痛消炎后,使用医用消毒纱布敷于烧烫伤创面上,然后在纱布上再次喷洒上述修复制剂,盖一层医用薄膜,完成包扎。待创面痊愈后拆下纱布即可。在使用上述修复制剂进行治疗过程中必须保持纱布为湿润的,避免干燥。

实验例

选取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每组小鼠雌雄各半,保证每组10只(雌鼠5只,雄鼠5只),共18组,其中1-16组为实验组,第17组为对照一组,第18组为对照二组。

实验试剂:选用上述各实施例制备得到的修复制剂得到的喷雾剂产品,实验组的分组编码数字使用相对应的实施例得到的产品。对照一组使用cn108403450a中实施例三制备得到修护液,对照二组只使用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

烧烫伤处理:每只小鼠涂上8%的硫化钠脱毛剂,数分钟后轻轻刮去,用清水擦净。观察数小时,确定脱毛部位无红肿、炎症和破损等异常情况出现。采用水合氯醛浅麻醉,治愈操作台上。另将盛有水的锅置于电炉上,并将20g的砝码置于锅内一同加热至沸腾,维持10min。然后用签字夹住砝码上端,迅速放在小鼠皮肤上5s,并稍加压力,即可形成烫伤面积为2cm×2cm。

给药处理:给实验组分别喷洒各自对应的实施例得到的喷雾剂,每日5-8次,每次3-5ml;给对照一组喷洒实施例三得到的修护液,每天喷洒三次,每次喷洒三道;对照二组施加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每日3-5次,每次1-2ml。

创面观察:每日用药结束后,观察小鼠皮肤创面,采用直尺直接量取数据并计算创面面积。总计观察5天。

观察并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表1实验对象小鼠的烫伤创面治疗变化情况(/cm2)

根据上述表格数据可知,上述提供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喷雾制剂经过制备得到的各实施例对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实施例13、实施例15和实施例16的整体修复治愈效果更为有效,其余各实施例治愈效果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对照组的修护液具有一定的修护效果,不过其最终观察的效果明显较上述修复制剂喷雾剂的使用治愈效果。由此可知,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不仅治愈效果显著,而且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高的治愈率,且无任何副作用的产生。同时观测到仅使用表面干细胞赋活因子进行创面修复的效果明显较整体方案的效果弱。

临床数据

患者1:男,10岁,确诊为一度烧烫伤。

治疗方式:选用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每日5-8次,每次2-3ml。

治疗结果:经过3-4天,患者烧烫伤创面恢复如初,痊愈。

患者2:男,27岁,确诊为大面积的二度烧烫伤。

治疗方式:选用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喷雾剂,每日5-8次,每次3-5ml。

治疗结果:经过7-8天,患者烧烫伤创面恢复如初,痊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该修复制剂是通过将各种具有消炎镇痛及对皮肤创面具有修复功能的来源丰富的材料进行混合制备得到的。该皮肤烧烫伤创面的修复制剂为外用制剂,当其与皮肤创面接触时,能够得到迅速冷冻表面神经,以达到镇痛的效果,配以其他具有抑菌、消毒作用的各种原材料经过相互作用及良好的融合,同时又在对皮肤创面具有极强修复能力的原料的协同作用下,以实现对皮肤创面进行修复重建、舒缓及快速愈合的功能。该修复制剂通过外用的方式对皮肤创面进行治疗,将修复制剂直接与创面进行接触,减少了治疗时长,提高了治愈效率,高效、安全,进而保证皮肤创面不会结痂,也不会留有愈后疤痕。该修复制剂的制备方法在通过精细地选材后最大限度地将各原料的有效成分之间进行融合并进行良好的保存的基础上,操作过程简捷,操作设备少,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且成本适中,安全可靠。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与此同时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