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0014阅读:2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



背景技术:

烫伤(scald)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常见的是低热烫伤,又称低温烫伤,是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如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目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种类繁多,西药首推磺胺嘧啶银,中成药中较有影响的为湿润烧伤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55417.8)公开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份数比的中药材组成,土大黄80~120,石灰380~420,苦参8~15,牡丹皮8~1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取上述的土大黄与石灰相混合,砸烂成泥,放在干燥处阴干一年,再把上述的苦参、牡丹皮同其混合,粉碎,过筛成80~100目的散剂,混匀,称量,包装成小袋备用。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44026.5)公开的“一种可治疗烫伤的药液”,它选用土大黄或土黄莲或扛板归、虎杖和山枣树皮加水煎成的药水再加入“酒冰”合液成为治疗开水烫伤或火烫伤的药液,用这种药液治疗烫伤时可取得止痛快、无体液流浸、肉芽生长快、治疗时间短愈后无疤痕等效果,节约治疗费用,有极大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另一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114980.4)公开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外洗药水和外敷组合药膏”,外洗药水是由两面针、蟑螂2味中药组成的水煎外用洗液;外敷中药膏是由两面针、鲜鸡蛋清、蟑螂、茶油4味组成的药物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泻火、解毒、生肌止血、定痛、蚀恶肉、祛风、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对烧烫伤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发明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制备方法如下:

⑴、煎药液:将土黄连、大黄、木芙蓉、乌韭和三颗针置于煎药容器中,添加占上述药物重量4-6倍的清水,然后,先用武火煎50-70分钟,再用文火煎50-70分钟,滤去药渣,得药液,备用;

⑵、磨粉:将鸡骨头和蟑螂分别干燥,再磨成80-120目的粉末,备用;

⑶、浸泡:将石灰用清水浸泡30-45分钟,再过滤,得湿石灰,备用;

⑷、混合:将备用的药液、粉末、湿石灰以及麻油和羊油混合均匀,即成治疗烫伤的药物。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二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的药物是由土黄连、大黄、蟑螂、石灰、鸡骨头、麻油、羊油、乌韭、木芙蓉和三颗针制备而成。

土黄连[rabdosiaserra(maxim.)hara]又名溪黄草、熊胆草、血风草、黄汁草、溪沟草、香茶菜,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

大黄[rheumpalmatuml或rheumpalmatuml.var.tanguticummaxim.exrngel.(r.tanguticummaxim.exbalf.)或rheumofficinalebaill.radixetrhizomarhei]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蟑螂(periplanetaamericana或periplanetaaustralasiae或neostylopyagrhombifolia或blattellagermanica或blattellabisignata或blattellaasahinai),蟑螂烘焙后具有生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

石灰(cao)燥湿、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用于创伤出血、汤火烫伤等症。

鸡骨头(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具有去腐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

麻油(sesamumindicuml.)润燥通便、解毒、生肌,外敷用于烫伤、烧伤、疮等。

羊油有补虚、润燥、祛风、化毒的作用,外用熬炼入膏药涂敷。

乌韭[stenolomachusanum(linn.)ching]又名乌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

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inn.)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

三颗针(berberispliretiischneid.)清热解毒,消炎抗菌,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上述诸药合用,使得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的药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泻火、解毒、生肌止血、定痛、蚀恶肉、祛风、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对烧烫伤有较好治疗作用;同时,对于一些刀伤和擦碰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的药物,曾针对不同病情和年龄的烧烫伤患者1000例,进行过治疗试验。

1、一般资料

在1000例烧烫伤患者中,男600例,女400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0岁;烧烫伤面积:最小2.5%tbsa,最大42.5%tbsa;15%tbsa以下600例,15%tbsa~30%tbsa200例,31%tbsa~40%tbsa150例,41%tbsa以上50例;烧烫伤深度分布:浅二度为主者800例,深二度为主者150例,三度为主者50例;烧烫伤原因:火焰烧伤200例,热液烫伤700例;热固体烫伤100例。

2、试验方法

⑴、治疗用药:采用前述优化的技术方案三(按重量份配方为:土黄连30份、大黄20份、蟑螂20份、石灰30份、鸡骨头20份、麻油20份、羊油20份、乌韭30、木芙蓉25、三颗针20),并按前述方法制备成治疗烫伤的药物。

⑵、治疗方法:先用3%双氧水清洗患部,并用针头刺破水泡,剪去已游离腐皮,用0.2%新洁而灭消毒,然后,将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的药物直接涂于患处,一日三次,大多数病例在7-15天内痊愈。

治疗期间,患处禁搔抓,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3、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全身症状消失,创面愈合。

②、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

③、无效:全身症状见改善,创面感染不能控制。

治愈和好转,按有效统计。

4、试验效果

下表为试验(治疗)效果统计表:

上表数据显示,治愈942例,占94.2%;好转51例,占5.1%;无效7例,占0.7%;总有效率99.3%。因此,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的药物,对三度以下的烧烫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茶花烫伤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制备方法如下:

⑴、煎药液:将土黄连、大黄、木芙蓉、乌韭和三颗针置于煎药容器中,添加占上述药物重量5倍的清水,然后,先用武火煎60分钟,再用文火煎60分钟,滤去药渣,得药液,备用;

⑵、磨粉:将鸡骨头和蟑螂分别干燥,再磨成100目的粉末,备用;

⑶、浸泡:将石灰用清水浸泡40分钟,再过滤,得湿石灰,备用;

⑷、混合:将备用的药液、粉末、湿石灰以及麻油和羊油混合均匀,即成治疗烫伤的药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治疗烫伤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治疗烫伤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发明的治疗烫伤的药物,适用于治疗各种程度的烧烫伤,对刀伤和擦碰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