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微创手术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6289发布日期:2020-06-05 22:1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道微创手术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

在消化科内经常要用到组织钳配合胃镜等对胃肠等进行取样、剪切息肉等,现有的这种配合胃镜的组织钳通过是有一个操作部,一个细长的软管和一个钳头部位,细长的软管通过将钳头输入胃肠部,操作部在人体外部操作,软管内设有长丝等,操作部通过长丝操作钳头,一方面现有的这种组织钳通过长丝操作,一方面重量大、另一方面通过长丝拉动钳头,活动空间大,同时无法使得钳头自由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消化道微创手术组织钳,包括操作部、长管和夹持部,长管的两端分别和操作部和夹持部连接,长管为柔性,夹持部进入消化道内进行手术,夹持部位于人体外部通过长管操作夹持部,夹持部包括钳头、与钳头连接的旋转部、与旋转部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动力部,动力部内设有第三操作腔和第四操作腔,长管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三操作腔和第一通道连通,第四操作腔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三操作腔内设有第三活塞,第三活塞球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转动杆铰接有转轮,旋转部包括有结合头,结合头上设有环形齿,转轮和环形齿齿合;第四操作腔内设有第四活塞,第四活塞球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连接有钳头;操作部操作改变第一通道内的气压进而驱动第三活塞运动,第三活塞运动驱动转轮转动,转轮转动驱动结合头转动进而驱动钳头自转,结合头的转动方向和转轮转动方向垂直;操作部操作改变第二通道内的气压进而驱动第四活塞运动,第四活塞运动通过第二传动杆驱动钳头开闭;所述的第一传动杆和第四活塞的球接处为钳头自转的轴上。

作为改进,所述的旋转部还包括有轴承,轴承内圈和结合头固联,轴承外圈和连接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消化道微创手术组织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部包括第一手把、第二手把、第一结合部,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连接在第一结合部上,第一结合部内设有第一操作腔,第一操作腔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一操作腔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分别通过第一杆把、第二杆把和第一手把、第二手把连接,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开闭能够驱动第一活塞沿着第一操作腔内移动进而通过第二通道驱动第四活塞运动,第四活塞、第二通道、第一活塞形成封闭空间。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结合部内设有第二操作腔,第二操作腔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齿条,连接板通过齿条和连接轮齿合,连接轮通过一个连接轴和旋块连接,旋块位于第一结合部外表面,旋转旋块驱动连接轮转动进而驱动第二活塞移动,第二活塞移动通过第一通道驱动第三活塞移动,第三活塞、第一通道、第二活塞形成封闭空间。

作为改进,第二操作腔分为活塞段和连接板段,活塞段和第二活塞配合,连接板段内设有连接板。

作为改进,连接板和第二活塞球接。

作为改进,第一活塞和活动杆.

球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操作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持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夹持部的另一个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夹持部的分开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结合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结合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操作部的另一侧观察示意图;

图9是第一结合部的示意图;

图10的本发明第一结合部内侧观察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0-操作部,110a-第一手把,110b-第二手把,120a-第一杆把,120b-第二杆把,130-活动杆,140-第一结合部,141-第一操作腔,142-第二操作腔,143-旋块,144-连接轮,145-连接板,1451-齿条,146-第二活塞,147-第一活塞,200-长管,300-夹持部,310-钳头,310a-第一夹持片,310b-第二夹持片,320-旋转部,321-结合头,3211-环形齿,322-轴承,330-连接部,340-动力部,341-第三活塞,342-第一传动杆,343-转轮,344-第四活塞,345-第二传动杆,346-第四操作腔,347-第三操作腔,348-第二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化道微创手术组织钳,包括操作部100、长管200和夹持部300,长管200的两端分别和操作部100和夹持部300连接,长管200为柔性,能够根据需要自由旋转,所述的长管和夹持部从人体口腔进入消化管道,夹持部300进入消化道内进行手术,夹持部300位于人体外部通过长管200操作夹持部300。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部300包括钳头310、与钳头310连接的旋转部320、与旋转部连接的连接部330、与连接部连接的动力部340,动力部340内设有第三操作腔347和第四操作腔346,长管200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三操作腔和第一通道连通,第四操作腔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三操作腔内设有第三活塞341,第三活塞球接有第一传动杆342,第一转动杆铰接有转轮342,旋转部包括有结合头321,结合头上设有环形齿3211,转轮和环形齿齿合;第四操作腔内设有第四活塞344,第四活塞球接有第二传动杆345,第二传动杆345连接有钳头310;操作部100操作改变第一通道内的气压进而驱动第三活塞运动,第三活塞运动驱动转轮343转动,转轮转动驱动结合头3211转动进而驱动钳头自转,结合头的转动方向和转轮转动方向垂直;操作部100操作改变第二通道内的气压进而驱动第四活塞运动,第四活塞运动通过第二传动杆驱动钳头开闭;所述的第一传动杆345和第四活塞的球接处为钳头自转的轴上,所述的旋转部320还包括有轴承322,轴承内圈和结合头固联,轴承外圈和连接部330连接。

如图2,8-10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部100包括第一手把110a、第二手把110b、第一结合部140,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连接在第一结合部上,第一结合部内设有第一操作腔141,第一操作腔141和第二通道连通,第一操作腔141内设有第一活塞147,第一活塞147连接有活动杆130,活动杆分别通过第一杆把120a、第二杆把120b和第一手把110a、第二手把110b连接,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开闭能够驱动第一活塞沿着第一操作腔内移动进而通过第二通道驱动第四活塞运动,第四活塞、第二通道、第一活塞形成封闭空间。第一结合部140内设有第二操作腔142,第二操作腔内设有第二活塞146,第二活塞连接有连接板145,连接板上设有齿条1451,连接板通过齿条1451和连接轮144齿合,连接轮通过一个连接轴和旋块143连接,旋块143位于第一结合部140外表面,旋转旋块143驱动连接轮转动进而驱动第二活塞移动,第二活塞移动通过第一通道驱动第三活塞341移动,第三活塞、第一通道、第二活塞形成封闭空间。第二操作腔分为活塞段和连接板段,活塞段和第二活塞配合,连接板段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和第二活塞球接,第一活塞147和活动杆130球接。

本实施例中先将夹持部300和长管200通过口腔送到消化道,操作部在人体外部进行操作,本发明辅助与胃镜,通过胃镜观察人体消化道内的具体情况。当需要旋转钳头310的时候,医生手持操作部100,旋转旋块143,旋块143转动使得连接轮转动,进而驱动连接板移动,比如连接板前进,这个时候第二活塞被挤压,进一步挤压第二操作腔内的气体,第二操作腔内的气体被挤压进一步通过第一通道挤压第三活塞341,第三活塞341被挤压移动通过第一传动杆342驱动转轮343自转,转轮343自转驱动结合头相对连接部330转动,进而带动钳头310转动。当需要使得钳头开闭的时候,通过张开/闭合第一手把110a和第二手把110b,活动杆移动进一步驱动第一活塞147移动,第一活塞移动挤压第一操作腔141,第一操作腔通过第二通道挤压第四操作腔346,进一步使得第四活塞344移动,第四活塞移动通过第二传动杆345使得钳头开闭从而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在本发明中,第二传动杆345和第四活塞连接处的位置为动力部的中心轴位置,以使得第二传动杆能够第四活塞以该中心轴转动。由于本发明是通过长管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气体进行动力传输,该气体能够被挤压和拉动,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气体压强变化,进而驱动相应的活塞前后移动,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使得的时候长管基本上可以保持相对的静止,避免了长管对人体的损伤,也使得长管转动给夹持部带来的位置变化,夹持部的位置能够更好的被固定,在本发明中夹持部通常和人体组织接触,人体组织对夹持部有一定的挤压力。本发明的长管内通道内可以采用空气,也可以为惰性气体等。进一步的,通道内通过气体传输,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当钳头闭合力过大的时候,通道内气体的缓冲可以充分的抑制这种钳头的闭合力。进一步的,本发明在使得钳头转动的时候,想将转动力转化为气体的挤压力,再将气体的挤压力转变为钳头的转动力,当钳头转力过大的时候(有可能收到人体组织的阻力),通道内的气体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这种转动力过大对人体组织的破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