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治疗新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7696发布日期:2021-09-10 19:5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治疗新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脉治疗新型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症状,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目前针对静脉炎的治疗方式,包括热敷疗法和冷敷疗法。热敷疗法,临床上常采用硫酸镁局部热敷,因硫酸镁热敷具有镇静和缓解血管痉挛,增强血液循环,其高渗作用使组织间隙脱水,减轻局部水肿,对急性浅静脉炎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冷敷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降低局部温度作用来改善静脉炎,并明显缓解患者局部疼痛感。现实进行冷热敷操作时,简略的大都采用毛巾、纱布等沾湿后直接盖在相应的肢体上,而更高级的则采用诸如冷热敷袋等专用装置。然而,因毛巾、纱布乃至冷热敷袋袋体渗出的水珠都会直接进入肢体穿刺点,从而不仅易引起不必要的免疫反应,同时也会干扰组织修复过程,不利伤口愈合。此外的,在使用目前所广泛采用的贴合冷热敷方式时,由于冷热敷袋等容器内部的低温或高温会迅速传递到表层,常规的热敷袋内温都在70℃左右,冷敷袋内温则仅为几度,直接冷热敷而导致患者皮肤烫伤或冻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给实际医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而且按摩小腿可调动人体的内部潜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适宜治疗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疾病,特别对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静脉治疗新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治疗新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凹槽板,所述凹槽板的内部开设有中空瓦腔,所述中空瓦腔内设有冷热敷袋,所述凹槽板的槽长方向与所述箱体的箱长方向平行,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铰接有透明弧板,所述凹槽板的内侧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布袋,所述布袋内设有气囊,且相邻两个气囊之间通过通气软管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囊通过输气管相连通,所述凹槽板的表面于相邻两个气囊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按摩捶,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贯穿所述通孔转动连接有接触轮,所述接触轮与所述通孔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设有电动绕线轮,所述电动绕线轮的表面绕接有连接绳,所述电动绕线轮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轴,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绕接于所述转轴表面,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斜面与所述接触轮相接触,所述齿条远离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箱体的内侧固定有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板由隔热材料制成,且呈半圆瓦片状。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弧板的一端固定有磁铁,所述凹槽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磁铁相适配的磁吸面。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凹槽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摩捶沿所述凹槽板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且其两侧所述按摩捶高度大于中部所述按摩捶的高度。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材质为q235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发明通过设置箱体、凹槽板、中空瓦腔、冷热敷袋、透明弧板,首先带有凹槽板的箱体从而实现了患者肢体的搁置功能,可将患者的下肢放入凹槽板的槽腔内,通过牵拉透明弧板将肢体覆盖,通过设置中空瓦腔,便于容纳冷热敷袋,然后启动气泵,气泵通过输气管和通气软管向气囊内部填充空气,然后启动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通过带动连接绳使转轴旋转,转轴进而带动不完全齿轮旋转,不完全齿轮接着带动齿条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楔形块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接触轮不断挤压复位弹簧使活动杆在通孔内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凹槽板槽腔内侧的安装杆和按摩捶不断地捶打患者肢体,从而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设置布袋和气囊,可有效减少患者肢体与冷热敷袋之间的直接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患者皮肤被烫伤或冻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扇形齿轮与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按摩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相邻气囊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箱体;2、凹槽板;3、中空瓦腔;4、冷热敷袋;5、透明弧板;6、布袋;7、气囊;8、通气软管;9、气泵;10、输气管;11、通孔;12、活动杆;13、安装杆;14、按摩捶;15、接触轮;16、复位弹簧;17、电动绕线轮;18、连接绳;19、转轴;20、不完全齿轮;21、齿条;22、楔形块;23、滑块;24、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静脉治疗新型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板2,所述凹槽板2的内部开设有中空瓦腔3,所述中空瓦腔2内设有冷热敷袋4,所述凹槽板2的槽长方向与所述箱体1的箱长方向平行,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铰接有透明弧板5,所述凹槽板2的内侧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布袋6,所述布袋6内设有气
囊7,且相邻两个气囊7之间通过通气软管8相连通,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有气泵9,所述气泵9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囊7通过输气管10相连通,所述凹槽板2的表面于相邻两个气囊7之间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贯穿设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3,所述安装杆1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按摩捶14,所述活动杆12的底部贯穿所述通孔11转动连接有接触轮15,所述接触轮15与所述通孔1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电动绕线轮17,所述电动绕线轮17的表面绕接有连接绳18,所述电动绕线轮17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轴19,所述连接绳18的两端分别绕接于所述转轴19表面,所述转轴19上固定套接有不完全齿轮20,所述不完全齿轮2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21,所述齿条21的顶部固定有楔形块22,所述楔形块22的斜面与所述接触轮15相接触,所述齿条21远离所述不完全齿轮20的一侧固定有滑块23,所述箱体1的内侧固定有滑杆24,所述滑块23与所述滑杆24滑动连接。
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凹槽板2由隔热材料制成,且呈半圆瓦片状。
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透明弧板5的一端固定有磁铁,所述凹槽板2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磁铁相适配的磁吸面。
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活动杆12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安装杆13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杆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凹槽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
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按摩捶14沿所述凹槽板2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且其两侧所述按摩捶14高度大于中部所述按摩捶14的高度。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绳18为钢丝绳。
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箱体1材质为q235钢。
2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带有凹槽板的箱体从而实现了患者肢体的搁置功能,可将患者的下肢放入凹槽板2的槽腔内,通过牵拉透明弧板5将肢体覆盖,通过设置中空瓦腔3,便于容纳冷热敷袋4,然后启动气泵9,气泵9通过输气管10和通气软管8向气囊7内部填充空气,然后启动电动绕线轮17,电动绕线轮7通过带动连接绳8使转轴19旋转,转轴19进而带动不完全齿轮20旋转,不完全齿轮20接着带动齿条21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楔形块22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使接触轮15不断挤压复位弹簧16使活动杆12在通孔11内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凹槽板2槽腔内侧的安装杆13和按摩捶14不断地捶打患者肢体,从而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设置布袋6和气囊7,可有效减少患者肢体与冷热敷袋4之间的直接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患者皮肤被烫伤或冻伤的情况。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