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5155发布日期:2020-06-16 21:1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瘢痕疙瘩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又称瘢痕瘤。是皮肤组织在损伤修复和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失调、胶原纤维过度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致密生长的纤维结缔组织,可致患者局部疼痛瘙痒、感觉减退或容貌改变,周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极少数恶化癌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及心理负担。

耳廓为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之一,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瘢痕疙瘩相比,耳部瘢痕疙瘩由于暴露在外,影响美观,故患者治疗愿望强烈。

手术切除后放疗是业界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方法,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可抑制血管再生和早期伤口愈合中的幼稚成纤维细胞,降低胶原的产生,抑制瘢痕的形成,有效率达80%~90%以上,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式。

耳部瘢痕后装放疗过程中,需要把两根直径0.5mm,长度3.5mm的后装输源管的游离端以一定的距离固定在瘢痕位置,位置精确、稳定、不易移位的固定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射线伤害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耳部形状特殊,加之手术切除后导致原有生理结构改变、接近头发生长部位胶布不易粘贴等原因,如何妥善固定输源管一直是临床治疗的困扰和难题。

传统的固定方法为胶布或敷贴粘贴固定,存在固定效果不佳、位移明显、每次放疗均需重新固定等缺陷,一些耳垂部分或完全切除的患者,甚至可能因难以固定输源管而错失治疗机会。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陆续开发几种后装放疗的固定装置,但都以针对宫颈癌放疗为主,对于耳廓部位的放疗,目前尚未有专门的输源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耳廓部位的放疗部位设置输源管固定装置的问题`的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其包括线槽座,线槽座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边与缓冲盖铰接,缓冲盖呈弧形板状,缓冲盖和底座偏离铰接部的侧边可拆卸地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线槽;线槽座外侧设置有相互扣合的耳廓托和耳廓盖,所述耳廓托包括耳根开口和输源线出口孔;耳廓盖包括相互重叠的外壳层、中间层和填充层,填充层与线槽座的缓冲盖相抵接;外壳层的边缘与连接环相接,连接环与耳廓托相接。

通过设置线槽座以安装输源线,并固定在耳廓瘢痕后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耳廓托,以固定耳廓盖,并与耳廓连接;通过设置耳廓盖,以保护耳朵,防止射线外漏损伤正常组织和耳周器官。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缓冲盖和底座偏离铰接部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卡齿和连接卡扣。

通过设置连接卡齿和连接卡扣,使得缓冲盖和底座间可通过连接卡齿和连接卡扣分离以打开,以放置输源线,也可通过两者扣合以合拢,以便固定线槽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线槽包括至少两条且相互平行。

通过设置至少两条线槽,以便安装输源线。因常规输源线至少有两条。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贴。

通过设置固定贴,固定贴可选用带有粘性的材料,以贴设在人体皮肤上,从而固定线槽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耳根开口呈人耳形状,耳根开口的上部呈楔形。

以便于将耳朵自耳廓托上的耳根开口处拉穿出来,通过设置楔形结构,以便留出手指拉耳朵的空间。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耳根开口上开设有缓冲垫。

以便提高耳廓托挂在人耳上时的舒适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耳廓托上均布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与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卡锁。

以便于耳廓托和耳廓盖的相互连接和分离,其原理类同于连接卡齿和连接卡扣的配合关系。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耳廓盖的外壳层为塑料外壳,中间层为铅皮,填充层为泡沫型医用硅胶。

通过将外壳设置为塑料,以减轻结构重量;通过设置铅皮层,以防止射线外漏损伤正常组织和耳周器官,通过设置填充层,通过填充层,以将线槽座固定于治疗部位,不使用胶带粘附,减少对皮肤和头发的破坏,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耳廓托、耳廓盖和外壳层的形状均呈人耳形状。

以节省材料,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线槽直径均为0.5mm,间距为1cm。

以配合输源线的尺寸。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能够将后装输源管牢固固定在治疗靶区、位置精确,能够解决耳廓瘢痕后装放疗固定的临床难题,保障治疗效果。且组装简易、操作方便,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设置有隔离射线的铅皮层,能够减少射线对健康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风险。

传统的固定方法常常为了固定输源管而剃去治疗部位周边头发,影响患者美观,而通过本装置可以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线槽座与耳廓托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耳廓托的侧视图。

图3是耳廓盖的俯视图。

图4是耳廓盖的侧视图。

图5是本装置各结构相配合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线槽座的侧视图。

其中,1、线槽座,11、底座,12、固定贴,13、线槽,14、缓冲盖,15、连接卡齿,16、连接卡扣,2、耳廓托,21、耳根开口,22、缓冲垫,23、连接槽,24、输源线出口孔,3、耳廓盖,31、外壳层,32、中间层,33、填充层,34、连接环,35、连接卡锁,36、输源线出口槽,4、输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耳廓瘢痕后装放射治疗固定装置包括线槽座1,线槽座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一侧边与缓冲盖14通过铰链或弹性连接结构铰接,如图6所示,缓冲盖14呈弧形板状,缓冲盖14和底座11偏离铰接部的侧边可拆卸地连接,底座11上开设有线槽13。

线槽座1外侧设置有相互扣合的耳廓托2和耳廓盖3,如图2所示,耳廓托2包括耳根开口21和输源线出口孔24。

如图3和图4所示,耳廓盖3包括相互重叠的外壳层31、中间层32和填充层33,填充层33与线槽座1的缓冲盖14相抵接;外壳层31的边缘与连接环34相接,连接环34与耳廓托2相接。

通过设置线槽座1以安装输源线4,并固定在耳廓瘢痕后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耳廓托2,以固定耳廓盖3,并与耳廓连接;通过设置耳廓盖3,以保护耳朵,防止射线外漏损伤正常组织和耳周器官。

具体的,缓冲盖14和底座11偏离铰接部的侧边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卡齿15和连接卡扣16。底座11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贴12。

通过设置连接卡齿15和连接卡扣16,使得缓冲盖14和底座11间可通过连接卡齿15和连接卡扣16分离以打开,以放置输源线4,也可通过两者扣合以合拢,以便安放线槽座1。通过设置固定贴12,固定贴12可选用带有粘性的材料,以贴设在人体皮肤上,从而固定线槽座1。

优选的,线槽13包括至少两条且相互平行。通过设置至少两条线槽13,以便安装输源线4。因常规输源线4至少有两条。

耳根开口21呈人耳形状,耳根开口21的上部呈楔形。耳根开口21上开设有缓冲垫22,以便提高耳廓托2挂在人耳上时的舒适性。耳廓托2上均布有若干连接槽23,连接环34上设置有与连接槽23相配合的连接卡锁35,以便于耳廓托2和耳廓盖3的相互连接和分离,其原理类同于连接卡齿15和连接卡扣16的配合关系。

通过将耳根开口21设置为人耳形状,以便于将耳朵自耳廓托2上的耳根开口21处拉穿出来,通过设置楔形结构,以便留出手指拉耳朵的空间。

其中,耳廓盖3的外壳层31为塑料外壳,中间层32为铅皮,填充层33为泡沫型医用硅胶。

通过将外壳层31设置为塑料,以减轻结构重量;通过设置铅皮中间层32,以防止射线外漏损伤正常组织和耳周器官,通过设置填充层33,以将线槽座固定于治疗部位,不使用胶带粘附,减少对皮肤和头发的破坏,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

耳廓托2、耳廓盖3和外壳层31的形状均呈人耳形状。以节省材料,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优选的,线槽13直径均为0.5mm,间距为1cm。以配合输源线的尺寸。

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耳朵自耳廓托2上的耳根开口21处拉穿出来,将耳廓托2背面紧贴患者耳廓下方皮肤,打开线槽座1的缓冲盖14,将两条输源线4分别卡入线槽13中。

闭合缓冲盖14,将底座2背面的固定贴12按瘢痕走行方向初步固定在耳廓的治疗部位上,将耳廓盖3上的连接卡锁35分别伸入连接槽23中,使耳廓盖3扣合在耳廓托上2,耳廓盖3内的弹性填充层33根据耳廓的形状将线槽座1紧密固定在治疗部位,如图5所示。

治疗完毕后,将线槽座1外的输源线4沿输源线出口孔24和输源线出口槽36方向拉出装置即可。

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