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6051发布日期:2020-07-17 17:3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跟腱断裂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跟腱断裂手术通常分为开放式手术、微创手术和经皮微创手术,其中,开放式手术切口较大,手术所产生的副损伤及并发症较大,不利于跟腱的愈合,因此优先采用微创手术和经皮微创手术,而微创手术和经皮微创手术也存在不足之处,微创手术切口小,但微创手术所采用的跟腱吻合器产品较贵,不利于普及使用;经皮微创手术切口小,但穿针过程较为复杂、费力,缺少降低手术难度的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使用价格较高和手术过程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包括穿刺针头和手持部,所述穿刺针头一端与手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头和手持部均为管状结构,穿刺针头与手持部共轴线,所述手持部直径较穿刺针头直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头背离手持部一端设置有斜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靠近穿刺针头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穿刺针头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头采用刚性金属材质,所述手持部采用塑料材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跟腱断裂处做横向切口,于跟腱上断端上做一组第一横穿微切口和一组第一交叉微切口,于跟腱下断端上做一组第二横穿微切口和一组第二交叉微切口;

步骤b、跟腱外侧做皮下分离;

步骤c、通过穿刺针头引导缝合线穿入跟腱上断端,缝合线两端在跟腱上断端内做至少一次交叉后由下断端端面两侧穿出;

通过穿刺针头引导另一根缝合线穿入跟腱下断端,缝合线两端在跟腱下断端内做至少一次交叉后由下断端端面两侧穿出;

步骤d、将一根缝合线的两端与另一根缝合线的两端分别打结;

步骤e、分别缝合横向切口、第一横穿微切口、第一交叉微切口、第二横穿微切口和第二交叉微切口。

进一步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穿刺针头由一个第一横穿微切口沿垂直于跟腱方向穿入跟腱上断端,并由另一个第一横穿微切口穿出,将一根带有缝和线的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

步骤c2、穿刺针头由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倾斜插入跟腱上断端并由不同侧的第一横穿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由另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倾斜插入跟腱上断端并由不同侧的第一横穿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

步骤c3、穿刺针头由横向切口位置穿入跟腱上断端并由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由横向切口位置穿入跟腱上断端并由另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

步骤c4、穿刺针头由一个第二横穿微切口沿垂直于跟腱方向穿入跟腱下断端,并由另一个第二横穿微切口穿出,将一根带有缝和线的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

步骤c5、穿刺针头由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倾斜插入跟腱下断端并由不同侧的第二横穿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由另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倾斜插入跟腱下断端并由不同侧的第二横穿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

步骤c6、穿刺针头由横向切口位置穿入跟腱下断端并由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由横向切口位置穿入跟腱下断端并由另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穿出,将缝合线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穿入,由手持部穿出,拔出穿刺针头。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切口沿垂直于跟腱方向的长度为3cm,所述第一横穿微切口、第一交叉微切口、第二横穿微切口和第二交叉微切口沿跟腱方向的长度为0.5c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所提供的产品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使用成本低,能够在进行跟腱的微创治疗过程中为缝针和缝合线提供良好的引导作用,使手术过程更顺利,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切口较小,对人体损伤小,减小因手术所产生的副损伤及并发症,加快跟腱的愈合,降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缝合线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针头;11、斜切面;2、手持部;21、限位板;3、横向切口;4、第一横穿微切口;5、第一交叉微切口;6、第二横穿微切口;7、第二交叉微切口;8、跟腱上断端;9、跟腱下断端;10、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穿刺针头1和手持部2,穿刺针头1和手持部2均为管状结构,穿刺针头1一端和手持部2一端固定连接,穿刺针头1与手持部2共轴线,穿刺针头1内部与手持部2内部连通,缝针和缝合线10可同时穿过穿刺针头1和手持部2,手持部2直径较穿刺针头1大,在手术过程中可方便的握持,穿刺针头1直径较小,在穿过跟腱时不会造成较大的副损伤及并发症。

优选的,穿刺针头1背离手持部2一端设置有斜切面11,使穿刺针头1形成尖端,在刺入跟腱的过程更轻松、顺利,对跟腱造成的损伤更小。

手持部2靠近穿刺针头1一端设置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为固定设置在手持部2端部的圆形板,限位板21与手持部2一体成型,限位板21直径较手持部2直径大,在手术过程中,限位板21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手指限位,在穿入跟腱的过程中更省力,手指不会与手持部2产生相对滑动,限位板21也能够避免手持部2损伤跟腱。

穿刺针头1可采用刚性金属材质,硬度较高,不易发生弯折,穿刺针头1外壁光滑,穿入跟腱时更顺利。手持部2采用塑料材质,手持部2靠近穿刺针头1一端包裹穿刺针头1端部,使手持部2与穿刺针头1连接固定。

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握住手持部2,将穿刺针头1穿过跟腱,再将缝针与缝合线10由穿刺针头1的尖端穿入,并从手持部2穿出,再将穿刺针头1从跟腱拔出,使缝针与缝合线10脱离穿刺针头1和手持部2,即可实现缝针与缝合线10穿透跟腱的过程,此过程操作方便、省力,对跟腱的损伤较小,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跟腱修复手术的需求。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跟腱断裂处做横向切口3,漏出跟腱的上断端断面和下断端断面;

于跟腱上断端8上做一组第一横穿微切口4和一组第一交叉微切口5,一组第一横穿微切口4包括分置于跟腱上断端8两侧的两个第一横穿微切口4,一组第一交叉微切口5包括分置于跟腱上断端8两侧的两个第一交叉微切口5,其中,第一横穿微切口4位于第一交叉微切口5远离横向切口3一侧;

于跟腱下断端9上做一组第二横穿微切口6和一组第二交叉微切口7;一组第二横穿微切口6包括分置于跟腱上断端8两侧的两个第二横穿微切口6,一组第二交叉微切口7包括分置于跟腱上断端8两侧的两个第二交叉微切口7,其中,第二横穿微切口6位于第二交叉微切口7远离横向切口3一侧;

步骤b、跟腱外侧做皮下分离,保护腓肠神经;

步骤c、通过穿刺针头1引导缝合线10穿入跟腱上断端8,使缝合线10两端分置于两个第一横穿微切口4位置;

通过穿刺针头1分别引导缝合线10的两端在跟腱上断端8内做至少一次交叉后由下断端端面两侧穿出,缝合线10两端在跟腱上断端8内做交叉时,缝合线10的转角位置位于第一横穿切口处:

通过穿刺针头1引导另一根缝合线10穿入跟腱下断端9,使该缝合线10两端分置于两个第一横穿微切口4位置;

该缝合线10两端在跟腱下断端9内做至少一次交叉后由下断端端面两侧穿出;缝合线10的转角位置位于第二横穿切口处;

步骤d、将一根缝合线10的两端与另一根缝合线10的两端分别打结,使两根缝合线10的两端分别连接,进而使跟腱上断端8与跟腱下断端9连接;

步骤e、分别缝合横向切口3、第一横穿微切口4、第一交叉微切口5、第二横穿微切口6和第二交叉微切口7。

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

步骤c1、手握手持部2,将穿刺针头1由一个第一横穿微切口4沿垂直于跟腱方向穿入跟腱上断端8,并由另一个第一横穿微切口4穿出,将一根带有缝和线的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并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此时缝合线10的两端分置于两个第一横穿微切口4位置;

步骤c2、将穿刺针头1由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5倾斜插入跟腱上断端8并由不同侧的第一横穿微切口4穿出,将缝合线10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再将穿刺针头1由另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5倾斜插入跟腱上断端8并由不同侧的第一横穿微切口4穿出,将缝合线10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此时缝合线10的两端在跟腱上断端8内进行了一次交叉;

步骤c3、穿刺针头1由横向切口3位置穿入跟腱上断端8并由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5穿出,将缝合线10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穿刺针头1由横向切口3位置穿入跟腱上断端8并由另一个第一交叉微切口5穿出,将缝合线10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

步骤c4、手握手持部2,将穿刺针头1由一个第二横穿微切口6沿垂直于跟腱方向穿入跟腱下断端9,并由另一个第二横穿微切口6穿出,将一根带有缝和线的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并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此时缝合线10的两端分置于两个第二横穿微切口6位置;

步骤c5、将穿刺针头1由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7倾斜插入跟腱下断端9并由不同侧的第二横穿微切口6穿出,将缝合线10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再将穿刺针头1由另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7倾斜插入跟腱下断端9并由不同侧的第二横穿微切口6穿出,将缝合线10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此时缝合线10的两端在跟腱下断端9内进行了一次交叉;

步骤c6、穿刺针头1由横向切口3位置穿入跟腱下断端9并由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7穿出,将缝合线10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穿刺针头1由横向切口3位置穿入跟腱下断端9并由另一个第二交叉微切口7穿出,将缝合线10另一端随同缝针由穿刺针头1穿入,由手持部2穿出,拔出穿刺针头1,使缝针和缝合线10退出手持部2和穿刺针头1。

优选的,横向切口3沿垂直于跟腱方向的长度为3cm,第一横穿微切口4、第一交叉微切口5、第二横穿微切口6和第二交叉微切口7沿跟腱方向的长度为0.5cm,在手术过程中形成的切口较小,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将闭合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辅助装置应用至跟腱断裂的修复手术过程中,能够在切口较小的情况下方便、省力的实现穿线过程,减小手术所产生的副损伤及并发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