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1898发布日期:2021-04-23 08: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液及灌肠方法,具体是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生的药物。


背景技术:

2.目前有着无数个因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而到处求医问药的女性,在这部分女性中,因患盆腔炎而导致不孕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大约占有百分之三十的比例。从目前情况来,盆腔炎已经成为女性无法孕育新生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时此病也被子称为妇科疾病中的顽疾,是重点攻克的对象。盆腔炎就是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以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最为常见,正是因为盆腔炎性疾病是以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最为常见,所以就更容易导致输卵管的病变,使输卵管活动受限,输卵管通而不畅,甚至是输卵管梗阻的发生,也就更容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而输卵管炎性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输卵管炎症所致输卵管阻塞,主要原因在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炎症的病变。炎症不仅能引起输卵管阻塞,还可以因瘢痕形成使管壁僵硬和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蠕动。同时输卵管内膜因炎症破坏,可影响纤毛运动。所有这些都能妨碍精子、卵子的通过、结合、移植等,从而造成不孕不育。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长期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较差。采用激光灯手术治疗易损伤身体,且疗效不佳。服用中药容易刺激胃粘膜,且疗效慢,治愈率较低。现也有利用灌肠治疗的,但是由于所制中药液体不合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采用了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的药液,内含多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经通络的药物成份,利用灌肠的治疗方式,起效快易吸收,疗效显著,起到口服药物不能代替的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药物。
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药物的组方为:丹参25-35g、金银花15-25g、虎杖15-25g、川芎10-20g、延胡索10-20g、路路通10-20g、当归8-14g、皂角刺10-20g、乳香8-12g、没药8-12g、川牛膝10-20g、鸡血藤10-20g、红花8-12g、三棱10-20g、莪术10-20g、甘草4-8g;其制作方法为按配方把所述药材清洗干燥,按量配好搅拌均匀后置入容器内,加入水500ml,先浸泡90-12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煎煮,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煎煮到容器内剩余150ml时,最后装瓶密封待灌肠使用。
5.中医理论认为,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顽固不化,难以治愈,通过灌肠汤药就可以达到根治和缓解的目的,且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辨证施治,即可用药中的。慢性输卵管炎属中医学的“带下”、“通经”、“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基本病理是“湿、热、滞、瘀”的变化,日久之后,又可出现“虚、寒”。对
输卵管感染后所致的不孕症,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治疗为主,为避免内服方苦寒药对胃肠刺激,增加肝脏负担以及对药力的影响,使患者更利于坚持疗程,通过灌肠保留给药,使药物直达病处,药效不受消化道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痉挛缓解,改善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6.本组方中的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之功效。金银花“味甘,温,无毒,入心、脾、肺、肝、`肾五脏,无经不入,消毒之神品也,且金银花少用则力单,多用则力浓,尤妙在补先于攻,消毒而不耗气血,败毒之药,未有过于金银花者也。虎杖味苦,性微寒,归肝、胆、肾经。能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治女性闭经、痛经、产后淤血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为调理血分之要药。川芎,味甘,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兼有行气作用,性善走散。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经、脾经,可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路路通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之功效。当归性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景岳全书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皂角刺味辛,性温,可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并能通乳,合以蒲公英则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力尤显,兼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可调气,活血,止痛;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之功效。乳香和没药二药合用可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川牛膝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肾经,可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鸡血藤性苦,平,入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之功,《饮片新参》曰:“去淤血,生新血,流利经脉。红花性辛、温,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疲止痛之功,《本草汇言》曰:“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
……
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璃,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
……
,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三棱味苦,性平,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莪术性苦、辛、温,归肝、脾、肺,属大肠及膀胱经,功能为攻坚,化瘀,消积,行滞及缓疼。甘草性甘、辛、温,归胃、脾、心、肝经,功能为补中,益气,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疼及调要味。
7.诸药合用,直达病位,既能活血化瘀、理气行滞、疏通经络、清热解毒、并可抑菌、抗炎,疏通管腔,无论从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清热利湿解毒的方面还是西医抗炎,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使输卵管复通,都对盆腔炎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病因机制有针对性治疗应,促进管腔粘膜上皮的修复与再生,提高输卵管运送卵子和精子的功能,并能改善受精环境,增加子宫对孕卵的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
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可抑制细菌的每个代谢环节,起到免疫双调节作用,抵御感染,提高机体的免疫的目的,并能调节血管的功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中药虎杖中有多种活性成分,有抗菌抗病毒、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抗炎镇痛、抗氧化及调节代谢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清热解毒。研究发现,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三棱具有降低全血粘度、减小血沉速率及血细胞压积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作用;莪术具有抗
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浓度、抗血小板凝集、抗纤维组织增生等作用。当归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抗贫血、抗氧化作用,还有抗菌抗病毒、镇静及调节免疫作用;当归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物质释放、降低补体旁路的溶血活性而起抗炎、抗损伤作用;川芎能抗血管炎症,抑制血小板激活,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微循环血流,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泌尿、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调节免疫及抗过敏作用。皂角刺能抑制或杀灭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去淤通络,攻逐补益兼施之功。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子宫、输卵管的收缩蠕动,抑制胶原性变,促进输卵管纤毛增生病变、疤痕组织的软化和吸收,松解粘连,增加输卵管的游动性,提高抓卵能力。同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利于受损组织修复。可增强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活性,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合成胶原,阻止粘连形成,有利于受损子宫内膜的修复和闭塞管腔的再通。能增加血流、丰富神经营养,增加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内分泌腺的供血,促进排卵,改善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管腔粘膜上皮的修复与再生,提高输卵管运送卵子和精子的功能,并能改善受精环境,增加子宫对受精卵的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总的来说,活血化瘀药能够改善血流变,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一些活血化瘀药还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作用
9.中药灌肠其原理为:中药保留灌肠主要是利用肠壁半透膜的渗透性使药物通过肠壁被迅速吸收,从而达到全身治疗的作用,尤其对与其相邻的器官,如盆腔作用更为显著。由于直肠静脉与下腔静脉直接相连,药物有效成分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肝首过消除效应”,减少了药物在循环过程中的损失,可以更充分的被病位吸收利用,凸显了其局部治疗的优越性。中药灌肠因其优越及有效性现代广泛应用于妇科盆腔炎症及不孕症。因此,中药金丹通管汤应用于灌肠和离子导入治疗相结合,具有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特点,综合治疗与局部治疗同时应用,既能改善全身症状,又能改善局部体征,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又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炎症消散,减少炎症渗出;还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包块吸收。微循环的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肿的尽快吸收,尽可能避免局部血肿机化的产生。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的药液,内含多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成份,利用灌肠的治疗方式,在直肠与盆腔的解剖位置,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肠壁粘膜的吸收及渗透作用可以更有效地被吸收,起效快,疗效显著,起到口服药物不能代替的作用,且经济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1.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药物的组方为:丹参25-35g、金银花15-25g、虎杖15-25g、川芎10-20g、延胡索10-20g、路路通10-20g、当归8-14g、皂角刺10-20g、乳香8-12g、没药8-12g、川牛膝10-20g、鸡血藤10-20g、红花8-12g、三棱10-20g、莪术10-20g、甘草4-8g;其制作方法为按配方把所述药材清洗干燥,按量配好搅拌均匀后置入容器内,加入水500ml,先浸泡90-120分钟,然后先用大火煎煮,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煎煮到容器内剩余150m1时,将药液用滤网滤出,最后装瓶密封待灌肠使用。
12.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药物的组方为:丹参30g、金银花
20g、虎杖20g、川芎15g、延胡索15g、路路通15g、当归12g、皂角刺15g、乳香10g、没药10g、川牛膝15g、鸡血藤15g、红花10g、三棱15g、莪术15g、甘草6g。
13.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药物的灌肠方法为,首先灌肠前嘱患者排空膀胱,灌肠时取侧卧位,将一次性灌肠管插入肛门10cm,然后将温度37℃的药液倒入灌肠袋内在15min内缓慢注入肛门,灌肠后需卧床半小时以上,每天一次,同时配合腹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10天为疗程,经期停用,连治疗三个疗程即可治愈或好转。
14.实施例4:经对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证明,本制剂和灌肠治疗方法对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不孕症,具有明显的减缓病情发展的效果和治愈效力。
15.本组病例均为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鹤壁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临床就诊的经妇科、b超、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插管等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所致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2例,平均年龄33岁,病史1-8年,利用本制剂和灌肠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经过10-30天的灌肠用药治疗,临床治愈58例,占93.55%,显效3例,占4.84%,无效的1例,占1.61%;对于减缓病情发展及有效的患者,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直至治愈。
16.经临床诊断治疗证明,本药物为纯中草药肠内用药治疗,效果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
17.实施例5:经数名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证明:
18.患者郭女士,29岁,婚前一年因“早孕”行一次人工流产。婚后4年,夫妻同居,未避孕未孕,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最后被诊断为继发不孕症、盆腔炎。经实施灌肠方法治疗3个月后怀孕,次年分娩一男婴。
19.患者张女士,33岁,结婚7年,夫妻同居,性生活正常,为避孕未孕,经输卵管造影检查为输卵管炎性阻塞,多次治疗效果甚微,经灌肠治疗后,使输卵管疏通,并促使正常排卵,半年后怀孕,分娩一女孩。
20.患者殷女士,36岁,结婚已10年,中间流产两次,经检查为输卵管炎症,去全国各地治疗效果不佳,经灌肠治疗后,使输卵管炎性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输卵管疏通,并促使正常排卵,治疗十个月后怀孕,现已分娩一男孩。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