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83011发布日期:2020-10-20 17:1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免洗型洗手液大多采用酒精作为主要的杀菌消毒成分,酒精分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进入细菌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但是酒精作为杀菌消毒成分,其浓度应该在70%~75%。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则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而浓度在70%~75%的酒精作为主要杀菌消毒成分的洗手液,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酒精易燃,长期存放有一定的危险性;第二,酒精还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其变得干燥紧绷,不利于长期使用;第三,酒精有一定的刺激性,过高浓度可引起皮肤刺激过敏等副作用反应。

o-伞花烃-5-醇,英文名称o-cymen-5-ol,分子式:c10h14o,分子量:150.22,具有优良的杀菌、抗菌、消毒的性能,可以作为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消毒剂,且性能温和、完全分解,具有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无刺激的特点。o-伞花烃-5-醇在试验中未见不可逆损伤,对皮肤不具有强刺激性。o-伞花烃-5-醇非常安全、是可接触粘膜的广谱高效抗真菌杀菌剂,已经被证实在各类护肤中具有卓越的功效,并可抑制产品氧化。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美容产品中。o-伞花烃-5-醇的缺点是微溶于水,因此主要用于膏类化妆品中,或添加酒精等促进其溶解,用于免水洗洗手液存在产品不稳定、产生深沉、保质期短的技术难题。

因此,如何避免洗手液中消毒剂对手部皮肤的副作用,生产更稳定经济的洗手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包括80~90重量份的水、10~15重量份的多元醇、0.12~0.18重量份的杀菌包裹物、1~1.5重量份的艾叶提取物、1~1.5重量份的香茅提取物、0.1~0.2重量份的聚季铵盐以及0.1~0.2重量份的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所述杀菌包裹物包括脂质体以及包裹于所述脂质体中的o-伞花烃-5-醇。

优选地,所述杀菌包裹物中脂质体与o-伞花烃-5-醇的重量比为(6~9):(6~9),所述多元醇为甘油。

优选地,所述脂质体包括磷脂和/或磷脂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脂质体为大豆卵磷脂。

优选地,所述洗手液包括85~86重量份的水、12~13重量份的甘油、0.14~0.16重量份的杀菌包裹物、1.2~1.3重量份的艾叶提取物、1.2~1.3重量份的香茅提取物、0.15~0.16重量份的聚季铵盐以及0.15~0.16重量份的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优选地,所述洗手液还包括0.03~0.04重量份的香精油。

优选地,所述香精油包括玫瑰花精油、薄荷精油或茉莉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洗手液还包括0.03~0.04重量份的色素。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上述的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含有水和多元醇的基液;

将o-伞花烃-5-醇溶解于所述基液中,以制备o-伞花烃-5-醇溶液;

将脂质体加入所述o-伞花烃-5-醇溶液中进行搅拌,以使所述脂质体包裹所述o-伞花烃-5-醇,制备含杀菌包裹物溶液;

将艾叶提取物、香茅提取物、聚季铵盐以及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加入所述含杀菌包裹物溶液中进行搅拌。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将香精油以及色素加入所述含杀菌包裹物溶液中进行搅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利用脂质体包裹o-伞花烃-5-醇形成杀菌包裹物,增加了o-伞花烃-5-醇的水溶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将含有o-伞花烃-5-醇的杀菌包裹物、艾叶提取物、香茅提取物、聚季铵盐以及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进行配伍实现杀菌消毒,能够快速广谱杀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所述洗手液包括80~90重量份的水、10~15重量份的甘油、0.12~0.18重量份的杀菌包裹物、1~1.5重量份的艾叶提取物、1~1.5重量份的香茅提取物、0.1~0.2重量份的聚季铵盐、0.1~0.2重量份的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0.03~0.04重量份的香精油以及0.03~0.04重量份的色素。

其中,所述杀菌包裹物包括脂质体以及包裹于所述脂质体中的o-伞花烃-5-醇,所述杀菌包裹物中脂质体与o-伞花烃-5-醇的重量比为(6~9):(6~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脂质体包裹o-伞花烃-5-醇,增加了o-伞花烃-5-醇的水溶性,杀菌包裹物可以稳定存在于水中。在本实施例中,艾叶提取物为艾叶水提取物,香茅提取物为香茅水提取物。

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

香茅又称柠檬茅,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疟、抗癌、利尿降压等作用,其香味是蚊子不能忍受的气味,因此同时具有很好的驱蚊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聚季铵盐具体为阳离子聚合物聚季铵盐-37(异丁烯酰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均聚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能力。

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别名癸甲氯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等,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体包括磷脂和/或磷脂衍生物,优选地,所述脂质体为大豆卵磷脂。所述香精油包括玫瑰花精油、薄荷精油或茉莉精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洗手液包括85~86重量份的水、12~13重量份的甘油、0.14~0.16重量份的杀菌包裹物、1.2~1.3重量份的艾叶提取物、1.2~1.3重量份的香茅提取物、0.15~0.16重量份的聚季铵盐、0.15~0.16重量份的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0.03~0.04重量份的香精油以及0.03~0.04重量份的色素。

在本实施例中,o-伞花烃-5-醇在脂质体包裹后溶解于水,稳定性能强,经试验保质期达两年以上,且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消毒灭菌效果显著,艾叶提取物,香茅提取物等气味芬芳、生物活性好,在消毒灭菌的同时能够保护皮肤。上述各组分能够互相优化,互相促进,协同增效,快速广谱杀菌。不含酒精,安全可靠,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脂质体包裹杀菌成分的洗手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甘油加入水中制备基液;

步骤s2:将o-伞花烃-5-醇溶解于所述基液中,以制备o-伞花烃-5-醇溶液;

步骤s3:将脂质体加入所述o-伞花烃-5-醇溶液中进行搅拌,以使所述脂质体包裹所述o-伞花烃-5-醇,制备含杀菌包裹物溶液;

步骤s4:将艾叶提取物、香茅提取物、聚季铵盐、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香精油以及色素加入所述含杀菌包裹物溶液中进行搅拌。

实施例1:洗手液制备

称取组合物:纯净水85kg、甘油13kg、o-伞花烃-5-醇干粉75g、脂质体75g、艾叶提取物1.3kg、香茅提取物1.3kg、150g聚季胺盐-37、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50g、玫瑰花精油30g、亮蓝色素30g。

制备洗手液:

步骤1、在不锈钢搅拌罐中,投入纯净水85kg和甘油13kg,搅拌一分钟;

步骤2、投入o-伞花烃-5-醇粉75g,搅拌一分钟;

步骤3、投入脂质体75g,搅拌一分钟,使其充分包裹;

步骤4、依次添加艾叶提取物1.3kg、香茅提取物1.3kg、150g聚季胺盐-37、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50g、玫瑰花精油30g、亮蓝色素30g,搅拌一分钟;

步骤5、将上述含o-伞花烃-5-醇脂质体包裹纳米离子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按10ml一瓶分装,即得含o-伞花烃-5-醇脂质体包裹纳米离子杀菌成分的洗手液产品。

实施例2:刺激性试验

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9只,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背毛剪掉,去毛范围1.5cm×1.5cm;取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裹纳米离子杀菌成分的洗手液0.3ml直接涂在皮肤上,然后用二层纱布(2cm×2cm)和一层无刺激油纸覆盖并固定,另一侧作为对照。刺激2小时后,用去离子水除去残留受试物;每天涂抹1次,连续7天,每次涂抹后12小时观察结果。

结果表明,连续涂抹7天后,给药侧皮肤均未见红斑和红肿,与对照侧皮肤比较未见异常,表明本发明的洗手液对皮肤温和无刺激。

实施例3:气味试验

随时邀请100名实验人员,每人分发实验1所得本产品1瓶,并要求按以下步骤试用:

1、取本发明脂质体包裹纳米离子杀菌成分的洗手液3-5ml于手心。

2、掌心对掌心揉搓。

3、手指交错,掌心对手指搓揉。

4、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揉搓。

5、双手互握,相互揉搓指背。

6、拇指在掌中揉搓

7、指尖在掌心揉搓

8、左手自右腕部前臂至肘部旋转揉搓

试验结果:100人全部认为本产品使用后无刺激性感觉,气味芬芳,且具有明显的玫瑰香味。

实施例4:稳定性试验

一、器材

1、试验样品:实施例1制备的含o-伞花烃-5-醇脂质体包裹纳米离子杀菌成分的洗手液产品。

2、仪器设备:25ml滴定管,250ml碘量瓶,10ml移液管,100ml容量瓶。

3、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000mol/l。

二、方法

1、检测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2.1.2.7、2.2.3.2.1条。

2、保存条件:取试样原包装置于37℃恒温培养箱保存三个月。

3、检测条件:试验环境温度20℃-22℃,相对温度40%-50%。

4、检测方法:准确称取混匀试样约125g、2g碘化钾的250ml

5、碘量瓶中,充分摇匀使样品完全溶解,加硫酸溶液20ml,用20ml蒸馏水冲洗瓶口及瓶壁,迅速加盖水封,置暗处5分钟,打开盖,让盖缘去离子水流入瓶内,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5g/l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做平行样。同时做空白对照。

三、结果

该试样存放前o-伞花烃-5-醇平均含量为0.074%。经37℃保存90天后,o-伞花烃-5-醇平均含量为0.073%;该试样o-伞花烃-5-醇含量下降率为1.35%。

四、结论

该试样o-伞花烃-5-醇含量下降率为1.35%,下降率<10%;故该含o-伞花烃-5-醇脂质体包裹纳米离子杀菌成分的洗手液产品贮存有效期为两年。

实施例5:安全性报告

o-伞花烃-5-醇已经经过相关毒性测试,测试依据为相关安全性测试指标和相关规定资料。测试结果显示,在正常情况下,在建议添加量的范围内添加到化妆品产品中时,是安全无毒害的。

1)单次投药的毒性(老鼠)

急性经口腔:6280mg/kg

腹腔内:470mg/kg

皮下:184mg/kg。

(大阪市立大学)

2)吸入毒性:

白鼠lcomg/l1.41以上。

3)突变作用:

依据劳动安全卫生法的规定,通过艾姆斯氏试验(amestest)的结果以及老鼠淋巴腺瘤试验确认其呈阴性。(大阪市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实施)

4)其它试验

通过对兔子进行的皮肤单次刺激性、眼粘膜刺激性以及皮肤的潜存感应力、皮肤的光潜存感应力(含光毒性)的各种试验,确认其具有低刺激性、无潜存感应力等。

对老鼠进行30日及90日的反复投药,测试其毒性,结果其安全性得到确认。

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使用人乳癌细胞及酵母所定的内箭毒碱试验的结果呈阴性,其安全性得到确认。

实施例6:杀菌报告

与各种抗菌剂的效果比较:

表1各抗菌剂对各种细菌、真菌、酵母菌起抑制作用的最小浓度(%)

>符号:表示需要的量较多

表2各抗菌剂对白癣类寄生性微生物起抑制作用的最小浓度(%)

>符号:表示需要的量较多

实施例7:抗菌效果

1)苯酚系数(pc:在5~10分钟的接触灭绝性):o-伞花烃-5醇的灭绝浓度(倍)/苯酚的灭绝浓度(倍)作为杀菌能力,得出下面的苯酚系数:

salmonellatyphi(伤寒杆菌):17

escherichiacoli(大肠菌):19

staphylococcu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17

(17~19倍灭绝浓度的苯酚短时间接触即有灭绝性)

接触60秒的减菌性灭菌性

病原性大肠菌o157:h7(vero毒素产生的细菌):分别在1000、2000及5000ppm下接触60秒:在1000ppm下细菌减少,在2000ppm及5000ppm下细菌灭绝。(大阪食品卫生协会、食品检测中心)

沙雷氏菌:分别在1000、2000及4000ppm下接触60秒:在1000ppm下细菌减少,在2000ppm及4000ppm下细菌灭绝。(日本食品分板中心)

对炭疽菌的杀灭能力(bacillusauthracis营养体):分别在1000、3000ppm下减少99.8%、99.9%(三菱化学mbc实施)

表3对各种细菌、真菌、酵母菌起抑制作用的最小浓度(ppm)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