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波能系统及脱毛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6506发布日期:2020-09-25 17:5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红光波能系统及脱毛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容脱毛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光波能系统及一种脱毛仪。



背景技术:

对于典型的用于人体脱毛的脱毛仪来说,脱毛仪发出的光波照射到待脱毛的人体表皮上后,使得被光照射到的表皮上的体毛脱出,为了提高光波脱毛的效率,需要通过滤光组件将脱毛仪发出的部分波长的光波滤除掉,从而保留某些特定波段的光波,利用这些特定波段的光波对人体表皮进行脱毛,达到提高脱毛效率的目的。

但是,传统的脱毛仪中的散热、制冷和发光三个子系统之间不产生关联,造成需要增加散热功率时不增加散热功率,需要增加制冷功率时不增加制冷功率的问题,从而造成脱毛仪电能损耗过大,不利于脱毛仪工作功率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脱毛仪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散热功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红光波能系统及一种脱毛仪。

一种红光波能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发光模块、散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以及滤光模块,其中,

所述滤光模块被配置为滤除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波,以产生波长在640nm及以上的光波;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并将所述内部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控制所述散热模块散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所述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整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制冷模块和体温检测模块;

所述体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出光位置相贴合的人体的皮肤温度,并将所述人体皮肤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块进行制冷,并根据所述人体皮肤温度调整所述制冷模块的制冷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比较所述内部温度与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设定的系统预设温度,并在所述内部温度大于所述系统预设温度时,增加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比较所述人体皮肤温度与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设定的皮肤预设温度,并在所述皮肤温度大于所述皮肤预设温度时,增加所述制冷模块的制冷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包括触发模块和发光管ft1,所述触发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发光管ft1电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触发模块向所述发光管ft1提供触发信号,触发所述发光管ft1发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装置、第一开关组件以及检测组件,且所述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通断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运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为第一开关管q1,所述检测组件为检测模块j1;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第一稳压组件d1和第一调节电阻组件;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通断;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检测模块j1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运转;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检测模块j1的检测端与所述散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散热装置的运转;所述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所述运转转换成运转信号输出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组件d1的阴极连接,用于稳定输出给所述控制模块的运转信号;

所述第一稳压组件d1的阴极与系统电源连接给所述散热模块供电;所述第一调节电阻组件分别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电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分配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制冷组件j2、第一感应组件、第一储能组件、第一截止组件、第三开关组件以及第四开关组件;

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用于给所述第一储能组件充电;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用于给所述制冷组件j2供电;

所述第一截止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组件断开时,所述第一截止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以及所述第一储能组件形成完整电流通路,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给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继续充电,稳定所述第一储能组件两端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通断;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通断;

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出端与系统电源电连接,用于给所述制冷模块供电,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电连接,用于在第四开关组件导通时,将所述系统电源供给所述第一储能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为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储能组件为第一储能电容c2,所述第一截止组件为二极管d3,所述第三开关组件为第三开关管q3,所述第四开关组件为第四开关管q4;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为第二开关管q2,所述第二开关管q2用于关断所述第三开关管q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还包括负压触发稳定模块;

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至少包括第二稳压组件以及第一稳定电路,所述第一稳定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管ft1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定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组件、第二电容组件以及第一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组件被配置为稳定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第五开关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稳定电路与所述发光模块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电容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稳定电路进行充放电;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电源对所述第二电容组件充电,并在所述第二电容组件放电时将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电压调整为负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定电路,所述第二稳定电路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稳定电路还包括第六开关组件、第三电容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组件被配置为稳定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第六开关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稳定电路与所述发光管ft1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三电容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稳定电路进行充放电;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电源对所述第三电容组件充电;所述第二稳定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变为所述第一输出端电压的整数倍。

一种脱毛仪,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光波能系统,所述脱毛仪用于脱除体毛。

上述红光波能系统及脱毛仪,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发光模块、散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滤光模块,其中,所述滤光模块被配置为滤除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波,以产生波长在640nm及以上的光波;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并将所述内部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控制所述散热模块散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或所述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整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脱毛仪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并将检测到的内部温度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内部温度和/或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整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解决了传统的脱毛仪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散热功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红光波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中红光波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红光波能系统的散热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红光波能系统的制冷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红光波能系统的触发稳定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中红光波能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红光波能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102电连接的发光模块104、散热模块106、温度检测模块108,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还包括滤光模块101,其中,

所述滤光模块101被配置为滤除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波,以产生波长在640nm及以上的光波;所述滤光模块101设置在所述发光模块104前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模块101与所述发光模块104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8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并将所述内部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102;

所述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发光模块104发光、控制所述散热模块106散热;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或所述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整所述散热模块106的散热功率。

控制模块102通过向散热模块106发送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散热模块106的散热,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不变时,散热模块106的散热功率为定值,控制模块102根据获取的所述内部温度和/或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节发送给散热模块106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进而调节散热模块106的散热功率,从而达到根据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和/或内部温度对应调整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的目的。

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指的是所述红光波能系统内部风道的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为红光波能系统出风口温度,即红光波能系统中通过排风进行散热的出风口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8包括温度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风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8被配置为实时监测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同时将检测到的内部温度发送给控制模块102。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2电连接的制冷模块110和体温检测模块112;所述体温检测模块112用于检测与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出光位置相贴合的人体皮肤温度,即光波当前照射位置的人体皮肤温度,并将所述人体皮肤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块110进行制冷,并根据所述人体皮肤温度调整所述制冷模块110的制冷功率。

控制模块102通过向制冷模块110发送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制冷模块110的制冷,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不变时,制冷模块110的制冷功率为定值,控制模块102根据获取的人体皮肤温度调节发送给制冷模块110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进而调节制冷模块110的制冷功率,从而达到根据人体皮肤温度对应调整制冷模块110的制冷功率的目的,避免了红光波能系统的制冷功率过低导致损伤用户皮肤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被配置为比较所述内部温度与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设定的系统预设温度,并在所述内部温度大于所述系统预设温度时,增加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达到避免红光波能系统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的系统工作效率低下,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2还用于设置红光波能系统的系统预设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预设温度为75摄氏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系统预设温度的数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被配置为比较所述人体皮肤温度与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设定的皮肤预设温度,并在所述人体皮肤温度大于所述皮肤预设温度时,增加所述制冷模块的制冷功率。避免了红光波能系统的制冷功率较低而造成皮肤表面过热损伤用户皮肤,存在安全隐患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2还用于设置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皮肤预设温度。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104包括触发模块114和发光管ft1,所述触发模块114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发光管ft1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2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触发模块114向所述发光管ft1提供触发信号,触发所述发光管ft1发光。

触发模块114与发光管ft1的触发极电连接,控制模块102在接收到所述发光信号时,控制触发模块114向所述发光管ft1的触发极提供触发电压,触发所述发光管ft1发光。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毛仪还包括储能模块115,所述储能模块115分别与所述发光管ft1的正极和所述控制模块102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2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储能模块115向所述发光管ft1提供用于发出光波的发光电压;其中,所述储能模块115包括储能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块106包括散热装置116、第一开关组件以及检测组件,且所述检测组件分别与所述散热装置116、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以及所述控制模块102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102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2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通断控制所述散热装置116的运转。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为第一开关管q1,所述检测组件为检测模块j1;所述散热模块106还包括第一稳压组件d1和第一调节电阻组件;

所述控制模块102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通断;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检测模块j1控制所述散热装置116的运转;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检测模块j1的检测端与所述散热装置116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散热装置116的运转;所述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所述运转转换成运转信号输出给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组件d1的阴极连接,用于稳定输出给所述控制模块102的运转信号;

所述第一稳压组件d1的阴极与系统电源连接给所述散热模块106供电;所述第一调节电阻组件分别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和输出端电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导通分配电压。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组件d1为稳压管,第一调节电阻组件为电阻r4,所述散热模块106还包括电阻r1、r2、r3,其中,检测模块j1的检测端1与所述散热装置116相连;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出端2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一端与系统电源v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管d1的阴极、控制模块102的散热信号接收端pa12相连;稳压管d1的阳极、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电阻r4的一端均接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入端3相连;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散热控制信号发送端pa11相连;所述检测模块j1用于获取所述散热装置116的散热状态即散热装置的运转,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检测模块j1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102发送的散热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散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16为散热风扇。

以散热装置为散热风扇为例,检测模块j1的检测端1获取散热风扇的转速信号后,通过信号输出端2、电阻r2、散热信号接收端pa12将转速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102,控制模块102需要调整散热模块106的散热时,通过散热控制信号发送端pa11、电阻r3、第一开光管q1、检测模块j1的信号输入端3将散热控制信号发送给检测装置j1,检测装置j1获取散热控制信号后通过检测端1调整散热装置116的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nmos场效应晶体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管q1为其他具有开关特性的开关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电源接入所述散热模块106的电压为3.3v。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模块110包括制冷组件j2、第一感应组件、第一储能组件、第一截止组件、第三开关组件以及第四开关组件;

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用于给所述第一储能组件充电;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用于给所述制冷组件j2供电;

所述第一截止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组件断开时,所述第一截止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以及所述第一储能组件能够形成完整电流通路,使得所述第一感应组件能够给所述第一储能组件继续充电,从而稳定所述第一储能组件两端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102与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通断;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通断;

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出端与系统电源电连接,用于给所述制冷模块供电,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电连接,用于在第四开关组件导通时,将所述系统电源供给所述第一储能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为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储能组件为第一储能电容c2,所述第一截止组件为二极管d3,所述第三开关组件为第三开关管q3,所述第四开关组件为第四开关管q4;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为第二开关管q2,所述第二开关管q2用于关断所述第三开关管q3。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模块110还包括,电阻r5、r6、r7,电容c1,二极管d2,其中,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系统电源v、电阻r5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储能电容c2的一端和制冷组件j2的正极相连;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一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制冷组件j2的负极均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制冷控制端pd0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电源接入所述制冷模块110的电压为12v。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均为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三开关管q3为pmos场效应晶体管。

以第二开关管q2和第四开关管q4均为npn型晶体管,所述第三开关管q3为pmos场效应晶体管为例,控制模块102通过控制开第四开关管q4的导通和关断,进而控制第三开关管q3的开关状态,第三开关管q3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系统电源v给第一电感l1充电。第四开关管q4断开时,第三开关管q3栅极电压通过电阻r5拉高,因为栅电容的存在,第三开关管q3关断慢,产生损耗;通过第二开关管q2可以加快第三开关管q3关断,去除栅电容对第三开关管q3的影响,使得对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频率变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104还包括负压触发稳定模块;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至少包括第二稳压组件以及第一稳定电路,所述第一稳定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管ft1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定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组件、第二电容组件以及第一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组件被配置为稳定所述第一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第五开关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稳定电路与所述发光模块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电容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稳定电路进行充放电;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电源对所述第二电容组件充电,并在所述第二电容组件放电时将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电压调整为负电压。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稳压电路还包括电阻r9、r11、r13,所述第二稳压组件为电阻r8,所述第五开关组件为第五开关管q5,所述第二电容组件为电容c3,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二极管d5、d6;其中,所述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以及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系统电源v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接地;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还包括第二稳定电路,所述第二稳定电路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定电路还包括第六开关组件、第三电容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组件被配置为稳定所述第二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第六开关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稳定电路与所述发光管ft1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三电容组件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稳定电路进行充放电;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电源对所述第三电容组件充电;所述第二稳定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压变为所述第一输出端电压的整数倍。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稳压电路还包括电阻r10、r12、r14,所述第六开关组件为第六开关管q6,所述第三电容组件为电容c4,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二极管d4、d7;其中,所述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以及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以及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

如图5所示,负压触发稳定模块118,分别与所述发光管ft1的正极、发光管ft1的负极、控制模块102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02用于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触发模块114向所述发光管ft1的触发极提供触发电压;所述控制模块102用于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控制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118向所述发光管ft1提供用于触发所述发光管ft1发出光波的负电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118向所述发光管ft1提供的负电压是所述储能模块115向所述发光管ft1的正极提供的发光电压的2倍。

如图5所示,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118还包括电阻r15和二极管d8;所述二极管d8的阳极与发光管ft1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8阴极接地;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5另一端与所述发光管ft1电连接。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触发稳定模块118还包括二极管d10、稳压二极管d9,所述触发模块114包括电容c5、变压器t,二极管d5的阴极与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电容c5的一端相连,发光管ft1的触发极与变压器t的副线圈的一端相连,变压器t的主线圈的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的主线圈的另一端和副线圈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二极管d9的阴极、二极管d10的阴极均接地,二极管d10的阳极与控制模块102相连。

电阻r15为电容c3、c4的充电电阻,通过二极管d4、d5、d6、d7使得系统电源v对电容c3、c4进行正向充电,负向不充电。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光波能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120,所述电源模块120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发光模块104、所述散热模块106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8相连,所述电源模块120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102、所述发光模块104、所述散热模块106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08提供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光波能系统,所述脱毛仪用于脱除体毛。

上述红光波能系统及脱毛仪,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发光模块、散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滤光模块,其中,所述滤光模块被配置为滤除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波,以产生波长在640nm及以上的光波;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并将所述内部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发光信号时分别控制所述发光模块发光、控制所述散热模块散热;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和/或所述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整所述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脱毛仪红光波能系统的内部温度,并将检测到的内部温度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内部温度和/或发光模块的发光功率调整散热模块的散热功率,解决了传统的脱毛仪不能根据需要调整散热功率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