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194发布日期:2020-11-10 18:0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超声麻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超声检查及其无创、无痛、无辐射、快捷、安全的特点,成为疾病检查和体内探测的首选医疗设备,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孕妇的检查上更有着独特的优势。

目前腰椎麻醉在手术中占有极大的比例,但是手术中对于脊椎麻醉较为复杂也比较依靠医生的经验以及手法,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屈身摸定位可以较为准确的判定麻醉穿刺位置,但是相对于肥胖的人和孕妇,就算以侧卧屈身位也不方便进行摸脊椎骨节凸起判断骨节和骨节之间的断裂间隙。从而无法进行准确的腰椎麻醉术。现有的医学临床在对于这种情况下,一般应用超声探头进行辅助定位,寻找骨隙。

超声探头技术成熟,应用在此环节,临床麻醉师一般的技术步骤为:

1.根据受术者身材粗略确定大致麻醉区域;

2.对预定区域进行消毒;

3.对超声探头进行处理;

4.进行辅助定位,并根据黑白平面图像;

5.定位完成后拿开超声探头;

6.根据记忆和耦合剂的范围进行二次定位;

7.用传统方法进行定位;

8.下针,进行腰椎麻醉术。

但是目前的超声麻醉过程的超声探头定位后的二次定位不准,精确度差,导致超声麻醉部分定位有误差,亟需设计出一种超声麻醉的辅助定位装置,用于解决目前业界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步骤和超声探头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针对现有超声辅助定位仪进行缺点分析:

(1)设备体积大,线材冗长,对检测有极大的限制;

(2)只能进行检测,检测完后无法进行标记;

(3)需要进行二次定位,且二次定位依赖医生经验;

(4)二次定位无法复刻检测时的角度,皮肤因探头下压所缩减的探测深度,故而精确度无法保证。

这些问题使超声探头辅助定位虽然实用但作用和实用性都十分有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二次定位准确的、有效节约定位时间的、便捷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大大增加的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依赖现有的医用超声探头设备的功能性机构,具体包括有麻醉固定模块、行程驱动模块、姿态调整模块以及自动穿刺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麻醉固定模块包括有硅胶固定套主体和把柄夹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程驱动模块包括有把柄夹具、驱动杆、驱动电机、固定轴a、顶盖、固定轴b、行进轮、润滑环、传动伞齿轮和纽扣电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姿态调整模块包括有驱动杆驱动电机、底板、滚动角度电机和mpu6050imu。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穿刺模块包括有自驱动注射器、滚动角度电机和固定卡扣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穿刺装置上还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超声探头和穿刺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胶固定套主体与超声探头的底部相接,而把柄夹具与超声探头中部的把柄处相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柄夹具的根部上安装有固定轴a、顶盖和固定轴b。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a、固定轴b与把柄夹具的连接处设置有润滑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a与驱动杆固定连接,固定轴b上套装有行进轮和传动伞齿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进轮和传动伞齿轮进行同步同速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顶盖的安装座上,驱动电机驱动前端装有传动伞齿轮,并与固定轴b上的传动伞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纽扣电池安装在顶盖内部下方的凹槽中,与驱动电机电力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杆与底板组成姿态调整模块的姿态调整框架,驱动电机安装在硅胶固定套主体和底板的连接关节处,并驱动底板进行姿态调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角度电机驱动底板和驱动杆进行姿态调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mpu6050imu安装在驱动杆上,并记录位置信息和控制姿态调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驱动注射器通过滚动角度电机、固定卡扣钉固定在驱动杆和底板的交汇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将辅助器分为四个部分:麻醉固定模块、行程驱动模块、姿态调整模块以及自动穿刺模块,四个部分协同合作,顺利完成辅助作用;而且,定位穿刺装置简单的外形设计,方便使用和携带;超声探头完成后自动进入到定位状态避免二次手动定位所带来的误差,穿刺过程的角度调节和穿刺速率均为自动化完成;本发明通过转动实现一次性定位和装置的运转和工作;具有便于携带、兼容性强、使用简单方便,定位效果好,体积小巧的优势,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临床麻醉操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主视图2。

图4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等轴测视图。

图9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14等轴测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工作视图1。

图11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工作视图2。

图12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工作视图3。

图13为本发明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的工作视图4。

图中:1、硅胶固定套主体;2、超神探头;3、自驱动注射器;4、把柄夹具;5、驱动杆;6、驱动电机;7、固定轴a;8、底板;9、滚动角度电机;10、固定卡扣钉;11、顶盖;12、固定轴b;13、行进轮;14、润滑环;15、传动伞齿轮;16、纽扣电池;17、mpu6050imu;18、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13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依赖现有的医用超声探头2和穿刺针18的功能性机构,所述辅助定位穿刺装置包括有麻醉固定模块、行程驱动模块、姿态调整模块以及自动穿刺模块;麻醉固定模块部分包括有硅胶固定套主体1、把柄夹具4;行程驱动模块包括有把柄夹具4、驱动杆5、驱动电机6、固定轴a7、顶盖11、固定轴b12、行进轮13、润滑环14、传动伞齿轮15、纽扣电池16;其中,传动伞齿轮15优选为0.25m25pt,纽扣电池16优选为cr10253v;姿态调整模块包括有驱动杆5、驱动电机6、底板8、滚动角度电机9、mpu6050imu17;自动穿刺模块包括有自驱动注射器3、固定卡扣钉10、滚动角度电机9,穿刺装置上还设置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超声探头2和穿刺针18。

更进一步地,硅胶固定套主体1和超声探头2的底部相接,把柄夹具4与超声探头2的中间把柄处相接;术前将超声探头2的mark标记对应硅胶固定套主体1特征相匹配,然后插入,将把柄夹具4夹在超声探头2的中间把柄上。

更进一步地,把柄夹具4上安装有固定轴a7、顶盖11、固定轴b12;而固定轴a7、固定轴b12与把柄夹具4的连接处之间有润滑环14;固定轴a7与驱动杆5固定连接,固定轴b12上套装有行进轮13和传动伞齿轮15,行进轮13和传动伞齿轮15转动速率保持一致;驱动电机6装在顶盖11的安装座上,驱动电机6驱动前端装有传动伞齿轮15,并与固定轴b12上的传动伞齿轮15相啮合;纽扣电池cr10253v16安装在顶盖11内部下方的凹槽中,为驱动电机6提供动力。

更进一步地,超声图像定位完成后,按下按钮,行程驱动模块开始驱动,驱动电机6驱动传动伞齿轮15,进而带动行进轮13进行转动,行进轮13和超声探头2把手贴合做纯滚动运动,从而使把手夹具14在把手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杆5让其在滑槽中滑动。

更进一步地,驱动杆5与底板8组成姿态调整模块的姿态调整框架,驱动电机6安装在硅胶固定套主体1和底板8的连接关节处,并驱动底板8进行姿态调节;滚动角度电机9固定驱动杆5和底板8进行姿态调节;mpu6050imu17安装在驱动杆5上进行位置信息记录和控制姿态调节,结合形成驱动模块确定穿刺位置,行程驱动模块和驱动电机6驱动的底板8形成姿态调节,mpu6050imu17二重积分确定位置信息并锁定,从而调节穿刺位置。

更进一步地,其中自驱动注射器3通过固定卡扣钉10、滚动角度电机9固定在5驱动杆和底板8的交汇处,将穿刺针18插入自驱动注射器3,完成自动穿刺。

在本发明中,本本发明的超声麻醉平面内半自动定位穿刺装置将辅助器分为四个部分:麻醉固定模块、行程驱动模块、姿态调整模块以及自动穿刺模块,四个部分协同合作,顺利完成辅助作用;而且,定位穿刺装置简单的外形设计,方便使用和携带;超声探头完成后自动进入到定位状态避免二次手动定位所带来的误差,穿刺过程的角度调节和穿刺速率均为自动化完成;本发明通过转动实现一次性定位和装置的运转和工作;具有便于携带、兼容性强、使用简单方便,定位效果好,体积小巧的优势,具有十分显著的进步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