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98557发布日期:2020-10-13 09:2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二甲双胍,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二甲双胍主要由小肠吸收,吸收半衰期为0.9~2.6小时,生物利用度为50%~60%,口服二甲双胍0.58-2小时,其血浆浓度达峰值,胃肠道壁内集聚较髙水平二甲双胍,为血浆浓度的10~100倍。肾、肝的唾液内含量约为血浆浓度的2倍多,二甲双胍结构稳定,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以原形随尿液排出,淸除迅速,血浆半衰期为1.7~4.5小时,12小时内90%被淸除。为了减少服用次数,目前已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上市,其作为一种降血糖药,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耐受性,降低基础和餐后血糖的作用。目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依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有突释或释药不均,患者体内血药浓度波动大,副作用加强;2.放置过程易出现溶出稳定性不好导致货架期后期血药浓度波动大,副作用增加;3.货架期放置期间,杂质增量较大,存在一定安全性风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层,所述片芯和包衣层通过两次喷浆包衣制得,所述片芯是以空白丸芯为基模,第一次喷浆包衣压片制得;所述包衣层在片芯基础上第二次喷浆包衣制得。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喷浆包衣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材料、抗粘剂为包衣材料。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次喷浆包衣为缓释包衣层,以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200为包衣材料。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材料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卡波姆、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抗粘剂为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空白丸芯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材料、抗粘剂三者总质量比为1:0.4~1。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特定缓释材料配合特定抗粘剂,配合特定制备工艺,可使得盐酸二甲双胍可均匀分散于骨架材料上,使得盐酸二甲双胍在空白丸芯上分布均匀,最终使得释药过程更加均匀。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材料由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组成,其质量比为1:0.2~0.6。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抗粘剂优选为二氧化硅,其中二氧化硅粒径为60~100μm;所述二氧化硅与卡波姆的质量比为1:1。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盐酸二甲双胍与缓释材料的质量比为1:0.4~0.8。为了使得释放稳定性放置过程中溶出均一性好,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包衣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微晶纤维素20~30份、羟丙甲纤维素钠10~20份、羟丙甲纤维素50~80份、聚乙二醇2005~10份;所述缓释包衣层增重为片的3%~5%。合理的焦亚硫酸钠及其用量配合上述缓释包衣层,可使得稳定性放置过程中产品杂质增量较小,同时使得释放过程更加均匀,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包衣层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物质组成,其特征在于:微晶纤维素22~26份、羟丙甲纤维素钠15~18份、羟丙甲纤维素62~67份、聚乙二醇2007~9份,焦亚硫酸钠3~7份;所述缓释包衣层增重为片的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得:(1)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前处理;(2)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的配制;(3)第一次喷浆包衣;(4)压片:(5)第二次喷浆包衣前处理:(6)混合:(7)第二次喷浆包衣液的制备:(8)第二次喷浆包衣。优选的是,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的前处理过程为: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材料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抗粘剂进行粉碎至粉末粒径为60~100μm,备用;然后将盐酸二甲双胍、缓释材料、抗粘剂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20~30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1,备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缓释材料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卡波姆、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粘剂为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或所述缓释材料为乙基纤维素与卡波姆;所述抗粘剂为二氧化硅。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的配置方法为:取体积分数为60%~70%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有搅拌的罐体中,设置搅拌转速为50~7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粉末1,加入完毕后,再继续搅拌1~2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喷浆包衣的过程为:将空白丸芯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1.3~1.6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空心丸芯120~150mm,设定热风温度60~80℃,排风转速40%~6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26~32℃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16~40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200~28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6~8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包衣缓释微丸,出料即可。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压片过程为:将步骤3中制得的包衣缓释微丸置于旋转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控制硬度为5~8kg,压片,得缓释片芯。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次喷浆包衣材料的前处理过程为:将缓释包衣层材料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聚乙二醇200,置于10~12倍重量份的70%乙醇溶液中,微热溶解,得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备用;优选的,所述缓释包衣层材料为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焦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混合过程为:取过筛后的缓释包衣层材料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0~15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2,备用,优选的,所述缓释包衣层材料为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焦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次喷浆包衣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取体积分数为60%~70%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搅拌的储液罐中,设置搅拌转速为50~7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入步骤5中的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加入完毕继续搅拌3~5分钟,然后缓慢加入混合粉末2,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2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二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次喷浆包衣的过程为:将缓释片芯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2.0~2.5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片床130~170mm,设定热风温度60~80℃,排风转速40%~6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26~32℃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16~40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180~25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6~8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出料即可,包衣增重为3%~4%。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缓释制剂体外释放较目前市售品更加均匀,其体外释放度试验中第2小时平均释放度为15%~20%,第6小时时平均释放度为45%~55%和第12小时平均释放度为80%以上,同时本发明释放速率可控制在每小时为7%~10%均匀释放,恒速释放近10小时,故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另一方面,本品货架期长,可长达24个月,解决了本发明放置过程中释放稳定性差的问题,0月产品与放置24个月产品释放曲线相当,其相似因子f2高达80以上,放置过程杂质增量小,放置24个月杂质增量仅0.015%,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值得市场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2、3和市售品释放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
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1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得:1.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前处理:取盐酸二甲双胍3.5份、乙基纤维素2份、卡波姆0.4份,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二氧化硅0.4份进行粉碎至粉末粒径为60~100μm,备用;然后将盐酸二甲双胍、乙基纤维素、卡波姆、二氧化硅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1,备用;2.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的配制:取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有搅拌的罐体中,设置搅拌转速为5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粉末1,加入完毕后,再继续搅拌1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3.第一次喷浆包衣:将空白丸芯8份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1.3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空心丸芯120mm,设定热风温度60℃,排风转速4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26℃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16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20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6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包衣缓释微丸,出料即可;4.压片:将步骤3中制得的包衣缓释微丸置于旋转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控制硬度为5~8kg,压片,得缓释片芯;5.第二次喷浆包衣前处理:将微晶纤维素22份、羟丙甲纤维素钠15份、羟丙甲纤维素62份、焦亚硫酸钠3份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聚乙二醇2007份,置于10倍重量份的70%乙醇溶液中,微热溶解,得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备用;6.混合:取过筛后的将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焦亚硫酸钠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2,备用;7.第二次喷浆包衣液的制备:取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搅拌的储液罐中,设置搅拌转速为5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入步骤5中的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加入完毕继续搅拌3分钟,然后缓慢加入混合粉末2,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二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8.第二次喷浆包衣:将缓释片芯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2.0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片床130mm,设定热风温度60℃,排风转速4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26℃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16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18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6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出料即可,包衣增重为3%~4%。实施例2: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得:1.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前处理:取盐酸二甲双胍5份、乙基纤维素2份、卡波姆0.8份,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二氧化硅0.6份进行粉碎至粉末粒径为60~100μm,备用;然后将盐酸二甲双胍、乙基纤维素、卡波姆、二氧化硅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25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1,备用;2.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的配制:取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有搅拌的罐体中,设置搅拌转速为6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粉末1,加入完毕后,再继续搅拌1.5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3.第一次喷浆包衣:将空白丸芯13份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1.5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空心丸芯130mm,设定热风温度70℃,排风转速5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28℃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30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26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7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包衣缓释微丸,出料即可;4.压片:将步骤3中制得的包衣缓释微丸置于旋转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控制硬度为5~8kg,压片,得缓释片芯;5.第二次喷浆包衣前处理:将微晶纤维素25份、羟丙甲纤维素钠17份、羟丙甲纤维素65份、焦亚硫酸钠5份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聚乙二醇2008份,置于10倍重量份的70%乙醇溶液中,微热溶解,得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备用;6.混合:取过筛后的将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焦亚硫酸钠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2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2,备用;7.第二次喷浆包衣液的制备:取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搅拌的储液罐中,设置搅拌转速为6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入步骤5中的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加入完毕继续搅拌4分钟,然后缓慢加入混合粉末2,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1.5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二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8.第二次喷浆包衣:将缓释片芯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2.2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片床150mm,设定热风温度70℃,排风转速5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28℃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22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20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7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出料即可,包衣增重为3%~4%。实施例3:一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得:1.取盐酸二甲双胍8.8份、乙基纤维素2份、卡波姆1.2份,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二氧化硅1.2份进行粉碎至粉末粒径为60~100μm,备用;然后将盐酸二甲双胍、乙基纤维素、卡波姆、二氧化硅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1,备用;2.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的配制:取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有搅拌的罐体中,设置搅拌转速为7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混合粉末1,加入完毕后,再继续搅拌2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一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3.第一次喷浆包衣:将空白丸芯26份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1.6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空心丸芯150mm,设定热风温度80℃,排风转速6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32℃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40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28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8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包衣缓释微丸,出料即可;4.压片:将步骤3中制得的包衣缓释微丸置于旋转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控制硬度为5~8kg,压片,得缓释片芯;5.第二次喷浆包衣前处理:将微晶纤维素26份、羟丙甲纤维素钠18份、羟丙甲纤维素67份、焦亚硫酸钠7份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另取聚乙二醇2009份,置于12倍重量份的70%乙醇溶液中,微热溶解,得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备用;6.混合:取过筛后的将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焦亚硫酸钠置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取出,得混合粉末2,备用;7.第二次喷浆包衣液的制备:取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置于带搅拌的储液罐中,设置搅拌转速为70转/min,搅拌,在持续搅拌下,缓慢入步骤5中的聚乙二醇200乙醇溶液,加入完毕继续搅拌5分钟,然后缓慢加入混合粉末2,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2h,使得混合粉末完全分散,取出,过100目筛,得到第二次喷浆包衣材料,备用;8.第二次喷浆包衣:将缓释片芯置于包衣锅中,调整主机转速2.5rpm,使包衣锅转动,调整喷枪高度距片床170mm,设定热风温度80℃,排风转速60%,保持锅内负压状态,当出口温度到32℃时,控制蠕动泵转速为40rpm,使供液流量保持在250g/min进行喷浆包衣,喷浆结束,关闭蠕动泵,继续在包衣温度条件下转动干燥8分钟,关闭热风,降低转速,冷却至室温,得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出料即可,包衣增重为3%~4%。实施例4:实施例1、2、3与市售品(奈达r)释放度对比实验释放曲线测定:照释放度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第一法,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14小时、16小时与20小时,分别取溶液5ml,滤过,并即时在溶出杯中补充相同温度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5ml;分别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ml,置100ml量瓶中,用ph6.8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检测结果见下表1:表1实施例1、2、3与市售产品20h内释放速率(每小时)实施例1、2、3与市售产品8h内释放速率(每小时)见下表2:表2实施例1、2、3与市售产品8h内释放速率(每小时)时间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市售品(奈达)1h8.30%8.20%8.60%5.70%2h8.50%8.90%8.30%11.60%3h8.80%9.10%9.40%9.20%4h7.80%7.70%7.40%7.90%5h8.50%8.40%8.80%6.30%6h7.70%7.60%7.80%6.10%7h7.70%7.80%8.10%6.10%8h7.90%8.20%7.90%6.60%由上表可以看出,8h内释放速率市售品与实施例1、2、3有明显差异,青岛百洋生产奈达r的释放速率在5.7%~11.6%,而实施例的释放速率均在7~10%以内,释放更平稳。由图1可见,对比例存在释药不均匀现象,在8~10h有突释现象,而实施例在10h内近恒速释放,同时无突释现象。实施例5:实施例1、2、3稳定性放置过程杂质变化1.试验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二部稳定性试验考察2.试验条件:长期试验温度:25±2℃;长期试验湿度:rh60%±10%长期试验考察时间:0、3、6、9、12、18、24月实验目的:考察24个月后,总杂质变化情况,与0月相比,杂质增量是否符合要求。时间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0月0.034%0.031%0.029%3月0.037%0.033%0.031%6月0.039%0.036%0.034%9月0.041%0.038%0.037%12月0.042%0.040%0.039%18月0.045%0.042%0.042%24月0.048%0.045%0.044%杂质增量%0.014%0.014%0.015%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2、3制得的产品,放置24个月,其杂质增量较小,仅为0.015%。实施例6:实施例1、2、3稳定性放置过程后释放曲线变化情况1.试验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二部稳定性试验考察2.试验条件:长期试验温度:25±2℃;长期试验湿度:rh60%±10%长期试验考察时间:0、3、6、9、12、18、24月实验目的:考察24个月后,释放曲线与0月相比,相似度是否符合要求释放曲线测定:照释放度检查法标准操作程序第一法,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7小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14小时、16小时与20小时,分别取溶液5ml,滤过,并即时在溶出杯中补充相同温度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5ml;分别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ml,置100ml量瓶中,用ph6.8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检测结果见下表3:表3实施例1、2和3第0月及第24月释放曲线对比表由上表可知,放置24个月后,释放性能与0月相比,释放趋势几乎无变化,其相似因子f2均80以上,证明放置24月后,体外释放曲线与0月相比及其相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