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护理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8789发布日期:2020-12-04 13:5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护理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护理床垫。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多发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调节体位的患者。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以缓解患者局部组织受到的长时间压力,但是频繁的翻身容易对患者皮肤做成局部磨损,造成不必要的压疮,此外,目前医院使用的床垫,不能调节对患者皮肤的压力,不利于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的预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压疮和床垫不利于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的预防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护理床垫,能够调节床垫对患者皮肤的局部压力,利于压疮的预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护理床垫,包括承载箱、调节装置和支撑体;

所述承载箱为顶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调节装置沿承载箱长度方向安装于承载箱内下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承载辊、驱动电机和皮带,所述承载辊包括第一承载辊和第二承载辊,所述第一承载辊和第二承载辊分别设置在承载箱内左部和右部,所述第一承载辊前后两端经同轴心设置的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于承载箱前后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承载辊前后两端同轴心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承载辊前端的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承载箱前部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承载辊后端的第二转轴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皮带为环状带体,所述皮带呈张紧状态包裹于第一承载辊和第二承载辊外部,所述皮带上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开口朝外的凹槽,所述凹槽是纵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的槽体,除凹槽之外的皮带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和承载箱前后侧面垂直的活动杆;

所述支撑体设置于调节装置上侧的承载箱内部,所述支撑体包括多个竖板和多个横板,所述多个竖板间隔设置于承载箱上部,所述每个竖板前后两端均垂直固定于承载箱前后内侧面上,所述多个竖板中最左侧的竖板和承载箱的左侧板贴合,多个竖板中最右侧的竖板和承载箱的右侧板贴合,所述每个竖板顶面均和承载箱顶面平齐,所述相邻两个竖板顶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膜,所述每个第一弹性膜前后两端固定于承载箱前后内侧面上,每个第一弹性膜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竖板顶面上,所述每相邻两个竖板相对侧面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横板,所述每个横板前后两端固定于承载箱前后内侧面上,横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竖板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每个横板中部均设置有和下方的皮带上下对应的条形通孔,所述每个条形通孔内均覆盖有第二弹性膜,所述每个第二弹性膜底面均和第二弹性膜下方的皮带上表面设置的活动杆滚动接触,所述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的承载箱的前侧板上部均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经进气口充有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辊和第二承载辊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承载辊和第二承载辊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承载箱前后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第二承载辊后侧的承载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前后两端贯穿皮带的前后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包括承载架和杆体,所述承载架为由横杆和两个竖杆组成的n型框架,所述承载架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于皮带表面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横杆上套设有杆体。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为中轴线处设置有贯穿杆体两端面的圆形通孔的圆柱形杆体。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下表面上的多个活动杆下部均和承载箱内部底面之间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膜和第二弹性膜均为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制成的片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经进气口充有气体充有气体直至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上的第一弹性膜顶端高于竖板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膜位于皮带外侧面上的凹槽内时,位于凹槽内的第二弹性膜上方的第一弹性膜顶端高于竖板顶端、低于两侧相邻的第一弹性膜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使用时,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的承载箱的前侧板上部均设置有进气口,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经进气口充有气体直至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上的第一弹性膜顶端高于竖板高度,患者平躺在床垫上后,多个向上鼓起的第一弹性膜对患者皮肤有向上压力,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皮带转动,第二弹性膜位于皮带外侧面上的凹槽内时,位于凹槽内的第二弹性膜上方的第一弹性膜顶端高于竖板顶端、低于两侧相邻的第一弹性膜顶端,以减少位于皮带上表面上的凹槽上方的患者皮肤的压力,因此,多个向上鼓起的第一弹性膜随着皮带的转动可依次减轻对患者不同部位皮肤的压力,可减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体位变换次数,利于压疮的预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皮带连接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承载箱,2为进气口,3为第一弹性膜,4为杆体,5为第一承载辊,6为横板,7为第二弹性膜,8为竖板,9为凹槽,10为第二承载辊,11为驱动电机,12为皮带,13为横杆,14为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医用护理床垫,包括承载箱1、调节装置和支撑体;

所述承载箱1为顶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调节装置沿承载箱1长度方向安装于承载箱1内下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承载辊、驱动电机11和皮带12,所述承载辊包括第一承载辊5和第二承载辊10,所述第一承载辊5和第二承载辊10分别设置在承载箱1内左部和右部,所述第一承载辊5前后两端经同轴心设置的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于承载箱1前后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承载辊10前后两端同轴心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承载辊10前端的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于承载箱1前部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承载辊10后端的第二转轴连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11位于第二承载辊10后侧的承载箱1内部,所述皮带12为环状带体,所述皮带12呈张紧状态包裹于第一承载辊5和第二承载辊10外部,所述皮带12上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开口朝外的凹槽9,所述凹槽9是纵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的槽体,所述凹槽9的前后两端贯穿皮带12的前后侧面,除凹槽9之外的皮带12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和承载箱1前后侧面垂直的活动杆,所述第一承载辊5和第二承载辊10的中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承载辊5和第二承载辊10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承载箱1前后侧面;

所述支撑体设置于调节装置上侧的承载箱1内部,所述支撑体包括多个竖板8和多个横板6,所述多个竖板8间隔设置于承载箱1上部,所述每个竖板8前后两端均垂直固定于承载箱1前后内侧面上,所述多个竖板8中最左侧的竖板8和承载箱1的左侧板贴合,多个竖板8中最右侧的竖板8和承载箱1的右侧板贴合,所述每个竖板8顶面均和承载箱1顶面平齐,所述相邻两个竖板8之间的承载箱1的前侧板上部均设置有进气口2,所述相邻两个竖板8顶端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膜3,所述每个第一弹性膜3前后两端固定于承载箱1前后内侧面上,每个第一弹性膜3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竖板8顶面上,所述每相邻两个竖板8相对侧面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横板6,所述每个横板6前后两端固定于承载箱1前后内侧面上,横板6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竖板8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每个横板6中部均设置有和下方的皮带12上下对应的条形通孔,所述每个条形通孔内均覆盖有第二弹性膜7,所述每个第二弹性膜7底面均和第二弹性膜7下方的皮带12上表面设置的活动杆滚动接触,所述相邻两个竖板8之间的承载箱1的前侧板上部均设置有进气口2,所述每相邻两个竖板8之间经进气口2充有气体。

所述活动杆包括承载架和杆体4,所述承载架为由横杆13和两个竖杆14组成的n型框架,所述承载架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于皮带12表面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横杆13上套设有杆体4,所述杆体4为中轴线处设置有贯穿杆体4两端面的圆形通孔的圆柱形杆体,所述皮带12下表面上的多个活动杆下部均和承载箱1内部底面之间有间距。

所述第一弹性膜3和第二弹性膜7均为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制成的片状体。

所述每相邻两个竖板8之间经进气口2充有气体充有气体直至每相邻两个竖板8之间上的第一弹性膜3顶端高于竖板8高度,所述第二弹性膜7位于皮带12外侧面上的凹槽9内时,位于凹槽9内的第二弹性膜7上方的第一弹性膜3顶端高于竖板8顶端、低于两侧相邻的第一弹性膜3顶端。

使用时,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的承载箱的前侧板上部均设置有进气口,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经进气口充有气体直至每相邻两个竖板之间上的第一弹性膜顶端高于竖板高度,患者平躺在床垫上后,多个向上鼓起的第一弹性膜对患者皮肤有向上压力,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皮带转动,第二弹性膜位于皮带外侧面上的凹槽内时,位于凹槽内的第二弹性膜上方的第一弹性膜顶端高于竖板顶端、低于两侧相邻的第一弹性膜顶端,以减少位于皮带上表面上的凹槽上方的患者皮肤的压力,因此,多个向上鼓起的第一弹性膜随着皮带的转动可依次减轻对患者不同部位皮肤的压力,可减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体位变换次数,利于压疮的预防。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