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02034发布日期:2020-11-27 13:1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护理在医院的整合治疗康复过程中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而红外治线理疗仪又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于治疗部位,可穿过皮肤直接使皮下组织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的循环,现有的红外线理疗仪中的红外线波长固定,无法进行中红外区、近红外区及远红外区的调整,使用不便,不能满足不同理疗者的需求,其次,红外线固定照射于皮肤的某一部位,其热效应发生不均匀,且容易引起灼伤。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1103151.9;公开日:2020.01.21公开了一种膝关节红外线理疗仪,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右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套环内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端壁固定安装有上下的两个具有弹性的套设棉垫,所述环形腔端壁固设有啮合齿环,所述环形腔内转动安装有外齿环,所述驱动装置工作可带动所述外齿环转动,本发明中阵列安装有四个红外发生器,且红外发生器绕着膝关节周向转动膝关节进行均匀照射理疗,其中,红外发生器产生的红外线可以通过四个不同程度的过滤板进行调节,满足理疗者的不同需求,其次,此装置内与红外发生器相应的安装有摆动的按摩球对膝关节进行理疗,且按摩球的按摩强度可调节,此装置操作方便。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1361213.6;公开日:2020.04.10公开了一种膝关节理疗用具,属于膝关节理疗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对膝关节周围的充分按摩。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包括上壳体通过合页盖固定在下壳体上,下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的表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弧形槽的表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下壳体表面上具有斜坡,斜坡上设置有腿部按摩机构,下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按摩机构,上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按摩机构。本膝关节理疗用具通过第一按摩机构和第二按摩机构的配合使用,对人体的前后膝关节周围进行充分的按摩,大大增强了按摩效果,达到预防和理疗膝部疾病的目的。

以上两个发明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套环为套圈结构,在理疗者使用理疗仪时,需要先将套环从脚部穿过,再从腿部推至膝盖周围,穿戴十分麻烦,仅用弹性棉垫无法保证套环的松紧程度,因而使得理疗仪的固定效果较差,在使用时容易从膝盖脱落,实用性有待提升。

2.理疗者理疗时,外齿环在水平转动时,多个按摩球均为纵向摆动,水平转动和纵向摆动两种作用力存在相互抵触的情况,因此,无法保证按摩球的按摩效果,同时,缓冲弹簧没有设计限位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缓冲弹簧容易变形,缩短了按摩球的使用寿命。

3.红外发生器设置的数量较多,理疗仪的制造成本较高,理疗仪的内部零部件较多,不轻便,理疗者使用时,负重感较强,不利于提升体验感和舒适度。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穿戴方便,便于取下,能保证按摩效果,同时结构简单,较轻便,制造成本低的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及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及工作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理疗仪的穿戴:

由于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铰接,因而只需将二者拉开,然后理疗者将腿伸入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内,并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套于膝关节稍下的腿部位置,将插条插入插槽内,并根据理疗者的腿部粗细,将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调整至合适的松紧程度,以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卡紧在理疗者的腿部,在插条插入插槽内时,伸缩弹簧受到插条的抵触力,自动收缩,从而带动卡接柱于通槽的内部向靠近固定底盘的一端滑动,此时,定为孔用来容纳收缩的卡接柱,两个滑条与两个限位槽滑动配合,二者综合,以保证卡接柱的滑动平稳,容纳孔用来抵触伸缩弹簧,实现其收缩,当理疗者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的松紧度调节完毕,伸缩弹簧由收缩变为张开状态,从而使得冒出的插接柱进入锁紧孔的内部,即锁紧孔将插接柱扣住,进而将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锁紧,将本理疗仪固定在理疗者的膝盖稍下的腿部位置上,圆锥结构的卡接柱的端部设计,更方便与锁紧孔的插接,当插条插入第二套环的内部并被卡紧过后,通过人工将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相互拉近,然后将二者表面的子贴和母贴粘接,与两个卡紧组件配合,进而起到固定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作用。

s2:理疗的进行:

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微电机,从而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旋转,由于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远离微电机的一端铰接,支撑底块与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又因为支撑底块与弧形导轨插接,第一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支撑底块的滑动平稳,进而带动支撑底块于弧形导轨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

在撑底块于弧形导轨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红外发生器,红外发生器通电后产生红外线,由于支撑杆与支撑底块固定连接,红外发生器与支撑杆通过转接架固定连接,因而带动红外发生器于弧形导轨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并通过红外线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照射,从而达到理疗效果,第二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红外发生器滑动平稳,由于每个理疗者的身体关节的差异性,即大小或长度不同等,有时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的照射角度,当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的角度时,通过转动旋转把手,从而使得固定螺母由紧变松,然后抓紧红外发生器沿着套块于转接架的内部旋转,当照射角度满足理疗者的需要时,再通过旋转把手将固定螺母旋紧,进行紧固。

在红外发生器于弧形导轨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由于弧形支撑板和支撑杆通过弹性杆固定连接,又因为若干个按摩滚轮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弧形支撑板转动连接,因而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于弧形导轨上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同步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按摩,与红外线照射配合达到理疗效果,过滤板用来弱化红外线的照射强度,防止照射时间过长而灼伤皮肤,第三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弹性杆的滑动稳定,进而保证若干个按摩滚轮的稳定按摩,软硅胶材质制成的按摩滚轮,与人体皮肤贴合更为紧密,同时质地偏软,使用舒适,有利于提升按摩效果,进而提升理疗的功效。

在弧形支撑板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对理疗者关节进行按摩时,缓冲弹簧收缩,插杆于套杆的内部收缩,从而起到缓冲效果,有利于减缓若干个按摩滚轮对关节带来的按压力,始终保持一个合适的按摩力度,提升按摩效果。

s3:理疗仪的供电与清洁:

控制面板的内部预设有初始电量,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初始电量耗尽,从而将本理疗仪拿至室外,放到太阳下晒,太阳能薄膜电池吸收阳光,然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并对蓄电池组充电,从而通过蓄电池组对控制面板进行充电,以保证控制面板的正常使用,进而确保本理疗仪的正常续航使用,同时理疗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在使用时经常与理疗者皮肤进行接触,适当的晒阳不仅可以消除仪器表面粘附的人体皮肤残留的气味和汗液,同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在对控制面板充电的同时,也清洁了本理疗仪。

s4:理疗仪的取下:

将子贴和母贴拉开,再将插条向外拔,伸缩弹簧受到插条的抵触力带动卡接柱自动收缩至通槽内,插条不再被卡住而自动脱出插槽,将本仪器取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插条、第一套环、第二套环、束紧组件和两个卡紧组件,可通过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插拔,将理疗仪快速的套在理疗者的腿部,并对其膝关节进行理疗,相较于现有技术,节约了穿戴的时间,并且插拔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再利用两个卡紧组件将第一套环固定在第二套环内部后,再通过束紧组件进行束紧,能将理疗仪彻底的固定在理疗者的腿部,并且在理疗时不易脱落,固定效果更好,并通过两个卡紧组件,能根据理疗者的需要轻松调节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松紧程度,进而提升了本理疗仪的灵活性。

2.本发明通过设计牵引组件、两个按揉组件和两个照射组件,并且利用牵引组件带动两个按揉组件和两个照射组件同步滑动,在对膝关节照射理疗的同时,同步进行按摩,并且按摩按揉组件与膝关节按摩接触时,其滑动方向是水平的,相对于纵向滑动来说,若干个按摩滚轮与膝关节的产生的抵触力更小,不仅有利于提升按摩效果,同时有利于延长按揉组件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设计套块、调节螺栓、固定螺母和旋转把手,将红外发生器与支撑杆设计为可旋转式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红外发生器不是固定设计的,能够自由灵活的调节红外发生器的角度,从而调节红外线的照射角度,以满足不同理疗需求的理疗者,进而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实用性。

4.本发明仅设计了两个微电机,控制系统更少,不仅降低了本理疗仪的制造成本,同时使得仪器的重量更小,仪器整体更加轻便,理疗者使用时,负重感较小,有利于提升本理疗仪的体验感和舒适度。

5.本发明通过设计蓄电池组、控制面板和太阳能薄膜电池,在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拿出室外晒阳,太阳能薄膜电池吸收阳光,然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并对蓄电池组充电,从而通过蓄电池组对控制面板进行充电,以保证控制面板的正常使用,进而确保本理疗仪的正常续航使用,不仅可以消除仪器表面粘附的人体皮肤残留的气味和汗液,同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在对控制面板充电的同时,也清洁了本理疗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牵引组件、按揉组件和照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套环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d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套杆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照射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e处放大图;

图中:第一套环1,第二套环2,太阳能薄膜电池20,安装盒21,蓄电池组210,防尘盖211,控制面板3,固定机构4,插条40,束紧组件41,第一束紧带410,第二束紧带411,子贴412,母贴413,卡紧组件42,卡接柱420,固定圆盘421,伸缩弹簧422,导向杆423,圆孔424,容纳孔425,通槽426,按摩机构5,牵引组件50,微电机500,第一连杆501,第二连杆502,支撑底块503,弧形导轨504,按揉组件51,弹性杆510,弧形支撑板511,按摩滚轮512,过滤板513,插杆514,套杆515,缓冲弹簧516,限位杆517,照射组件52,红外发生器520,支撑杆521,转接架522,调节螺栓523,旋转把手524,固定螺母525,套块526,弧形衬垫6,插接柱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包括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所述第二套环2铰接设置在第一套环1上,还包括控制面板3、固定机构4和按摩机构5,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设在第二套环2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机构4设在第二套环2的内壁上以用来锁紧第一套环1,固定机构4包括插条40、束紧组件41和两个卡紧组件42,所述插条40呈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套环1靠近第二套环2的一端,所述束紧组件41设在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之间,两个卡紧组件42均设在第二套环2靠近第一套环1的一端内壁上,所述按摩机构5设在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顶部以用来按摩膝关节,按摩机构5包括两个牵引组件50、两个按揉组件51和两个照射组件52,两个牵引组件50分别设在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外壁上,两个照射组件52分别设在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顶部,每个按揉组件51均固定设在一个照射组件52上,每个牵引组件50和照射组件52与控制面板3均为电性连接。

每个所述牵引组件50均包括微电机500、第一连杆501、第二连杆502和支撑底块503,所述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外壁上均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微电机500插设在安装块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杆501套设在微电机500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连杆502铰接设置在第一连杆501远离微电机500的一端,所述支撑底块503铰接设置在第二连杆502远离第一连杆501的一端,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弧形导轨504,支撑底块503远离第二连杆502的一端与弧形导轨504插接,弧形导轨504上设有可供支撑底块503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微电机500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当理疗者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固定于关节处后,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微电机500,从而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501旋转,由于第二连杆502与第一连杆501远离微电机500的一端铰接,支撑底块503与第二连杆502远离第一连杆501的一端铰接,又因为支撑底块503与弧形导轨504插接,第一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支撑底块503的滑动平稳,进而带动支撑底块503于弧形导轨504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

每个所述照射组件52均包括红外发生器520、支撑杆521和转接架522,所述支撑杆521呈竖直设在支撑底块503远离第二连杆502的顶部一端,弧形导轨504的顶部设有可供支撑杆521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转接架522固定设在支撑杆521的顶部,并且转接架52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523,调节螺栓523的一端固定设有旋转把手524,调节螺栓52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25,并且调节螺栓523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套块526,所述红外发生器520固定设在套块526的顶部,所述红外发生器520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在撑底块于弧形导轨504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红外发生器520,红外发生器520通电后产生红外线,由于支撑杆521与支撑底块503固定连接,红外发生器520与支撑杆521通过转接架522固定连接,因而带动红外发生器520于弧形导轨504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并通过红外线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照射,从而达到理疗效果,第二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红外发生器520滑动平稳,由于每个理疗者的身体关节的差异性,即大小或长度不同等,有时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520的照射角度,当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520的角度时,通过转动旋转把手524,从而使得固定螺母525由紧变松,然后抓紧红外发生器520沿着套块526于转接架522的内部旋转,当照射角度满足理疗者的需要时,再通过旋转把手524将固定螺母525旋紧,进行紧固,相较于现有技术,红外发生器520的照射角度可进行灵活调节,非固定设计,因此,可以满足不同理疗者的关节的理疗需要,明显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实用性。

每个所述按揉组件51均包括弹性杆510、弧形支撑板511和若干个按摩滚轮512,所述弹性杆510固定设在支撑杆521的外壁上,弧形导轨504远离第一滑槽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可供弹性杆510滑动的第三滑槽,所述弧形支撑板511固定设在弹性杆510远离支撑杆521的一端,并且弧形支撑板51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插设有过滤板513,所述过滤板513的高度与红外发生器520的高度一致,弧形支撑板511远离弹性杆510的一端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块,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等间距设置在两个支撑块之间,每个按摩滚轮512均与两个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且每个按摩滚轮512均由软硅胶材质制成,在红外发生器520于弧形导轨504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由于弧形支撑板511和支撑杆521通过弹性杆510固定连接,又因为若干个按摩滚轮512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弧形支撑板511转动连接,因而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512于弧形导轨504上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同步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按摩,与红外线照射配合达到理疗效果,过滤板513用来弱化红外线的照射强度,防止照射时间过长而灼伤皮肤,第三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弹性杆510的滑动稳定,进而保证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稳定按摩,软硅胶材质制成的按摩滚轮512,与人体皮肤贴合更为紧密,同时质地偏软,使用舒适,有利于提升按摩效果,进而提升理疗的功效,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进行关节理疗时,若干个按摩滚轮512与红外发生器520的滑动方向相同,同时若干个按摩滚轮512通过水平的转动与关节滚动接触用来按摩,两种力互不抵触,进一步保证了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按摩效果。

每个卡紧组件42均包括卡接柱420、固定圆盘421和伸缩弹簧422,第二套环2靠近插条40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插条40与插槽插设连接,并且插条40由塑性材质制成,所述固定圆盘421插设在第二套环2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圆盘421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导向杆423,所述卡接柱420套设在导向杆423的外壁上,卡接柱420远离固定圆盘421的一端为圆锥结构,插条40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锁紧孔,每个锁紧孔均与卡接柱420插接,所述伸缩弹簧422套设在导向杆423的外壁上,卡接柱420的内壁上设有可供导向杆423伸缩的圆孔424,并且圆孔424的旁侧连通设有容纳孔425,容纳孔425靠近圆孔424的一端和固定圆盘421分别与伸缩弹簧422固定两端抵触,卡接柱420的圆周向上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条,第二套环2的内壁上设有两个限位槽,每个滑条均与一个限位槽滑动连接,并且第二套环2的内壁上设有可供卡接柱420滑动的通槽426,当理疗者进行膝关节的理疗时,由于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铰接,因而只需将二者拉开,然后理疗者将腿伸入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内,并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套于膝关节稍下的腿部位置,将插条40插入插槽内,并根据理疗者的腿部粗细,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调整至合适的松紧程度,以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卡紧在理疗者的腿部,在插条40插入插槽内时,伸缩弹簧422受到插条40的抵触力,自动收缩,从而带动卡接柱420于通槽426的内部向靠近固定底盘的一端滑动,此时,定为孔用来容纳收缩的卡接柱420,两个滑条与两个限位槽滑动配合,二者综合,以保证卡接柱420的滑动平稳,容纳孔425用来抵触伸缩弹簧422,实现其收缩,当理疗者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的松紧度调节完毕,伸缩弹簧422由收缩变为张开状态,从而使得冒出的插接柱60进入锁紧孔的内部,即锁紧孔将插接柱60扣住,进而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锁紧,将本理疗仪固定在理疗者的膝盖稍下的腿部位置上,当理疗结束,将插条40向外拔,伸缩弹簧422受到插条40的抵触力带动卡接柱420自动收缩至通槽426内,插条40不再被卡住而自动脱出插槽,圆锥结构的卡接柱420的端部设计,更方便与锁紧孔的插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只需通过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打开,然后套至理疗者的腿部,穿戴十分方便,并且调节仪器的松紧程度十分方便,进一步提升了本理疗仪的灵活性。

所述束紧组件41包括第一束紧带410、第二束紧带411、子贴412和母贴413,所述第一套环1靠近插条40的一端外壁上和第二套环2靠近插条40的一端外壁上均固定设有矩形卡块,所述第一束紧带410和第二束紧带411分别卡接设置在两个矩形卡块的内部,所述子贴412固定设在第一束紧带410靠近插条40的一端外壁上,所述母贴413固定设在第二束紧带411靠近插条40的一端外壁上,并且子贴412和母贴413粘接配合,当插条40插入第二套环2的内部并被卡紧过后,通过人工将第一束紧带410和第二束紧带411相互拉近,然后将二者表面的子贴412和母贴413粘接,与两个卡紧组件42配合,进而起到固定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固定效果,在使用时不易从膝盖脱落,同时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实用性,当理疗结束,将子贴412和母贴413拉开,然后将插条40从插槽内拔出,取下本理疗仪即可。

所述第二套环2的顶部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内部设有太阳能薄膜电池20,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20的旁侧固定设有安装盒21,所述安装盒2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组210,并且安装盒2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防尘盖211,所述防尘盖211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把手,太阳能薄膜电池20与蓄电池组210电连接,蓄电池组210与控制面板3电连接,控制面板3的内部预设有初始电量,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初始电量耗尽,从而将本理疗仪拿至室外,放到太阳下晒,太阳能薄膜电池20吸收阳光,然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并对蓄电池组210充电,从而通过蓄电池组210对控制面板3进行充电,以保证控制面板3的正常使用,进而确保本理疗仪的正常续航使用,同时理疗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在使用时经常与理疗者皮肤进行接触,适当的晒阳不仅可以消除仪器表面粘附的人体皮肤残留的气味和汗液,同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在对控制面板3充电的同时,也清洁了本理疗仪。

每个所述弹性杆510均包括插杆514、套杆515和缓冲弹簧516,所述套杆515固定设在支撑杆521的外壁上,所述插杆514插设在套杆515的内壁上,套杆515的内部开设有可供插杆514伸缩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设有限位杆517,所述缓冲弹簧516套设在限位杆517的外壁上,插杆514的内壁上设有可供限位杆517插接的定位孔,通孔的内壁和插杆514靠近限位杆517的一端分别与缓冲弹簧516的两端抵触,并且缓冲弹簧516、限位杆517和插杆514的轴线方向一致,在弧形支撑板511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512对理疗者关节进行按摩时,缓冲弹簧516收缩,插杆514于套杆515的内部收缩,从而起到缓冲效果,有利于减缓若干个按摩滚轮512对关节带来的按压力,始终保持一个合适的按摩力度,提升按摩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限位杆517与通孔配合,保证插杆514的顺利伸缩,同时起到防止缓冲弹簧516变形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提升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远离微电机500的一端外壁上均贴合设置有弧形衬垫6,每个弧形衬垫6的外壁上均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接柱60,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远离微电机500的一端外壁上均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插孔,每个插接柱60均与两个插孔插接,并且每个弧形衬垫6均由碳纤维材质制成,碳纤维材质质地柔软,导热性能高,同时抗摩擦,在患者使用本理疗仪时,佩戴舒适,导热性好则能配合红外发生器520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提升理疗效果,抗摩擦系数高,则有利于延长两个弧形衬垫6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计插接柱60和插孔插设配合,方便了弧形衬垫6的拆装,进而方便弧形衬垫6的更换和安装。

一种关节理疗用穿戴式红外理疗仪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理疗仪的穿戴:

由于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铰接,因而只需将二者拉开,然后理疗者将腿伸入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内,并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套于膝关节稍下的腿部位置,将插条40插入插槽内,并根据理疗者的腿部粗细,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调整至合适的松紧程度,以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卡紧在理疗者的腿部,在插条40插入插槽内时,伸缩弹簧422受到插条40的抵触力,自动收缩,从而带动卡接柱420于通槽426的内部向靠近固定底盘的一端滑动,此时,定为孔用来容纳收缩的卡接柱420,两个滑条与两个限位槽滑动配合,二者综合,以保证卡接柱420的滑动平稳,容纳孔425用来抵触伸缩弹簧422,实现其收缩,当理疗者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的松紧度调节完毕,伸缩弹簧422由收缩变为张开状态,从而使得冒出的插接柱60进入锁紧孔的内部,即锁紧孔将插接柱60扣住,进而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锁紧,将本理疗仪固定在理疗者的膝盖稍下的腿部位置上,圆锥结构的卡接柱420的端部设计,更方便与锁紧孔的插接,当插条40插入第二套环2的内部并被卡紧过后,通过人工将第一束紧带410和第二束紧带411相互拉近,然后将二者表面的子贴412和母贴413粘接,与两个卡紧组件42配合,进而起到固定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作用。

s2:理疗的进行:

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微电机500,从而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501旋转,由于第二连杆502与第一连杆501远离微电机500的一端铰接,支撑底块503与第二连杆502远离第一连杆501的一端铰接,又因为支撑底块503与弧形导轨504插接,第一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支撑底块503的滑动平稳,进而带动支撑底块503于弧形导轨504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

在撑底块于弧形导轨504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红外发生器520,红外发生器520通电后产生红外线,由于支撑杆521与支撑底块503固定连接,红外发生器520与支撑杆521通过转接架522固定连接,因而带动红外发生器520于弧形导轨504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并通过红外线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照射,从而达到理疗效果,第二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红外发生器520滑动平稳,由于每个理疗者的身体关节的差异性,即大小或长度不同等,有时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520的照射角度,当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520的角度时,通过转动旋转把手524,从而使得固定螺母525由紧变松,然后抓紧红外发生器520沿着套块526于转接架522的内部旋转,当照射角度满足理疗者的需要时,再通过旋转把手524将固定螺母525旋紧,进行紧固。

在红外发生器520于弧形导轨504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由于弧形支撑板511和支撑杆521通过弹性杆510固定连接,又因为若干个按摩滚轮512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弧形支撑板511转动连接,因而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512于弧形导轨504上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同步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按摩,与红外线照射配合达到理疗效果,过滤板513用来弱化红外线的照射强度,防止照射时间过长而灼伤皮肤,第三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弹性杆510的滑动稳定,进而保证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稳定按摩,软硅胶材质制成的按摩滚轮512,与人体皮肤贴合更为紧密,同时质地偏软,使用舒适,有利于提升按摩效果,进而提升理疗的功效。

在弧形支撑板511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512对理疗者关节进行按摩时,缓冲弹簧516收缩,插杆514于套杆515的内部收缩,从而起到缓冲效果,有利于减缓若干个按摩滚轮512对关节带来的按压力,始终保持一个合适的按摩力度,提升按摩效果。

s3:理疗仪的供电与清洁:

控制面板3的内部预设有初始电量,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初始电量耗尽,从而将本理疗仪拿至室外,放到太阳下晒,太阳能薄膜电池20吸收阳光,然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并对蓄电池组210充电,从而通过蓄电池组210对控制面板3进行充电,以保证控制面板3的正常使用,进而确保本理疗仪的正常续航使用,同时理疗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在使用时经常与理疗者皮肤进行接触,适当的晒阳不仅可以消除仪器表面粘附的人体皮肤残留的气味和汗液,同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在对控制面板3充电的同时,也清洁了本理疗仪。

s4:理疗仪的取下:

将子贴412和母贴413拉开,再将插条40向外拔,伸缩弹簧422受到插条40的抵触力带动卡接柱420自动收缩至通槽426内,插条40不再被卡住而自动脱出插槽,将本仪器取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理疗者进行膝关节的理疗时,由于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铰接,因而只需将二者拉开,然后理疗者将腿伸入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内,并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套于膝关节稍下的腿部位置,将插条40插入插槽内,并根据理疗者的腿部粗细,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调整至合适的松紧程度,以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卡紧在理疗者的腿部,在插条40插入插槽内时,伸缩弹簧422受到插条40的抵触力,自动收缩,从而带动卡接柱420于通槽426的内部向靠近固定底盘的一端滑动,此时,定为孔用来容纳收缩的卡接柱420,两个滑条与两个限位槽滑动配合,二者综合,以保证卡接柱420的滑动平稳,容纳孔425用来抵触伸缩弹簧422,实现其收缩,当理疗者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的松紧度调节完毕,伸缩弹簧422由收缩变为张开状态,从而使得冒出的插接柱60进入锁紧孔的内部,即锁紧孔将插接柱60扣住,进而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锁紧,将本理疗仪固定在理疗者的膝盖稍下的腿部位置上,圆锥结构的卡接柱420的端部设计,更方便与锁紧孔的插接,相较于现有技术,只需通过将第一套环1与第二套环2打开,然后套至理疗者的腿部,穿戴十分方便,并且调节仪器的松紧程度十分方便,进一步提升了本理疗仪的灵活性。

当插条40插入第二套环2的内部并被卡紧过后,通过人工将第一束紧带410和第二束紧带411相互拉近,然后将二者表面的子贴412和母贴413粘接,与两个卡紧组件42配合,进而起到固定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固定效果,在使用时不易从膝盖脱落,同时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实用性。

当理疗者将第一套环1和第二套环2固定于关节处后,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微电机500,从而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连杆501旋转,由于第二连杆502与第一连杆501远离微电机500的一端铰接,支撑底块503与第二连杆502远离第一连杆501的一端铰接,又因为支撑底块503与弧形导轨504插接,第一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支撑底块503的滑动平稳,进而带动支撑底块503于弧形导轨504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

在撑底块于弧形导轨504的内侧底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通过控制面板3启动红外发生器520,红外发生器520通电后产生红外线,由于支撑杆521与支撑底块503固定连接,红外发生器520与支撑杆521通过转接架522固定连接,因而带动红外发生器520于弧形导轨504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并通过红外线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照射,从而达到理疗效果,第二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红外发生器520滑动平稳,由于每个理疗者的身体关节的差异性,即大小或长度不同等,有时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520的照射角度,当需要调节红外发生器520的角度时,通过转动旋转把手524,从而使得固定螺母525由紧变松,然后抓紧红外发生器520沿着套块526于转接架522的内部旋转,当照射角度满足理疗者的需要时,再通过旋转把手524将固定螺母525旋紧,进行紧固,相较于现有技术,红外发生器520的照射角度可进行灵活调节,非固定设计,因此,可以满足不同理疗者的关节的理疗需要,明显提升了本理疗仪的实用性。

在红外发生器520于弧形导轨504的顶部作往复的弧周滑动的同时,由于弧形支撑板511和支撑杆521通过弹性杆510固定连接,又因为若干个按摩滚轮512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弧形支撑板511转动连接,因而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512于弧形导轨504上作往复的弧周滑动同步对理疗者的关节进行按摩,与红外线照射配合达到理疗效果,过滤板513用来弱化红外线的照射强度,防止照射时间过长而灼伤皮肤,第三滑槽起到限位效果,保证弹性杆510的滑动稳定,进而保证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稳定按摩,软硅胶材质制成的按摩滚轮512,与人体皮肤贴合更为紧密,同时质地偏软,使用舒适,有利于提升按摩效果,进而提升理疗的功效,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进行关节理疗时,若干个按摩滚轮512与红外发生器520的滑动方向相同,同时若干个按摩滚轮512通过水平的转动与关节滚动接触用来按摩,两种力互不抵触,进一步保证了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按摩效果。

在弧形支撑板511带动若干个按摩滚轮512对理疗者关节进行按摩时,缓冲弹簧516收缩,插杆514于套杆515的内部收缩,从而起到缓冲效果,有利于减缓若干个按摩滚轮512对关节带来的按压力,始终保持一个合适的按摩力度,提升按摩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限位杆517与通孔配合,保证插杆514的顺利伸缩,同时起到防止缓冲弹簧516变形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提升若干个按摩滚轮512的使用寿命。

控制面板3的内部预设有初始电量,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初始电量耗尽,从而将本理疗仪拿至室外,放到太阳下晒,太阳能薄膜电池20吸收阳光,然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并对蓄电池组210充电,从而通过蓄电池组210对控制面板3进行充电,以保证控制面板3的正常使用,进而确保本理疗仪的正常续航使用,同时理疗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在使用时经常与理疗者皮肤进行接触,适当的晒阳不仅可以消除仪器表面粘附的人体皮肤残留的气味和汗液,同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在对控制面板3充电的同时,也清洁了本理疗仪。

当理疗结束,先将子贴412和母贴413拉开,再将插条40向外拔,伸缩弹簧422受到插条40的抵触力带动卡接柱420自动收缩至通槽426内,插条40不再被卡住而自动脱出插槽,最后将本仪器取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