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内放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02035发布日期:2020-11-27 13:1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内放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腔内放疗装置,同时也涉及该腔内放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属于医用放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腔内放疗是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如阴道、直肠、食道、气管、支气管等)进入病灶部位,再将放射源导入肿瘤部位进行放疗的方法。在支架扩张的同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局部放疗,既能减低全身放疗的毒副作用,又能对治疗有更好的作用。

现有的腔内放疗装置是在网状骨架结构的表面安装有放射粒子装填囊,放射粒子装填囊可通过网状骨架结构表面的倒刺(相对于置入方向而言),将放射粒子卡固定位,也可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定位。

然而,在现有的腔内放疗装置中,放射粒子装填囊的方式是预先安装放射粒子在支架上(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均已固定),然后才释放到体内。这会导致装载了粒子的支架体积大,植入难度增加。而且,因为是事先装载的放射粒子,所以不能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相应调整放射粒子位置,从而难以准确地放置在最佳位置进行腔内放射治疗。再者,现有的填囊式或绑定式的腔内放疗装置,无法实现全自动生产或者生产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现有的腔内放疗装置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腔内放疗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腔内放疗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腔内放疗装置,用于承载放射粒子或粒子条,包括:

本体,由金属丝绕制而成,是前后贯通的空心的丝网;

放射粒子槽,所述放射粒子槽设置于所述本体外表面,呈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丝网,用于容纳放射粒子或粒子条;

所述放射粒子槽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槽体,两个相邻的所述槽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放射粒子或粒子条的长度;

所述放射粒子槽与所述本体是相同材料,由一根金属丝绕制而成;或者由生物降解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

其中较优地,所述放射粒子槽是在绕制后,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向内或向外热压成型的。

其中较优地,所述相邻的两个槽体之间的间距,与前述本体单元的间距相同。

其中较优地,所述放射粒子槽的直径为所述放射粒子直径的0.8-1.2倍。

其中较优地,所述放射粒子槽凸设于所述本体表面,并且其内径小于等于所述放射粒子或粒子条的直径。

其中较优地,所述放射粒子槽凹设于所述本体表面,并且其内径小于等于放射粒子或粒子条的直径。

其中较优地,沿所述腔内放疗装置的轴向,所述放射粒子槽的数量不同。

其中较优地,所述腔内放疗装置还包括导引线,所述导引线固定于所述本体或所述放射粒子槽上,是单线或双线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腔内放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腔内放疗装置放入体内目标位置;

s2:将载有所述放射粒子或粒子条的所述释放导管,推到所述放射粒子槽内;

s3:将所述放射粒子或粒子条从所述释放导管推入到所述放射粒子槽内;

s4:所述释放导管退出所述放射粒子槽。

其中较优地,所述放射粒子槽至少包括第一放射粒子槽和第二放射粒子槽,

在前述s1~s4步骤中,将所述放射粒子放入所述第一放射粒子槽;

然后,将所述释放导管推入所述第二放射粒子槽内;

循环步骤s3~s5,直至将所有所述放射粒子或粒子条放到相应的各所述放射粒子槽内,并且退出所述释放导管。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设置在所述放射粒子槽内的引导线,引导所述释放导管进入所述放射粒子槽。

其中较优地,所述引导线是连接所述放射粒子槽的单线结构,或穿过所述收缩槽体的双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具有与本体为一体的放射粒子槽,具有更细长的结构,创口可以更小,也能进入堵塞严重的血管;比现有技术中预装粒子的支架更柔顺,提高顺应性。另外,由于是先放置支架在体内,然后可以根据ct等影像显示,根据支架周围的病灶情况来精准地放置放射粒子,并且放射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由医生根据影像而自由调整,因此放射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更精确。并且,本发明还能降低腔内放疗装置的制造成本。因为是一体设计,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缝制或焊接等工艺步骤,所以制作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中,垂直于x轴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中,垂直于x轴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中,垂直于x轴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腔内放疗装置,包括本体和放射粒子槽,其中,用于放射治疗的放射粒子可以设置于放射粒子槽内。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胆道支架、宫颈支架、食管支架等。

具体地说,本体是由镍钛合金丝绕制而成的,大致呈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丝网。本体也可以用钛合金等其他经过验证的人体内可用的金属材料;也可以使用pla这样的树脂材料,只是直接注塑成型,而不是用绕制或编织的方式来制造。

放射粒子槽设置于所述本体表面,并与所述本体热压成型,所述放射粒子槽呈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丝网。本体和放射粒子槽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的一部分,并且放射粒子槽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或者多个,根据实际需要或者限制条件进行选择放射粒子槽的数量。其中,放射粒子槽的横截面可以是任意形状,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任意选择,只需能固定住放射粒子即可。

其中,放射粒子槽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放射粒子的直径。所述放射粒子槽部位的每一根金属丝之间的宽度应小于放射粒子的长度。本体与所述放射粒子槽采用的材质是镍钛合金、铜系合金或铁系合金中任意一种和/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具有与本体一体成型的放射粒子槽,能很好地固定住放射粒子,有效避免放射粒子在将腔内放疗装置放置于体内时容易脱落的问题,可以准确地在预设体内中进行放射治疗。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为以胆道支架为例,介绍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1。该腔内放疗装置1包括本体2和放射粒子槽3,其中,用于放射治疗的放射粒子4设置于放射粒子槽3内。

具体地说,本体2由镍钛合金丝绕制而成的,大致呈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丝网,具有轴x。结合图2,沿轴向看,本体2包括多个本体部20,每个本体部20由4段半径相同的弧形镍钛合金丝本体单元21大致围合成圆形。多个本体部20沿本体2的轴x平行(大致平行)设置。换言之,从图2所示截面看,本体单元21是1/4弧段,四个本体单元21围合成一个不封闭的圆形的本体部20。多个本体部20,沿轴x平行设置,构成本体2。

但是上述这样的描述,只是为了方便理解。事实上,由于整体腔内放疗装置1都是用一根丝编织而成的,所以本体单元21分为两组,一组是以轴x为轴心且向x轴前方(图中右侧)倾斜的平行设置的本体部20;另一组是以轴x为轴心且向x轴后方(图中左侧)倾斜的平行设置的本体部20。这两组本体部20之间交叉,形成图1中的菱形(其宽度为l)。

放射粒子槽3与所述本体2由同一根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通过从本体2的外表面向内(向轴心方向)热压而形成的。具体而言,是利用金属丝编织成圆筒状丝网;然后,用热压工艺,从圆筒状丝网外侧,向内侧施加压力,压出多个放射粒子槽3。采用这样的制造的方法,放射粒子槽3的每一个槽体30,均与本体2的本体单元21,是一一对应连接的。本实施例中的一一对应连接是指,槽体30的每一端连接对应的一个本体单元21。不会出现槽体30的一端连接多个本体单元21,也不会出现本体单元21的一端连接多个槽体30。这与现有技术中放射粒子槽3是用柔性材料包裹的结构不同,也与在支架丝上附着放射粒子的结构不一样。

放射粒子槽3与本体2连接,大致呈沿轴y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每个放射粒子槽3的轴线,与本体2的轴线平行。每个放射粒子槽3包括多个槽体30。多个槽体30沿轴y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每个槽体30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是3/4圆形。每个槽体30与相邻的两个本体单元21连接;4个槽体30与4个本体单元21间隔连接,形成一个垂直于轴x的封闭环。4个放射粒子槽3可以在本体2构成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4个槽体30在本体部20构成的圆周上均分布),也可以非均匀分布(4个槽体30在本体部20构成的圆周上非均匀分布)。

并且,放射粒子槽3凹设于所述本体2表面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1的垂直x轴的截面示意图为如图2所示。同一截面中,包括4个本体单元21和4个槽体30。任意一个放射粒子槽3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放射粒子4。

放射粒子槽3的直径与所述放射粒子4的直径相当(相等或略小,也可以比放射粒子的直径略大,例如,0.01毫米),放射粒子槽3的直径刚好能让放射粒子通过即可,但不能太大,最优选的是:放射粒子槽3的直径是放射粒子4的直径的0.8~1.2倍。这样可以避免放射粒子松脱导致偏离预期位置。

如图1所示,沿轴x相邻设置的本体单元21之间,在轴向形成间距l。在图1中,本体2和所述放射粒子槽3形成为由菱形组成的网状。所述菱形部分的最宽部位的宽度,即间距l,应小于放射粒子4的长度,以此防止放射粒子4从菱形缝隙中脱落的情况。更优的是,间距l小于放射粒子4的长度的一半。换言之,放射粒子4的长度大于间距l的2倍,在图1中表现为放射粒子4的长度大于两个菱形的宽度。由于是一根金属丝编织而成的,所以相邻两个槽体30之间的间距,与前述本体单元21的间距相同,均为l。

另外,放置于放射粒子槽3内的放射粒子4,优选地放置于相邻槽体30相交的部位,以此更牢固地固定放射粒子4。

如图1所示,在腔内放疗装置1的4个放射粒子槽3,可以根据放射剂量学的设计,将不同数量的放射粒子3放置在各个放射粒子槽3中。例如,一个放射粒子槽3中放置2颗,另一个放射粒子槽3中放置1颗。这样可以方便的控制放射剂量。

而且,放射粒子3放置在各个放射粒子槽3中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放射剂量学的设计而进行改变。例如,将同一放射粒子槽3中的多颗放射粒子3连续放置(相邻放射粒子首尾相连地放置),或者将同一放射粒子槽3中的多颗放射粒子3间隔放置(相邻放射粒子之间有较大空隙,不连续)。通过这样的位置设计,利用间隔放置来治疗弥漫型肿瘤;利用连续放置来治疗外生型肿瘤。

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由于采用通道式放射粒子槽设计,使放射粒子放置在放射粒子槽内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由医生在进行介入手术前方便地调整,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支架出厂时放射粒子的位置和数量就固定的设计,更适用于各式各样的病灶分布情况。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的腔内放疗装置1中,每个放射粒子槽3沿y轴方向是均匀分布的。换言之,在y轴方向平行分布的槽体30是相同的,腔内放疗装置1的垂直x轴的截面的相同的(图2)。

然而,本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放射粒子槽3在轴向可以非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在位于轴x的前方的截面只有2个槽体30(图3);在位于轴x的后方的截面却有4个槽体30(图2)。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小腔内放疗装置在轴x的前方的尺寸,适用特殊病灶分布情况。

<第三实施例>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放射粒子槽3凸出于所述本体2表面设置。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1’包括本体2和放射粒子槽3,其中,用于放射治疗的放射粒子4设置于放射粒子槽3内。

具体地说,本体2由镍钛合金丝绕制而成的,大致呈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丝网,具有轴x。结合图5,沿轴向看,本体2包括多个由4段半径相同的弧形镍钛合金丝本体单元21b大致围合成圆形的本体部20b,多个本体部20b平行设置(大致平行)。换言之,从图5所示截面看,本体单元21b是1/4弧段,四个本体单元21b围合成一个不封闭的圆形的本体部20b。多个本体部20b,沿轴x平行设置,构成本体2。

放射粒子槽3与所述本体2由同一根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的,通过从本体2的外侧向轴x方向热压而形成的。所述放射粒子槽3与本体2连接,大致呈沿轴y前后贯通的空心圆筒状丝网。每个放射粒子槽3的轴线y轴,与本体2的轴线x轴平行。每个放射粒子槽3包括多个槽体30b。多个槽体30b沿轴y平行设置。如图5所示,每个槽体30b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是3/4圆形。每个槽体30b与相邻的两个本体单元21b连接;4个槽体30b与4个本体单元21b间隔连接,形成一个垂直于轴x的封闭环。4个放射粒子槽3可以在本体2构成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如图4和图5所示,4个槽体30b在圆周上均分布),也可以非均匀分布(例如,4个槽体30b在圆周上非均匀分布)。

并且,放射粒子槽3凸设于所述本体2表面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1的垂直于x轴的截面示意图为如图5所示。同一截面中,包括4个本体单元21b和4个槽体30b。任意一个放射粒子槽3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放射粒子4。

放射粒子槽3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放射粒子4的直径,放射粒子槽3的直径刚好能让放射粒子通过即可,但不能太大,最优选的是:放射粒子槽3的直径是放射粒子4的直径的1.1-1.3倍。这样可以避免放射粒子松脱导致偏离预期位置。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如图1所示,沿轴x相邻设置的本体单元21之间,在轴向形成间距l为菱形的宽度。间距l,应小于放射粒子4的长度,以此防止放射粒子4从菱形缝隙中脱落的情况。更优的是,间距l小于放射粒子4的长度的一半。换言之,放射粒子4的长度大于间距l的2倍,在图1中表现为放射粒子4的长度大于两个菱形的宽度。

另外,放置于放射粒子槽3内的放射粒子4,优选地放置于相邻本体单元21b相交叉的部位(在菱形的宽度方向的交点),以此更牢固地固定放射粒子4。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在腔内放疗装置1的4个放射粒子槽3,可以根据放射剂量学的设计,将不同数量的放射粒子3放置在各个放射粒子槽3中。而且,放射粒子3放置在各个放射粒子槽3中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放射剂量学的设计而进行改变。例如,将同一放射粒子槽3中的多颗放射粒子3连续放置(相邻放射粒子首尾相连地放置),或者将同一放射粒子槽3中的多颗放射粒子3间隔放置(相邻放射粒子之间有较大空隙,不连续)。通过这样的位置设计,利用间隔放置来治疗弥漫型肿瘤;利用连续放置来治疗外生型肿瘤。

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由于采用通道式放射粒子槽设计,使放射粒子的放置在放射粒子槽内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由医生在进行介入手术前方便地调整,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支架出厂时放射粒子的位置和数量就固定的设计,更适用于各式各样的病灶分布情况。

<第四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在垂直于x轴的截面上,还可以是大致五角形,包括5个放射粒子槽3c。每个放射粒子槽3c都大致呈“v”型(五角形的一个角)。因为本体2是由钛、镍钛合金或铜系合金制的纤细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均具有一定弹性,所以在放置放射粒子4时,可以从所述五角形的中心,沿x轴将放射粒子伸入到预设位置,然后再从五角形的中心向径向方向推动放射粒子,使放射粒子4被卡入放射粒子槽3c内。

<第五实施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腔内放疗装置的放射粒子槽,在最外侧有缩小的径向尺寸,以避免放射粒子从放射粒子槽的端口脱落。

图7中,位于放射粒子槽3的端部,有收缩槽体31,其径向尺寸缩小为槽体30的一半或者更小,比放射粒子4的宽度小。该收缩槽体31与槽体30是由同一根丝绕制的。放射粒子槽3的端部,可以只有一端设置收缩槽体31(如图7所示),也可以两端均设置收缩槽体31(未图示)。

在收缩槽体31上,可以设置显影用的标记环(在x射线、超声可看见该标记环),以引导导管进入放射粒子槽3内,以将放射粒子4准确释放到放射粒子槽3内。导管是用于送入放射粒子或放射粒子条的中空导管。

<第六实施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腔内放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导引线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是4根,在每个放射粒子槽3的端部的槽体30(也可以是收缩槽体31)上各连接一根导引线5。

该导引线5可以连接在本体2或者放射粒子槽3上,用于引导导管进入到所述腔内放疗装置1。导管套在导引线5外周,可以顺着导引线5前进至放射粒子槽3内。导引线5的与本体2或者放射粒子槽3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置。导引线5的材料,与本体2的材料可以一样,也可以选用更柔软的适于放置在人体内的材料。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引导线5'还可以是穿过收缩槽体31的结构。具体地说,引导线5'的一端沿着槽体3的内部穿过收缩槽体31,然后绕回槽体3中,最终缠绕在收缩槽体31上。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引导线可以是连接放射粒子槽的单线结构(图8所示),也可以是穿过收缩槽体的双线结构(图9所示)。

为避免金属支架植入体内导致的血管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在腔内放疗装置1的表面附着上能够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加速内皮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其本体与放射粒子槽采用的材质是镍钛合金、铜系合金或铁系合金中任意一种和/或多种。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具有与本体为一体的放射粒子槽,具有更细长的结构,创口可以更小,也能进入堵塞严重的血管;由于支架进入体内时还没有安装放射粒子,使得没有安装粒子的支架比预装粒子的支架更柔顺,提高顺应性。

另外,由于本发明是先放置支架在体内,然后根据ct等影像显示,精准地放置放射粒子,并且放射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由医生根据影像而自由调整,因此放射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更精确,做到一人一方案(即,根据每个患者的病灶情况,设计不同的放射粒子放置方案)。

并且,本发明还能降低腔内放疗装置的制造成本。因为是一体设计,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缝制或焊接等工艺步骤,所以制作成本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放射粒子释放到前述腔内放疗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腔内放疗装置放入体内目标位置;

与常规的支架植入术类似,将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压缩在导管内,送到目标位置。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是利用单根金属丝编织而成的支架,而且在植入腔内放疗装置时还没有放射粒子,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具有良好的扩张性和支撑力,不受放射粒子的影响。

其次,相比于预装放射粒子的腔内放疗装置,本发明这样的后装放射粒子的设计,其尺寸可以收缩到最小尺寸,因此有利于植入术中减小创伤及其他副作用。这是因为预装放射粒子的腔内放疗装置,在支架外围增加了放射粒子的尺寸,而且由于要保证放射粒子的位置固定,支架收缩会受限。

再次,在导管没有放射粒子,相比于预装放射粒子的腔内放疗装置,本发明这样的后装放射粒子的设计,其柔顺性更好。因为预装了放射粒子的支架,受放射粒子的支撑力影响,柔顺性变差,不利于将支架植入到弯曲的血管内。

s2:将载有放射粒子或粒子条的导管,推到一个放射粒子槽内;

利用x线下可见的收缩槽体31上的标记环,将内部载有放射粒子的导管推入放射粒子槽3内。如果是有连接到远端收缩槽体31的导引线5(图7所示)的腔内放疗装置,则导管可以利用导引线5,顺着导引线5进入到放射粒子槽3。

导管6本身是空心管,内载的可以是放射粒子4(见图1),也可以是多个放射粒子串连而成的放射粒子条4a(见图4)。导管6的远端60的外径小于放射粒子的直径,既能避免放射粒子从导管内滑脱,也有利于导管的远端进入放射粒子槽3。而且,从远端60向近端(未图示),导管6的直径逐渐增加到大于等于槽体30的内径。

首先,导管的远端60进入到放射粒子槽3的内部(如图8所示)。其次,随着导管6的远端60沿着槽体30的中心轴线y轴(图8中虚线)逐渐前进,深入到放射粒子槽3内部,导管6进入放射粒子槽3的内部的部分,直径逐渐增大,导管6的硬度足以从内向外使槽体30和收缩槽体31扩展开。

如果是图8和图9所示的有导引线的腔内放疗装置,则可以利用设置在放射粒子槽内的引导线,引导导管进入放射粒子槽。如果没有导引线(图1所示),则借助显影设备(x射线等)和放射粒子槽上的标记环(x射线下可见),使导管进入腔内放疗装置的放射粒子槽内。引导线是连接所述放射粒子槽的单线结构,或穿过所述收缩槽体的双线结构。双线结构中,引导线是环绕在槽体30内,所以在导管6已沿着引导线5进入槽体30后,可以很容易地将引导线5从槽体30和导管6内抽出体外。如何利用引导线来引导导管,这是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s3:将放射粒子或粒子条从导管推入到第一个放射粒子槽内;

导管6的远端60到达预定位置时,利用推杆将导管6内的一个放射粒子4推出。推出一个放射粒子,导管6的远端60就沿着y轴反方移动(后退)预设的距离,直至到达应该放置下一个放射粒子的位置。然后,再推出一个放射粒子,再后退。这样反复操作,直到应该在这一个放射粒子槽内的放射粒子已全部放置完毕。

导管的远端60(就是伸入槽体30内的前端)具有一定的弹性,允许放射粒子4从远端60的开口处挤出去,落入槽体30内。

由于远端60后退,被导管6推开的槽体30和收缩槽体31就会回缩。由于槽体30和收缩槽体31的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放射粒子4的直径,就会将放置在内部的放射粒子夹紧,从而起到固定放射粒子4的作用。

s4:导管退出第一个放射粒子槽;

s5:将导管推入第二个放射粒子槽内;

循环步骤s3~s5,直至将所有放射粒子或粒子条放到相应的各放射粒子槽内,并退出。

由于利用穿刺针,在术中将放射粒子植入体内,所以可以根据病情,自由调整放射粒子的位置和数量。尤其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医生参考术前的治疗计划,根据术中看到的病灶真实情况,可以对放射粒子的位置进行微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腔内放疗装置的放射粒子槽内既可以放置单粒的粒子,也可以放置容纳有多个粒子的粒子条;而且,粒子条或粒子,既可以完全容纳在放射粒子槽内部(即,在放射粒子槽内的轴向上不超出放射粒子槽)也可以小部分在放射粒子槽外部(即,在放射粒子槽内的轴向上有部分在放射粒子槽之外),只要保证粒子或粒子条不会脱落即可。在小部分放射粒子或粒子条位于放射粒子槽外部的情况下,放射粒子或粒子条可以对放射粒子槽之外的病灶发挥放疗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采用一体式设计,所以尺寸比分体式的可以缩小成更小尺寸以利用于植入体内;而且也可以方便地置换或增加放射粒子(例如放射粒子的位置或数量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在已放入的放射粒子之外,再次放入新的放射粒子;如果放入的是粒子条,则可以将粒子条吸出,再置换新的粒子条)。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具有与本体为一体的放射粒子槽,具有更细长的结构,创口可以更小,也能进入堵塞严重的血管;比现有技术中预装粒子的支架更柔顺,避免由于先装粒子导致支架变“硬”,难以进入弯折的血管,提高了顺应性。另外,由于是先放置支架在体内,然后可以根据ct等影像显示,根据支架周围的病灶情况来精准地放置放射粒子,并且放射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由医生根据影像而自由调整,因此放射粒子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更精确。并且,本发明还能降低腔内放疗装置的制造成本。因为是一体设计,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缝制或焊接等工艺步骤,所以制作成本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腔内放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