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3506发布日期:2021-02-26 11:37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缺血性脑白质病是由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白质中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和认知障碍,如焦虑、抑郁、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等。现普遍认为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sion,vd)、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vd)等均属于本病相关范畴。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在年龄≥6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有25%的个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白质改变。本病早期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且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而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治疗本病显得尤为重要。
[0003]
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尚无较明确的治疗方法,主要从改变生活习惯、控制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改善精神情感障碍的药物等几个方面入手。中医学者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报道颇多,大多中医学者主张以中医药能否改善缺血性脑白质病引起的常见临床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等,为研究内容,以各类相关评分量表作为症状改善的评判标准,或以能否降低与血液流变学等相关的各种指标作为治疗有效与否的标准,而关于各种中医治疗方式能否改善脑白质病的微观病理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0004]
因此,需要引入新的评判标准,从而筛选出更加有效的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有效治疗脑白质病。此外,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针对大多脑白质病患者伴随的一些常见临床病症,例如,眩晕,失眠,健忘,抑郁等,具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酒黄精8-30份、葛根10-50份、茯苓10-30份、制远志6-15份和人工牛黄0.2-1.0份。
[0009]
在本发明中,酒黄精和葛根同为君药。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益肾,培补先后天之本,充髓养脑;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有宣发升散之性,引药上行,开通玄府,以疏经通络;黄精、葛根相配,补泄相兼,补气养阴与疏经活血相结合,使培补元气不壅滞。
[0010]
茯苓、远志同为臣药。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既可健脾益气、淡渗利湿,又能宁心安神;远志辛苦温,归心、肾、肺经,功效为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两药合用,共奏渗湿化痰,安神益智之效。
[0011]
人工牛黄,味甘、性凉,归心、肝经,为佐使药:为引经药,引诸药上入于脑,开通脑之玄府。可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使热毒、痰浊等得解。五药相合,共奏补肾益脑,化痰活血之功。
[0012]
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组成基本方,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临床症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调整,按照重量份计:
[0013]
(1)针对眩晕明显者,则加入天麻10-30份。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为止眩的要药,既可平息内风,又可祛散外风,息风止眩,还可平抑肝阳,疏通经络。与葛根配伍,增强其疏风通络之力。
[0014]
(2)针对失眠明显者,则配伍丹参10-30份、酸枣仁10-60份。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可活血凉血、祛瘀通经、除烦安神,使血脉通畅,血行不滞;酸枣仁,酸甘平,归肝、胆、心经,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两药合用,可增强茯苓、远志安神之功,共奏宁心安神之效,使活血凉血与养血益阴相得益彰。
[0015]
(3)针对健忘明显者,则加入益智仁6-15份。益智仁,辛,温,归脾、肾经,可温补肾阳,充髓养脑益智,亦可温补脾阳。与酒黄精、远志配伍,可增强其补肾安神益智之力。
[0016]
(4)针对抑郁明显者,则加入柴胡6-15份、赤芍6-20份和巴戟天6-20份。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可疏肝解郁,和解表里。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使血分瘀热得以宣散,柴胡与赤芍配伍,理气与活血兼顾,使气血调畅,郁滞得解。
[0017]
以上调整方式,可以根据出现的症状不同,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达到治疗脑白质病及改善一些合并慢性常见病症的目的,进一步增强本发明组合物的适应性,提高治疗效果。
[0018]
在使用时,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方剂传统制法制成汤剂,例如用水煎煮后,取汤服用。也可以用水或其他适当溶剂,对方剂的有效成分进行精制后,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制剂,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口服液等剂型。经实验验证,以上各种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均能实现药物的治疗效果。
[001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白质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0]
另外,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均可通过市售商购获得,本发明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的中药组合物均可以达到治疗脑白质病的目的。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旨在补肾健脾,化痰活血,解毒通络,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并有效改善缺血性脑白质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抑郁、头晕和失眠等。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图1示出he染色显示大鼠胼胝体病理形态变化(
×
200);

假手术组,

模型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0025]
图2示出髓鞘染色显示大鼠胼胝体病理形态变化(
×
200);

假手术组,

模型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0026]
图3示出胼胝体区mbp免疫组化(
×
200);

假手术组,

模型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0027]
图4示出he染色显示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
×
400);

假手术组,

模型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9]
实施例1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黄精健脑方)
[0030]
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酒黄精8份、葛根10份、茯苓10份、制远志6份和人工牛黄0.2份。
[0031]
实施例2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黄精健脑方)
[0032]
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酒黄精30份、葛根50份、茯苓30份、制远志15份和人工牛黄1份。
[0033]
实施例3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黄精健脑方)
[0034]
一种治疗脑白质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酒黄精15份、葛根15份、茯苓15份、制远志10份和人工牛黄0.25份。
[0035]
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缺血性脑白质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血流改变的干预作用
[0036]
1材料
[0037]
1.1实验动物
[0038]
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
[0039]
1.2实验药品
[0040]
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
[0041]
2方法
[0042]
2.1动物模型
[0043]
实验模型建立方法:对大鼠釆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ligation of bilateral commom carotid arteries,lbcca)建立缺血性脑白质病大鼠模型。
[0044]
2.1.1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lbcca)
[0045]
大鼠适应环境饲养结束后,标号,称量体重,然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全部大鼠于lbcca术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手术开始后,先使用10%水合氯醛(350mg/kg)对大鼠进行腹腔麻醉,用鼠板釆用仰卧位固定大鼠,颈前部碘伏消毒,去毛备皮。沿大鼠颈部正中纵向剪开1.5-2.0cm的切口,止血钳钝性分离肌肉、筋膜等组织,先向一侧寻找颈总动脉,注意分离紧贴于动脉的迷走神经,然后使用5号丝线分别结扎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和远心端,中间间隔1cm左右,使用手术剪轻轻剪断。对侧结扎需间隔30分钟,间隙使用消毒纱布浸润生理盐水覆盖伤口。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完毕后,用0号丝线缝合皮肤青霉素钠水溶液(20
万/只)腹腔注射预防伤口感染。术后将大鼠置于37℃恒温垫上保温并保持空气流通,待其苏醒后送回鼠笼,正常饲养。术后3天每日青霉素钠水溶液皮下注射预防感染。假手术组大鼠处理时只穿线不结扎且不剪断颈总动脉,其余步骤同手术组。
[0046]
2.2动物分组
[0047]
分为假手术组、中药组和模型组。
[0048]
2.3药物干预方法
[0049]
2.3.1药物配备方法
[0050]
按照实施例3的配伍比例配备药物饮片(人工牛黄除外)共计1890g,蒸馏水浸泡30分钟后,置于不锈钢煎药锅中用电磁炉加热。头煎加蒸馏水和药物的比例为8l/kg药物。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然后滤出药液,加蒸馏水煎煮第二遍,加水和药物的比例是6l/kg,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将头煎和二煎得到的药液收集起来,置于不锈钢煎药锅中煎煮浓缩,待药液浓缩到粘稠状态时,转移到蒸发皿中继续浓缩,最后将药液体积浓缩至1750ml,生药浓度约为1.08g/ml,储存备用。人工牛黄于大鼠灌胃前按照比例溶解到药液中。
[0051]
中药组大鼠灌胃量按照成人每日用量的6倍定为等效剂量(正常成人体重按60kg进行换算),给予上述制备的本发明的药物。
[0052]
2.3.2给药方法
[0053]
各治疗组在造模的第9天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以达到相似刺激的目的。根据体重的变化,每周进行灌胃剂量的调整,连续给药时间为42天。
[0054]
2.4行为学观察方法
[0055]
2.4.1糖水偏好实验
[0056]
2.4.2水迷宫实验
[0057]
2.5脑血流量测定
[0058]
2.6统计方法
[0059]
将所用数据录入电脑后,釆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选用t检验或lsd,若出现方差不齐时,釆用tamhane’s t2。检验标准均为0.05,所用统计数据以均值
±
标准差标准差表示。
[0060]
3结果
[0061]
3.1
[0062]
3.2行为学实验结果
[0063]
3.2.1糖水偏好实验结果
[0064]
中药干预结束后,各组的糖水消耗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
[0065]
3.2.2水迷宫实验结果
[0066]
1)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
[0067]
表1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n=8)
[0068][0069]
注:

p<0.05,
△△
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
*
p<0.05,
**
p<0.01与模型组相比
[0070]
如表1所示,假手术组和中药组的潜伏期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71]
2)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0072]
表2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结果(n=8)
[0073][0074]
注:

p<0.05,
△△
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
*
p<0.05,
**
p<0.01与模型组相比
[0075]
如表2所示,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第二象限时间百分比明显大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76]
3.3脑血流的测定结果
[0077]
药物干预结束后行脑血流检测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上半部脑区、下半部脑区和整个脑区平均灌注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78]
实施例5缺血性脑白质病模型大鼠胼胝体、海马形态学改变及本发明组合物的作用
[0079]
1材料
[0080]
1.1实验动物
[0081]
同实施例4。
[0082]
1.2药品
[0083]
同实施例4。
[0084]
2方法
[0085]
2.1造模方法
[0086]
同实施例4。
[0087]
2.2动物分组与处理
[0088]
同实施例4。
[0089]
2.3给药方法
[0090]
同实施例4。
[0091]
2.4病理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
[0092]
麻醉后迅速用4℃0.9%生理盐水在体脑组织灌流,断头取脑,切取脑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过夜后,包埋,切片。每组取5只大鼠脑组织切片做he染色、髓鞘染色和免疫组化。
[0093]
2.4.1he染色
[0094]
2.4.3髓鞘染色
[0095]
2.4.3免疫组化
[0096]
3结果
[0097]
3.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脑白质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0098]
3.1.1胼胝体he染色
[0099]
如图1所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白质无明显异常,白质纤维排列规则,胼胝体空泡面积较小,数目较少;在模型组可见胼胝体白质纤维疏松,可见明显的空泡;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和尼莫地平组在的胼胝体白质疏松和空泡与模型组相比程度较轻,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脑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
[0100]
3.1.2胼胝体髓鞘染色
[0101]
如图2所示,假手术组大鼠胼胝体lfb染色较深,白质纤维排列整齐,无明显纤维排列紊乱,无明显空泡;模型组大鼠胼胝体lfb染色较浅,有较明显的空泡;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大鼠胼胝体lfb染色较深,空泡较少。
[0102]
表3脑白质疏松评分表
[0103][0104][0105]
注:

p<0.05,
△△
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
*
p<0.05,
**
p<0.01与模型组相比
[0106]
按照脑白质疏松评分标准,正常为0分,神经纤维紊乱为1分,明显的空泡形成为2分,有髓纤维缺失为3分。结果如表3所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评分为0,模型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的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07]
3.1.3胼胝体区mbp免疫组化
[0108]
表4胼胝体区mbp免疫组化的平均光密度
[0109][0110]
注:

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
*
p<0.05与模型组相比
[0111]
如表4、图3所示,假手术组的胼胝体区mbp免疫组化的平均光密度值,大于模型组的mbp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的mbp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模型组的mbp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12]
3.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对海马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0113]
如图4所示,假手术组大鼠ca1区无明显病理学变化,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质淡红
色,胞核明显,核仁清楚。模型组细胞排列疏松紊乱、间质水肿、染色淡;可见神经元丢失、大小不均,可见核碎裂等改变;部分血管扩张,出现血管周围水肿。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和尼莫地平组海马的病变程度与模型组相比较轻。
[0114]
实施例6临床数据
[0115]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黄精健脑方)治疗缺血性脑白质病患者的失眠和认知功能的观察
[0116]
所收集病例资料均来自于广安门医院老年科门诊就诊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01月,最终纳入77例缺血性脑白质病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汤剂口服治疗。基本方:酒黄精8-30份、葛根10-50份、茯苓10-30份、制远志6-15份和人工牛黄0.2-1.0份。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随症加减,持续治疗12周。入组时及治疗12周后进行安全性检查及量表测试(psqi量表、spiegel量表、中医症状积分表、moca量表、mmse量表)。治疗4周后及8周后进行量表测试(psqi量表、中医症状积分表)。
[0117]
77例病例中,平均年龄为63.43
±
8.079岁。其中61≤年龄≤70岁者占比最多,达50.6%。男性27例,女性50例。绝大多数受试者均伴有基础疾病,且基础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排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脂血症(66)、高血压(48)、腔隙性脑梗(38)。
[0118]
依据psqi量表评判临床疗效,临床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5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0.9%。在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方面,统计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受试者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受试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各项评分在治疗不同时间段进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α水平,发现各项评分在治疗第8周与治疗第4周比较时调整后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对受试者睡眠状况影响不大,治疗12周比治疗8周更能改善受试者的睡眠情况。在改善失眠症临床观察调查表(spiegel)方面,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相比,受试者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夜醒几次、睡眠深度、夜间做梦情况、醒后感觉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第12周受试者的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夜间做梦情况及醒后感觉均较治疗前改善。
[0119]
对受试者moca量表总分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进行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第12周比治疗前moca量表总分增加。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moca量表各项评分比较,除定向外,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第12周受试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增加。对受试者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mmse量表总分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第12周受试者mmse量表总分比治疗前增加。治疗前后受试者在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复述、结构功能方面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第12周受试者在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复述、结构功能方面评分均比治疗前增加。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白质病患者的睡眠情况、认知功能及中医证候。
[0120]
典型病例及疗效:
[0121]
(1)眩晕明显
[0122]
初诊:赵xx,女,64岁,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主诉:眩晕伴乏力2月余。刻下症:遇事善忘,头晕,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心烦,焦虑,恐惧,畏寒,怕热。头痛,耳
鸣,视物模糊,纳差,食后腹胀,反酸,失眠,多梦,大便干,1次/1-2天,小便可。舌淡,苔白,脉弦细数。西医诊断:1.脑白质病2.焦虑症3.慢性胃炎。中医诊断:郁证肝郁脾虚,阴虚火旺。治法: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滋养心肾。
[0123]
处方如下:酒黄精10g、葛根30g、茯苓20g、制远志10g、人工牛黄0.25g(分冲)、天麻10g。
[0124]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0125]
二诊:患者诉头晕减轻,仍缺乏兴趣,畏寒、怕热好转,头痛减轻,纳食不香,夜晚可睡5h,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数。处方:上方不变,七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按:患者症状较前减轻,故守原方不变,继观。
[0126]
三诊:患者诉无明显头晕,心情转好,焦虑进一步减轻,偶畏寒,视物模糊减轻,纳增,偶腹胀,夜晚可睡7-8h,梦减,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处方:上方加,加厚朴6,七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按:患者腹胀,加厚朴佐木香、砂仁行气除满。
[0127]
(2)失眠明显
[0128]
初诊:病人,女,65岁。主诉:入睡困难、眠浅易醒6年。现病史: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甚至彻夜不眠,入睡则眠浅易醒,醒后难以复睡,多梦,早醒,晨起头部昏沉不适,白天精神倦怠,健忘,乏力思睡,曾先后自服枣仁安神胶囊、安神补脑液及穴位针刺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刻下症: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后难以复睡,多梦,早醒,晨起头部昏沉不适,白天精神倦怠、头晕乏力,时有心慌、胸闷气短,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口干,目涩,平素畏热,情绪低落,腰膝酸软,纳少,小便可,夜3次或4次,大便正常。舌暗红,苔少质干,脉弦细。血生化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7mmol/l,同型半胱氨酸(hcy):16.5umol/l。头颅磁共振显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西医诊断:失眠,缺血性脑白质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医诊断:不寐(肝肾阴虚证)。治则:补肾填精,安定脑神。辩证用药:
[0129]
处方如下:酒黄精15g、葛根15g、茯苓15g、制远志9g、人工牛黄0.25g(分冲)、丹参15g、酸枣仁50g。
[0130]
此后复诊随病情变化方药稍有加减,经治疗6个月后,病人睡眠较前改善,夜间醒后复睡时间较前缩短,每晚睡眠时间可达5~6h,余诸症均较前缓解。
[0131]
(3)健忘明显
[0132]
初诊:洪xx,女,66岁,患者诉记忆力减退10余年,加重2天,血压不稳(今日190/80mmhg)。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动则汗出,夜尿频,脚底发麻,舌红少苔,干,脉细数。mri:脑萎缩,脑白质病,腔隙性脑梗。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十余年。诊断:1.脑白质病2.2型糖尿病.3高血压3级4.高脂血症中医诊断:肝肾亏虚气阴两虚治法: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0133]
处方如下:酒黄精20g、葛根30g、茯苓30g、制远志10g、人工牛黄0.5g(分冲)、丹参20g、酸枣仁15g、益智仁10g。
[0134]
七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0135]
二诊:患者诉睡眠改善,记忆力有加强,就诊时可回忆起早餐吃的包子。血压144/76mmhg。上方有效,继服14付。
[0136]
该患者经过三个月治疗,血压、血脂、血糖基本稳定正常,失眠、健忘已明显改善。
[0137]
(4)抑郁明显
[0138]
初诊:韩xx,男,68岁,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诉:头晕反复发作20余年。刻下症:健忘,情绪低落,恐惧,畏光。乏力,汗多,身体发僵,经常颤抖,纳差,失眠,二便偶有失禁,舌淡,苔白厚,脉左弦细,右弱。头颅mri:脑白质病。测得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2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6分。现用舍曲林50mg po qd,劳拉西泮0.5mg po tid,佐匹克隆7.5mg po qn。西医诊断:1.抑郁症2.焦虑症3.脑白质病中医诊断:郁证肝郁脾虚,心肾阳虚。治法:疏肝健脾,温补脾肾,养心安神。方剂:开心解郁方加减。
[0139]
处方如下:葛根30g、酒黄精15g、茯苓10g、制远志12g、人工牛黄0.25g(分冲)、巴戟天15g、柴胡10g、赤芍10g。
[0140]
七付,颗粒剂,日一剂,早晚冲服。西药同前。
[0141]
二诊:患者门诊就诊诉服药后第二天顿感胸中开阔,兴趣渐增,汗出稍减,仍出汗,身体颤抖可控制,纳增,可睡4-5h/晚,二便偶有失禁,舌淡,苔白厚,脉左弦细,右缓。复测得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19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2分。处方:上方加浮小麦30g。七付,颗粒剂,日一剂,早晚冲服。
[0142]
三诊:患者复诊诉情绪可,无心悸、胸闷,与人交流未见明显抵触感,出汗明显减少,身体颤抖可控制,纳眠可,大便可,尿频,色白。舌淡洪,苔薄白,脉左弦,右缓。复测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13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9分。处方:守上方,14付颗粒剂,日一剂,早晚分服。西药同前。此后患者于门诊复诊,继续予以温补脾肾,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之法,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0143]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