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4201发布日期:2021-01-15 13:5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生儿恒温箱。



背景技术:

需要进温箱保暖的婴儿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体温不能维持恒定者、硬肿症及其它重症疾病者。上述婴儿如果不能维持体温的稳定,会发生体温过低,低温会造成缺氧、酸中毒、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目前一些病情较重的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溶血症患儿要求的治疗环境比较高,现有设备无法达到一个恒温恒湿的稳定环境,温度湿度控制只能够由医护人员操作,增加了其不稳定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申请号为cn201911316845.0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板垂直设置有支撑杆,还包括设备箱、恒温箱本体,所述设备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所述恒温箱本体设置在所述设备箱顶部,所述恒温箱本体顶部铰接有闭合门,所述恒温箱本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婴儿床,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设备箱侧壁设置有进风口、扬声器和显示屏,所述过滤箱一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连通有第一进风管,本发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感应检测恒温箱本体内的温度和湿度,然后将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热风发生器和加湿器调节恒温箱本体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最佳设定值,无需人工干预。

不同的新生儿的环境要求会有所区别,而如果简单的将环境,特别是将恒温箱本体的环境设置成一个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在医学临床试验中,依旧不够完善。不同的新生儿,具有不同时间段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对于体表温度,呼吸强度、呼吸频率根据不同的婴儿都存在差异。在一些方面,护士监管控制会显得更加安全可靠。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占用了护士的时间和增加劳动力。两者非常矛盾,不可兼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生儿恒温箱,以达到减少护士看护工作,提高新生儿监控和环境调节可靠性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恒温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可控加热器、可控加湿器,以及设置于箱体外的主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主控制器,用于采集箱体内环境温度并反馈至主控制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于主控制器,用于采集箱体内环境湿度并反馈至主控制器;

所述脉搏传感器佩戴在新生儿上并连接于主控制器,用于采集新生儿脉搏并反馈至主控制器;

所述体温传感器佩戴在新生儿上并连接于主控制器,用于采集新生儿体温并反馈至主控制器;

所述可控加热器、可控加湿器分别连接于主控制器,根据主控制器的操作命令控制工作模式;其中可控加热器和可控加湿器的配合工作模式包括:控制加热器独立工作,控制可控加湿器独立工作,控制可控加热器和可控加湿器循环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箱体包括篮体和盖体,所述盖体透明设置,并设置有若干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盖体的顶部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篮体和盖体形成封闭环境,篮体内还设置有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连接于主控制器,换气装置包括跟外界和篮体内部相互连通的换气室、固定在换气室内的过滤体、位于换气室上用于提供空气动力的风机、以及设置于换气室内用于控制换气通道的风门,所述风机可调速控制并提供风力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换气室包括箱外进气口、箱内进气口、箱内排气口、箱外排气口、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将换气室分隔成“x”形的通道并将过滤体设置于交叉路径的中心,其中空气的循环路径为:外界、箱外进气口、过滤体、箱内进气口、箱体、箱内排气口、过滤体、箱外排气口、外界。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过滤体包括横向折板和纵向折板,横向折板和纵向折板相互层叠交替。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横向折板和纵向折板上设置有硅藻泥层。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多个并且位于箱外进气口、箱内进气口、箱内排气口、箱外排气口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风机连接于主控制器进行正反方向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防护片和窗口通过磁力塑料片吸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支架。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可靠,可以通过新生儿体温、和脉搏情况,同时并做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环境控温方案,使得环境温度更加适应不同新生儿的特定需求,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和监管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可靠实现之智能化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结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结构控制方框图;

图4为过滤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换气装置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篮体;12、盖体;121、操作窗口;122、防护片;2、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脉搏传感器;5、体温传感器;6、可控加热器;7、可控加湿器;8、换气装置;81、换气室;811、箱外进气口;812、箱内进气口;813、箱内排气口;814、箱外排气口;82、过滤体;821、横向折板;822、纵向折板;83、风机;84、风门;85、隔板;9、移动支架;10、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新生儿恒温箱,参考图1和图3所示,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脉搏传感器4、体温传感器5、可控加热器6、可控加湿器7,以及设置于箱体1外的主控制器10。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支架9。温度传感器2连接于主控制器10,用于采集箱体1内环境温度并反馈至主控制器10。主控制器10用于监控显示箱体1内实时温度变化。因为温度不会骤升骤降,会是一个波动的变化。

湿度传感器3连接于主控制器10,用于采集箱体1内环境湿度并反馈至主控制器10,湿度也能够有效实时监控。主控制器10也能够显示湿度的数据变化。

脉搏传感器4佩戴在新生儿上并连接于主控制器10,用于采集新生儿脉搏并反馈至主控制器10;脉搏传感器4连接在新生儿的手指上。通过脉搏的检测,能够很好的监控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且能够反映情绪变化。通过控制环境温度,也能够改善其情绪。

体温传感器5佩戴在新生儿上并连接于主控制器10,用于采集新生儿体温并反馈至主控制器10;主控制器10能够反馈体温监控数据。

可控加热器6、可控加湿器7分别连接于主控制器10。根据主控制器10的操作命令控制工作模式;其中可控加热器6和可控加湿器7的配合工作模式包括:控制加热器独立工作,控制可控加湿器7独立工作,控制可控加热器6和可控加湿器7循环工作。主控制器10根据实际温度设定的需要进行控制可控加热器6工作,并将环境温度维持在设定温度上。空气中的湿气也会影响温度控制,从而两者相互工作,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并且能够相互保持稳定。最终实现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下,湿度设置下湿度设定值。

参考图2所示,箱体1包括篮体11和盖体12,盖体12透明设置,并设置有若干操作窗口121,操作窗口121上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片122,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3固定安装在盖体12的顶部内侧。防护片122和窗口通过磁力塑料片吸合连接。

另外,参考图2和图5所示,篮体11和盖体12形成封闭环境,篮体11内还设置有换气装置8。换气装置8连接于主控制器10。换气装置8包括跟外界和篮体11内部相互连通的换气室81、固定在换气室81内的过滤体82、位于换气室81上用于提供空气动力的风机83、以及设置于换气室81内用于控制换气通道的风门84,风机83可调速控制并提供风力输出。

从图5中可知,换气室81包括箱外进气口811、箱内进气口812、箱内排气口813、箱外排气口814、以及隔板85,隔板85将换气室81分隔成“x”形的通道并将过滤体82设置于交叉路径的中心,其中空气的循环路径为:外界、箱外进气口811、过滤体82、箱内进气口812、箱体1、箱内排气口813、过滤体82、箱外排气口814、外界。因此,箱内的空气和室外的空气相互交换。

参考图4所示,过滤体82包括横向折板821和纵向折板822,横向折板821和纵向折板822相互层叠交替。横向折板821和纵向折板822上设置有硅藻泥层。能够有效过滤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风机83为轴流风机83,风机83设置多个并且位于箱外进气口811、箱内进气口812、箱内排气口813、箱外排气口814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风机83连接于主控制器10进行正反方向驱动。

通过风门84的控制,能够调节风道的大小,从而可以改变空气流量。另外风机83的速度能够改变空气的流速。

由此结构可见,能够实现空气交换,提高新生儿环境,以及便于新生儿空气质量的控制,减少人员工作负担。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