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皮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32375发布日期:2021-04-02 10:1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呼吸皮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器械领域,涉及呼吸皮囊。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哮喘病人在发病时,若病情较轻,病人可利用舒利迭、信必可等药物自行吸入进行哮喘控制,但当病人病情严重,发病时已经丧失自主意识,根本无法自主进行药物治疗,面对此种情况,当前的处理方式是直接静脉注射药物,虽然静脉注射治疗效果显著,但长期静脉注射会破坏血管,使血管壁硬化,弹性减弱,从而引发一系列血管疾病;其次,因为其给药方式太过于迅速,人体一下子吸收过多药物,势必会加重内脏负荷,同时人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被显著地放大了。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呼吸皮囊,本呼吸皮囊能够在病患病情较重的情况下采用非静脉注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人体内脏负荷,减少不良反应,解决了现有静脉注射治疗哮喘方式治疗安全性差、人体内脏负荷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呼吸皮囊,包括球囊、安装管、安全阀、鸭嘴阀、呼气阀和通气件,所述安装管一端连于所述球囊的一端,所述安全阀、鸭嘴阀和呼气阀连于所述安装管上,所述呼气阀内具有过气通道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疗件一,所述治疗件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过气通道二,所述过气通道二的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所述过气通道二的进口与所述过气通道一相连通,所述过气通道二的出口与所述通气件相连通,所述壳体内还具有治疗药物,当所述鸭嘴阀打开时,所述治疗药物能够顺着气流从所述出口排出进入所述通气件。

呼吸皮囊是医学呼吸领域常用工具,一般情况下,其目的是为无人工气道、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弱且不规则、通气严重不良的病人,给予人工通气和供氧,传统结构一般由面罩、鸭嘴阀、球囊、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和氧气导管,面罩连于呼气阀,氧气储气袋连于球囊,氧气导管连于球囊和氧气源。操作前需先对呼吸皮囊进行各部件检查,然后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接着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用一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部保持患者张口,食指、拇指置于面罩上(呈ce手法),按紧不漏气,右手挤压球囊即可,球囊挤压后,氧气通过安装管进入鸭嘴阀,鸭嘴阀的单向阀瓣扩张,氧气继续进入呼气阀的过气通道一,然后进入面罩内,最后进入病人体内实现供氧,呼气阀上具有放气瓣,鸭嘴阀与呼气阀相靠且之间具有间隙,当病人口部闭合或过气通道一内发生堵塞时,氧气可直接反向运动打开放气瓣,实现快速放气。安装管用于安装各类阀。上述为呼吸皮囊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不作赘述,鸭嘴阀、呼气阀、安全阀等零部件的安装方式和细节结构也不作赘述,均为现有技术。

本方案中的呼吸皮囊内增设了治疗件一,按压球囊后,氧气通过过气通道一和过气通道二,在氧气的作用下,壳体内的治疗药物顺着气流进入通气件中,从而作用呼吸道,使哮喘症状得到快速缓解,在这里通气件起到通气传导的作用。本方案利用挤压动力将治疗药物送入病人呼吸道,通过逆向注入方式模拟病人口吸操作,实现了非静脉式治疗方式,极大程度提高了治疗安全性,降低了人体内脏负荷,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这种外力注入方式氧气动力足,药物运动迅速,相较于主动吸入,能够使药物快速直达呼吸道,见效快。此外,也充分利用了呼吸皮囊的基本功能,对病人供氧,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呼吸,构思新颖巧妙。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通气件为面罩。

当通气件为面罩时,面罩与壳体为插接或紧配合,可随时拆卸。这种方案中呼吸皮囊起到供氧和治疗两种作用,供氧功能不作赘述,为基本功能。进行治疗时,将病人口部打开,将面罩罩在病人面部至不透气,然后挤压球囊,治疗药物在氧气带动下,通过面罩传输至病人口部,最后抵达呼吸道区域,实现治疗功能,这种方案使治疗快速,无需进行其他操作。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通气件为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的内端伸入病人呼吸道,所述气管插管外端连通于所述过气通道二出口。

在这种方案中,气管插管直插于病人呼吸道,进行治疗时,将气管插管外端与过气通道二出口进行连接(一般是紧配合),然后进行球囊按压操作,治疗药物能够直接顺着气管插管进入呼吸道内,能够防止治疗药物作用于口腔等无关部位,使治疗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减少治疗药物的损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由于其他部位没有与治疗药物接触,因此不存在副作用,安全性能强。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在所述安装管中由内到外方向分别是所述鸭嘴阀、呼气阀和治疗件一。

氧气打开鸭嘴阀,通过呼气阀中的过气通道一,再经过治疗件一内的过气通道二,在这种布局方式下,当病人口部闭合或通道堵塞时,由于治疗药物距离放气瓣较远,因此氧气直接从呼气阀的放气瓣排出,不会经过治疗药物并将其也从放气瓣带出。相反地,若将治疗件一设置在鸭嘴阀和呼气阀之间,当病人口部闭合或通道堵塞时,氧气可能会经过治疗药物并将治疗药物从放弃瓣带出,存在药物浪费泄漏的隐患。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壳体包括均呈半圆柱状且可相互扣合的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内开设有分道一,所述右壳体内开设有分道二,所述分道一和分道二组成所述过气通道二。

分体结构的壳体方便治疗药物的更换。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过气通道一具有内螺纹。

壳体组装完毕后,将壳体一端螺接于过期通道二内,实现呼气阀和壳体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过气通道一和过气通道二之间的畅通。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左壳体内壁上具有若干处扣合部,所述右壳体内壁上具有若干处对应的扣合槽。

通过扣合部和扣合槽的设置实现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际中还有许多其它替代方案。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扣合部包括呈圆柱状的连接柱和呈球形的扣合球,所述扣合槽呈球形,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左壳体相连,所述连接柱另一端相连于所述扣合球,所述扣合槽直径小于所述扣合球,所述扣合球能够进入所述扣合槽内。

上述结构通过挤压变形方式实现扣合球进入扣合槽内,挤入后扣合球复位实现左壳体和右壳体连接。分离左壳体和右壳体时将两者掰开使扣合球变形脱离出扣合槽即可。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药物储蓄于胶囊内,所述胶囊固定于所述过气通道二内,所述胶囊与所述过气通道二之间具有穿流间隙,刺破所述胶囊后,所述治疗药物能够流出。

当胶囊内治疗药物用完后,可打开壳体对胶囊进行更换。将胶囊刺破后形成漏孔,气流通过漏孔带走治疗药物。这种内置胶囊的方式随放随用,设计巧妙方便。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药物为粉剂。

粉剂不像液体随意流动,粉剂质量轻,能够随着气流快速流动进入呼吸道内,使作用迅速有效。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件一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呈t字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端固连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连接架两端上均具有一个o型卡圈,所述胶囊的两端分别伸入两o型卡圈内实现轴向固定。

o型卡圈的内径小于胶囊的最大外径,因此当胶囊两端卡入两o型卡圈内后,胶囊的两端能够受到限制,进而防止胶囊出现轴向移动,防止受到刺破操作和气流运动的影响,固定结构对胶囊具有稳定的固定作用。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件一还包括刺破结构,所述刺破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贯通至所述胶囊,所述贯穿通孔外端通过螺柱封堵。

在这种方案中,需要通过外部工具进行刺破,方式是旋开螺柱利用尖锐物件将胶囊刺破,然后将螺柱复位,这种方案减少了治疗件一的复杂程度,使结构精简。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件一还包括刺破结构,所述刺破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贯穿安装孔,所述贯穿安装孔贯通至所述胶囊,所述贯穿安装孔内连接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内端为尖锐端,所述刺针的外端为按压端,所述刺破结构还包括套在所述刺针外的弹簧。

在这种方案中,治疗件一自带有刺破结构,只需操作按压端,使尖锐端刺破胶囊,松手后通过弹簧自动复位,这种方案的刺破结构使胶囊刺破操作方便,操作稳定性强,能够避免出现滑刺现象发生,同时能够更加顺利的刺破胶囊的两侧,刺破充分,使治疗药物流出充分。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贯穿安装孔内壁具有挡沿,所述弹簧的一端固连于所述挡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连于所述按压端。

刺针通过弹簧实现与贯穿安装孔之间的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挡沿,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按压端,可通过点焊、紧配合等方式实现。

呼吸皮囊,包括球囊、安装管、安全阀、鸭嘴阀、呼气阀和通气件,所述安装管一端连于所述球囊的一端,所述安全阀、鸭嘴阀和呼气阀连于所述安装管上,所述呼气阀内具有过气通道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疗件二,所述治疗件二内具有治疗药物,当所述鸭嘴阀的单向阀瓣打开时,所述治疗件二破开且所述治疗药物从所述治疗件二漏出进入所述过气通道一内,所述过气通道一与所述通气件相通。

在本方案中,治疗件二替代治疗件一。当挤压球囊时,氧气作用鸭嘴阀使单向阀瓣打开,单向阀瓣打开是向外运动,过程会触碰到治疗件二,在冲力作用下使治疗件二破开,形成漏出通道,治疗药物从漏出通道漏出进入过气通道一,再进入通气件,最后进入人体呼吸道发挥作用。本方案借助单向阀瓣打开时的冲力挤压治疗件二,使治疗件内部药物得以流出,充分利用了现有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气件可以是面罩或气管插管等,两者与呼吸阀直接相接,具体不作赘述,为现有技术。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件二包括呈圆环形且内部为空腔的囊体,所述囊体上具有向外凸出且内部为空腔的凸体,所述凸体与所述囊体之间通过隔膜阻隔,所述凸体上开设有流孔。

治疗药物填充于囊体内,治疗药物优选粉剂且治疗药物未填满囊体内部空腔,留有一小部分空隙便于冲力发挥作用。当单向阀瓣挤压囊体时,挤压力破开隔膜,治疗药物进入凸体内,最后从流孔流出,凸体一般朝下设置,便于治疗药物顺利流出。凸体的设置起到过渡作用,能够防止治疗药物从隔膜破口直接漏出,这样会导致流速快,药物浪费,同时存在用药过量风险。当隔膜破开后,药物进入凸体内,通过孔径较小的流孔实现治疗药物流出,限制流速,减少药物浪费,结构设计巧妙。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隔膜的壁厚小于所述囊体的壁厚。

这种尺寸设计使单向阀瓣挤压囊体时能够顺利冲破隔膜。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治疗件二由尼龙制成,所述隔膜厚度不超过0.5mm。

这种尺寸设计能够使单向阀瓣的冲击力顺利冲开隔膜。

上述的呼吸皮囊中,所述呼气阀内端内壁上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内嵌槽,一部分所述囊体嵌入所述内嵌槽内。

治疗件二为一次性使用,安装时将囊体卡入内嵌槽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呼吸皮囊具有以下优点:

1、本呼吸皮囊利用挤压动力将治疗药物送入病人呼吸道,通过逆向注入方式模拟病人口吸操作,实现了非静脉式治疗方式,极大程度提高了治疗安全性,降低了人体内脏负荷,减少不良反应。

2、本呼吸皮囊通过外力注入方式氧气动力足,药物运动迅速,相较于主动吸入,能够使药物快速直达呼吸道,见效快。

3、本呼吸皮囊充分利用了普通呼吸皮囊的基本功能,对病人供氧,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呼吸,构思新颖巧妙。

4、本呼吸皮囊通过内置胶囊设计,当胶囊内治疗药物用完后,可打开壳体对胶囊进行更换。将胶囊刺破后形成漏孔,气流通过漏孔带走治疗药物。随放随用,设计巧妙方便。

5、本呼吸皮囊中的治疗药物为粉剂,粉剂不像液体随意流动,粉剂质量轻,能够随着气流快速流动进入呼吸道内,使作用迅速有效。

6、本呼吸皮囊借助单向阀瓣打开时的冲力挤压治疗件二,使治疗件内部药物得以流出,充分利用了现有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单向阀瓣打开时的结构剖视图(未画出球囊后半部分、氧气组件和通气件等)。

图2是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单向阀瓣闭合时的结构剖视图(未画出球囊后半部分、氧气组件和通气件等)。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治疗件一的结构爆炸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的治疗件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治疗件一的结构俯视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治疗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三中单向阀瓣挤压治疗件二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三中治疗件的结构剖视图(局部)。

图12是实施例三中单向阀瓣闭合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清单

图中,1、球囊;

2、安装管;

3、安全阀;

4、鸭嘴阀;

4a、单向阀瓣;

5、呼气阀;

5a、过气通道一;

5b、放气瓣;

5c、内嵌槽;

6、治疗件一;

6a、壳体;

6a1、左壳体;

6a1a、分道一;

6a1b、扣合部;

6a1b1、连接柱;

6a1b2、扣合球;

6a2、右壳体;

6a2a、分道二;

6a2b、扣合槽;

6b、过气通道二;

6b1、进口;

6b2、出口;

6c、贯穿通孔;

6d、贯穿安装孔;

6d1、挡沿;

7、胶囊;

76b、穿流间隙;

8、连接架;

8a、o型卡圈;

9、螺柱;

10、刺针;

10a、尖锐端;

10b、按压端;

11、弹簧。

12、治疗件二;

12a、囊体;

12b、凸体;

12b1、流孔;

12c、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呼吸皮囊包括球囊1、安装管2、安全阀3、鸭嘴阀4、呼气阀5和通气件,安装管2一端连于球囊1的一端,安全阀3、鸭嘴阀4和呼气阀5连于安装管2上,呼气阀5内具有过气通道一5a,还包括治疗件一6,治疗件一6包括壳体6a,壳体6a内具有过气通道二6b,过气通道二6b的一端为进口6b1,另一端为出口6b2,过气通道二6b的进口6b1与过气通道一5a相连通,过气通道二6b的出口6b2与通气件相连通,壳体6a内还具有治疗药物,当鸭嘴阀4打开时,治疗药物能够顺着气流从出口6b2排出进入通气件。

呼吸皮囊是医学呼吸领域常用工具,一般情况下,其目的是为无人工气道、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弱且不规则、通气严重不良的病人,给予人工通气和供氧,传统结构一般由面罩、鸭嘴阀4、球囊1、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和氧气导管,面罩上具有插口,通过插口使面罩连于呼气阀5并实现连通,氧气储气袋连于球囊1,氧气导管连于球囊1和氧气源。操作前需先对呼吸皮囊进行各部件检查,然后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接着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用一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部保持患者张口,食指、拇指置于面罩上(呈ce手法),按紧不漏气,右手挤压球囊1即可,球囊1挤压后,氧气通过安装管2进入鸭嘴阀4,鸭嘴阀4的单向阀瓣4a扩张,氧气继续进入呼气阀5的过气通道一5a,然后进入面罩内,最后进入病人体内实现供氧,呼气阀5上具有放气瓣5b,鸭嘴阀4与呼气阀5相靠且之间具有间隙,当病人口部闭合或过气通道一5a内发生堵塞时,氧气可直接反向运动打开放气瓣5b,实现快速放气。安装管2用于安装各类阀。上述为呼吸皮囊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不作赘述,鸭嘴阀4、呼气阀5、安全阀3等零部件的安装方式和细节结构也不作赘述,均为现有技术。

本方案中的呼吸皮囊内增设了治疗件一6,按压球囊1后,氧气通过过气通道一5a和过气通道二6b,在氧气的作用下,壳体6a内的治疗药物顺着气流进入通气件中,从而作用呼吸道,使哮喘症状得到快速缓解,在这里通气件起到通气传导的作用。本方案利用挤压动力将治疗药物送入病人呼吸道,通过逆向注入方式模拟病人口吸操作,实现了非静脉式治疗方式,极大程度提高了治疗安全性,降低了人体内脏负荷,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这种外力注入方式氧气动力足,药物运动迅速,相较于主动吸入,能够使药物快速直达呼吸道,见效快。此外,也充分利用了呼吸皮囊的基本功能,对病人供氧,帮助其快速恢复正常呼吸,构思新颖巧妙。

具体来说,通气件为面罩。当通气件为面罩时,面罩与壳体6a为插接或紧配合,可随时拆卸。这种方案中呼吸皮囊起到供氧和治疗两种作用,供氧功能不作赘述,为基本功能。进行治疗时,将病人口部打开,将面罩罩在病人面部至不透气,然后挤压球囊1,治疗药物在氧气带动下,通过面罩传输至病人口部,最后抵达呼吸道区域,实现治疗功能,这种方案使治疗快速,无需进行其他操作。在另一种可替换方案中,通气件为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的内端伸入病人呼吸道,气管插管外端连通于过气通道二6b出口6b2。在这种方案中,呼吸皮囊同样可以起到供氧和治疗两种作用,气管插管直插于病人呼吸道,进行治疗时,将气管插管外端与过气通道二6b出口6b2进行连接(一般是紧配合),然后进行球囊1按压操作,治疗药物能够直接顺着气管插管进入呼吸道内,能够防止治疗药物作用于口腔等无关部位,使治疗药物能够充分快速发挥作用,减少治疗药物的损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由于其他部位没有与治疗药物接触,因此不存在副作用,安全性能强。

具体来说,在安装管2中由内到外方向分别是鸭嘴阀4、呼气阀5和治疗件一6。氧气打开鸭嘴阀4,通过呼气阀5中的过气通道一5a,再经过治疗件一6内的过气通道二6b,在这种布局方式下,当病人口部闭合或通道堵塞时,由于治疗药物距离放气瓣5b较远,因此氧气直接从呼气阀5的放气瓣5b排出,不会经过治疗药物并将其也从放气瓣5b带出。相反地,若将治疗件一6设置在鸭嘴阀4和呼气阀5之间,当病人口部闭合或通道堵塞时,氧气可能会经过治疗药物并将治疗药物从放弃瓣带出,存在药物浪费泄漏的隐患。壳体6a包括均呈半圆柱状且可相互扣合的左壳体6a1和右壳体6a2,左壳体6a1内开设有分道一6a1a,右壳体6a2内开设有分道二6a2a,分道一6a1a和分道二6a2a组成过气通道二6b。分体结构的壳体6a方便治疗药物的更换。左壳体6a1和右壳体6a2的一端具有外螺纹,过气通道一5a具有内螺纹。壳体6a组装完毕后,将壳体6a一端螺接于过期通道二内,实现呼气阀5和壳体6a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过气通道一5a和过气通道二6b之间的畅通。左壳体6a1内壁上具有若干处扣合部6a1b,右壳体6a2内壁上具有若干处对应的扣合槽6a2b。通过扣合部6a1b和扣合槽6a2b的设置实现左壳体6a1和右壳体6a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际中还有许多其它替代方案。扣合部6a1b包括呈圆柱状的连接柱6a1b1和呈球形的扣合球6a1b2,扣合槽6a2b呈球形,连接柱6a1b1一端与左壳体6a1相连,连接柱6a1b1另一端相连于扣合球6a1b2,扣合槽6a2b直径小于扣合球6a1b2,扣合球6a1b2能够进入扣合槽6a2b内。上述结构通过挤压变形方式实现扣合球6a1b2进入扣合槽6a2b内,挤入后扣合球6a1b2复位实现左壳体6a1和右壳体6a2连接。分离左壳体6a1和右壳体6a2时将两者掰开使扣合球6a1b2变形脱离出扣合槽6a2b即可。

具体来说,治疗药物储蓄于胶囊7内,胶囊7固定于过气通道二6b内,胶囊7与过气通道二6b之间具有穿流间隙76b,刺破胶囊7后,治疗药物能够流出。当胶囊7内治疗药物用完后,可打开壳体6a对胶囊7进行更换。将胶囊7刺破后形成漏孔,气流通过漏孔带走治疗药物。这种内置胶囊7的方式随放随用,设计巧妙方便。治疗药物为粉剂。粉剂不像液体随意流动,粉剂质量轻,能够随着气流快速流动进入呼吸道内,使作用迅速有效。治疗件一6还包括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呈t字形的连接架8,连接架8的底端固连于壳体6a内壁,连接架8两端上均具有一个o型卡圈8a,胶囊7的两端分别伸入两o型卡圈8a内实现轴向固定。o型卡圈8a的内径小于胶囊7的最大外径,因此当胶囊7两端卡入两o型卡圈8a内后,胶囊7的两端能够受到限制,进而防止胶囊7出现轴向移动,防止受到刺破操作和气流运动的影响,固定结构对胶囊7具有稳定的固定作用。

治疗件一6还包括刺破结构,刺破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6a上的贯穿安装孔6d,贯穿安装孔6d贯通至胶囊7,贯穿安装孔6d内连接有刺针10,刺针10的内端为尖锐端10a,刺针10的外端为按压端10b,刺破结构还包括套在刺针10外的弹簧11。在这种方案中,治疗件一6自带有刺破结构,只需操作按压端10b,使尖锐端10a刺破胶囊7,松手后通过弹簧11自动复位,这种方案的刺破结构使胶囊7刺破操作方便,操作稳定性强,能够避免出现滑刺现象发生,同时能够更加顺利的刺破胶囊7的两侧,刺破充分,使治疗药物流出充分。贯穿安装孔6d内壁具有挡沿6d1,弹簧11的一端固连于挡沿6d1,弹簧11的另一端固连于按压端10b。刺针10通过弹簧11实现与贯穿安装孔6d之间的连接,弹簧11的一端固定于挡沿6d1,弹簧11另一端固定于按压端10b,可通过点焊、紧配合等方式实现。针对刺破结构来说,对胶囊7不刺破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使用呼吸皮囊的正常供氧功能,当然若是为了追求更大气流量,可将治疗件一6整体拆卸,然后将通气件连于呼气阀5上即可,完美实现功能切换,结构设计巧妙,方便快捷。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一之处在于刺破结构的不同,具体来说,刺破结构包括开设在壳体6a上的贯穿通孔6c,贯穿通孔6c贯通至胶囊7,贯穿通孔6c外端通过螺柱9封堵。在这种方案中,需要通过外部工具进行刺破,方式是旋开螺柱9利用尖锐物件将胶囊7刺破,然后将螺柱9复位,这种方案减少了治疗件一6的复杂程度,使结构精简。

实施例三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呼吸皮囊包括球囊1、安装管2、安全阀3、鸭嘴阀4、呼气阀5和通气件,安装管2一端连于球囊1的一端,安全阀3、鸭嘴阀4和呼气阀5连于安装管2上,呼气阀5内具有过气通道一5a,还包括治疗件二12,治疗件二12内具有治疗药物,当鸭嘴阀4的单向阀瓣4a打开时,治疗件二12破开且治疗药物从治疗件二12漏出进入过气通道一5a内,过气通道一5a与通气件相通。在本方案中,治疗件二12替代治疗件一。当挤压球囊1时,氧气作用鸭嘴阀4使单向阀瓣4a打开,单向阀瓣4a打开是向外运动,过程会触碰到治疗件二12,在冲力作用下使治疗件二12破开,形成漏出通道,治疗药物从漏出通道漏出进入过气通道一5a,再进入通气件,最后进入人体呼吸道发挥作用。本方案借助单向阀瓣4a打开时的冲力挤压治疗件二12,使治疗件内部药物得以流出,充分利用了现有结构,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通气件可以是面罩或气管插管等,两者与呼吸阀直接相接,具体不作赘述,为现有技术。

具体来说,治疗件二12包括呈圆环形且内部为空腔的囊体12a,囊体12a上具有向外凸出且内部为空腔的凸体12b,凸体12b与所述囊体12a之间通过隔膜12c阻隔,凸体12b上开设有流孔12b1。治疗药物填充于囊体12a内,治疗药物优选粉剂且治疗药物未填满囊体12a内部空腔,留有一小部分空隙便于冲力发挥作用。当单向阀瓣4a挤压囊体12a时,挤压力破开隔膜12c,治疗药物进入凸体12b内,最后从流孔12b1流出,凸体12b一般朝下设置,便于治疗药物顺利流出。凸体12b的设置起到过渡作用,能够防止治疗药物从隔膜12c破口直接漏出,这样会导致流速快,药物浪费,同时存在用药过量风险。当隔膜12c破开后,药物进入凸体12b内,通过孔径较小的流孔12b1实现治疗药物流出,限制流速,减少药物浪费,结构设计巧妙。隔膜12c的壁厚小于囊体12a的壁厚。这种尺寸设计使单向阀瓣4a挤压囊体12a时能够顺利冲破隔膜12c。治疗件二12由尼龙制成,隔膜12c厚度不超过0.5mm。这种尺寸设计能够使单向阀瓣4a的冲击力顺利冲开隔膜12c。呼气阀5内端内壁上开设有呈圆环形的内嵌槽5c,一部分所述囊体12a嵌入所述内嵌槽5c内。治疗件二12为一次性使用,安装时将囊体12a卡入内嵌槽5c即可。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